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八格,七候,六氣,六要,四難,三病
繪宗十二忌
中國畫術語。謂山水畫的十二忌病。元代饒自然在《山水家法》提出此說:一、布置迫塞;二、遠近不分;三、山無氣脈;四、水無源流;五、境無夷險;六、路無出入;七、石止一面;八。樹少四枝;九、人物傴僂;十、樓閣錯雜;十一、滃淡失宜;十二、點染無法。山水畫中布置樓閣,錯雜曲折,反可顧盼生姿,饒氏以為忌者,乃指以界畫樓閣為主的畫材而言。
八格
中國畫術語。北宋韓拙《山水純全集》提出:「凡畫有八格:石老而潤,水凈而明,山要崔巍,泉宜灑落,雲煙出沒,野徑迂迴,松偃龍蛇,竹藏風雨也。」
陳洪綬 高士持蓮圖
七候
中國畫術語。清代戴熙《習苦齋畫絮》提出:「作畫須得七候:一、精楮(紙);二、筆與手稱;三、色墨凈;四、新游山水,或新見名跡;五、索畫者工賞鑒;六、意興;七、工夫當不生不熟之際。七候備而後佳構成。」
六氣
中國畫術語。清代鄒一桂《小山畫譜》提出:「畫忌六氣一曰俗氣,如村女塗脂;二曰匠氣,工而無韻;三曰火氣,有筆仗而鋒芒太露;四曰草氣,粗率過甚,絕少文雅;五曰閨閣氣,描條軟弱,全無骨力,六曰蹴黑氣,無知妄作,惡不可耐。」
六長
中國畫術語。對繪畫技法所舉的六種長處。有兩說:一是北宋劉道醇《聖朝名畫評》提出識畫之訣,在乎明六要而審六長:「所謂六長者:粗鹵求筆一也,僻澀求才二也,細巧求力三也,狂怪求理四也,無墨求染五也,平畫求長六也。」二是清代王昱《東庄論畫》:「畫有六長:氣骨古雅、神韻秀逸、使筆無痕、用墨精彩、布局變化、設色高華是也,六者一有未備,終不得為高手。」
六要
中國畫術語。對繪畫創作提出的六個要求。有兩說:一是五代梁荊浩《筆法記》:「夫畫有六要:一曰氣,二曰韻,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筆,六曰墨。」「氣者,心隨筆運,取象不惑;韻者,隱跡立形,備儀(一作遺)不俗;思者,刪撥大要,凝想形物;景者,制度時因,搜妙創真;筆者,雖依法則,運轉變通,不質不形,如飛如動;墨者,高低暈淡,品物淺深,文彩自然,似非因筆。」二是北宋劉道醇《聖朝名畫評》提出識畫之訣,在乎明六要而審六長:「所謂六要者,氣韻兼力一也,格制俱老二也,變異合理三也,彩繪有澤四也,去來自然五也,師學舍短六也。」
六法
中國畫術語。品評人物畫的六項標準,南朝齊謝赫《古畫品錄》所舉「六法」為: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一作傳模移寫)。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將「氣韻生動」、「骨法用筆」列為首要之法。清代鄒一桂《小山畫譜》則認為「以六法言,當以經營為第一,用筆次之,賦彩又次之,傳模應不在內,而氣韻則畫成後得之,一舉筆即謀氣韻,從何著手?以氣韻為第一乃賞鑒家言,非作家法也。」其後論者益眾,並逐漸應用到山水、花鳥等畫科,且已習慣地成為「中國畫」的代名詞。現代錢鍾書重新作了標點:「六法者何?一、氣韻,生動是也;二、骨法,用筆是也;三、應物,象形是也;四、隨類,賦彩是也;五、經營,位置是也;、傳移,模寫是也」。(《管錐編》第四卷)
四難
