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武漢長江主軸概念規劃撩開面紗

武漢長江主軸概念規劃撩開面紗

武漢長江主軸主城段規劃範圍:西至沿江大道—晴川橋—濱江大道,東抵臨江大道,南達長江下游白沙洲,北至長江上游天興洲,總面積73.06平方公里,長江江段長約25.3公里。其中,陸域面積約為27.61平方公里,水域面積約為45.45平方公里。


根據方案,劃分核心段範圍為長江大橋至長江二橋之間;重點段範圍南北拓展至鸚鵡洲長江大橋和天興洲長江大橋;另外,考慮到遠期發展,進一步劃定拓展段,向上下游拓展至武漢市域邊界,以快速路、主幹道及自然地貌為界。


今起,武漢長江主軸概念規劃方案面向公眾,公開徵集意見。市民建議和意見可發送郵件至guihua2049@163.com,也可在長江日報官方微信或本報官方微信留言。


武漢長江主軸


這樣影響

我們的生活


交通軸——高標準規劃建設左、右岸大道,快速銜接一環至五環。打通斷頭路,實現全線貫通;改善瓶頸路段,全線不低於雙向6車道;加強平行長江與垂直長江道路的聯繫。同時,沿兩岸分別構築複合交通走廊,增加長江綠道,提升兩岸交通可達性。


經濟軸——主城區內以長江主軸為骨架,串聯「3+4+5」的功能板塊:長江主軸串聯漢口歷史風貌區、漢陽舊城和武昌古城,彰顯歷史文化名城特色;串聯諶家磯片、丹水池片、新港長江城片和白沙片等四大發展片區,挖掘發展空間;串聯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漢正街中央服務區、四新國博片、武昌濱江商務區片、青山濱江商務區片等五大商務功能區,打造高端服務業集聚區。遠期進一步向市域範圍拓展,整合沿線功能及產業,形成全域覆蓋的長江經濟帶「中部脊樑」。


文化軸——通過《知音號》等文化演藝項目、7-16渡江公園等主題文化景觀、江灘系列文化藝術雕塑、碼頭文化節慶等活動,打造延續歷史脈絡,引領時代精神的文明之軸。串聯現代文化元素與沿線老漢口、漢正街、武昌古城、漢陽舊城等文化片區以及長江文明館等公共文化設施。


生態軸——對長江沿線生態濱水岸線、重要景觀廊道開展生態修復工作,延展和提升兩岸江灘公園,推進「四水共治」和海綿城市建設,加強主軸範圍內硬質化可滲水地面以及生態灘地建設,研究和改善城市通風環境,打造江城輝映的生態文明共享體驗區。


景觀軸——結合武昌古城、漢陽古城以及漢正街片等文化景觀資源,構建「江漢朝宗」景觀核;在此基礎上,以長江景觀軸為統領,引導沿岸多處景觀節點和多處垂江景觀廊道,形成以主軸為核心的整體景觀結構。以長江沿岸系列城市陽台為近期抓手,推進景觀提升工程。


以長江為軸分五層推進


構建複合立體城市濱水空間


長江水體


打造多級生態濕地過濾系統

對長江沿岸尾水排江管周邊環境進行整治,打造多級生態濕地過濾系統,避免污水直排長江;打造府澴河、東荊河和漢江等河口濕地公園,結合景觀提升工程,凈化水質。


橋樑、碼頭和灘涂


打造濱江生態畫卷


美化、亮化、彩化沿線橋樑。以主城段已有6座橋樑和1座在建橋樑為重點,進行橋樑美化、亮化和彩化。


集中清理主城段貨運、修船等碼頭;打造「綜合碼頭+旅遊碼頭+客運碼頭+遊艇碼頭」的碼頭體系,重塑江城商埠文化形象。


提升沿岸灘涂生態,打造濱江生態畫卷。對線性單調、生硬的硬質駁岸進行藝術化和生態化改造;生態灘修復土壤基底、培植多樣性濕地植物,恢復與重建生境,形成多樣繁茂的生態岸灘。


搭建「城市陽台」建設長江綠道


打造世界級濱江公共空間


提升江灘公園,打造世界級濱江公共空間。打通江灘空間斷點,形成兩岸連續、完整濱江公園。利用江灘的開放性空間,建設若干文化長廊、藝術空間、活力秀場等,開展「江灘公共藝術節系列活動」。


規劃長江沿線「城市陽台」體系。根據長江左岸江灘寬廣、右岸江灘狹窄的空間特徵,擬規劃「左岸廣場,右岸陽台」,分為公園步道型、城市功能型、景觀平台型三大類型,按照音樂、體育、文化藝術、公共博覽、碼頭等主題,賦予城市陽台不同特色功能。其中:

