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中的蒸與烤:日本天婦羅之神在珠穆朗瑪峰上炸天婦羅!
簡單來說,天婦羅是一種將魚和蔬菜裹了麵糊,在油鍋里炸成的食物。雖然現在的天婦羅已經變成了典型的日本料理,然而,最早天婦羅其實是十六十七世紀時由歐洲傳到日本的。在江戶時代,江戶城(東京)的街頭到處都有售賣天婦羅的小攤子。
去大部分烏冬麵店,都可以吃到便宜又香噴噴的各式炸天婦羅。不過烏冬麵店的天婦羅畢竟只是配角。東京廚師把這種外來食物結合本地優質食材做成高級料理,在天婦羅專門店售賣。這種風格的天婦羅被稱為江戶前天婦羅。
東京有一家天婦羅名店叫「美川是山居」,老闆早乙女哲哉先生曾經被George Tokoro(所ジョージ)邀請參與一檔電視節目,主題是珠峰上怎麼做天婦羅料理。最後雖然沒有去8844米的珠峰,不過也去了海拔5500米的地方製作。他回憶說當時以為沒有什麼差別,一上手才發現完全不同。回去之後也悟到了天婦羅在油炸當中,其實是將蒸和烤同時進行的。
早乙女哲哉
納尼?油炸誰不知道啊,跟蒸和烤有什麼關係?別著急,你繼續往下看。
在海拔5500米的地方做天婦羅到底會發生什麼情況呢?
我們都知道,隨著海拔升高,氣溫和氣壓會降低,水的沸點也會隨之下降。海拔5500米大概平均氣壓是0.5個大氣壓,水的沸點會從100度降低到81度左右。
水沸騰溫度低了,所以煮東西需要更久的時間,想節省時間的話最好是用高壓鍋。
可是油呢,我們需要高壓鍋來加熱油嗎?並不用。油並不會沸騰,一鍋油在高原還是可以很容易加熱到200度的。而把食物丟進油鍋,也是受到200度的油來傳熱的。這麼說來,用油炸制天婦羅沒啥問題啊!不,你又想簡單了。
用油作為介質對食物加熱,就叫油炸。然而,我們吃的食物中,絕大部分都含水,而且含量還都很高。所以,油炸中加熱的過程並不是均勻進行的,與「煎」類似,食物外層接觸高溫油的部分直接受熱,溫度上升最快。一旦溫度超過水的沸點,水就會大量蒸發,蒸汽在油中釋放,形成大大小小的氣泡,帶著食物在油鍋里翻滾。這是為什麼油鍋里有那麼多小氣泡。
GIF/363K
內層的食物接觸不到高溫的油,所以導熱只能通過從外到內的梯度來完成。外層雖然可以接觸到200度的油,但當麵糊的水分開始蒸發以後,蒸髮帶走了多餘的熱量,向內層傳熱的溫度也就只是水的沸點。熱傳遞時溫差越大,速率越快,但是在高原時,水沸點的溫度降低,所以即便用同樣的油溫也依然要炸得更久些。等外殼的水分蒸干以後,向內傳導的溫度才會逐漸升高。
跟油直接接觸的麵糊層因為含水量豐富,所以在麵糊里的水完全蒸干前,向內部傳熱的溫度最高只能跟水沸點相同。靈魂畫手:默識先生
只說理論太不好吃了。我們來看看江戶前天婦羅的幾樣代表作,更進一步體會為什麼是「蒸和烤同時進行」。
江戶前天婦羅代表作
日本對蝦(車海老)Marsupenaeus japonicus
與一般人所想不同,剛死的蝦是沒有多少甜度的。
有兩種方式釋放蝦的甜度:
1,在低溫下保存一段時間,也就是「後熟」。比如甘蝦,它生食有甜度是因為三磷酸腺苷(ATP)會緩慢分解,以及蛋白質在酶的作用下分解出遊離氨基酸;
