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這個世界從不了解她偉大的人

這個世界從不了解她偉大的人

這個世界從不了解她偉大的人

文 葉匡政

我最早讀到梁小斌的思想隨筆,是1988年,《百家》雜誌連載了他的《冥想錄》。那年我19歲,從梁小斌的文字中,我好像聞到了與卡夫卡、尼采相仿的氣息。那是真正的思想者的氣息,帶來的不只是陌生化的語言和理念,而是讓你感受到他大腦質地的活的思想,那思想中有血液在流。

對梁小斌來說,思想是為了獲得驚奇,而不是糾正人的驚奇。

對梁小斌來說,思想是為了獲得驚奇,而不是糾正人的驚奇。雖然此後,我從本雅明、維特根斯坦、佩索阿、齊奧朗身上,都獲得過類似的驚奇,但梁小斌的自我省察力和對日常事物的那種穿透力,給我的印象一直最深。

也是這個原因,從2001年開始,我陸續從他的手稿中選編了《獨自成俑》《地主研究》《梁小斌如是說》等三本書出版。這些書出版後,果然也獲得了很多詩人、作家、學者的推崇。作家殘雪讀到他的作品,感到震撼:「那情形就如同荒漠中沉默了千年的石頭突然開口說人話,給人的震驚可想而知。我一邊讀一邊想:這就是源頭的語言嗎?它們是如何樣穿過曲折的廢墟的隙縫冒出來的呢?」 她認為:「在我們的文學界,還沒有其他作家能夠像梁小斌這樣,用心靈的魔術將一切混亂的、轟轟烈烈的社會生活內在化,使其變為一種心靈的傾訴。」

詩人王家新寫道:「梁小斌沒有浮在這個時代的表層,而是始終和他卑微、屈辱的生活守在一起,堅持不懈地對他的生活進行思考、揭示和追問,向我們顯示了何謂思想的耐力和難度。他的敘述,他的關注,恢復著我們思想的視力……它使我們震動,茫然回不過神來,它使我們醒悟。它使我們又回到思想的堅硬冰冷的雪地上。」

學者周國平評論認為:「我讀這些文字感到的震驚不亞於葉匡政,的確如他所說,在今日中國見不到第二個這樣寫作的作家。梁小斌不屬於任何國家任何時代,只是碰巧來到了這個國家這個時代,他僅僅生活在自己的思想中,外在世界中碰到的一切,他不追求也不拒絕,都只是他思考的由頭。他用質詢的口氣與身邊一切庸常之物交談,其實他始終是在自言自語罷了。讀他的文字,你不能不想到卡夫卡和佩索阿,共同之處是以卑微的姿態堅守思想的純粹」。

確實,20多年過去了,我在國內再沒遇到過像梁小斌這樣的作家。在一個崇尚行動的年代,梁小斌是一個僅剩下大腦的人,一個完全生活在文本與思想中的人,這樣的人能活在我們中間,本來就是這個時代的一種奢侈。當大多數作家還在文字中表演時,梁小斌允許自己扮演的只有一個角色,那就是他自己,一個真實的思想的人。

《獨自成俑》書影。

《梁小斌如是說》書影。

梁小斌並不是我們習慣意義上所理解的文學家或詩人,從他不再關注文字的分行之日起,他就化血珠為智慧,扔掉了一切拐杖,在一個智性寫作的空間中爬行。他的思想是靠蠕動完成的,他蠕動所處位置,是當代中國暫無任何先行者的精神無人區。他不積攢引文,他不重複權威,他誠實地處理生命中每一種經驗,他的每一次抵達都是自己思考的結果。他的語言像是一種可以再生的源泉,一種可以恢復行動的信念。他不屬於任何傳統,他發現的永遠只是他自己身上的力量,那種被脆弱的肉體包裹著的思想者的力量。

有德國哲人說過,評定一個思想家的創造性和價值,要看他的思想抵制模仿,能堅持多久。梁小斌顯然早有這種意識,他借索爾仁尼琴筆下的一個囚犯,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這個囚犯躲在伙房裡吃生土豆,因為他認為等土豆燒熟了,就沒他的份了。在這個把思想當作「武器」哄搶的年代,梁小斌寧願做那個「吃生土豆」的囚犯,以別於那些到處尋找先進的思想武器、並據為己有的「思想家」。

梁小斌的文本,與另一類思想著作不同,帶來的不是概念、框架等理論或知識,而只是提供一種觀察世界和自我的方法,讀者的資質和品性,往往決定其理解的深度。所以他的文本是反體系的、碎片式的、箴言式的,總像是無限地在接近什麼,但從不曾宣告已達到了什麼,這種方式最忠實思想的自由與真實。

從表面上看,梁小斌文本在生動地詮釋某種原理,但同樣他把原理埋藏得最深,因為他的精神中,從沒有任何原理在向他召喚。他不做結論,他要給人的是一種發現自己的力量,他渴望將心靈的自由交到人們的手中。如果說他有什麼信念的話,那就是打碎世間的一切成規陋見,他要還給你的是人的思想的尊嚴。

他公開了作為一個人與自己思想的困境展開搏鬥的過程。

梁小斌之所以值得深究,是因為他公開了作為一個人與自己思想的困境展開搏鬥的過程,他總是在人們的思維盲區摸索,從人們停止思考的地方開始思想,以一種自傳式的自我意識對事物進行觀察,並記錄了那些自己能夠評述的事物和看法。這些文本不僅表現出理念的準確性,更體現出他對從未遭受質疑的一些命題思考的知識勇氣。

