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勇士,無人駕駛球隊是怎樣練成的…

勇士,無人駕駛球隊是怎樣練成的…

沒有西裝,沒有襯衫,穿著寬鬆版灰T恤的史蒂夫·科爾,看起來更像是個清潔工大叔而非NBA主帥。他沒有站著,而是坐在屋子角落看著自己的地盤——西部決賽揭幕戰,勇士主帥幾個星期以來第一次在勇士更衣室里亮相,還在半場結束時給落後的手下加油打氣,雖然還不能坐在替補席上指揮作戰,但科爾仍然呆在離球場最近的地方。

因為2015年背部手術併發症,科爾今年季後賽都只能讓助理教練邁克·布朗代班。在被問到邁克·布朗是否會在總決賽繼續擔任主教練,勇士老闆喬·拉科布說:「這將由科爾做決定。我們會看看他的感覺究竟怎麼樣,現在差不多有9天休息時間,我當然希望他在這段時間裡康復。但如果他不能康復,我們也會做好準備。無論發生什麼,球員都已經準備好了。」

這兩個賽季,盧克·沃頓和邁克·布朗兩位助教先後代替科爾執教,合計取得了49勝4負的驚人戰績。一個主教練如何做到不可或缺又無關緊要的呢?

無人駕駛球隊是這樣練成的…

文|體壇周報記者 羅珂

勇士擁有斯蒂芬·庫里、杜蘭特、德雷蒙德·格林、伊戈達拉和克雷·湯普森。「每個執教NBA球隊的人都心知肚明,沒有天賦一切免談。」科爾說。勇士陣容厚度確實深不可測,且非常默契。尤其在防守端,五位一體,輪轉換防幾乎無懈可擊。NBA里,勇士可能是最接近無人駕駛汽車的全自動化部隊。

10年前,科爾執教過一支像勇士那樣無堅不摧孤獨求敗的球隊。雖然他們只是在洛杉磯當地健身俱樂部比賽,沒有任何球員身高超過1.91米,滿打滿算只有6人。那就是聖地亞哥野貓隊,由科爾的兒子尼克和他的七年級同學組成。科爾每天下午都會把這些孩子叫到一起訓練,並將公牛三角進攻中的一些簡單戰術教給孩子們,比如大個子高位持球,伺機將球傳給反跑空切的隊友。

科爾說,他執教野貓隊的風格和現在執教勇士相同。聽起來不可思議:十來歲孩子和NBA職業球員天差地別,怎麼能執行同樣的戰術?不過尼克·科爾認同這個觀點:「當年的他和現在一模一樣,非常淡定,幾乎從不大喊大叫。不過有一次我們發揮糟糕,懈怠無比,他一怒之下摔壞了戰術板。是的,去年總決賽不是他第一次摔戰術板。」

野貓隊是科爾執掌勇士前唯一的執教經歷,他或許真的是個天才教練。

教練喜歡他,球員喜歡他,媒體喜歡他,科爾擁有幾近完美的人設。有記者問勇士工作人員,有沒有不喜歡科爾的,沒人給出答案。「如果真能找到這樣一個人,不也是很有趣的嗎?」助理教練羅恩·亞當斯說。曾在勇士效力的湯姆·托爾伯特,是科爾在亞利桑那大學的隊友,他的回答更直接:「別鬧了,哪會有人不喜歡科爾?」

「考慮到他取得的一切成就,即便他選擇做大混蛋,人們也不會說三道四,但他並沒那麼做。」邁克·布朗說。

此前接受《體育畫報》採訪時,科爾的病情還沒有惡化;當時他提出了一個條件:只能拍一張照片。這是他在馬刺時從波波維奇那兒學到的。當球員發現教練過於關注自己而非球隊——拍廣告、上雜誌封面或者主持電台節目——後者就離眾叛親離不遠了。

當然,科爾和波波維奇的待人接物方式還不太一樣。波波維奇看起來像是個對學生成績不滿的嚴厲教授,並總是和媒體保持距離;科爾則走喜劇路線,是一個可以信賴的陪伴者。

走向自己最喜歡的越南餐館時,一個衣衫襤褸的人向科爾大喊:「史蒂夫!」他走了過來,舉著一塊破破爛爛的帆布,上面描述了一個無家可歸的悲慘故事。聽著對方的訴說,科爾點了點頭:「這是你畫的嗎?」然後給了他20美元。

