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立夏:養生從「心」開始

立夏:養生從「心」開始

5月5日是農曆的立夏,「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此時太陽黃經為45度,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


1


立夏:養生從「心」開始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記載:「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逆之則傷心。」


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傳統中醫認為,人們在春夏之交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點關注心臟。

心為陽臟,主陽氣。心臟的陽氣能推動血液循環,維持人的生命活動。心臟的陽熱之氣不僅維持其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對全身有溫養作用,人體的水液代謝、汗液調節等,都與心陽的重要作用分不開。


因此,立夏養生,要從「心」開始。

立夏:養生從「心」開始



2


戒躁靜心避心火


「立夏」標誌著漫長的夏天就要開始了。


四季中夏天屬火,火氣通於心,加上汗液外泄,易耗傷心氣,令人煩躁不安,這是因為氣溫過高加劇了人們的緊張心理,使人們心火過旺所致。


特別是老年人,初夏之時,氣血易滯,血脈易阻,由發火生氣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的情況並不少見,有的人甚至因此而發生猝死。


因此,立夏之後尤應重視情志養生,力爭做到「戒怒戒躁」,使自己養成急事不驚、煩事不爭的心態。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識地進行精神調養,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切忌大悲大喜,以免傷心、傷身、傷神。

正如三國時養生學家嵇康在《養生論》中所說:「(夏季)更宜調息凈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也就是告訴我們,夏天要使自己做到心靜自然涼。

立夏:養生從「心」開始



夏季養生莫若養性,保持淡泊寧靜的心境,避免心火內生,這對夏季養生極為重要,所謂「心靜自然涼」。


養心,就要靜養。此外,可發展一些興趣愛好,如繪畫、練書法、聽音樂、下棋、種花、釣魚等,以調節緊張情緒、保持心情舒暢。


3


堅持午覺養精神


立夏以後人們要順應氣候變化,每天晚上睡覺時間可比春季稍晚些,以順應陰氣的不足;早上應早點起床,以順應陽氣的充盈與盛實。


立夏後晚睡早起,晚間睡眠時間就相對不足。


加之立夏後白天氣溫較高,人體汗出增多,正午氣候炎熱時,人體血管擴張,使血液大量集中於體表,加上午飯後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腦供血相對減少,人在午後常感到精神不振,困意頻頻。

立夏:養生從「心」開始 點擊播放 GIF/924K



因此立夏後人們應該養成午睡的習慣。


研究表明,午睡可以預防多種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臟病的發生。但午睡的時間不宜太長,一般以半小時到 1 小時以內為宜。


對於中午不能午休的人來說,最好以聽音樂或閉目養神的方式代替午休。這裡教大家2個睡好午覺的小技巧。


閉眼養神


中醫認為心主神明,也稱「心藏神」。廣義的「神」,是指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它涵概了人體的形象、面色、眼神、言語、應答、肢體活動的姿態等;而狹義的「神」,即心所主之神志,多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等。「閉目養神」,其實也是在養心。


轉眼球


午睡的時候如果能在一開始練練轉眼球的練習,不但會增加午睡質量,還能有效緩解視疲勞,進而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具體的方法是雙目從左向右轉9次,再從右向左轉9次,然後緊閉片刻,再迅速睜開眼睛。


4

運動勿傷心之液


夏天人們容易出汗,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血汗同源,汗多易傷心之陰陽。


加之夏天溫度高,體表的血量分布多,這樣容易導致人出現心腦缺血的癥狀,所以夏季要注意不可過度出汗。但是該出汗時則要出汗,加之人也不能閉汗,在房間里開空調的時間不能過長。

立夏:養生從「心」開始



夏天最涼爽的時間段要數清晨了,大家不妨清晨起來在住所附近的林蔭花間處散散步,能頤養心神,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華,推動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功能。


但千萬別認為夏季晨練越早越好。其實,在天亮之前或天朦朦亮的時候,空氣並不清新,不利於健身。故夏季晨練的時間不宜早於6時。


「宜」


應選擇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慢節奏的有氧運動,並在運動後適當飲溫水,補充體液;


活動強度以不感到疲憊為宜,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以減少心臟負荷。

「忌」


在夏季早晨6時前,空氣中的污染物最不易擴散,是污染的高峰期。


此外,日出前,由於沒有光合作用,綠色植物周圍並沒有多少新鮮氧氣。太早晨練易患感冒,引發關節疼痛、胃痛等病症。


5


吃粥喝湯養護脾胃


立夏過後,溫度逐漸攀升,此時不少人有煩躁上火、食慾下降的情況出現。立夏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這時候適宜採取「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的原則。


「宜」


在夏季養護脾胃,最好能多進稀食,吃粥喝湯,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


煮粥時加些荷葉,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開胃,有消解暑熱、養胃清腸、生津止渴的作用;