中國畫術語,清代盛大士《溪山臥遊錄》謂:「畫有四難:筆少畫多,一準也;境顯意深,二難也;險不入怪,平不類弱,三難也;經營慘淡,結構自然,四難也。」三到
中國畫術語。清代盛大士《溪山臥遊錄》謂:「畫有三到:理也,氣也,趣也。非是三者,不能入精妙神逸之品,故必於平中求奇,純綿裹鐵,虛實相生。」
張大千 仿石濤高士圖
三病
中國畫術語,指用筆的三種疵病。北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一《論用筆得失》,「畫有三病,皆系用筆,所謂三者:一曰版(板),二曰刻,三曰結。版者腕弱筆痴,全虧取與,狀物平褊,不能圓渾也;刻者運筆中疑,心手相戾,鉤畫之際,妄生圭角也:結者欲行不行,當散不散,似物凝礙,不能流暢也。」中國畫重視用筆,重視線條美,畫中若無線條美,謂之「無筆」。
三品
中國畫術語。指品評書畫藝術的三個等級,即神品、妙品。能品。唐代張懷瓘《書斷》評歷代書法家,立神、妙、能三品,源於南朝梁庾肩吾《書品》的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上、中、下,共為九例);北宋劉道醇《聖朝名畫評》以此評畫,元代夏文彥、明代王世貞沿襲之。又唐代朱景玄《唐朝名畫錄》援李嗣真《書後品》在上、中、下三等九品之外立逸品。北宋黃休復《益州名畫記》則分逸、神、妙、能四格。謂「畫之逸格,最難其儔,拙規矩於方圓,鄙精研於彩繪,筆簡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由於意表,故目之曰逸格爾。」「大凡畫藝,應物象形,其天機迥高,思與神合,創意立體,妙合化權,非謂開廚已走,撥壁而飛,故目之曰神格爾。」「畫之於人,各有本性,筆精墨妙,不知所然,若投刃於解牛,類運斤於斫鼻,自心付手,曲盡玄微,故目之曰妙格爾。」「畫有性周動植,學侔天功,乃至結岳融川,潛鱗翔羽,形象生動者,故目之曰能格爾。」宋徽宗趙佶評畫,以神、逸,妙、能為序。清代黃鉞細分至二十四品。三絕中國書畫術語,有兩說:一是詩、書、畫三者都有很高成就稱為「三絕」。唐玄宗李隆基曾題字於鄭虔的山水畫上曰「鄭虔三絕」。二是在畫史上,東晉顧愷之被稱為「三絕」,《晉書》顧愷之本傳,稱顧具有「才絕、畫絕、痴絕」。明清間,也有把「才絕、畫絕、書絕」稱為「三絕」的。
立意
中國畫術語。指畫家對客觀事物反覆觀察而獲得豐富的主題思想。唐代王維說:「凡畫山水,意在筆先。」張彥遠也說:「意在筆先,畫盡意在。」「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立意有高低深淺之分。清代王原祁說:「如命意不高,眼光不到,雖渲染周致,終屬隔膜。」
位置
中國畫術語。所謂「經營位置」,即指繪畫構圖布局中要配置適宜,匠心獨運。清代王昱《東庄論畫》謂:「作畫先定位置。何謂位置?陰陽、向背、縱橫、起伏、開合、鎖結、回抱、勾托、過接、映帶,須跌宕欹側,舒捲自如。」
起結
中國畫術語。指繪畫構圖時起手要寬以起勢,緊以歸結,有全局觀點,不局限於一角,務得通盤貫氣的局勢。清代王昱《東庄論畫》說:「凡畫之起結,最為緊要。一起如奔馬絕塵,須勒得住,而又有住而不住之勢。一結如萬流歸海,收得盡,而又有盡而不盡之意。」張風論畫:「善棋者落落布子,聲東擊西,漸漸收拾,遂使段段皆贏,此弈家之善用松也。畫也莫妙於用松,疎疎布置,漸次逐層點染,遂能瀟洒深秀。」(《玉幾山房畫外錄》)