梁小斌的本意也許是想向人們提供一種美學趣味,但意與人違,他貢獻的卻是一種方法論。作為一名思想者,他拒絕一切確定性的觀念並予以反駁,他的任務一直是想促使人們對質樸事物與知識假設提出質詢。在梁小斌追求的思想方法中,我們可以發現永遠體現著一種少數人意識,它的核心詞是「笨拙」,在笨拙中他時刻提防著那種所謂多數人的文化經驗。這種業已確立的思想立場把他與所有人區別開來。他的文本是建立在對那些隱含著「信心」與「多數感」的文化主張的批判之上。

賽義德在《知識分子的再現》中,對知識分子作過界定。賽義德論證說,知識分子「是個體的人,他被賦予一種向公眾並為公眾描寫、體現和論述某種信息的能力……其地位在於公開地提出難問題,勇敢地面對教條和正統(而不是製造它們)……其存在的理由是再現所有那些日常被遺忘或被掩蓋的人們和問題。」梁小斌正是賽義德所描繪的這樣一位「不是表達一時的時尚,而是表達真正的思想和價值」的知識分子典範。他的文本也體現了賽義德所倡導的「逆反」,因為這些文本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反駁由歷史或習慣強加給人的能動性」,就是「為了恢復人們最為本真的思想力」。

上個世紀,本雅明宣布「在上帝的世界裡寓言家醒了過來」!梁小斌文本的另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它的寓言性,它是關於「中國本質」的一種復活的寓言。它在沉思中清除了對世俗生活的最後幻覺,並衍生出一種力量,這種力量使它意指的一切事物不再與原先的鄙俗相稱,甚至把它們變成了神聖的東西。奧比茨曾有一個著名的論斷:「智者必須用普通人願意聽的寓言把他們發現的東西隱藏或埋藏起來,以便培養對上帝的恐懼,道德和善行。」世俗的每一句基本言語在梁小斌的文本中都獲得了意義,而寓言式的每一種感受都讓人們體會到了它的重要性。正像本雅明所言,「能夠保存這個世界的恰恰是寓言,因為對事物瞬間性的理解以及要拯救從而永久保存它們的關懷,正是寓言最強烈的動力之一。」 梁小斌文本表達的正是這樣一種絕對的主觀思考,他的文本也似乎只為這樣的思考而存在。

梁小斌(右)和葉匡政合影。

《地洞筆記》梁小斌 著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2014年4月。

2013年11月,梁小斌因腦梗塞,引發了一場社會自救熱潮,10天過百萬元的募捐款,讓人心生溫暖,也讓出版社有了出版梁小斌作品的願望。不過從媒體公開報道看,大多還是把梁小斌視作「一個磨難時代的詩歌童話」,或「新時期朦朧詩代表詩人」,論及他的價值時,說的也是:「9篇詩作散文入選中學、大學教材,被評為2005年中國年度推薦詩人,他的詩《中國,我的鑰匙丟了》《雪白的牆》被列為新時期朦朧詩代表詩作。」其實,在很多同行心目中,這只是他最初的成就,他此後的組詩《斷裂》和思想隨筆的價值,遠遠超越了那些作品。

像10多年前我編輯出版了他的書稿一樣,今天我仍然期望人們能通過這本書,更全面地認知到梁小斌的思想與文化價值。他確實是一個值得人們反覆閱讀與研究的思想者與文體家。

「這個世界從不了解她偉大的人」,對於梁小斌,我幾乎也要這麼說。

微信打賞

-END-

六根者誰?

李輝 葉匡政 綠茶韓浩月潘采夫 武雲溥

醉能同其樂,醒能著以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根 的精彩文章:

白紙:世人性空,總在空中
傷害別人填飽自己,怎麼成了鄉土默認的一種規則?
《當怪物來敲門》:管好藏在你心裡的怪物
貝西西:賣桔子的胖
印度電影好看,因為可以從中體會到強烈的情感

TAG:六根 |

您可能感興趣

了解人性,才能更了解這個世界
你真的了解這個世界嗎?
世界最著名「漸凍人」霍金去世,他得的這種病你了解多少?
你所不了解的世界
我們以為我們在改變世界,其實只是了解了這個世界
開心一刻:同桌是這個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了
這個人你了解嗎
很多人認為黃奕前夫,只是活在鈴鐺的世界,原來是大家不了解他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帶你了解一個一妻多夫的村落
他是一個越了解讓人越喜歡的人
宜家創始人逝世,或許你不曾了解他的偉大
這才是你想了解的百慕大
不了解這些歷史,千萬別說自己是混國企的
震驚世界的四大未解之謎,其中有一個在中國,你了解多少呢?
這個愚人節,不了解一下這些此生必看的世界頂尖級喜劇幽默秀嗎?
你真的了解我們這個世界?超弦理論的前世今生
今天霍金去世了,你對這一享譽國際的偉人了解多少?
乾隆對世界了解多少,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他對世界的變化一無所知
這6個地方有著不同的奇聞未解之謎,極少人了解!
世上最著名的「漸凍人」霍金,他患的這種病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