2,加熱,比如日本對蝦,因為是活殺,所以必須料理到一定溫度,甜味才能釋放。對於日本對蝦來說,大約47攝氏度時,大部分的ATP就分解了,生成了甜度的重要來源:單磷酸腺苷(AMP)。但是另一方面,蝦的蛋白質受熱會收縮脫水,使口感緊實,溫度太高會變老,而收緊的蛋白質也會阻礙游離的風味物質在口腔中釋放,太熟的蝦吃起來也不甜。廚師必須掌控溫度使得蝦肉也達到合適的溫度,而這個溫度區間非常窄。這是為什麼天婦羅看起來簡單,然而做好卻很難。
不同家有不同的理念,早乙女哲哉的方法是以200度的高溫油快速炸24-25秒。這時蝦的中心達到45度,上桌之後再上升一點,恰好釋放出甜度,而中心還保持著透明半生的狀態。
圖:pstatp.com
如果在海拔5500米的地方仍然用同樣的方法來炸,則蝦的甜度完全出不來。
所以當水的沸點降低到81度時,炸制的時間就必須延長至31-32秒,蝦的中心才能達到45度。油溫對這個時間影響不太大,未免炸焦,可適當降低10度的油溫。
高海拔下水沸點降低,導致蝦內部溫度上升到同樣的溫度需要更長的時間。靈魂畫手:默識先生
海拔5500米的地方的另一個挑戰是氣溫通常很低,如果室內沒有空調,蝦身的初始溫度可能會很低。不要小看這一點溫度,這需要多炸8-9秒才能讓中心溫度提升上去。
蝦頭天婦羅則必須炸至干香。蝦頭不需要像蝦身那樣保持口感,長時間炸制讓它儘可能脫水以濃縮風味是最好的選擇。
圖:img1.justbig.cn
平時的做法是炸2分鐘。在海拔5500米的地方,用同樣的油溫炸2分鐘,可以讓蝦頭脫去更多的水分,此處水的沸點降低反而是更有利的。
少鱗鱚/沙鮻(シロギス)Sillago japonica
沙鮻(suō)的肉質細嫩多汁,但卻缺乏風味。與其吃沒有味道的魚肉,倒不如炸久一些,把鮮味濃縮。通常料理時會把皮一側掛比較薄的漿,這樣可以把皮炸干炸香。油溫通常會選擇175度左右,因為假如像蝦一樣用200多度的油去炸,外殼和魚皮都會發生美拉德反應上色,而且因為沙鮻要炸好幾分鐘,高溫油很容易把尾部炸焦。香氣通常是我們想要的,可是濃縮沙鮻就是為了帶出它柔弱的香味。如果上色太深,甚至有了焦味,反而影響了它自身纖細的味道。
圖:.staticflickr.com
前面說過在海拔5500米的地方油炸時,油溫相同的情況下會脫去更多水分。但考慮到魚肉的質地和蝦頭不同,炸得太乾巴巴,也沒有辦法吃,而且魚皮還可能炸焦。用160度的油去炸同樣的時間,不僅可以蒸發掉多餘的水分,而且弱化美拉德反應,突出魚本身的味道。
萊氏擬烏賊(アオリイカ)Sepioteuthis lessoniana
萊氏擬烏賊體型很大,江戶前天婦羅只炸它的外套膜部分(對應大家常吃的鐵板魷魚(槍烏賊)的話,就是魷魚板的部分),還要把表層的韌皮扒掉。以190度的高油溫迅速炸一下,呈現中心微溫半熟的狀態,可以令萊氏擬烏賊的甜度彰顯。最妙的是口感,既不韌也不彈,咬下稍稍遇到阻力,又帶有一點粘牙的感覺。我自己在家也炒魷魚,哪怕炒得再嫩,也沒吃到過這樣的口感。可能因為家裡炒的要麼是太平洋褶柔魚,要麼是某些槍烏賊,體型不夠大,處理和料理方式也不同。
圖:image1-4.tabelog.k-img.com
在海拔5500米的地方的話,與蝦身類似,降低20度油溫,稍微多炸幾秒就可以。
