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來自智廣阿闍梨的佛誕節禮物——醍醐一滴

來自智廣阿闍梨的佛誕節禮物——醍醐一滴

來自智廣阿闍梨的佛誕節禮物——醍醐一滴



醍醐一滴


《法華經》十二句締造幸福圓滿人生


(連載一)

小編:


今天四月初八,是漢傳佛教界的重要節日之一。這一天是釋迦牟尼佛的聖誕,各佛教場所都會舉行佛誕節浴佛法會。


在各種經論中,佛陀誕辰具體時間並不統一。《佛說長阿含經》《薩婆多毗尼毗婆沙》說佛生於二月八日,《太子瑞應本起經》說佛生於四月八日,而《佛說灌佛經》則說十方諸佛全部生於四月八日。漢傳佛教採用四月八日之說。

來自智廣阿闍梨的佛誕節禮物——醍醐一滴


來自智廣阿闍梨的佛誕節禮物——醍醐一滴



佛教史籍記載,佛陀誕生之時,大地為之震動,九龍吐水為其沐浴,因此在這一天,人們會以香湯浴佛等方式來紀念佛陀誕辰。


「如來大慈悲,出現於世間,普為諸群生,轉無上法輪。」正是有了世尊的出世,才令我們有了解脫成佛的可能。《妙法蓮華經》云:「我為如來,兩足之尊,出於世間,猶如大雲,充潤一切,枯槁眾生。」


「我今灌沐諸如來,凈智功德莊嚴海。五濁眾生令離垢,同證如來凈法身。」

來自智廣阿闍梨的佛誕節禮物——醍醐一滴



在今天這個眾佛子歡喜灌沐佛陀的殊勝日子裡,智廣阿闍梨也為我們帶來了《妙法蓮華經》中的醍醐一滴——締造幸福圓滿人生的《法華經》十二句開示(連載),願世尊的甘露法雨能夠普潤一切眾生,「皆令離苦,得安隱樂,世間之樂,及涅槃樂」。

來自智廣阿闍梨的佛誕節禮物——醍醐一滴



智廣阿闍梨開示


《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是一切經中之王,它在佛教界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譯者鳩摩羅什大師,他的母親在獲得小乘三果成就後,曾經對他授記說:「法華方等摩訶般若深教。應大闡真丹傳之東土。唯爾之力。」這是在唐代的《法華傳記》中記載的。同在這本書中還記載了另一個授記:「予(鳩摩羅什大師)昔在天竺國。時遍游五竺。尋討大乘。從大師須利耶蘇摩。餐稟理味。殷勤付囑梵本言。佛日西入。遺耀將及東北。茲典有緣於東北。汝慎傳弘。」

來自智廣阿闍梨的佛誕節禮物——醍醐一滴



《妙法蓮華經》

印度東北方,其實就是指我們中國,包括日本。所以這個經典後來經過鳩摩羅什大師翻譯了以後,特別是在中國以及日本非常流行。可以說,無數的人通過《妙法蓮華經》獲得了暫時與究竟的安樂。


《法華傳記》中還詳細記載了很多從古到今通過修持《法華經》而獲得感應甚至獲得證悟的案例非常非常多,我們看了以後非常有信心。

來自智廣阿闍梨的佛誕節禮物——醍醐一滴



我們一乘顯密佛教中心的「一乘」,其含義也是來自《妙法蓮華經》「開權顯實,匯歸一乘」的究竟教義。一直以來我們也特別注重弘揚《妙法蓮華經》,至少有三次全球萬部《妙法蓮華經》共修都已經圓滿。我們很多的道友一直都在讀誦、受持、抄寫、弘揚《妙法蓮華經》,這個功德非常不可思議。

來自智廣阿闍梨的佛誕節禮物——醍醐一滴



《妙法蓮華經》六萬九千多字,每一個字都是一尊佛,即使我們只抄寫了《法華經》裡面的一個字,未來,哪怕我們下了地獄,也會有一尊佛去救我們。所以,這個功德無比殊勝,在《法華傳記》中有不少案例記載。

來自智廣阿闍梨的佛誕節禮物——醍醐一滴


在日本,《妙法蓮華經》也是非常地盛行。自從1200年前,日本天台宗宗祖傳教大師最澄在日本創立天台宗、弘揚《妙法蓮華經》以來,《妙法蓮華經》在日本的流傳極為廣泛,信仰的人非常非常多,到目前為止還是有很多人讀誦、受持、演說、書寫《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確實是非常殊勝,可以說,凡是與之結緣的眾生最終都會解脫成佛。所以《妙法蓮華經》裡面說:「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凡是聽聞到《法華經》的,沒有人會不成佛。


《妙法蓮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曰:「如一切凡夫人中,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為第一,此經亦復如是,一切如來所說,若菩薩所說,若聲聞所說,諸經法中,最為第一。有能受持是經典者,亦復如是,於一切眾生中亦為第一。一切聲聞辟支佛中,菩薩為第一,此經亦復如是,於一切諸經法中,最為第一。如佛為諸法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蕅益大師所著《法華綸貫》也說:「《妙法蓮華經》者,諸佛究竟之極談也。」

來自智廣阿闍梨的佛誕節禮物——醍醐一滴



《法華經》是經中之王,是一切經典中最殊勝、最深奧的一部,所以我們要想真正理解它的意思,也是非常地困難。隋朝時有一位智者大師,是天台宗的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祖師,被稱為東土小釋迦,也被日本天台宗奉為高祖。智者大師專門講了「天台三大部」來解釋《妙法蓮華經》。「天台三大部」就是《法華玄義》《法華文句》和《摩訶止觀》。


