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在茶沫上畫畫,宋朝老祖宗們是咖啡拉花的鼻祖

在茶沫上畫畫,宋朝老祖宗們是咖啡拉花的鼻祖

咖啡拉花什麼的,都是老祖宗玩兒剩的!

本文摘自拾文化旗下茶藝文化平台

茶CUP

宋代人喝茶,和今天是不一樣的。時隔千年,當年的「大宋喝法」早已失傳。以至於宋代茶器,即使流傳至今也再無用武之地。

這就如同北京吃炸醬麵的大海碗,拿到南方盛米飯就顯得頗為怪異。反過來說,只有弄清楚宋代飲茶的方法,才能破解那些傳世的「神秘茶器」。

1.

現而今,將泡茶器中的茶湯倒入公道杯里,再斟給各位客人的動作叫做分茶。可在宋代,分茶遠遠沒有那麼簡單。

它不是一種動作,而是一項才藝,也是一種重要的飲茶方法。宋代詞家向子諲《酒邊集·江北舊詞》有《浣溪沙》一首,其中題云:

「趙總持以扇頭來乞詞,戲有此贈。趙能著棋、寫字、分茶、彈琴。」

如今的琴棋書畫,看來在宋代的版本應是琴棋書茶。確實,古人總要將分茶與雅事並提。

南宋詩人陸遊《臨安春雨初霽》中寫道:「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可以看到,在兩宋分茶與下棋、書法、古琴並駕齊驅。顯然,屬於非常雅緻的事情。

宋人分茶,大都抱著非常輕鬆的心態。並不是像如今的日本茶道,泡茶者於喝茶人都要正襟危坐。

陸遊在《入梅》中寫道:「墨試小螺看斗硯,茶分細乳玩毫杯。客來莫誚兒嬉事,九陌紅塵更可哀。」不管是「戲」、「玩」還是「兒嬉事」,都體現出了分茶的樂趣性。

可以推測,這是將茶娛樂化的一種飲法。也是茶餘飯後,文人墨客可以當做才藝表演的項目。

2.

分茶這種玩法,大致形成於北宋初年。陶榖《荈茗錄》中記載:

「茶至唐始勝。近世有下湯運匕,別施妙訣,使湯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魚蟲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散滅。此茶之變也,時人謂之茶百戲。」

這裡說的茶百戲,就是分茶的前身了。據說當時有一位福全和尚,最擅長此道。

他茶藝通玄,可以同時在四碗茶上做文章。每碗茶湯表面都打出一句詩,連在一起竟是一首四言絕句。手法之巧妙,讓人嘖嘖稱奇。

南宋詩人楊萬里,也用詩句記錄下了當時分茶的玩法。他在《澹庵坐上觀顯上人分茶》中寫道:

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蒸水老禪弄泉手,隆興元春新玉爪。

二者相遭兔甌面,怪怪奇奇真善幻。

紛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萬變。

銀瓶首下仍凥高,注湯作字勢嫖姚。

不須更師屋漏法,只問此瓶當響答。

顯然,這裡分茶所用的仍是兔毫建盞。細膩的茶末與水碰撞,產生了變化萬千的圖案。而銀瓶的傾斜高度以及注湯姿態,都是分茶是否成功的因素。

楊萬里所看的這位「顯上人」,絕對算得上是分茶老手了。也可以推斷,分茶是件技術活。大部分人只是停留在圍觀階段,正在能上手操作的估計也是寥寥無幾。

3.

分茶,作為一種遊戲在大宋國十分流行。一方面,他是文人墨客的一項才藝展示。另一方面,也有人表演「分茶」掙錢。周密《武林舊事》卷三「西湖游幸」中記載:

「淳熙間,壽皇以天下養,每奉德壽三殿,游幸湖山……如先賢堂、三賢堂、四聖觀等處最盛。或有以輕橈趁逐求售者。歌妓舞鬟,嚴妝自炫,以待招呼者,謂之水仙子。至於吹彈、舞拍、雜劇、雜扮、撮尋、勝花、泥丸、鼓板、投壺、花彈、蹴鞠、分茶、弄水……不可指數,總謂之趕趁人。」

這裡的分茶,又改與蹴鞠、投壺、雜劇等項目為伍了。這個情況,有些像曲藝中的單弦牌子曲。開始是貴族文人之間,娛樂消遣的遊戲。

久而久之,也就有了票友下海。由於分茶變幻多端,在南宋時便也可以作為賣藝的項目之一了。

大宋朝上上下下,對於分茶可以說喜愛有加。就連帝國的皇帝,也對這項技藝如痴如醉。《欽定重訂大金國志》中記載:

「熙宗自為童時聰悟絕倫,適父南征中原,得燕人韓昉及中國儒士教之,遂能賦詩、染翰、雅歌、儒服、分茶、焚香、奕棋、象戲,盡失女真故態矣。」

這位金熙宗擅長分茶,結果還被批評為數典忘祖。由此可見,分茶這項活動在兩宋時已成為漢文化的一大載體。和下棋、焚香、吟詩作賦一樣,都是儒士應該具畢的技能。

元明之時,還有人偶爾提及分茶。到了清代,這項技藝就徹底消失在了中國茶文化的舞台之上。其實,宋代分茶與咖啡拉花技藝有諸多相似之處。

一方面,兩者應都是在泡沫上做文章。咖啡拉花,是要先將奶打出豐富的泡沫。宋代分茶,則是在茶末上做文章。另一方面,兩者又都靠著色彩的相互映襯。

4.

所以,通過研究咖啡拉花也可揣測宋代分茶時的一些基本要求。首先,分茶一定要選取廣口茶碗。只有碗口足夠廣闊,才能在茶湯上打出各種圖案甚至是詩句。

收口的茶碗,操作的「匕」恐怕真是耍不開。茶湯表面積不夠,也將直接影響到「茶百戲」題材的豐富程度。因此,上寬下窄的建盞仍是分茶時的利器。

其次,分茶所呈現出的圖案仍需底色的襯托。兔毫盞或是紫盞,仍是分茶的不二選擇。

或者說,建盞為分茶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茶器與茶俗之間,產生著微妙的相互作用力。

值得注意的是,分茶是一種觀賞性大於飲用性的飲茶習俗。幾乎沒有人,真正描述過一碗分茶玩法做出的茶湯是否美味。

宋人飲茶「重色輕味」風氣,在分茶的流行下愈演愈烈。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一茶,一石,一知己
泰國小鮮肉變性成美女,網友驚呼比奶茶妹妹還清純
你的茶桌上,這個配角不可或缺
14個茶渣的妙用,用好了變廢為寶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茶丨泡茶時的茶沫,真的不能喝嗎?
無稽之談,看茶沫就能辨別出武夷岩茶水仙、肉桂?
茶識|茶沫太多,到底該不該喝?
最新消息,這樣喝茶不刮茶沫會中毒?
茶沫兒:情感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