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伐吳為什麼要御駕親征?
皇帝帶兵出征叫做「御駕親征」,不過,這御駕親征的事情還是很少的,不為別的,皇帝親征那個響動兒就實在是太大。
所以,皇帝一般都是坐在京城裡遙控指揮,不到萬不得已,也就是不到關乎國家生死存亡,一般都不會親征。
可是,劉備當皇帝的第二年,卻親率大軍征伐東吳,其結果是被東吳的陸遜打敗。劉備的這次親征,不但損失了蜀國的很多兵將,使蜀國大傷元氣,也因為惱羞於這次失敗一病不起,間接導致了次年的死亡。那麼,劉備伐吳為什麼要親征呢?
這是當時諸侯的習慣性做法
漢朝末年,由於董卓廢掉了漢少帝劉辯而另立了劉協,引起了關東氏族的強烈不滿,於是,關東諸侯紛紛拉起隊伍共同討伐董卓。
由於關東諸侯各懷心思,每個人都想擴大勢力,佔地為王,致使討伐半路夭折。這時候,國家實際上已經撕裂,時代進入了一個相互兼并的時期。
在這個時期,諸侯要想不被他人吃掉,就必須要有自己的軍隊,而這個軍隊還必須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軍隊是要打仗的,吞併其他諸侯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其打敗,而只有自己掌軍又能打勝仗的諸侯才能走到最後。可以說,這是那個時期常規做法,他可以防止將軍尾大不掉,野心膨脹後自己搞獨立。曹操、孫策和劉備自己都是這麼一路走過來的。
曹操雖然沒有當皇帝,但他當上魏王后,實際上已經成為皇帝。這時候,曹操的軍隊基本上都掌握在曹氏和夏侯氏這些「皇親國戚」手中,像張遼、樂進、于禁這些大將雖然也能掌握一支大軍,但他們已經難以獨立成事,所以,曹操晚年是可以坐在京城裡調度指揮了。
儘管如此,對於像漢中這樣可以自成一體的地區,曹操還是要親征的。而到了劉備東征的時候,魏國已經是曹丕當了皇帝,曹丕就更不需要像他父親那樣東征西討了。
孫權是繼承父兄的基業據有一方的,這些地方,都是孫堅和孫策一地一地打下來的,可以說,這整個江南地區,是早已經姓孫了。同樣的情況,周瑜死後,江南的軍事將領也沒有人能夠自成一體。即便是這樣,孫權還是要偶爾的上前線表現一下自己。
劉備也算得上是馬上皇帝,最早起事也是靠拉隊伍討伐黃巾軍起家。後來無論是當徐州刺史、豫州刺史還是荊州刺史,都因為手裡有一支隊伍,而這隻隊伍都是由他親自指揮,跟著他征戰。
可以說,這是一種當時的習慣性做法。
只不過,曹操早已經有了廣大地域,孫權的江東已經有了兩代人的開拓,這兩人已經成功「轉型」,可以專心為王,而劉備由於當皇帝時間較晚,還沒有改變這種習慣做法而已。
蜀漢國大臣的一致反對,也讓劉備不得不這樣做
劉備伐吳,蜀漢國的大臣是一致反對的。《三國志·法正傳》記載這件事時說:「劉備稱帝後,準備東征孫權為關羽報仇雪恥,群臣大多勸諫阻止,劉備一概不聽。」
失敗以後,諸葛亮嘆息說:「如果是法正在世,就能勸阻主上,使他放棄東征的決定;即便是仍然東征攻打吳國,也不至於慘敗到如此程度。」
根據這個記載,劉備東征,除了張飛以外,大概很少有人支持。像諸葛亮這般最為倚重的心腹大臣,恐怕也是屬於東征的反對派。在這種意見不能統一,而反對意見又佔主流的情況下,主張東征的劉備,不自己御駕親征,誰又能背負著這般大的壓力擔當起領兵出征的重任?
