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消退的端午節習俗,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這些
古人是怎樣過端午節的?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清涼山居士
端午節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
在這天國人通常會吃粽子、賽龍舟,
以此來慶祝這個節日。
那麼,端午節是如何產生的?
有什麼樣的禁忌?
古人又是怎樣過端午節的呢?
1
端午節的由來
一提到端午節,我們馬上會聯想到的就是愛國詩人屈原。但端午節真的和屈原有關係么?
端午節最遲在西晉便已出現。被我們因「周處除三害」故事而熟知的周處,在自己的作品《風土記》中寫道「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明確寫到了端午節及其日期。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也有各種各樣的傳說。
粗粗數來,就有紀念屈原、紀念伍子胥、紀念孝女曹娥、紀念越王勾踐、紀念介子推、崇拜龍神等諸多說法。
其中最為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說,在這個美麗的傳說中,人們賽龍舟是想要撈起投水的屈原,吃粽子則源於將粽子扔入水總以免魚蝦傷害屈原的遺體。
然而,端午節的起源其實並沒有這麼美好。
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有學者張心勤撰文《端午節非因屈原考》考證過這一問題:「五月五日,古俗忌為『惡日』;作為民間節日,早在屈原之前就存在」。
(圖)屈原。圖源網路
2
不吉利的五月
「
在中國古人眼中,五月時晝最長夜最短,是陽極盛陰極衰的時候;但物極必反,也就在此時,陰氣會悄然滋長。又兼古人生存環境惡劣,五月盛夏多發疾疫,所以被認為是個不吉利的月份,被稱為「惡月」。
」
在這個月里,政府要組織進行祭祀活動,民間有勿曬被褥、勿給房子加頂等諸多忌諱,其中最殘酷的則是「五月生子不舉」。
五月如此邪惡,這個月中出生的孩子自然也是不吉利的。
古人認為此月出生的孩子會妨害父母,其中尤以於端午這天出生的孩子為甚。這時出生的孩子往往會被父母送人、遺棄甚至殺死。
著名的戰國四君子之一孟嘗君田文就出生於端午這一天,尚在孕期時其父田嬰就要求其母「勿舉也」,然而心軟的田媽媽留下了自己的孩子,等孩子長大被田嬰見到後田嬰大怒,說道「五月子者,長與戶齊,將不利其父母」。
這是當時民間流行的說法,認為五月出生的孩子長到和戶門一樣高的時候(即長大),會妨害他的父母。
然而機智的孟嘗君回答他的父親「必受命於天,君何憂焉。必受命於戶,則可高其戶耳,誰能至者!」(人要是受命於天的話父親不必憂心,要是受命於門框的話,加高門框不就行了么),擋回了父親的這次發難。
(圖)孟嘗君。圖源網路
即使有了孟嘗君作為先例,戰國之後的國人依然忌諱五月尤其是端午出生的孩子。
作為幸運兒,西漢末年大將軍王鳳和劉宋名將王鎮惡在即將被家人「處理」掉的時候,被家中有見識的長輩援引孟嘗君的例子留了下來。
而遍布大江南北的更多的孩子則因父母對生月的迷信而喪命:《後漢書張奐傳》中記載,東漢時西北的武威郡人對此子女出生月份比較重視,「凡二月、五月產子及與父母同月生者,悉殺之」;遠在江南的湖南長沙,也常常「產乳不舉」。
無數孩子僅因為荒誕不經的說法就白白喪命。
民間這種五月「生子不舉」的行為也受到政府和有識之士的管制。
張奐就任武威太守後,「示以義方,嚴加賞罰,風俗遂改,百姓生為立祠」,他先進行道義勸說,再一手大棒一手胡蘿蔔,終於扭轉了當地風俗。長沙則在太守宗慶上任後,被其「禁民殺子」的嚴令威懾,不過幾年間就「養子數千人」。
東漢著名學者王充在其著作中也對此行為進行抨擊,他認為每個人都是十月懷胎而生,不會因為出生在哪個月份就有所區別,更不會有吉凶之分。
通過先賢的不懈努力,五月「生子不舉」的情況終於在南北朝時得到了改變:北齊最後一位君主後主高緯就出生在五月五日端午節這一天,非但沒有被父親武成帝高湛忌恨,反而極受父親喜愛。
五月出生的孩子的噩運終於消散在了歷史的塵埃中。
(圖)粽子。圖源網路
3
那些消退的端午節習俗
古人在端午節時有各式各樣的活動,有的流傳到了今天,比如吃粽子、賽龍舟等,至今為世人熟知。
有的則在歷史長河中逐漸隱去,漸漸退出了我們的生活。那麼,又有哪些端午節的習俗在逐漸消逝呢?
