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嚴肅著稱的德國戲劇中,他是一朵「不正經」的筋斗雲
全球範圍「時髦放縱」的20世紀60年代,披頭士改寫流行和搖滾樂的格局,屬於年輕人的相似狂歡在世界各地紛紛上演,夾帶當事人未必了解的反抗保守、反對僵化,至1970年,披頭士以一曲《Let It Be》為一切作「順其自然」的總結。安迪·沃霍爾倡導的波普藝術,用視覺將狂歡複製,瑪麗蓮·夢露攜帶「九宮格」里神情一致、色彩斑斕的分身,和可口可樂一道飛入尋常人家。重複難有數量的邊界,沃霍爾1964年拍攝的「紀錄片」《帝國大廈》,一台攝像機對著昔日地球上的最高建築一動不動地拍了485分鐘,可是如攝像機般忠實的觀眾屈指可數,幾乎無人有耐性等待帝國大廈由暗變亮的最終時刻。
複製技術發展到今天,被共享的信息「網住」雙手的你我他,對這門技術的心態與披頭士以及沃霍爾當年的信眾如出一轍,貪戀便利、沉溺狂歡,多數時候並不關心消耗身心的所為。
2017年「柏林戲劇節在中國」首個劇目《他她它》,由德國柏林人民劇院製作、赫伯特·弗里奇執導。五男二女共七名演員,外形先後被顏色鮮艷迥異的橡膠人偶、著裝統一的披頭士「附體」,在紅、黃、藍三種基色變換鋪陳的旋轉舞台上,藉由三種主要道具——黃色的階梯、紅色的大型擴音喇叭和紅黃藍三色的麥克風,合著四位樂師用七個音符打造的現場配樂,以「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癲狂姿態,用他們的肢體演繹出一段段令人捧腹的「相聲」,或單口或對口或群口。七人說出的大段台詞,因是由毫無內在邏輯的詞語拼貼而成,觀眾並無理解、消化的必要,導致夾雜其中、少量關涉個體與世界關係的詞句,跟著喪失含義。臨近尾聲他們面無表情圍繞「a」和「o」母音唱出的不同音樂小段,正如數字「1」和「0」支撐起龐大的網路帝國,無窮任遨遊、彼此難上心,每個人都只能向他的倒影或鏡像,發出友好邀約。
《他她它》用怪誕致敬50多年前的流行文化,映入觀眾眼帘的卻是陷入當下泛濫成災的流行文化泥沼里的「他她它」的荒誕。誰還會為無法創建巴別塔而苦惱?顏表情、動圖、短視頻,正在充當語言的終結者,「說話」已然可以不必為人類的交流與溝通服務。或許正因如此,《他她它》2016年亮相柏林戲劇節時,以思辨著稱的德國媒體和觀眾對其推崇有加。色彩、聲音與肢體的重複與變奏,譜成一首新鮮不斷、刺激不停的超長音樂,觀眾無須捕捉105分鐘演出的意義,放肆享受天馬行空的視聽,是打開這部特立獨行的「嘉年華秀」的最佳方式。即使截取某個篇章,比如中間部分內容差別不大的文本被某個演員唱出來、用模擬動物的聲音念出來,或者演員全體讀出來時,觀眾聽懂多少壓根不重要,只消感受起伏不定、好玩有趣的聲音差異。
導演弗里奇對國內戲劇觀眾而言,並非全然陌生。2015年第三屆烏鎮戲劇節的開幕大戲《物理學家》便由他執導。與悉數消弭語言內涵的《他她它》相比,根據瑞士德語劇作家迪倫馬特同名黑色喜劇改編的《物理學家》,儘管故事仍然圍繞某家精神病院三個似瘋非瘋的物理學家展開,但該劇思考科技衝突人性的方式翻天覆地。從色彩、聲音到肢體、表演,都瘋瘋癲癲、大膽無畏。
這版《物理學家》用大小相當的橡膠塊,把迪倫馬特筆下精神病院的會客廳改造成為不規則的幾何「監牢」,一扇幾乎沒人能打開的門,阻斷劇中人正常上場、下場的可能,他們只能依靠「監牢」的牆壁或右側台口的狹窄通道,以嫻熟的動作翻牆出入或者暫時隱遁,消失一刻與不明物體撞擊的聲響,屢屢點中觀眾的笑穴。巧合在於,這間幾何會客廳也被三種色彩,紅、藍、綠間隔籠罩,它們與演員時綠時紫、有黑有灰的衣裝顏色相融相撞,一場流動的「波普行為藝術」,跟隨留著滑稽髮型、化著小丑妝容的演員用較大身體幅度做出的彈跳、跌倒或靜止動作,短暫定格或隨時變形。
戲劇的舞台之上,當然不乏「調兌」視覺的魔法高手,然而像弗里奇般自始至終用幾種顏色交替著填滿舞美空間的創作者難見。他另一部作品,2012年為柏林人民藝術劇院創排的《西班牙蒼蠅》,一張藏有跳床的巨大地毯是舞美主體,在地毯上來回遊移,時不時對跳床的性能生髮好奇,跳上去蹦躂幾下的演員,同樣被充斥舞台的紅色、白色、灰色或藍色燈光包裹。