智者大師曾經「九旬談妙」——九十天他只講了一個《妙法蓮華經》的題目,大家可想而知《妙法蓮華經》的深奧程度,光這個題目就講解了九十天。「天台三大部」的第一部《法華玄義》就是智者大師講解題目九十天的教言記錄。


第二部《法華文句》是解釋《妙法蓮華經》後面的內容。第三部《摩訶止觀》則是講解圓頓止觀實修的方法,開示如何證悟《法華經》的境界,如何證悟法華三昧。

來自智廣阿闍梨的佛誕節禮物——醍醐一滴


《涅槃經》第十四捲雲:「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天台智者大師將釋尊一代聖教分為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五時,各自配於乳味、酪味、生酥味、熟酥味、醍醐味的五味,並以醍醐比喻《妙法蓮華經》,認為《妙法蓮華經》是最殊勝、最微妙、最了義、最究竟的經典。


《法華經》可以說是無比地深奧。如果我們真的能夠明白《法華經》的甚深密義,那就可以「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我們就可以成佛了。《法華經》中不僅蘊含著成佛的奧秘,而且也蘊含著我們獲得幸福圓滿人生的所有智慧。

來自智廣阿闍梨的佛誕節禮物——醍醐一滴



因為《法華經》將近七萬字,內容非常多,如果我們要一句句講解的話,估計時間要非常長。我們現代的人啊,大家都非常忙。那麼,我們今天就從《妙法蓮華經》六萬九千餘言當中,摘出十二句話來學習,在這最殊勝、最了義的醍醐裡面,先拿出一滴來嘗嘗它的味道。

來自智廣阿闍梨的佛誕節禮物——醍醐一滴


來自智廣阿闍梨的佛誕節禮物——醍醐一滴


來自智廣阿闍梨的佛誕節禮物——醍醐一滴

來自智廣阿闍梨的佛誕節禮物——醍醐一滴


來自智廣阿闍梨的佛誕節禮物——醍醐一滴



我們每個人都想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法華經》里的這十二句話,就跟我們的幸福人生息息相關。從受持的角度來講,我們可以先受持這十二句,我們先不需要懂很多,只需要學懂這十二句,真的能夠去力行落實的話,我們就可以改變命運,創造幸福人生。


這十二句是從整部《妙法蓮華經》中摘錄出來的,四個字一句,總共四十八個字,兩句相連作為一小段。雖然這十二句字數很少,但是它的含義非常豐富。

來自智廣阿闍梨的佛誕節禮物——醍醐一滴



第一段,舍惡知識,親近善友。

人的命運有很大差別,為什麼有人命好?為什麼有人命不好?除了每個人自己的業力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緣」,那就是:你跟誰在一起。


中國古人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遇到良師益友,你的人生就會往好的方向變化;如果碰到狐朋狗友,那你的人生就遭殃了,就會被污染,就會越來越差。所以要「舍惡知識,親近善友」。

來自智廣阿闍梨的佛誕節禮物——醍醐一滴



佛陀在《吉祥經》裡面講的第一首偈子就是:「遠離眾愚迷,親近諸智者,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


我們每個人都想吉祥如意,佛陀在《吉祥經》裡面告訴我們首先就要「遠離眾愚迷」。愚痴的人、迷惑的人,就是惡知識。「舍惡知識」,就是要遠離這些「眾愚迷」。

來自智廣阿闍梨的佛誕節禮物——醍醐一滴



「親近諸智者。」智者就是真正的善友、善知識。「親近善友」「親近諸智者」「尊敬有德者」,這就是最吉祥的。


佛佛道同,諸佛菩薩所講的道理都是一樣的,包括在傳統文化當中也是這樣講的。傳統文化啟蒙讀物《弟子規》裡面講:「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

來自智廣阿闍梨的佛誕節禮物——醍醐一滴



我們能夠親近仁德的人、良師益友,我們的人生就會「無限好」,我們就會「德日進,過日少」,德行每天都在提升,過錯每天都在減少。


「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如果我們不能夠親近這些仁德的良師益友,我們就會有無限的禍害,我們就會跟小人、惡知識在一起,我們就會越來越不好。這是我們人生命運很重要的一個緣,這個緣會讓我們的人生發生很大的變化。

來自智廣阿闍梨的佛誕節禮物——醍醐一滴



大家都知道,明朝時期著名的勵志書籍《了凡四訓》,袁了凡先生為什麼後來能夠改變命運、心想事成?是因為他遇到了一位善知識——雲谷禪師。雲谷禪師對他的一番開示讓他明白了「命由我立,福自己求」的道理,他的人生從此發生了改變。從中我們看到,「舍惡知識,親近善友」是多麼地重要。

來自智廣阿闍梨的佛誕節禮物——醍醐一滴



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蕅益大師,是凈土宗的九祖,也是天台宗靈峰派的初祖。蕅益大師曾經提出四條修行的要訣、綱要,其中一條就是「善友為依」,要以善友為依止。依止善知識,我們才能夠獲得成就。

來自智廣阿闍梨的佛誕節禮物——醍醐一滴



其餘三條是「持戒為本,觀心為要,凈土為歸」。這四條修行要訣也可以說概括了一切的佛法。「善友為依」相應於我們這「醍醐一滴」十二句的前兩句「舍惡知識,親近善友」;「持戒為本」剛好跟我們接下來要學的後兩句話「持戒清潔,如凈明珠」非常相應。

來自智廣阿闍梨的佛誕節禮物——醍醐一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乘 的精彩文章:

TAG:一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