金農 梅花竹石圖 廣州市美術館藏
胸有成竹
中國畫術語。北宋文同(字與可)主張畫竹必先「胸有成竹」。蘇軾在《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中說:「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自稱系「與可之教予如此。」又在《書晁補之所藏與可竹三首》詩中,贊曰:「與可畫竹時,見竹不見人。豈獨不見人,嗒然遺其身。其身與竹化,無窮出清新。「晁補之在《贈文潛甥楊克一學文與可畫竹求詩》中,也有「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之句。所謂「胸有成竹」,乃言畫家創稿之前,對形象塑造、構圖布局已有成熟的構思,故能「一發而得其妙解」。
遷想妙得
中國畫術語。東晉顧愷之《魏晉勝流畫贊》:「凡畫,人最難,次山水,次狗馬,台榭一定器耳,難成而易好,不待遷想妙得也。」此與西晉陸機《文賦》中所謂「浮藻聯翩」含意相若。但「遷想」比之「聯想」更廣泛,更有目的性,畫家的「想像力」出於「遷想」,也是畫家「神思」的基礎。故歷來論中國畫學的「氣韻生動」,賴「遷想妙得」有以致之。
惜墨如金
中國畫術語。意即用墨要恰如其分,不可任意揮霍,儘可能做到用墨不多而表現豐富。相傳北宋山水畫家李成「惜墨如金」,所畫寒林,以渴筆畫枯枝,樹身只以淡墨拖抹,但在畫面上,仍然獲得「山林藪澤、平遠險易」的效果。清代吳歷曾說:「潑墨、惜墨,畫家用墨之微妙,潑者氣磅礴,惜者骨疏秀。」錢杜說:「雲林(倪瓚)惜墨如金,蓋用筆輕而松,燥鋒多,潤筆少,以皴擦勝渲染耳。夫渲染可以救枯瘠,生雲煙,迂翁又何嘗頃刻離是法哉!特不肯用濕筆重墨耳。」(《松壺畫憶》)都闡述了「惜墨如金」的含義和作用。
金農 紅綠梅花圖 立軸,絹本設色,縱138厘米,橫65.5厘米。上海博物館藏。
意到筆不到
中國畫術語。指畫貴含蓄,筆雖未到,卻能在意境中得之。唐代張彥遠論吳道子畫:「意在筆先,畫盡意在,雖筆不周而意周也。」北宋蘇軾跋趙雲子畫:」筆略到而意已俱。」清代惲壽平說:「今人用心在有筆墨處,古人用心在無筆墨處,倘能於筆墨不到處觀古人用心,庶幾擬議神明,進乎技已。」意與筆的關係即虛與實的關係,用筆實處見虛,虛處見實,乃臻「通體皆靈」之妙。
解衣盤礴
中國畫術語。解衣,即袒胸露臂;盤礴,即隨便席地盤坐。意欲全神貫注於繪畫。《莊子·田子方》載:「昔宋元君將畫圖,眾史皆至,受揖而立,砥筆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後至,儃儃然不趨,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視之,則解衣盤礴,贏(同裸)。君曰:『可矣,是真畫者也。』」清代惲壽平亦說:「作畫須有解衣盤礴,旁若無人,然後化機在手,元氣狼籍。」
形似
與「神似」對稱。中國畫術語。指藝術作品的外在特徵。戰國荀況有「形具而神生」之說。南朝齊范縝亦有「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之說。形似與神似是統一的。南朝宋宗炳雖主「萬趣融其神思」,仍然堅持「以形寫形」、「以色貌色」。東晉顧愷之說得更明確,即所渭「以形寫神」。清代鄒一桂說:「未有形不似反得其神者。」故「形似」為繪畫的始基。但於形似中求神采,仍為藝術造形之終極。參見「神似」。