但弗里奇對色彩的揮毫,並非任性的潑墨。某種程度上,他使用的大色塊都是促就最後幾分鐘「魔幻時刻」的原色,它們的迭加、衝撞,導致奇蹟爆發。《西班牙蒼蠅》的結尾,旋轉燈光投射或大或小的圓形黃色光暈,鬧劇以社交大趴收場。《物理學家》的尾聲,精神病院院長穿著誇張的大紅禮服宛如「聖母」從天而降,召來活著的人、死去的魂齊齊聚首,適時拋撒的禮花,是對弗里奇徹底解構迪倫馬特的慶祝。《他她它》七人錯落有序站在階梯上吟唱由「a」與「o」衍變的不同音樂小段時,投影里兩個母音的排列組合,真正做到五光十色。
弗里奇在幾部戲中對色彩的運用難分仲伯,《他她它》里的肢體語彙相比《西班牙蒼蠅》《物理學家》無疑做出了升級。七名演員不僅大玩跌倒、蹦跳,還利用繩索在空中游來盪去,被話筒整蠱出各式怪異形體。開場舞台旋轉了七次,演員則圍繞階梯七度繞場一周,每一次都玩兒出難度不小的造型新花樣。這些在舞台上順利實現的前提,是演員對身體的精準管理能力。一舉一動皆經過精心的計算,背後也許有弗里奇鍾情的20世紀大眾藝術,譬如卓別林主演的無聲電影、好萊塢黃金時代的歌舞片等共冶一爐的影子,但更多的指向是德國戲劇的嚴謹。
從對文本去文學性的改造上,馬戲式遊戲與互動型娛樂並存,同時勾連互聯時代的《他她它》,的確是對哲思意味濃郁的德國戲劇的「背叛」,然而回溯歷史,弗里奇自有其承襲的來路。披頭士的世界巡演以及沃霍爾《帝國大廈》的誕生,均是在1964年,約在同一年,《他她它》部分劇本的來源作者康拉德·拜爾逝世。極其有限的資料顯示,拜爾是追求各種程度詩歌實驗(隨機產生的語言戲耍、廣告與文字的無厘頭混合等)的維也納流派中的清流,是一位真正的詩人,《他她它》正是他與維也納流派關係的濃縮寫照,只不過放置在了披頭士橫空出世的世界流行文化浪潮中講述,「a、o」高潮戲,則像極了《帝國大廈》「啪」的一聲燈火通明。而兩位女演員在和男演員一同成為沒有性別特徵的「披頭士」之前,曾脫下橡膠人偶外衣,變成傳統意義上強壯男性的象徵「拳擊手」,也能與女性意識全球覺醒的上世紀60年代發生對應。
如果你看不懂大衛·林奇的電影卻一遍遍深入研究,鍾情阿莫多瓦電影里糅雜的色彩,覺得鬼畜視頻相當好玩,或者僅僅對前面提及的披頭士、卓別林或沃霍爾等有濃厚興趣,都不應該錯過這朵被色彩、肢體與音樂互相伺候、孕育的「劇場奇葩」。
文| 梅生
攝影/Thomas Aurin
文藝能超脫
評論是態度
北青藝評
點擊展開全文
※把屈原變成「中二病少年」,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理想讀者」當立於危樓之下擁抱驚嚇
※一顆名叫「歐羅巴」的星星有麻煩了
※小康的臉 蔡明亮的臉
※熱鬧的女權 憤怒的女神以及醜陋的女德
TAG:北青藝評 |
※蘇綉是我國的四大名綉之一,它以針法精細、色彩雅緻而著稱
※楊廣向來以暴政著稱,誅殺大臣,但他真的是一個惡人嗎?
※他被稱為中國的「巴頓將軍」,以「三猛」著稱
※被著稱為「小非洲」的中國城市,當地人卻很頭疼,想知道哪嗎?
※以兇悍著稱的蒙古人為何被清軍吊打?他們並不弱,卻輸在這三點上
※他是史上以節儉著稱的皇帝,勤於政務,死後一律從簡
※以智謀著稱的開國少將,他打的那些「神仗」,元帥都想不到
※杜賓不愧是猛犬,就算是以打架著稱的比特也敢一戰
※德國工業以精良著稱,譽滿全球,家門口栽了跟頭,原因哭笑不得
※海洋館裡的動物超暖心,特別是以溫柔著稱的它,對人更是暖
※此皇帝以節儉著稱,陵寢規模很小,但建陵的材料卻暴露了他另一面
※以兇悍著稱的馬家軍為何不敢逐鹿中原,他們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
※他是最愛哭的皇帝,也是最坑人的帝王,卻以仁義著稱!
※它是貓科動物中的「表情帝」,一直以難養著稱,養它還不如養獅子
※中國這個湖以神秘著稱,景色堪比紐西蘭,現在正是旅遊的旺季
※一向以仁義著稱的劉備,為何會重用不仁不義的馬超為五虎上將?
※二戰德軍的屠夫,以手段殘忍著稱,在同僚中卻有「點頭驢」的綽號,其結局也是眾盼所歸
※素來以柔美嫵媚著稱的佟麗婭也能用帥形容了,只因她換了一個髮型
※男人不愛你了,連著稱呼都會發生明顯的轉變,別傻傻的不知道!
※柴犬不僅以表情包著稱,還有它的飛機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