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端午文化】念起,感恩

【端午文化】念起,感恩

「疏疏數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五。」

一個流傳了兩千多年的民俗節日「端午節」,走過了浩瀚歷史的煙雲,傳承著一種歌唱民族和愛國詩章的文化氣息,在風風雨雨的歲月洗滌中,如一道絢麗的彩虹,映照著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

在這數千年的歲月流轉中,中華民族經歷了風雨滄桑、朝代更迭、世事變遷,不知多少文化伴隨著斗轉星移,經過歲月年輪的碾壓而消亡。但端午節,一個在部分現代人看來僅剩下「粽子」為載體的節日,卻堅挺地傳承至今。

端午節同其它我國其它傳統節日一樣,有著獨特的風俗,包粽子、飲雄黃、拴綵線、佩香囊、采艾草、賽龍舟……這些耳熟能詳的民俗和賽事活動或許大家都已知曉,然而,其實端午節還有很多其他大眾所不太了解的冷門習俗活動,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懸艾葉、菖蒲、蒜頭

艾、菖蒲和蒜被稱為「端午三友」。南北朝時,端午又稱為「沐蘭節」,荊楚一帶有采艾的習俗。采艾要在雞未鳴以前就出發,挑選最具人形的艾草帶回去掛在門上,有的還將艾草紮成虎形,再粘貼艾葉於其上。艾與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們和蒜一樣都有殺菌作用。端午期間,時近夏至,正是寒氣暑氣交互轉換之時,從飲食到穿衣、行動都得注意。古時,人們缺乏科學觀念,誤以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於是,端午節這天,人們以菖蒲作寶劍,以艾作鞭子,以蒜頭作鎚子,又稱為「三種武器」,認為可以退蛇、蟲、病菌,斬除妖魔。

寫符念咒

除了用艾、菖蒲和蒜這「端午三友」驅鬼外,還有一種重要的驅鬼方法,是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掛驅鬼符還有一些嚴格的儀式。如有的要求必須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時書寫,書寫材料用生朱,硯內、書寫人口中必須放上硝石等。另外,類似於此的祛鬼禳魔的習俗,還有在兒童額上點雄黃酒。節日一早,婦女們便將兒童耳上夾艾蒿,頭上戴菖蒲,然後用雄黃酒在額上寫一個「王」字。據說,這樣可使百鬼畏懼,保命長生。

射柳

「與南方的賽龍舟不同,最具北方特色的是射箭和打馬球」。

我國北方各民族從來沒有端午節競渡習俗,更不知道南國漢族還有一位愛國大詩人屈原。但是,在遼、金、清各朝歷史上都有端午節契丹族、女真族和以後的八旗將士馳馬射柳、打馬球的競技遺俗。

北方人民的端午節慶遊戲——射柳。馳馬射柳在端午節清晨舉行,先將柳樹榦中上部削去青皮一段,使之露白,作為靶心。然後參賽者依次馳馬拈弓射削白處。射斷柳干後馳馬接斷柳在手者為優勝。

沐蘭湯

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五雜俎》記明代人因為「蘭湯不可得,則以午時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後來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廣東,則用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柏葉、大風根、艾、蒲、桃葉等煮成藥水洗浴。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據說可治皮膚病、去邪氣。

鬥草之戲

遠古先民艱苦求存,生活單調,暇余以斗蟲、鬥草、斗獸等為戲自娛,及至傳說的「神農嘗百草」形成中醫藥學後,每年端午節群出郊外採藥,插艾門上,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收穫之餘,往往舉行比賽,以對仗形式互報花名、草名,多者為贏,兼具植物知識、文學知識之妙趣;兒童則以葉柄相勾,捏住相拽,斷者為輸,再換一葉相鬥。

跳鍾馗

跳鍾馗、鬧鐘馗:自晉代以來跳鍾馗、鬧鐘馗,賜福鎮宅就是端午節和春節的重要內容。2.懸掛鍾馗畫。最早的鐘馗畫,據說出自畫聖吳道子之手。據北宋沈括《夢溪補筆談》記載:唐明皇患疾近一月,忽夢二鬼。小鬼竊得皇上玉笛及楊貴妃之紫香囊奔逃,大鬼乃捉小鬼刳其目,然後擘而啖之。大鬼道:「臣為鍾馗,即武舉不捷之士也,誓與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唐明皇醒後,即病癒,便召畫工吳道子,囑其按夢中情景畫鍾馗捉鬼圖,道子揮筆即成,明皇見後,竟與所夢一模一樣,驚嘆不已。後來,鍾馗畫漸漸走入民間,繪製鍾馗畫大都作於五月端午節這一天,或者端午節的前後幾天。居民大都在農曆五月於大門或堂中掛鐘馗圖一月,以期驅邪除害、祛凶引福。

長命縷、五色絲線

長命縷——時端午節厭勝佩飾。亦稱續命縷、續命絲、延年縷、長壽線,別稱』百索、』辟兵紹、五彩縷等,名稱不一,形制、功用大體相同。其俗在端午節以五色絲結而成索,或懸於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系小兒手臂,或掛於床帳、搖籃等處,俗謂可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此類節物的形制大體有五:簡單的以五色絲線合股成繩,繫於臂膀;在五彩繩上綴飾金錫飾物,掛於項頸;五彩繩折成方勝,飾於胸前;五彩繩結為人像戴之;以五彩絲線綉繪日月星辰烏獸等物,敬獻尊長。此俗始於漢代。

五色絲線——「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多種,其中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說法最讓大家耳熟能詳。但其實在此之前就已有端午的說法了,我們智慧勤勞的先祖為了在五月這個一年之中毒氣最盛的時期驅鬼祛邪,為親人為愛人為子孫後代祈福平安,才有了這個端午。但不管是先祖的祈福平安還是後來的屈原、伍子胥投江、孝女曹娥的故事,都只向我們傳達了一個信息,那就是愛!

愛國,愛家,愛人!

2000多年的歷史沉澱,到如今我們所了解的端午或許只限於吃粽子看龍舟和買買買了,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華晨傳媒卻不希望先祖的智慧與愛被時間所埋沒。在傳播傳統文化,讓更多的人來了解學習傳統文化這方面,華晨傳媒有著自己的使命與價值觀,我們期望,能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今,又是一年端午節,陪伴華晨一路走來的小夥伴們,在這端午即將來臨之際,華晨全體員工提前祝願大家端午節安康,平安幸福永一生。但願萬水千山粽是情,心如糯米般越粘越緊,情亦如粽葉般越煮越香,快樂猶如那射線般,無限延長……

快到碗里來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華晨傳媒 的精彩文章:

TAG:南方華晨傳媒 |

您可能感興趣

情感小文 又逢端午節
散文:端午節情思
看《紅樓夢》中的端午節文化,過了端午節之後林妹妹性情大變
端午節:感受國畫大師筆下的端午情懷
吟端午詩句,感古人情懷:祝你端午節安康
「粽」情端午,感恩父愛!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了解端午,傳承中華文化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文:董易姍
從《端午感懷》看七律的起承之法
傳統文化的沉澱與傳承!陵水「端午節」習俗文化豐富多彩!
端午節,邂逅最美的端午詩詞!
粽情端午 網友紛紛寫詩詞紀念屈原、寄語端陽!
讀書 南懷瑾先生:中國文化與端午節
文化|端午節佩戴的香囊,裡面是什麼?
【華嚴講堂】端午說禪
端午節,記住氣節和文化
端午文化丨講給孩子們聽-端午節的由來、習俗和小故事
端午節儀式感
「端午的陽光」散文有獎徵文
清恬的寧靜-「端午節」來自植物的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