神似
與「形似」對稱,中國畫術語。指主客觀相統一,由事物的表象到意象的深化。即「神者形之用,形者神之質」。北宋蘇拭有「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之說。袁文曰,「作畫形易而神難。形者具形體也,神者其神采也。凡人之形體,學畫者往往皆能,至於神采,自非胸中過人,有不能為者。」黃休復論「六法」云:「惟形似、氣韻二者為先,有氣韻而無形似,則質勝於文;有形似而無氣韻,則華而不實。」其「氣韻」即「神似」。晁以道、楊慎、李贄等,皆有闡述,「畫不徒寫形,正要形神在」。故」形神兼備」是繪畫藝術的定論。參見「形似」。
不似之似
中國畫術語。指畫家筆下的藝術形象,不只是照搬客觀物象,而有所概括、取捨、調節,以求收到比生活更高的藝術效果。初見於明代沈顥《畫麈》:「似而不似,不似而似。」清代石濤題詩亦有:「名山許游未許畫,畫必似之山必怪,變幻神奇懵懂間,不似似之當下拜。」現代齊白石說的「不似之似」,即石濤說的「不似似之」。黃賓虹說:「絕似物象者與絕不似物象者,皆欺世盜名之畫,惟絕似又絕不似於物象者,此乃真畫」傅抱石曾列作畫程序:不似(入手)——似(經過)——不似(最後)。(《中國繪畫理論》)
溥 儒 秋山高士圖
敗牆張索
中國畫術語。指壁痕如畫,引人「遷想妙得」。語出北宋沈括《夢溪筆談》。仁宗天聖(1023一1031)間圖畫院祗候陳用之,患其山水畫不及古人,求教於度支員外郎宋迪,迪曰:「此不難耳。汝當張(掛)索(白紙)於敗牆,朝夕觀之,觀之既久,隔索見敗牆上高平曲折,皆成山水之象。心存目想,神領意造,恍然有人禽草木飛動,則隨意命筆,自然天就,不類人為,是謂活筆。」用之自此畫格日進。郭熙見楊惠之塑山水壁,亦有所感,令圬者不用泥掌,止以手槍泥於壁,或凹或凸,俱所不問,於則以墨隨其形跡,暈成峰巒林壑,加以樓閣、人物之屬,宛然天成,謂之「影壁」。此法實即「敗牆張素」之餘意。
謹毛失貌
國畫術語。西漢劉安在《淮南子·說林訓》中提到「尋常之外,畫者謹毛而失貌」。意謂作畫不能細逐微毛,若然,便會使畫面的大貌(整體)有失。清代王昱說:「畫失大貌為大失,失細節為小失,小失易改,大失難救,畫者不宜不慎。」
吳裝
亦稱「吳家樣」。中國畫的一種淡著色風格。相傳始於唐吳道子的人物畫,故名。北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一《論吳生設色》:「嘗觀(吳道子)所畫牆壁捲軸,落筆雄勁而敷彩簡淡;或有牆壁間設色重處,多是後人裝飾。至今畫家有輕拂丹青者,謂之『吳裝』(夾註:雕塑之像,亦有吳裝)。」後來引伸其義稱淺絳山水畫為「吳裝」。
曹衣
中國畫術語。指兩種相對的衣服褶紋表現程式。相傳唐代吳道子畫人物,筆勢圓轉,衣服飄舉;而北朝齊曹仲達畫佛像,筆法稠密重疊,衣服緊窄,後人因稱「吳帶當風,曹衣出水」。這兩種著名的描法,也流行於古代雕塑和鑄像。一說曹指三國吳的曹不興,吳指南朝宋的吳* 。見北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一《論曹吳體法》。
春蠶吐絲
中國畫術語。用於形容線描人物畫的特徵。論者稱顧愷之的線描,宛如「春蠶吐絲」。意能畫出細韌柔和,連綿不輟的性能。與鐵線描的感覺不同,前者柔荑,後者剛挺。