番薯(さつまいも)Ipomoea batatas
生番薯很硬,蒸熟的卻很軟,原因就是結晶的澱粉遇到熱水發生了糊化。番薯中既不缺澱粉也不缺水分,只要賦予它一定的溫度即可。所以番薯下了油鍋,第一步發生的就是澱粉糊化,而這個過程一般發生在60度-80度。
第二個階段發生的是糊化的澱粉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糖,《食物與廚藝》說番薯里這些酶的工作溫度是57度到75度。也就是說,如果番薯切得太薄,內部溫度上升得太快,一下子超過75度,反而會不夠甜。只有切厚一點,內部的升溫才夠慢。要說番薯天婦羅,最有名的要數東京名店「天婦羅近藤」的了。他會使用特別厚切的番薯(厚度超過10厘米),170度油炸30分鐘,還會在炸完後包起來燜15分鐘。
天婦羅近藤,圖:nippon.com
在海拔5500米的地方炸番薯天婦羅比平地是有天然的優勢的,因為受熱更緩慢,而且最高也只能加熱到81度,更容易讓中心保持在酶工作的溫度。只是要炸得比平地時更久一些,一開始油溫用150度為好,避免水分揮發太快,畢竟澱粉糊化是需要大量的水的。
如果還像近藤那樣做10厘米厚切的番薯,整個過程需要超過1小時,不妨可以切薄到2厘米厚。炸20分鐘後,再把油溫從150度拉高到200度以上,讓表層充分發生美拉德反應,釋放香氣。這樣不僅讓內部的甜度充分釋放,還避免了燜之後表皮回軟。
所以,耐心看完整篇以後,你知道為啥「炸」天婦羅是「蒸和烤同時進行」的了嗎?
答案揭曉:食物內部只從水的沸點開始導熱,類似於蒸。而表層在外殼脫水之後,溫度上升焦化,相當於烤。
特別鳴謝Cilla對本文的幫助。
參考:
道を究める その先に 天ぷら職人?早乙女哲哉
江戸前の流儀
「天婦羅近藤」主廚近藤文夫的全技法圖解天婦羅
悅食《天婦羅之神》
轉載聲明
TAG:八鮮過海 |
※博多天婦羅泰——天婦羅和米飯,佐酒下肚,真的很爽!
※日本の困惑 | 為什麼在日本油炸的東西要叫做天婦羅呢?
※東瀛美食一探究竟(六):天婦羅和壽喜燒
※舌尖上的日本 | 地道嚴選的日本美食指南:東京篇(3)天婦羅
※大黑家天婦羅
※日本的「天婦羅之神」,一輩子只做「天婦羅」,網友:只注意到他的名字
※為什麼日本人喜歡吃天婦羅?天婦羅到底是什麼?
※餐桌上的物候觀察:春分,來盤玉蘭天婦羅吧
※「料理的巔峰——天婦羅」 近藤文夫
※吃貨必看!最能代表日本美食的東西是天婦羅,食客評價最好的天婦羅是他做的!
※天婦羅:從葡萄牙傳統菜到傳遍世界的日料經典
※為什麼肯德基在日本越發混不下去?日本人:因為我們有天婦羅
※網紅烤鰻魚和天婦羅聯手在新加坡搞事情!
※70歲的天婦羅之神與壽司之神是老友,吃掉的壽司可以在東京買房了
※吃貨必看!最能代表日本美食的天婦羅居然是出自……
※傻傻的以為天婦羅是日本的,原來大家都被騙了!
※日本家常菜的本質是:萬物皆可天婦羅
※壽司,天婦羅,北京烤鴨,牛肉飯,燒烤……統統不能吃!
※都是炸蝦,為什麼日本的天婦羅比肯德基的要好吃那麼多?
※貴則上千,低則幾十,天婦羅的神奇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