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不服者直接亡國滅種,太牛了
西漢歷經十二帝,西漢名將陳湯上書時正處於西漢第十一個皇帝漢元帝劉奭時期,此時的西漢已經逐漸衰落,早已不復漢武帝劉徹時期的赫赫天威,但仍然不是周邊宵小所能侵犯的強大存在。
在漢武帝遠征匈奴之後,歷代西漢皇帝都對這個曾經巨大的威脅滿懷戒心,極力操控匈奴,並最終於公元前60年的時候,瓦解了匈奴,匈奴分裂成了附庸大漢的南匈奴和對大漢心存畏懼仇恨的北匈奴。
北匈奴的第一代單于叫郅支單于,郅支單于遠遁西域之後,逐步在西域扎穩腳跟,並逐漸成為西域霸主;在西域扎穩腳跟後,郅支單于開始野心膨脹,見大漢漸漸勢弱,為了達到獨霸西域的目的,斬殺了漢朝使節谷吉。
公元前36年,漢朝西域都護騎副都尉陳湯深慮郅支單于勢力危及西漢對西域的控制,說服了都尉甘延壽,矯詔發西域城郭諸國兵及漢屯田吏卒4萬餘人,分六校擊郅支單于。時康居副王抱闐率數干騎襲掠烏孫赤谷東,殺千餘人,搶牲畜甚多。陳湯令西域諸國兵擊之,殺460餘人,解救被俘民眾470餘人,並獲牛、馬、羊作為軍食。
而後繼續出征討伐郅支單于,在北匈奴的大本營土城殺死,當時康居兵萬餘騎環城十餘處援救郅支單于,但懼怕漢軍,不敢戰。
陳湯攻殺郅支單于之後,原來就歸降的呼韓邪單于更加臣服,表示願守北藩,累世稱臣。在漢朝的幫助下,呼韓邪單于重新統一了匈奴,此後漢元帝又將王昭君嫁給了呼韓邪,結束了百餘年來漢匈之間的武裝衝突,恢復了舊日的和親關係,這種和平局面一直持續了半個世紀,這一切,陳湯是建立了首功的。
這裡重點要說的是「矯詔發西域城郭諸國兵及漢屯田吏卒4萬餘人」,陳湯獨自假託朝廷命令調發有城鎮的各國軍隊以及車師國戊己校尉屯田的官兵,連陳湯偽造的朝廷命令,都能命西域諸國將軍隊交給陳湯來指揮,可見大漢帝國長期以來對西域諸國的威懾力如何。
也正是數百年的巨大威懾力,才讓陳湯在斬殺郅支單于後,上書漢元帝時說出:「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可惜由於在位期間,因為寵信宦官,導致皇權式微,朝政混亂不堪,西漢由此走向衰落。
而陳湯雖然有大才且立下大功,但為人貪財且不擇手段,最終陳湯的命運挺悲慘的,因過被流放;
陳湯死後幾年,王莽為安漢公,執掌朝政。內心既感激陳湯的舊恩,又想討好皇太后王政君,就以討伐郅支的功勞來尊稱漢元帝廟號為高宗。又因為以前陳湯、甘延壽的功勞大封賞薄,就加封甘延壽的孫子甘遷一千六百戶,為陳湯追加謐號為破胡壯侯,封陳湯的兒子陳馮為破胡侯,陳勛為討狄侯。
TAG:黑白歷史 |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狹路相逢勇者勝,「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陳湯立下不世奇功,為何卻不受待見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你可知道這句話的出處?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漢武帝滅了三個國家,是窮兵黷武,還是霸氣
※「鑿壁偷光」的小孩,後來毀了說「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人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陳湯,背後有多骯髒,語文老師不敢說
※陳湯斬郅支: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偷犯強漢者又該咋處理?看看這個朝代的做法吧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偷犯強漢者咋處理?看看這個朝代的做法吧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漢劍為何如此霸氣?
※霸氣的漢唐,如何實力演繹「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是誰指揮了漢朝那次長途奔襲的「斬首」行動?
※他在歷史上留下一句「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漢朝君臣留下的霸氣語錄,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不是最霸氣的!
※漢朝究竟強大到了什麼地步?「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就是證據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非漢武帝所言?漢代四郡,曾因他而設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你不知道的是,這句話的背後卻是英雄落寞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歷史上非常強盛的西漢時怎樣滅亡的
※漢朝為什麼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跟明朝的軍力比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