漢陽國博中心陽台規劃為景觀平台型,位於四新國博中心臨江段核心景觀節點區域,目前已建設完成。


漢口濱江商務區陽台規劃為公園步道型。選址於轉車路與沿江大道交匯處附近。


漢口龍王廟碼頭規劃為景觀平台型。選址於漢口沿江大道龍王廟,結合現有建築和綠地景觀統一建設。


漢正街流通巷陽台規劃為城市功能型。選址於漢口晴川橋下,與南岸嘴隔漢江相望。融合文化、遊樂、展覽等休閒遊覽功能,形成「未來城市之窗」景觀。


歸元陽台規劃為景觀平台型。選址於漢陽舊城臨江段,顯正街與濱江大道交匯處的臨江區域,作為延續歸元片文化景觀節點打造。


武昌中華路陽台規劃為景觀平台型。選址於武昌古城臨江段,平湖門泵站至中山路武昌江灘入口處臨江區域,作為「渡江起始」文化景觀打造。


青山濱江陽台規劃為景觀平台型。選址於青山區7街坊及相鄰的江灘公園。


此外,利用白沙洲、天興洲的洲頭、洲尾規劃兩個陽台,以生態文化為主題,按景觀平台或公園步道型打造。


規劃建設國內首條長江綠道。建設環長江綠道,串聯主城沿線城市陽台系統、濱水景觀區和城市特色功能區。近期以內環19.01公里長江綠道啟動,遠期可沿長江沿岸拓展。


堤防及道路

建設「立體」左右岸大道


貫通濱江一線。規劃左岸大道全長149公里,其中位於濱江一線的116公里,佔比約78%;主城區內27公里除原楊泗港區2公里外全部位於濱江一線,右岸大道全長101公里,其中位於濱江一線的80公里,佔比約79% ;主城區內長25公里,全部位於濱江一線。


立體複合,建設快速交通大動脈。以立體複合設計理念建設左右岸大道,聯繫區域節點,突出觀景體驗,打造高效便捷、兩岸交相輝映的城市濱江動脈。


功能複合,建設集車道、軌道、綠道為一體的複合走廊。三環線以內段(左岸長27公里,右岸長25公里),綜合考慮建設條件、路網銜接、用地功能、景觀要求、陽台建設等因素,建設成為集「車行交通、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為一體的複合交通廊道;開展沿江軌道交通的前期論證工作。


優化沿江城市天際線


建築集群展現地域風貌


優化沿江城市天際線。左岸形成漢正街、二七濱江兩處現代化超高層建築集群界面,右岸形成武昌濱江—青山濱江現代化超高層建築集群界面,結合現狀中、低層建築界面,使兩岸天際線高低錯落有致。


美化濱江建築立面,展現地域風貌特色。漢口老城風貌區、龜北片、顯正街片等歷史風貌區比照中山大道改造效果,按照「整舊如舊」的原則進行整治;漢口濱江、漢正街中央服務區、武昌濱江等重要展示界面利用江邊廣闊的開放感,形成新時代大氣、明亮、清爽印象的現代城市界面景觀;一般城市界面統一色彩和材質,保持長江主軸沿線建築景觀風格的整體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江網-武漢晚報 的精彩文章:

買「網紅麵包」要排隊一兩個小時

TAG:長江網-武漢晚報 |

您可能感興趣

黃山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和黃山北站及新機場片區概念性規劃在推進
武漢長江新城武湖片區公共交通亟待推進,6月前出總體規劃
新規劃!贛江西岸四大片區城市綜合交通規划出爐,八縱四橫大交通
「城市組團」是雄安新區的主要規劃模式
大唐芙蓉園紫雲樓規劃設計
省政協副主席楊玉華來應城調研「一江三河」工程規劃和建設情況
《池州市主體功能區規劃》頒布實施
江蘇呂四仙漁特色小鎮規劃案例
漢中城市軌道交通規劃概況
北京城總規劃設計師
聚焦智慧城市數字經濟 南威集團戰略規劃發布
南沙將開展新區停車專項規劃
婁山歡樂谷總規劃
新型智慧城市怎麼建?杭州披露城市數據大腦規劃
智能路徑規劃 小瓦掃地機器人規劃版圖賞
縱向銜接、橫向貫通的生涯規劃教育模式
全域旅遊「規劃圖」徐徐展開
城市內河空間生態化維穩規劃策略推演
盆景園的規劃
麗江機場三期改擴建航站區規劃及航站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