科爾說,他最佩服的就是庫里和鄧肯這樣的人,「他們對自己的天賦和能力充滿自信,發自內心的謙遜,以及對自己有著非常清楚準確的認知。」科爾說,「看看那個我們在街上遇到的流浪漢,想想他過的日子……你懂我的意思嗎?」

勇士特別助教尼克·尤恩和科爾是十年舊相識,他說:「你知道為什麼史蒂夫說庫里的謙遜自信態度是做領袖的重要特質嗎?這其實和史蒂夫一模一樣。」

說起科爾的執教風格,勇士球員不約而同用了「自由」、「信任」這樣的詞語。科爾鼓勵他們做自己,不僅僅球星有這樣的權力,板凳球員也有。替補控衛伊恩·克拉克說:「他是那種讓球員自我管理的教練。」

分析比賽錄像時,科爾總是讓球員發表意見,通常是防守方面的問題,比如擋拆時是不是包夾持球人。通常格林是第一個發言的,有時科爾會點名伊戈達拉發言,「他的球商非常高但總是沉默寡言。」「這讓我的精神高度緊張。」伊戈達拉說,「如果他問起,我必須知道自己該說些什麼,總不能無言以對吧。」

科爾說,這是他職業球員生涯末期在馬刺悟到的——

「遇到對手擋拆我們應該擠過。」某次球隊會議中,波波維奇如是說。

「不,我們應該繞過。」埃弗里·約翰遜表示反對,其他馬刺控衛也同意這種觀點。

「我們應該擠過。」波波維奇堅持自己的意見。

然後,科爾清晰記得,「小將軍」狠狠砸了桌子一拳,大吼著:「你根本看不到我們在場上看到的情景!」

這件事給了科爾極大的震撼:「它時時刻刻提醒著我,那可是波波維奇,世界上最優秀的教練之一,但他手下的控衛卻說,『你根本看不到我們在場上看到的場景!』在邊線上的我們,能夠看到有事情發生,但沒法真正感知到它發生得有多快。球員在一定範圍內可以基於對手速度、反應和個人能力,做出更合適的決定。」

包括助教布魯斯·弗雷澤在內的很多人,都覺得科爾考慮太多了。「我必須提醒他,他才是球隊里最聰明的人。」

學生時代,科爾只收到了亞利桑那大學的籃球獎學金——那支球隊前一個賽季戰績為4勝24負。「說真心話,找他入隊時我還在想,下賽季要招到好手替換他。」已經退休的亞利桑那大學主帥奧爾森回憶道,「我認為我結識的人里,沒有比史蒂夫給我留下的印象更深刻了,他很清楚自己從哪裡來,未來到哪裡去。」

當然,科爾也沒有想到自己能在NBA取得成功,畢竟,有幾個身高只有1.91米速度又慢的白人投手能成功呢?被太陽在第二輪選中後,他是個邊緣人,可能一個星期都上不了場,然後又在一場急需神來之筆的胼著比賽中被突然派上。所以,克拉克這樣身背短合同的替補球員在想什麼,科爾再熟悉不過了。如果這天晚上克拉克沒機會出場,科爾會把球員叫到一邊:「嘿,因為比賽的原因,我們準備今天讓麥考多打,但這不是一成不變的。別放在心上,你會有表現機會的,要做好準備。」

按照NBA將帥通常的溝通標準衡量,科爾這麼做顯然屬於過度關心,但效果如何大家有目共睹。「從教練嘴裡親耳聽到這個消息,而不是讓事情就那麼發生了,是截然不同的。」克拉克說,「當你知道會發生什麼的時候,心理準備會更充分。」

甚至,科爾有幾次還打了封信給球員。在這個簡訊、郵件、語音留言滿天飛的時代,這種溝通方式簡直太特別了。接到信的球員,可以仔細閱讀,反覆琢磨,考慮一晚上再作答。「這非常好。」伊戈達拉談起了科爾去年寫給他的信,「這是個起伏不定的悠長賽季,科爾讓我正確地看待結果。」

