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帝認為百年後他的國家要去討口,最終卻成世界首富,但被人滅了

此帝認為百年後他的國家要去討口,最終卻成世界首富,但被人滅了

趙匡胤建立宋朝之時,將國都定在開封,後來,他曾打算把都城遷到洛陽,又打算遷到長安,可惜最終都沒有實現。是什麼原因讓趙匡胤有遷都的打算,又為什麼最終沒有實現呢?

遷到長安很好理解,畢竟在宋代及以前,長安一直是當然的國都,無論是大漢還是大唐,都這樣。不過,長安經過黃巢之禍及五代之亂後,已經殘破不堪,無法為都。

此帝認為百年後他的國家要去討口,最終卻成世界首富,但被人滅了

(趙匡胤和他的帝國,配圖)

洛陽也很好理解,那是國都的第二選擇,歷史上如果長安損毀了,不能為都了,就選擇洛陽。就算長安為都,一般洛陽也是陪都。

再說了,在古代,對國都的考慮,至少有兩個因素。一是有天險,可防衛。二是龍盤虎踞,有王者氣象。這兩個條件,長安和洛陽都具備,開封卻一個也不具備。

既然開封一個也不具備,那麼五代為什麼很多朝代要把都城建在開封呢?其實在後唐庄宗的時候,就把都城遷到洛陽了。但是到後晉石敬塘時候,由於節度使造反頻繁,石敬瑭為了節制節度使,又把都城從洛陽改遷到開封,此後經過後漢、後周,都城就一直在開封,趙匡胤是在後周那裡獲得政權的,所以他的都城也在開封。

趙匡胤當皇帝後,天下都被他平定了,節制節度使的考量已經不需要了,因此,防衛不好及沒有王者氣象兩方面就凸顯出來了。

無險可守怎麼辦呢?為了抵禦敵國的入侵,趙匡胤就不得不安排重兵屯守開封城,以數量龐大的軍隊來替代天險,以此來保家衛國。根據史料記載,開封一帶常駐兵力就有數十萬。

這十萬兵力確實有效防衛了都城,但接著就帶來問題了。這數十萬大軍在開封鎮守,但總歸不是機器人,也要吃飯,打仗也需要武器和鎧甲,這些東西總是需要國家派發吧。短時間還好,時間一長,國家用于軍費上的支出就顯得比較恐怖了,國家沒錢了從哪要錢?羊毛出在羊身上,還得從百姓那要。慢慢的,賦稅加重使得百姓怨聲載道。

那麼,既然決定遷都,為什麼最終沒有實現呢?原因在於他遭到強烈的反對。

當然了,歷史上只要遷都,都會遭到反對,尤其是貴族們的反對。因為貴族們無論田產房屋都在舊都城,誰也不願意拋棄。從盤庚遷殷大家都可明白,遷都的壓力是挺大的。

不過,就算貴族反對,其實也阻擋不了太祖的決心。但有一個人參與阻擋,宋太祖就有些為難了。這個人是太祖兄弟,晉王趙光義。

趙光義說了幾個理由:其一,

開封作為幾朝國都,其經濟發展以及繁榮程度遠遠不是荒廢已久的洛陽與長安可以相提並論,而且國都為國家之本,絕對不可輕易動搖。

其次,開封運河系統經過幾代修繕,已經完善,若是遷都,如何解決數十萬禁軍以及新都百姓的各種糧食問題,而且遷都之後必定大興土木,到時候勞民傷財,國力虧空,四周還有各國虎視眈眈,遷都萬萬不可。

宋太祖說,你這些話都有道理,但是開封地勢無險可守,軍隊耗費太大,怎麼辦?晉王趙光義當時說了一句話:安邦「在德不在險」。

趙光義在這裡引用了《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吳起與魏武侯談論地理因素和政治因素哪一個對國家安全更重要的故事,吳起認為決定國家興衰的根本因素是政治因素,夏桀修政不仁,商紂修政不德,雖有險固山河,也不能改變滅亡的命運,所以安邦治國「在德不在險」。

宋太祖當時長嘆了一聲,沒有再開腔。

那麼,是不是宋太祖被趙光義說服了呢?顯然不是的。因為君王之德與都城的防衛問題完全是兩個概念,在保衛都城上,不可能因為君王有德就抵上十萬精兵。君王有德,那就只能是輕徭薄賦,輕徭薄賦,軍隊的供給就跟不上,跟不上,就沒辦法防衛都城,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不過,既然宋太祖並不認同趙光義的話,為什麼最後還是取消了遷都的打算呢,這其實要說到趙光義這個人。