1.食梟羹
梟就是貓頭鷹,因長相欠佳、叫聲凄厲,被人們視為不詳的象徵。古籍中又多有貓頭鷹長大後會吃掉自己的母親的記載,於是在以孝道治理天下的古代,貓頭鷹與另一種食父母的猛獸「破獍」就成為了大反派,二者並稱「梟獍」,是古代惡人的代稱。
從漢代開始,皇帝在端午節於宮中宴請群臣時,就把梟做成羹湯賜給群臣食用。直到宋朝,這種習俗依然流行於宮廷。
吃梟羹有強烈的政治意味,寓意將不忠不孝之人從皇帝身邊驅除,藉此弘揚儒家忠孝觀念。也因此,這個習俗也被局限於宮廷,並未流傳至民間。
(圖)貓頭鷹。圖源網路
2.飲菖蒲酒
端午節時,古人還會飲菖蒲酒和雄黃酒。這兩種酒均性溫,能夠驅除蚊蟲、預防疾病,因此在端午節飲菖蒲酒、雄黃酒在民間很是流行。《白蛇傳》中白素貞飲雄黃酒後顯出原形的故事,也在側面反映了這個習俗。
3.鬥百草
端午這天古人往往會出門踏青,採集大量的花草、草藥,然後開始鬥百草。
鬥百草分為文斗、武鬥兩種方式。文斗比拼參與者的植物知識,認出更多植物者獲勝。武鬥則至今在一些地區依然有殘留:兩人分別拿住手中植物的莖,用力拉扯,斷者為輸。鬥百草深受婦女兒童的喜愛,有少婦甚至為此都顧不上梳洗打扮,受到丈夫的責備。
4.捉蛤蟆
蛤蟆可製成中藥,主要用其毒性治病。而五月五日被古人認為是毒氣聚集的日子,這一天蛤蟆的毒性最強,入藥效果也最好。因此,每年的端午節也成為了蛤蟆的忌日。
5.浴蘭
端午節這天古人會用蘭草泡水沐浴,以清潔身體預防疾病,因此端午節有時也被稱為「浴蘭節」。
(圖)圖源網路
6.掛艾草
端午節時,古人還會把艾草懸掛在門上,認為這不僅可以逐除蚊蟲,還可阻擋外面聚集的毒氣進入家中。
7.贈扇子
端午節時正值夏季炎熱,扇子成為這一天人們互相贈送的禮品。唐代端午贈扇成為民間風尚,《秦中歲時記》中記載,長安城中「端午前兩日東市,謂之扇市,車馬特盛」,在端午之前兩天,長安東市以「扇市」為名,這也說明了端午節贈扇的風俗的盛行。
8.配「辟兵」
端午節時,古人還會把象徵五行的五色絲繩編成一股,系在手腕、手臂上,成為「辟兵」,以此來避免受瘟疫的影響,煞是好看。
(圖)掛艾草。圖源網路
端午小長假,何不腕系「辟兵」,手搖小扇去采百草捉蛤蟆,回家掛艾草於門,浴蘭後斟上一杯菖蒲酒,食粽飲酒,借家中網路,靜觀江南龍舟之盛?
※知識 | 全國最難讀的10個地名出爐,風景絕美,你去過幾個?
※揭密丨《清明上河圖密碼》:824個人物全都有名有姓,背後更暗含陰謀與殺局!
※探究 | 古代這個制度對日本影響深遠,中國早已停用日本卻還沿用至今
※長城既不能阻擋敵人更不能保護漢人,真正的作用被誤讀兩千年
※清史劇中最常見的史誤,在這部劇中都一一全犯了
TAG:歷史大學堂 |
※除了吃粽子賽龍舟 還有哪些端午節習俗被我們遺忘了?
※端午節習俗多,吃粽子賽龍舟,不要忘了避五毒
※吃餃子、釀黃酒……立冬時節習俗有哪些?
※這些特色的春節習俗你了解嗎?
※這些春節習俗太有趣了,再不知道就落伍了!
※這個端午節習俗,你肯定不知道!
※解密春節習俗:哪些消失了,哪些還在流行
※各地有哪些不一樣的春節習俗?
※這些老祖宗留下的春節習俗,你和孩子都知道嗎?
※你知道那些有趣春節習俗的由來嗎?
※潮汕元宵節習俗,你家也有這些嗎?潮汕人不一定都知道…
※春節習俗大薈萃,這些你都知道嗎?
※這些傳統春節習俗,你娃能記住幾個?
※這些年,被我們淡忘的春節習俗!你還記得多少?
※晉城元宵佳節習俗多,除了猜燈謎、吃元宵,你還知道家鄉的哪些習俗呢?
※小年到,傳統習俗別忘掉!這些春節習俗,你還知道多少!
※春節習俗:雞蛋叫「元寶」餃子叫「萬萬順」,這些你都叫對了嗎?
※春節習俗:雞蛋叫「元寶」、餃子叫「萬萬順」,這些你都叫對了嗎?
※你的蛙兒都去旅行了,了解各地春節習俗,去過個年味十足的春節
※春節習俗,你真的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