哈里森·巴恩斯去年夏天回到奧克蘭,專門去美國隊訓練營找科爾,就是為了回復他一封感謝信,並祝他好運。「史蒂夫在我心裡永遠都留有一個位置,我們之間發生了很多事,但寫信這件事是我覺得會永遠記得的。」

科爾對此並不在意,但尤恩說:「他真的影響到了球員,他們是發自內心的。」

飛到天上,將球直接扣進籃筐,或者把球扇到觀眾席,引發一陣驚呼和掌聲。誰是讓這個迷失大男孩重生的功臣?伊戈達拉向勇士推薦了麥基,兩人在掘金做過隊友;助教賈倫·科林斯也和麥基合作過。但真正決定簽下麥基的人,理應得到最大的表揚。

當德雷蒙德·格林準備投三分的時候,經常會聽到科爾這樣大喊大叫。隊內訓練、賽前熱身、比賽期間,當格林在外線站定準備出手,他就會聽到邊線那裡傳來的興奮聲音:「見鬼,不!」

對科爾而言,格林是執教的又一大挑戰:其優點和缺陷都非常明顯,球商超過許多教練,但又是球隊最不穩定因素。格林可能是勇士最重要的球員,但他是一個不斷通過挑戰權威來獲得成功的人,甚至和科爾都發生了好幾次爭執。最激烈的一次發生在上賽季,在客場對雷霆的中場休息時,格林的憤怒甚至驚動了球場保安。

上賽季客場對鵜鶘,上半場庫里投了些很瘋狂的球,湯普森也那麼做了,於是他們的領先優勢被不斷蠶食,從兩位數到一分之差,科里被迫叫了暫停。「那個時候,我好像只出手了1次,好像也沒有失誤。」格林回憶道,「但科爾對我橫眉立目,破口大罵,『你xxx在搞什麼?給我xxx好好打球!』」

格林當時簡直震驚了,明明沒做錯什麼,教練為什麼要吼自己?但他很快就明白了:「教練很聰明,他完全知道我接下來會怎麼做。我會朝所有隊友怒吼,鞭策他們前進。所以,這是個策略?是故意的?我不知道,無所謂了,教練就是教練,這是他執教的方式。只是事後有時候我會想,見鬼,我xxx被那傢伙耍了。但他了解我,對別人這麼做是沒用的。這是他的工作,他很清楚該如何因材施教。」

所以,「見鬼,不」並非真的不讓格林投三分。「他知道只有那樣大喊大叫,才能觸動我的內心。」格林說,「如果他只是說別那麼投籃,可能對我們不好,根本是沒用的。」科爾則表示,這就是為了激勵格林,因為總是被外人輕視的格林,在感覺被針對的時候,往往是發揮最好的時候,「我竭力讓他保持那種狀態。」

這會影響到師徒的關係嗎?「我們和隊里其他人一樣親密。」格林說,「我的意思就是,非常親密,無話不談。我們可以針鋒相對地爭吵,但心裡卻很清楚,這無關於個人感情。」

於是當看到科爾重新出現在訓練館,格林高興壞了:「教練回來了!」科爾則笑著回應:「我不在的這些日子,你這個傢伙可是進了不少三分啊!」

無論大事小情,形勢多嚴峻,科爾都會開玩笑應對。上賽季總決賽被騎士大逆轉後,當被問到給自己的執教打幾分時,科爾回答道:「5.13分。」

當然,科爾不是順口胡說,緩解競技帶來的巨大壓力,讓球員放鬆心情,這無疑是個好方法。另外,科爾非常善於自嘲,不過並非永遠都好笑。兒子尼克記得,此前一次隊內會議,科爾講了好幾個笑話,但沒有任何球員樂——好尷尬啊!「但是他依然滿臉不在乎地坐在那裡,他就是那樣一個人。」尼克說。

如果科爾當年選擇執教尼克斯……

哈里森·巴恩斯認為,那可真是件令人驚訝的事。「人們尊重贏家,而他就是最優秀的那個教練,執教最優秀的球隊,並且贏得了總冠軍。教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培養大家的贏家心理。」

