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如何科學預防濕氣重

如何科學預防濕氣重

導讀:濕是最容易滲透的。濕邪從來不孤軍奮戰,總是要與別的邪氣狼狽為奸。濕氣遇寒則成為寒濕,這就好比冬天的時候,如果氣候乾燥,不管怎麼冷,人都還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濕氣重,人就很難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難受,就是因為南方濕氣比較重,寒濕襲人。濕氣遇熱則成為濕熱,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又熱又濕,讓人喘不過氣來,明顯不如烈日當空、氣候乾燥的時候來得痛快。濕氣遇風則成為風濕,驅風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風濕,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時半會兒治不好了。濕氣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處理的健康問題…

二、判斷濕氣的方法:

1、看大便:

(1)如果大便不成形,長期便溏,必然體內有濕。

(2)即使大便成形,但若容易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這也是體內有濕的一種表現,因為濕氣有黏膩的特點。

(3)如果有便秘,且大便不成形,則濕氣已經很嚴重了,濕氣粘膩性讓大便粘在腸道上,被腸道吸收,糞毒入血,百病蜂起。

2、看起床的狀態:

如果每天早上起床時還覺得很困,打不起精神,懶得動彈,中醫里稱「濕重如裹」。

中醫里濕氣有兩種:一種是外濕,一種是內濕。 1)外濕多因氣候潮濕、涉水淋雨、居處潮濕所致。長夏濕氣最盛,故多濕病。

2)另外一種濕氣是內濕,內濕是疾病病理變化的產物,多由嗜酒成癖或過食生冷,以致脾陽失運,濕自內生。

三、怎樣去濕? 醫生會根據濕邪所在的部位來去濕,如濕邪傷到了脾胃,用平胃散、不換金正氣散等。

中醫還根據濕邪到底是結合了哪些其他邪氣為患來決定的,如清熱利濕、利水滲濕、溫化水濕、祛風勝濕等。

四、排除體內濕氣十八法

1、薏米紅小豆粥(用豆漿機做):

薏米,在中藥里稱「薏苡仁」,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

赤小豆,補心養血,古籍里記載它「久服令人瘦」。利水、消腫、健脾胃。

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飲食不節,運動量少,脾虛濕盛。既要去濕,又要補心,還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屬。

中醫看來,肥胖也好,水腫也好,都意味著體內有濕氣。

注意:不能加大米」。因大米生長在水裡,含有濕氣。

薏米赤小豆湯是養生佳品,沒什麼副作用,但針對不同的人,可以適當地做一些加減法。

2、五苓散: 舌苔厚膩,滿佈於整個舌體,且舌苔上都是唾液,可用五苓散。

3、調理濕氣時,常用藿香和佩蘭,配合三仁湯等一起用,一般是各三克或者六克,閉火的前五分鐘下入。

4、做菜時,適當放入白豆蔻、砂仁、花椒等香料。

5、食用冬瓜、綠豆、赤小豆、薏米等食物。

6、運動排汗祛濕。

7、利用身邊的電器如電吹風,空調的除濕功能等,讓環境盡量乾燥。

8、食療:夏季熬綠豆、赤小豆湯解暑去濕。

9、濕邪過重,引發頑疾怪病,可使用「三子養親湯」。 炒萊菔籽、炒白芥子、炒蘇子(中藥店都能買到)打粉沖服(萊菔籽150g、炒蘇子150g、炒白芥子100g,在藥店打成細粉。每次服用5g,一天三次,服用一個月為一療程)。

10、濕熱天不要貪涼。

11、夏天要注意正確使用空調。如果因吹空調而腰痛,可以用張仲景的腎著湯,又叫「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

12、艾灸關元穴。

13、少鹽,幫助腎排水。

14、適當午睡 。

15、戒煙戒酒 。

16、早上吃上三片姜。

17、飲食清淡適量。

18、盡量避開環境的濕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體內濕氣重易長痘 如何預防濕氣重長痘痘
如何科學預防宮頸癌?
如何預防腳氣
如何科學的預防流感?
如何科學預防癌症(上)
如何預防煤氣爆炸
如何預防胃癌
學校如何預防洪水災害
尖銳濕疣如何傳染 該如何預防
冬天用暖氣易乾燥,學學這5招,防燥還能預防暖氣病!
科學飲食與預防腫瘤
痛風如何預防
如何預防喘息性支氣管炎
氣溫驟降如何預防感冒
如何知道體內濕氣重,該如何預防呢?
如何預防糖尿病
春季濕疹高發如何預防有特效
想遠離風濕性關節炎該如何預防
春夏交替,白癜風易擴散如何做好科學預防工作?
正確使用防塵口罩,科學預防塵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