此帝認為百年後他的國家要去討口,最終卻成世界首富,但被人滅了

(趙光義的派頭很足)

趙光義是開封府尹,也是宋太祖著力培養的接班人。一般來說,作為王儲,需要韜光隱晦。但趙光義卻拉幫結派,結黨營私,其在開封的威望甚至還要高過趙匡胤。

舉個例子,當時朝中有個猛將叫党進,脾氣火爆,性格也很直,有時甚至敢得罪趙匡胤,而趙匡胤也比較欣賞他這種脾氣,並不怪罪於他。這位党進有個壞習慣,他在街頭凡是看到有人牽著寵物,就非得要過去給寵物放生。

有一次,他在街上看到一個人肩膀上站了一隻老鷹,他立馬衝過去要搶過繩子,給老鷹放生。結果這個訓鷹人慌忙喊了一聲:「這可是晉王的鷹!」

聽聞這話,這位性格火爆的大將,居然立馬笑呵呵摸了摸老鷹,並說道:「你早說嘛,那啥,你去買點好肉來,千萬別把這鷹給餓瘦了。」隨即塞了一大把銀子給訓鷹人,一溜煙跑了。

對於趙光義的這種張揚,宋太祖看到了嗎?他肯定是看到的。有人分析說,宋太祖之所以想遷都,其實就是想打擊趙光義。但是宋太祖這個人一向比較仁慈,從他不殺功臣,杯酒釋兵權放了那些武將;從他非常厚待柴氏宗親,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也就是說,如果他一意要遷都的話,肯定會損傷趙光義的利益。而損傷了趙光義的利益,那一定就會引起整個朝廷的大動蕩。也許是從大局來考慮,最終宋太祖取消了遷都的動議。

不過趙光義離開之後,宋太祖還對左右說道:「晉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此帝認為百年後他的國家要去討口,最終卻成世界首富,但被人滅了

(宋朝人的閑適生活)

太祖說的是民力,他沒想到,宋朝發展到百年後,民力並不殫,還出現了《清明上河圖》里描寫的那樣的輝煌,但是開封的防衛問題真的是凸顯了出來,最終被金兵很快攻破,把他後代子孫都抓去為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精彩歷史 的精彩文章:

這個朝代的人太愛考試,連王子也要化名去考一把,結果還考了狀元
皇帝殺了個人,把兇器藏起來,讓大臣去查兇手,皇帝的目的是什麼
一大幫王公貴族神秘暴死,據歷史記載分析是中毒,兇手太可怕

TAG:張生全精彩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曾為討口飯被多次踹倒,如今他身家過億
他很平凡,本就想討口飽飯,卻被時代活活逼成了皇上
泰迪餓了想去廚房討口吃的,卻遭主人嫌棄,委屈的不行
泰迪金毛一對好基友,出門遛彎先討口吃的再走,這動作真的成精了!
為了討口飯吃,這些動物也是拼了
店門口跑來一隻流浪狗,為了討口飯吃,它的舉動讓人心疼!
從比心到扇子舞!人在韓國身不由己,明星討口飯吃真不容易!
給大叔點贊!流浪貓咪站求大叔討口吃的,大叔二話不說就給了,而且還是一塊肉
小流浪狗為討口吃的被老闆當眾扔在街上,女孩下決心不再讓它流浪
大年初一討口彩,酒釀圓子吃起來,祝你在新的一年裡生活甜甜蜜蜜、圓圓滿滿
男子收養殘疾女孩讓其出門討口要錢,男子:難道還要我照顧?
眼鏡王蛇闖入村中討水喝,滿臉尷尬:討口水就走,別打
流浪狗寧願被煙頭燙也要討口肉吃,真相令人感動落淚
中文其實是一部「迷信機器」?為什麼中國人這麼喜歡討口彩?
搞笑漫畫:你老公走了,我討口水喝小娘子
麗江女子沿街討口盼遊客施捨給錢,女子:長得漂亮,不想工作
金毛為討口吃的瘋狂轉圈圈,旁邊狗狗一臉鄙視:狗腿子
黃仙故事:黃皮子要討口,他卻故意氣黃皮子
黃仙故事:黃皮子欲促姻緣討口封,二爺一句話惹怒黃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