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轉發大戶80%是中老年人
謠言轉發大戶80%是中老年人 精神空虛是主因
原標題:拿什麼拯救被謠言蠱惑的父母?
每當看到類似「大批老人拎包聚鳥巢等領錢,充耳不聞警察和廣播闢謠」這一類的訊息,網民們多數會一笑而過。
正如網易用戶「顏無齒」吐槽的那樣:「騙子還是太少,傻子要排隊。」這一「幽默」的觀點獲得3萬點贊,不少網民都把這一新聞當作笑話來看。
但這可不是一個笑話。
近 期,有消息稱「慈善富民大會」在「鳥巢」召開,參與者只需交納10元就可在活動現場領取5萬元慈善金。儘管多地警方很早就闢謠,仍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受害人 前往「鳥巢」,國家體育場也因此關閉。警方在現場對這些受騙者進行了勸返工作,一些受害者依然對這一騙局「深信不疑」,甚至要與勸說的家人斷絕親子關 系……
當網路謠言竟然比警察的話還可信,比親子之情更可貴,可以讓天南海北的中老年人堅信一句空話時,這就絕不可笑了。尤其是當你打開微信,翻看自己的長輩是否有轉發子虛烏有的「震驚」「秘聞」時,方才發現,原來自己就是新聞中的「備選主人公」。
謠言「轉發大戶」80%是五旬以上中老年人
「科學家發現:一味中藥48小時可殺死98%癌細胞,轉發吧!」「西瓜和桃子不能一起吃,速轉,多一次轉發就能救一條人命!」……對於這種充斥在中老年人朋友圈裡的「養生秘聞」,很多人都不陌生。有人將其戲稱為「中老年朋友圈毒雞湯」。
多數人對這種養生謠言,出於「畢竟長輩們也是為我們好」的考慮,認為無傷大雅。
但近年來,卻有不少老年人聽信網路謠言釀成的慘劇。有媒體曾報道,湖北一位86歲的老太太患有高血壓,因聽信洋蔥泡紅酒可以治病的謠言停葯,導致腦中風發作。
仔細分析不難發現,那些以「慈善富民」為代表,以所謂「解凍民族資產」「宣傳落實國家政策」為名義的詐騙團伙,都使用「愛國」「慈善」「扶貧」等情感誘導。詐騙團伙在微信群里常採用廣受中老年群體歡迎的說話方式,吸引他們的興趣,營造溫馨又嚴肅的氣氛。
據《北京晨報》報道,這一類微信群成員之間以「家人」互稱,管理員開始只是發起一些「支持國貨、互相監督」「學習正能量」的話題。每日早晨7點還會將一張國旗的動圖和國歌的音樂鏈接發到群里,號召「所有的家人一起來參加群里的升旗儀式」。
這些看上去很正能量的「套路」,與微信圈裡「毒雞湯」的宣傳模式不謀而合——都是打著看似正面的旗號,夾帶「私貨」。令人深思的是,這種模式竟然大有市場。
據2016年微信官方後台的統計,中老年人每日發送微信消息次數達44次,正成為微信的活躍用戶。與此同時,他們也正在成為微信朋友圈謠言的轉發大戶。調查顯示,每個月轉發5條以上謠言的用戶,80%都是超過50歲的中老年人。
精神世界空虛促使老人信謠傳謠
一個顯然漏洞百出的謠言,為何能在中老年群體中流傳甚廣?中老年人為什麼屢屢成為詐騙團伙的「獵物」?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時,多名專家表示,老年人成為受騙主體有精神空虛、從眾心理、家庭等多方面原因。
陸女士是一名國企的退休職工,平時喜歡在朋友圈轉發一些養生知識,尤其愛給已經工作的女兒發。她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坦言:「我不怎麼看微信說的是不是真的,畢竟對自己、對家人的身體有好處。我發這些,都是為了家人的身體著想。」
陸 女士的想法也是很多中老年人轉發謠言主要的動機之一。心理學家陳昊思在《社會正能量》節目中分析了中老年人這種行為:這背後最核心的東西就是內心的孤獨 感。他們渴望有兒女陪伴在身邊,渴望兒女知道他們的生活,渴望跟上社會的節奏,而不是成為一個被兒女、社會拋棄的邊緣人。