只有皇帝親征,反對者才能噤聲,才能形成舉國上下一致的支持戰爭。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也是劉備非這樣做不可的原因。
實際上劉備手上也沒有人可用
劉備是在彰武二年(公元222)討伐東吳的,這時候,蜀國的四員大將只剩下一個張飛。關羽在荊州被殺,這就是劉備東征的起因和理由;黃忠已經在兩年前去世;馬超就是在這年去世,即便馬超仍然健在,劉備也不可能把這樣的重任交給他,因為馬超並不受劉備十分的信任。
四大將還有一個張飛。不過,張飛這個人對待士兵不好,經常鞭打他們,打完了還把他們留在身邊。劉備認為,這是引起禍患的做法,因此,劉備不可能敢把征伐東吳這樣大的戰役交給張飛去指揮。
事情也果然和劉備擔心的那樣,張飛在準備從閬中出發,到江州和劉備匯合,出發前,被部下殺死。
四大將之外,蜀漢國還有四個人,諸葛亮、趙雲、李嚴和魏延。諸葛亮需要輔助太子鎮守國家,更重要的是需要保證後勤供給,劉備在前,諸葛亮在後是最佳配置,所以,諸葛亮不能東征。
趙雲不是《三國演義》所說的五虎將之一,他也沒有獨立領兵進行過大戰役的經歷,其職務到劉禪登基才是一個中護軍。劉備臨死,遺囑的託孤大臣是諸葛亮和李嚴,李嚴負責軍事方面。
為什麼是李嚴不是趙雲?可能的情況是,趙雲單兵作戰能力可以稱得上是天下一流,而統兵能力很一般。至於李嚴和魏延,無論是當時職務還是在劉備心中的地位,都還不足以獨立擔當東征大任。
如此說來,劉備的蜀漢國,實際上已經沒有能夠獨立帶兵進行大戰役的將領。
從劉備伐吳親征也可以看出,劉備能夠親待人,卻不能大膽啟用新人。
曹操擁有「戰將千員」,是因為他地盤大,人口多,那孫權呢?孫權在周瑜之後有魯肅,魯肅之後有呂蒙,呂蒙之後有陸遜,劉備在四大將之後有誰?
不是說荊、蜀兩地就沒有人才,關鍵是不敢大膽啟用人才。諸葛亮死後,蜀國出現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局面,看起來,這責任不僅僅是在諸葛亮,尋根溯源,卻是從劉備這兒開始的。
END
喜歡暢談三國的 歡迎加入
三國故事大咖群
※韓信自立為王歷史會另有一個三國嗎
※是誰預言劉備不能在徐州成功?
※嘆惜!三大難有作為的三國大將…
※她是慕容復的紅顏知己,比起阿朱她毫不遜色,深情更是讓人佩服
TAG:三國迷醉 |
※劉備討伐東吳為什麼要御駕親征
※劉備為什麼不讓諸葛亮去伐吳,而是御駕親征?原來我們想的太簡單
※趙匡胤御駕親征要滅南唐,為何被一書生嚇退?
※為什麼趙光義不惜御駕親征也要滅掉北漢
※夷陵之戰中,劉備明知勝算不大,為何執意要御駕親征?
※劉備登基之後,發動夷陵之戰為關羽報仇,為什麼一定要御駕親征?
※用計脅迫宋真宗御駕親征的寇準後來怎麼樣了?
※噶爾丹是如何發跡的,康熙為何對他御駕親征?
※朱元璋為什麼突然要御駕親征?難道只是為了得到一個左君弼嗎?
※劉邦御駕親征匈奴,卻被圍白登山,如何死裡逃生的?
※康熙為何三次御駕親征對付葛爾丹?葛爾丹真的有那麼大威脅嗎?
※宋真宗御駕親征上戰場是被寇凖逼的嗎?
※若隋煬帝三征高句麗系胡鬧,其後唐太宗還馭駕親征,又是為何呢?
※李世民:為何朕御駕親征,都無法戰勝高句麗?李靖一句話扎心了!
※李彥宏「御駕親征」今日頭條
※看看這張地圖就知道,康熙為何不惜3次御駕親征,也要滅了葛爾丹
※春哥說歷史之大宋朝那些事:趙匡胤御駕親征,負石開道,眾將同心殺敵,李筠絕命澤州城
※康熙3次御駕親征噶爾丹,為何非要滅了他?看看這張地圖,就懂了
※康熙為何三次御駕親征噶爾丹,他到底是在怕什麼呢?
※大帝御駕親征邁阿密?看老韋德能否再現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