九朽一罷
中國畫術語。古人說:畫家於人物,必「九朽一罷」。即先以朽筆(如柳條木炭)鉤劃形狀,數次修改,故曰。「九朽」《「九朽」謂其多次);繼以墨線描成,故曰「一罷。」北宋周純則以書法「落筆便成」而主張繪畫亦要「一氣呵成」;「書畫同一關捩,善書者又豈先朽而後書耶?」但清代盛大士卻認為:「今人每以不用朽筆為能事,其實畫之工拙,豈在朽不朽乎?」(《溪山臥遊錄》)
陳少梅 松下高士圖
粉本
中國古代繪畫施粉上樣的稿本。唐代吳道子曾於大同殿畫嘉陵江三百餘里山水,一日而畢。玄宗問其狀,奏曰:「臣無粉本,並記在心。」元代夏文彥《圖繪寶鑒》:「古人畫稿謂之粉本。」其法有二:一是用針按畫稿墨線密刺小孔,把粉撲入紙、絹或壁上,然後依粉點作畫。二是在畫稿反面塗以白堊、土粉之類,用簪釵按正面墨線描傳於紙、絹或壁上,然後依粉痕落墨。後引伸為對一般畫稿的稱謂。
小品
亦名「宋人小品」。中國畫術語。語出佛經,佛家稱樣本為「大品」,簡本為「小品」。中國畫小品盛行於宋代,徽宗趙佶建成龍德宮,命待詔圖畫宮中屏壁,皆極一時之選。一說這是屏風上的飾圖,有方有圓,每屏嵌十多幅。圓型的常用紈扇嵌入。一說乃壁畫的粉本,雖小也不輕心率意。南朝宋宗炳謂:「豎劃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迥。」也正如唐代王維所說「咫屍之圖,寫百千里之景」。亦有人說是燈片和窗紗上用的飾圖。「宋人小品」畫也與「六朝小品」文一樣具有小中見大、雋永警辟的特色,是宋代繪畫藝術的縮影。
臨摹
中國書畫術語。學習書畫的一種手段和過程。南朝齊謝赫《古畫品錄》序言提出「六法」,第六條為「傳移模寫」,唐代張彥遠說:「古時好搨畫,十得七八,不失神彩筆蹤。」北宋黃伯思《東觀餘論》認為:臨與摹有嚴格區別,「兩者迥殊,不可亂也」。說臨是對著他人之作,觀其形勢而照著寫或畫。故置字帖於旁,仿其筆畫,稱之為「臨帖」;若置古畫於旁,仿其用筆用色稱之為「臨畫」。摹是以薄紙(透明紙)覆在他人作品上,隨其細大而搨之。後人對「臨摹」用語,大都含這兩種意思,不強調「臨」與「摹」的區別。明末唐志契說:「臨摹最易,神氣難得,師其意而不師其跡,乃真臨摹也。」清代笪重光說:「畫工有其形而氣韻不生,士夫得其意,而位置不穩。」故師古人之意而未必拘其跡,斯稱善臨摹者。
書畫同源
中國書畫術語。意為中國繪畫和中國書法關係密切,兩者的產生和發展,相輔相成,在畫史上,以先秦諸子的所謂:「何圖洛書」為書畫同源的依據,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敘畫之源流》中說,「頡有四目,仰觀垂象。因儷鳥龜之跡,遂定書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時也,書畫同體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猶略。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此為最早的「書畫同源」說。《殷契》古文,其體制間架,既是書法,又是圖畫,近人鄭午昌說「是可謂書畫混合時代」。
金錯刀