科爾則說,如果沒有優秀球員,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庫里營造的快樂氣氛,伊戈達拉的犧牲,都是勇士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

助教亞當斯說,如果你對一名球員感到失望,就難免會更關注他的缺點,這是人們的慣性思維。但科爾不會這樣,他總能發現球員的特別之處,無論場上還是場下,也非常努力地發揮每個人的優點。有時候助教會覺得,這麼做不知道能不能行,但科爾總是會在場邊大聲為球員叫好。「他能注意到我們想不到的地方,但他只是說這不過是小菜一碟。」亞當斯說。

巴恩斯說,你總能感到科爾就在你的身後,「這是他領導球隊的方式,而不是以主教練的身份來提點你。他喜歡待在我們身邊,簡直像個粉絲一樣看我們。」

不僅對球員,科爾對同事也是這樣。去年六月,勇士在克利夫蘭打客場時與邁克·布朗會面。雙方聊了很多,但有一件事令布朗迄今難以忘懷:「他對我說,邁克,所有人都給你貼上了防守教練的標籤,那都是蠢話。我想讓你來我的教練組工作,做你自己。」

如今,布朗用行動回報了科爾的信任。

2014年夏天,科爾來到西雅圖,和NFL海鷹隊主帥皮特·卡羅爾待了幾天。

「告訴我你的一個核心執教理念。」卡羅爾問科爾。

剛剛就任勇士主帥的科爾想了一會兒,回答道:「快樂。」

「好,快樂,那你必須要把它貫徹到每天的訓練里。」這就是卡羅爾的忠告。

科爾做到了,三年來勇士一直在打快樂籃球。

那次會談對科爾至關重要,當時他剛剛上任兩個月,對球隊有很多想法。他希望球隊能夠運轉流暢,但又不知道能否成功複製恩師波波維奇。但如果他只是想成為小波普或者禪師第二,恐怕難逃失敗。「如果模仿其他教練,球員們一眼就看出來了。」科爾說,「我只是從以往合作過的教練中學到這樣一個道理,堅持就是勝利。」

1984年,時任貝魯特大學校長的馬爾科姆·科爾在上班途中被槍殺,而他的兒子史蒂夫,當時還是亞利桑那大學的大一新生。去年12月,《紐約時報》記者約翰·科德寫到了這件事,還提及科爾在貝魯特的苦難童年。讀到這則報道的勇士球員非常驚訝,因為科爾從來沒有在隊里說過這件事。

科爾得知自己的病情之後並不願告訴所有人,而是選擇默默承受痛苦。

另外,科爾也從來不把自己的病情說給球員聽。「這個賽季他什麼都沒有告訴我們,大家都以為他身體情況不錯。」克拉克說。直到宣布因病暫時離隊,球員才知道問題已經嚴重到如此程度。「他的意志非常強大,忍受著病痛折磨,他的病非常可怕,此前就因此缺席了很長時間,我真的佩服他的意志。」助教弗雷澤說,「但他不希望被稱讚輕傷不下火線,因為他不希望球員因此而分心。」

快樂,競爭,關愛,專註,這是科爾今年4月提出的球隊價值理念,至今還寫在白板上。

波波維奇允許馬刺球員這麼做,科爾也這樣做。球員時代的科爾,帶著兒子尼克和女兒馬蒂一起出行,是他記憶里最特殊的一部分。「那真是我和孩子們在一起最美好的時光之一。」科爾說,「波普知道家人支持的力量,他認為強調紀律性和不允許家人跟隊出行是兩回事。」

將球隊變成家庭並不容易,但勇士就是個大家庭。庫里一家,湯普森一家,格林一家,剛剛加盟球隊不久的麥特·巴恩斯,也經常帶著雙胞胎兒子去訓練場玩。常規賽即將結束時,帕楚利亞將兩個孩子帶到了薩克拉門托……這一切,都讓球隊關係更加親密了。