煮粥時加些綠豆或單用綠豆煮湯,有消暑止渴、清熱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此外,新鮮蔬菜水果能補充足夠的維生素、水和無機鹽。在食物中,清熱利濕的食物有西瓜、苦瓜、桃、烏梅、草莓、西紅柿、黃瓜、綠豆等,這些食物都有一定消暑作用。


「忌」從冰箱里取出來的食物,最好不要急著吃,應在常溫下放一會兒再吃,且一次不要吃得太多,特別是老年人、兒童及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的人更應少吃或不吃。


8


常食蔥&姜以養陽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


姜性溫,屬於陽性藥物。立夏吃薑有助人體陽氣生髮,符合中醫「春夏養陽」的觀點。姜可解表祛寒、化痰止咳、健脾暖胃。


現代研究表明,生薑不僅含有姜醇、姜烯、檸檬醛等油性的揮髮油,還含有姜辣素、樹脂、澱粉和纖維等物質,有興奮提神、排汗降溫等作用。


蔥的藥用價值和生薑類似。因其含有揮發性蔥蒜辣素,由呼吸道、汗腺、泌尿道排出時,能輕微刺激這些管道壁的分泌而起到發汗、祛痰、利尿的作用。


立夏後吃蔥姜可緩解酷暑帶來的疲勞乏力、厭食失眠等癥狀,同時,適量吃還可開胃健脾、增進食慾,防止肚腹受涼及感冒。

立夏:養生從「心」開始

立夏:養生從「心」開始



蔥&姜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

立夏:養生從「心」開始



7


心陽心陰皆要養


心分陰陽,既要養「心陽」又要養「心陰」。

心氣虛指心臟功能減弱,表現為心慌心跳、胸悶氣短、活動後加重,並有出汗。如不注重保養,發展為心陽虛就會出現心慌、氣喘加重,而且畏寒肢冷、胸痛憋氣、面色發白等。


有心氣虛或心陽虛癥狀的人,夏天尤其應該避免多出汗,以免傷了心陽,可用人蔘(2~3克)、西洋參(3~5克)泡水飲,或服生脈飲(人蔘或党參、麥冬、五味子)口服液。


心陰虛則指心陰血不足,可造成部分心血虛的癥狀。心陰虛的主要特點是陰虛陽亢,表現為五心煩熱、咽干失眠、心慌心跳等。


心陰虛者需要注意少勞累、少出汗、多吃養心陰之品,如西洋參3克、麥冬3~5克,或吃冰糖大棗小米粥,或吃百合藕粉和銀耳蓮子羹。


8


注意衛生防菌痢


立夏之後,處於暖濕氣候之間的南方,正是細菌繁殖的最佳時節,這時候,體質較差的人容易生病,特別容易讓菌痢纏身。


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最常見的腸道傳染病,除了與蒼蠅繁殖活動有關外,還與痢疾桿菌繁殖、生冷食品引起腸胃功能紊亂有關。


控制菌痢的關鍵是早發現、早治療。搞好環境衛生、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加強對飲食、水源管理,消滅蒼蠅,不吃生冷蔬菜,不吃不幹凈的瓜果,不吃腐敗變質或不新鮮的食物,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

立夏:養生從「心」開始


初夏時節氣候乾燥,這時候人們最容易上火,所以口瘡患者在這一時節會明顯增多。


發生口瘡的誘因除了乾燥的氣候,焦慮、緊張、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攝入不足也有很大關係。輕度患者只需在飲食上注意,並多喝水即可自行癒合;嚴重的患者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用局部燒灼、塗抹口瘡葯膜和服用維生素B2等方法進行治療。


此外,初夏還要注意預防流行紅眼病。這種疾病潛伏期短,受感染後24小時內發病,自覺雙眼劇烈疼痛,畏光流淚,有異物感。


如果患了紅眼病,一要防止傳染,二要及時治療。患者的洗漱和擦拭物品要專用,尤其在集體場所,更要做好各項隔離工作。


來源:正安聚友會

立夏:養生從「心」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郎中 的精彩文章:

隱白:女性崩漏的救命穴

TAG:武郎中 |

您可能感興趣

立夏養生,從「心」開始
立夏養生,從心開始!
養生從養心開始
立夏養生,重在養心
立夏養生,重在養心!
「立夏」養生重養心
夏季養生,要從心開始!
立夏養生要走「心」,最全立夏養生攻略
今日立夏!初夏養生更要養心
立夏養生:宜健脾護心!
立夏養生宜從養心入手
養生專家推薦:夏季養心,請堅持好6件事!從立夏就開始!
立夏養生正當時,安閑自樂宜養心!立夏養生大法了解一下
立夏時節養生重養「心」
養生從「頭」開始
立春養生
世醫堂/立夏養生,重在養心
一年養生,從立春開始!
立夏養生葯膳:酸棗仁
蕙心節氣養生 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