寫字、繪畫的一種技法。《談薈》:「南唐李後主(李煜)善書,作顫筆樛曲之狀,遒勁如寒松霜竹,謂之金錯刀。」《宣和畫譜》:「後主又作金錯刀畫,亦清爽不凡,另為一格法,後主金錯書用一筆三過之法,晚年變而為畫,故顫掣乃如書法。」按《法書要錄》也有金錯刀書一體。李煜書畫,已不存世,而後人頗有仿之者,《圖繪寶鑒》、《東圖元覽》載有:「孫尚子,善為顫筆,見於衣服、手足、木葉、川流諸處,皆若顫動。」
款識
古代鐘鼎彝器上鑄刻的文字。《漢書·郊祀志下》:「今此鼎細小,又有款識,不宜薦見於宗廟。」顏師古註:「款,刻也;識,記也。」此外還有三說;-、款是陰字凹入者,識是陽字突起者。二、款在外,識在內。三、花紋為款,篆刻為識。均見《通雅》卷三十三所引。後世在書、畫上標題姓名,也稱「款識」、「題款」或「款題」。畫上款識,唐人只小字藏樹根石罅,書不工者多落紙背,至宋代,始記年月,也僅細楷,書不兩行。惟蘇軾有人行楷,或跋語三五行。元人從款識姓名年月發展到詩文題跋,有百餘字者。至明清題跋之風大盛,至今不衰。
題跋
寫在書籍、字畫、碑帖等前面的文字叫「題」,後面的文字叫「跋」。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足部》謂:「題者,標其前,跋者,系其後也。」一般乃指書、畫、書籍上的題識之辭,內容為標題、品評、考訂、記事之類,體裁有散文、詩、詞等。北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五載:「唐昭宗幸華州,作《菩薩蠻》辭三章,今此辭墨本猶在陝州一佛寺中。予頃年過陝,曾一見之,後人題跋多,盈巨軸矣。」對畫幅上的題跋,清代王概《芥子園畫傳》說:「元以前多不用款,或隱之石隙,恐書不精,有傷畫局耳,至倪雲林字法遒逸,或詩尾用跋,或跋後系詩,文衡山行款清整,沈石田筆法灑落,徐文長詩歌奇橫,陳白陽題志精卓,每侵畫位,翻多奇趣」,元代以來,在畫上題書詩文已成為中國畫作品上增添詩情畫意的一種藝術手段。
點擊展開全文
※北宋·蔡京行書《節夫帖》:筆力雄健,氣勢不同凡響
※論「得意忘形」的中國畫的繪畫觀
※明 何震篆刻代表作《笑談間氣吐霓虹》
TAG:藝術luo |
※什麼是八格、六氣、九朽一罷?讀完此文,瞬間提高國畫鑒賞水平
※輕鬆一刻:獃頭秒變日本人?一句「八格牙路,大大的好」走天下!
※西部大亂斗火箭升到第四,前八3隊戰績相同,東部前八格局明朗
※四柱八字之八格之取法
※八格牙路,花姑娘的,誰發明了抗戰神劇中的日語
※四柱八字論八格祥例
※為何日本人愛罵中國人 「八格牙路」,翻譯後,原來比任何話都毒
※日本人總愛罵「八格牙路」,翻譯成中文,原來比任何話都「狠」
※日本戰後第一個首相因「八格牙魯」陷入絕境?他以史上最高票當選
※《千里命稿》之格局篇,論八格之太過
※日本人說的「八格牙路」,翻譯成中文是什麼意思?網友:這麼惡毒
※日本人罵人只會「八格牙路」,翻譯成中文,原來比別的話都傷人
※日本人總說的「八格牙路」是什麼意思?翻譯過來後,比什麼話都狠
※從清宮八格格到抗日女英雄,她的人生是大寫的傳奇
※八字命理論命格局之老八格
※《千里命稿》格局篇 之八格,論日干戊生於十二個月份詳解
※陰陽宅風水之十八格
※《千里命稿》格局篇 之八格,論日干己生於十二個月份詳解
※《千里命稿》格局篇 之八格,論日干乙生於十二個月份詳解
※《千里命稿》格局篇 之八格,論日干甲生於十二個月份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