前媒體人張敏有著長期的社會調查經驗,接觸過大量老人被騙的真實案例。他也認為,「中老年人與子女長期分離,出現情感上的空虛,從而容易被人攻佔,這種情感招數會讓老人深信,甚至心甘情願地掏錢被騙。」
在「鳥巢」詐騙事件中,雖然「每人領5萬元」缺少更多細節支撐,要素很模糊,謠言看似站不住腳,但是在群友互相鼓勵強化暗示之下,最終成為「現實」。
華 北電力大學法學教授方仲炳認為,老年人對新媒介缺乏認識。「老一輩人對傳統媒體的報道甚少懷疑其虛假,形成了慣性思維,以至於騙子拿著一份自己印製的非法 出版物,他們就相信那是經過政府審批或者同意的。其實很多被害人心裡已對騙局有所發覺,只是僥倖心理較重,非要水落石出才相信被騙」。
當老人被騙以後
隨著中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空巢老人不斷增加,如何平衡中老年群體內心需求和社交需求,將網路謠言的危害降到最低,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從2016年10月開始,公安部組織部署全國涉案地公安機關持續開展針對「解凍民族資產」等微信詐騙活動的專項打擊工作。截至目前,共打掉犯罪團伙 14個,抓獲犯罪嫌疑人204名,初步查證涉案金額逾7.3億元,成功破獲了「三民城」「巨龍國際」「5A級扶貧養老項目」等一批重大詐騙案件。但僅靠政 府的力量顯然不夠,正如有網民評論的那樣:「防止老人受騙,做子女的關愛老人多陪伴才是王道。」
深圳之窗CEO陸亞明說:「我反對讓老年人離開互聯網,我們應該從多個方面一起來幫助老年人能夠分享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成果。」
年幼時,正因為父母教導我們天上不會掉餡餅,才有了我們今天對謠言的警覺。然而,長大後,長輩們卻成了傳謠的「主力」,這是誰的失職?也許在國家層面打擊謠言的努力之外,子女們也應注意反哺教育。
TAG:老年 |
※250多年前的大戶人家的古糧倉,有人出價1萬元要買,主人幸虧沒賣
※2018年中國十大戶外新聞
※單只貓狗年花費5016元,80、90後成養寵大戶
※樂視跌去95%中信證券追債忙 80後大戶1600萬遭凍結
※G幣周末上演午夜驚魂 大戶變現2000萬
※可能是2018富人最佳投資標的:現在成為前海「大戶人家」,未來就是「大戶人家」
※B91持幣大戶自願銷毀2億代幣,投資人瘋了嗎?
※雲浮有條長壽村,最大戶一家三代 80歲以上壽星15人……
※日本人看似吃得少,卻是世界糧食浪費大戶,浪費達7273億美元
※CSeed推出301英寸世界最大戶外電視,賣150萬美元!
※2050年比2008年減半:溫室氣體排放大戶國際航運要改革
※我家92㎡的新房裝修花30萬,小戶型秒變130平大戶型,朋友都說值!
※老照片:1919年春節,大戶人家婦女出門上香,路遇乞丐
※保駕護航榮獲2017年度 超1000萬元納稅特大戶稱號
※73m2老破小大改造,逆襲成120m2大戶型
※全球億萬富翁最多10個城市,中國佔3席,且都是旅遊業吸金大戶
※老照片:1930年的小孩,圖3一看就是大戶人家的「小地主」
※今年YG成音源大戶:ikon在榜40天,女團MV點擊量破5億
※假如給你300萬,曼谷市中心總價300萬精裝豪宅,杭州市中心300萬大戶型,你選哪個?
※手機真正的「耗電大戶」:後台每小時消耗11%,9億人每天都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