這是科爾從奧爾森教練和波波維奇教練那裡學到的辦法:讓隊員暖心,但也要讓他們害怕。科爾和球員之間建立起了真誠良好的關係,讓對方知道自己是真心關懷他們,關心他們的場上表現、職業前景和家庭生活;但也要每隔一段時間批評下他們,「提醒他們,別忘記我對他們的要求。」而知道教練是真心對自己好的球員,就會欣然接受那些批評。「說心裡話,我也是這樣為人父母的,我想孩子們都會對我說,作為父親我的脾氣其實挺好的,但他們還是會有些怕我,因為時不時會被我臭罵一頓。」

去年夏天,剛加盟勇士的邁克·布朗來到夏季聯賽時,他留意到有個年輕人在健身房裡連上一台電腦,又將一個音箱放在桌子上。「他是DJ吧,稍後準備打碟。」布朗這樣想。後來他又猜,這應該是新款的訓練跟蹤裝置。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球員熱身訓練時,電腦會播放音樂;助教科林斯說話時,音樂會停下來,講完後再度響起……

對於布朗這樣的老派風格教練,他顯然不太適應這種方式。當然感覺不適的並非布朗一人,2014年助教亞當斯來到勇士時,也看到了科爾這種「輕鬆愉快」的執教方式,他對充滿音樂和笑話的訓練很是不滿,「這裡簡直是個垃圾馬戲團,不會有出息的。」不過到了2014-15賽季中途,亞當斯更改了自己的評語:「這種帶隊方式很奇特,但是效果還挺好。」如今,亞當斯的三觀已經被更改了。

「我來自老派教練的那個時代,教練們都非常有威嚴,指揮所有人做這做那,彼此間並不是平等的關係。」亞當斯說,「我從史蒂夫那裡學到了太多不同的做事方法,也意識到一個殘酷的現實。通常人們覺得年齡越大經驗越豐富,我也一直自認是個好教練並為此自豪;但是呢,用快樂籃球來形容不知道是否準確,但必須要在精神和情感上製造快樂,在愉悅的環境中工作。」

於是,布朗教練很快就被同化了——雖然他還只是打開私人電腦,插上耳機偷偷聽那些訓練配樂。

去年,社會心理學家達克爾·凱爾特鈉接受勇士邀請觀摩訓練。主要研究非語言信息的凱爾特鈉被科爾的執教風格吸引了,勇士主帥不是那種大喊大叫指揮球員,或者雙臂交叉在胸前觀察球員的教練——通常那類教練都很有權威范兒——反而是在場邊不斷移動,更多時候指導替補球員,說笑話,拍肩膀,不斷提示對方。當科爾在傾聽他人的說話時,他會把身體完全轉過來面向對方。

中午吃飯時,科爾不停地和凱爾特鈉交流。當話題最終來到籃球,科爾說他非常感謝生活,感謝上帝能夠讓自己做教練。對此凱爾特鈉很意外,他本以為科爾工作壓力很大,又飽受傷病折磨,情緒應該會很不穩定。「他是真心以執教勇士為榮。」凱爾特鈉感慨道。

凱爾特鈉看到很多厲害角色,他們聰明,有求知慾,謙遜有禮,但他沒想到在NBA教練里也有這樣的人。在他看來,科爾並非一定要打造出怎樣怎樣的球隊,而是順其自然打造出一個有趣的團隊,「能夠以這種方式領導一支價值以億美元計的團隊,他真是太厲害了。」

這並不是妙手偶得。2014年剛剛來到勇士時,科爾用了整整一個月時間考慮球隊的新口號,還製作了一個視頻給球員做講解。管理部門立刻接受了這個新口號,而看過它的人也立刻記住了:眾志成城。

「如果我像帕特·萊利那樣聰明,我會將它註冊。」科爾開玩笑道。

上賽季科爾第一次因病暫時離隊的時候,暫代主帥之職的小沃頓,全力確保勇士不發生任何改變,甚至訓練時為格林撿籃板球的習慣也沒變。如今暫時執掌球隊的邁克·布朗也是這麼做的。

每天,科爾都會和布朗交流一到兩次,因為他知道這份工作並不好做。「他如今面對著一個非常棘手的局面,但他處理得非常好。他必須在保持球隊特點的同時,臨場做出他的決定,而不是要我做決定。但我仍然在幕後和球員交流,並向邁克及教練組其他人提供訊息和建議。這份工作很難做到完美,但他做得很好,我們很幸運擁有他。」

「史蒂夫來到球隊的時候,他建立了一種接力式的球隊氛圍。說實話,如果我用拳頭打別人,對方會倒下;但如果我用手指打對方的拳頭,我的手指會骨折。」格林邊說邊揮了揮拳頭,「這樣才會強大,科爾打造的球隊就是這樣的,有人倒下,其他人必須頂上。不止布朗接替科爾,每個人都是這樣,將接力棒交給下一個,而接棒者會努力工作,直到離開的人回位。就像杜蘭特傷停時,球隊其他人頂了上來;庫里不在的時候,也是這樣,麥考經常做這樣的事。教練教我們的就是不斷前進,每個人要做的就是追隨球隊腳步,像一個機械系統里的小齒輪一樣。」

30年前,吉姆·庫澤斯和巴里·波斯納兩位學者經過千百次採訪調查,得出了如下結論,一個優秀的領軍人物通常會做到以下五點:

1.以身作則

2.共啟願景

3.挑戰現狀

4.使眾人行

5.激勵人心

「沒錯,就是這樣。有意思。我以前從來沒有想到這些,但讀到這五條時,」科爾點點頭,頓了一下說,「我發現,我們一直就是這樣做的。」

儘管球隊醫務人員警告科爾,恢復期間不要太辛勞,但科爾的心早就飛到球場上了。不過和某些人不同,他並非想得到大眾的稱讚。

「很多情況下,主帥不在的時候,球隊里的人會覺得不舒服,但史蒂夫的情況恰恰相反。」勇士總經理鮑勃·邁爾斯說,「就像孩子們去上大學,如果準備充分,沒有父母的指導,他們也會健康成長。因為那些教導已經牢牢記在孩子們心裡。」

科爾說,人們很容易就能分辨出哪些話是廢話,所以他沒有什麼領導秘訣,就是謙遜、感恩、認清自己、保持求知慾、善於溝通、重視家庭、關愛他人。最重要的,是在球隊里創造出核心文化。當然,能做到這些並不容易,所以勇士隊只有一個,科爾也只有一個。

編輯|小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體壇周報 的精彩文章:

詹姆斯超越喬丹?楊毅:他擁有自己的歷史
兇殘的英超轉播大鍋飯,降級隊又比拜仁掙得多…
網競要用什麼姿勢幫資本重塑電競?
黃金時代由盛轉衰,小心新政讓中超走港足老路…
蘇杯決賽2比3不敵韓國隊,國羽龍頭老大地位不再…

TAG:體壇周報 |

您可能感興趣

你不敢坐無人駕駛汽車,那你敢讓無人駕駛農機耕地么?
無人駕駛技術興起,你敢乘坐嗎?
滴滴的無人駕駛專車你敢坐嗎?正因為無人駕駛我才敢坐!
無人駕駛,慢行!
無人駕駛真的會讓駕駛員失業么?那可不一定!
在美國乘坐無人駕駛卡車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無人駕駛汽車不稀罕,但你見過無人駕駛氣墊船嗎?
婚姻如乘車,男人是駕駛員,女人是副駕駛
戰鬥民族駕駛直升機擊落「美國」無人機,他們是怎樣做到的?
震驚!駕校教練不罵人了!是VR虛擬駕駛帶來的曙光還是人性的覺醒
各位無證駕駛員,你們都是有故事的人……
無人駕駛的「最高級別冗餘」會是人類模擬駕駛員嗎?
男主人駕車帶家人外出,副駕駛座的金毛居然這樣做,狗:羨慕不?
無人駕駛賽車是什麼鬼
主人駕駛技術太差,結果連人帶狗翻進河溝,狗被搞成這慘樣
無人駕駛是怎麼回事
全球首起無人駕駛車事故發生,是技術未成熟還是人員操作失誤?
半無人駕駛和無人駕駛的時代
自動駕駛就是個騙局?無人駕駛離我們有多遠?
自動駕駛時代,無人船能否成為下一個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