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中國科技創業大潮:遙遠的,孤獨的,驕傲的
漫談中國科技創業大潮:遙遠的,孤獨的,驕傲的
2017-05-05 Xtecher
Xtecher聯合創始人張一甲(筆名:甲小姐)受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HCSSA)邀請,於2017年4月28日晚在哈佛大學進行了2小時講座,以下為精簡版講稿文字。
大家好!
感謝底騫邀請,感謝哈佛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組織。
兩年前,我們創辦了Xtecher。簡言之,Xtecher是一個科技媒體與科技創新產業服務平台。作為媒體的Xtecher,如今囊括網站(www.xtecher.com)、APP、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網易號等19個媒體矩陣,致力於圍繞科技創新產業做最專業的報道,目前我們的用戶分布超過50個國家,每日觸達全球百萬級粉絲,獲得千萬級曝光;作為服務平台的Xtecher,致力於建設一個覆蓋全球科技人才的網路,挖掘並支持世界科技人才和企業的發展,提供面向政府、企業、投資人、創業者等不同類型的服務。
今天我的talk,主題是「漫談中國科技創業大潮:遙遠的,孤獨的,驕傲的」。為什麼要講這個主題?
說來有趣,Xtecher是個創業公司,也是一個服務創業者的平台,我的每一天,總是在兩個視角中不斷切換:局中人、旁觀者。
作為局中人,過去兩年之中的每一天,我都體驗著摸石頭過河的創業路。我們是一家冷啟動的創業公司,我和我的合伙人Tom都是從不同的行業跨行進入科技行業從零起步的,兩年中,我們經歷了從誰也不認識,到走入漩渦中心的過程,經歷了從無數的cold calls,cold E-mails,到現在大量的主流玩家主動找我們的過程,也經歷了註冊公司、招人、開發產品、商業模式迭代、融資、創建多個辦公室、走出國門等等發展過程,飽嘗創業千百滋味;
作為旁觀者,這兩年來,我見過數以萬計的科技創業者,每天都在面對著浪潮中的群像。我數了數,我和其中可能有將近1000個科技公司的創始人聊過,和其中的數百個國內科技創新的領軍型人物有過1on1的3小時、5小時、8小時,甚至一談一天這樣的深度對話。我看到了很多信仰,很多掙扎,也看到了很多問題。
從我自己的故事和我觀察到的故事出發,今天,我想談談7個觀點,拋磚引玉。
觀點1:不要和趨勢作鬥爭
創業的生死要素,如果只說一件,是什麼?
團隊陣容、商業模式、股權架構,都是可以迭代修正的,只有趨勢不可逆。
出發的那一刻,你的判斷,會直接決定了你是坐飛機,還是坐地鐵。而出發時刻的團隊陣容、商業模式、股權架構等等,只是艙位的區別,是可以通過迭代逐漸優化的。
前車可鑒,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巨頭公司是逆勢生長起來的。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機會,英雄和時勢從來都是密不可分的。預見大勢,是我眼中創始人最重要的智慧。
趨勢,包含兩個維度,一是方向,二是時間點。
關於方向,舉個例子。前兩天,我採訪了斯坦福物理學教授張首晟先生,他是難得的學術、業界雙料大咖。一方面,基於他對拓撲絕緣體和量子自旋霍爾效應的開創性研究,他已包攬富蘭克林獎章等物理界幾乎所有重量級獎項,也是諾貝爾獎的有力爭奪者;另一方面,他是丹華資本的創始人,投出了很多漂亮的案例。
你可能會對他有和我一樣的疑問:這樣一人分飾兩角,在科學上投入的時間變少,是否會影響潛在的科學成就?
張首晟先生的觀點很有趣:「很多人認為科學就是整天泡在實驗室,但是絕大部分時候,科學家的成功與否,往往是在他做選擇的那一刻。在做選擇的那一刻,需要你大腦是最最大的一種刺激,最最大的一種豐富思維的時候。但是在選擇方向的時候,很少科學家能夠做得好。那些偉大的科學家就是在別人沒看見這個方向的時候,他看準了這個方向。所以你平時如果一直在一直在研究,怎麼在多個方向裡面挑一個的話,對你的科學的實驗也會有很大的掙扎。」
簡言之,對於科學研究,出發一刻的方向判斷是成敗之關鍵,創業亦然。
關於時間點,我想表達的是:你有沒有能力在浪潮到來前的一年至半年左右做出預判並且入場?太早了,你等不了,太晚了,入場券發完了。我可以講講自己的例子。
2014年下半年,我產生了一個強烈的感受:這個世界上的科技人才,他們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了。
我為什麼有這種感覺?
那時候,我在百度,那一年百度的戰略重心不是現在的AI,而是O2O。那時我負責O2O一個關鍵產品的運營,一邊對外教育市場、對內向上彙報,一邊內心產生了嚴重的疑惑:嚴重依賴資本與運營的模式創新,到底擁有多大的需求和市場?2014-2015上半年,中國瘋了,遍地都是上門洗車、上門養包、上門洗狗、上門按摩……它們真的是帶動中國未來發展的引擎嗎?
顯然,有的模式創新,本質上沒有帶來效率的提升。比如上門洗車,一輛車做一次上門保養需要一輛車加兩個工作人員,一天最多做六七單,效率不升反降,利潤連車和人的成本都負擔不了。這是好的方向嗎?
站在2014年下半年的時間點上看,這是一個對於剛剛畢業的年輕人而言很令人焦慮的時刻:因為看起來,所有之前令人振奮的行業,都似乎在走下坡路。
先看線上。在2014年之後,移動互聯網已走過了流量紅利期,此刻你再說你想做一個網站、APP,很難了,因為大家沒有這個需求了,人們已經在碎片化的生活中越來越失控和痛苦,誰也不想把更多的時間花在與日俱增的App和鏈接之中了;
再看線下。在中國,過去十年的勞動力成本上升了3倍,美國只上升了25%,「中國製造」在世界的存在感正在大幅降低。我們既不夠便宜,又不夠高效,於是,低端製造業流向東南亞,高端製造業回歸歐美——中國的傳統製造業正面臨「空心化」的生死存亡的危機。
市場很糟糕,站在2014的時間點上看未來,當務之急是什麼?
產業升級。
什麼來驅動產業升級?,正是一個一個多元的、新興的應用型技術: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新興材料、清潔能源、信息安全、航空航天、金融科技、生物健康科技、虛擬現實等等——我當時猜測,技術創新將一步一步取代模式創新,成為市場的強心劑。
那麼,在技術創新必然到來的大趨勢前提下,什麼將是這股浪潮的源頭力量?
人。
手握「金剛鑽」的科技人才,始終是產業升級的源頭力量。創業不再是大眾的遊戲,而是精英的遊戲。他們的選擇、走向、流動,能夠成為一級市場乃至二級市場最重要的商業信息,會成為從政府、投資機構、上市公司,到民間的高凈值人群都越來越重視的價值指南。
我們回顧歷史,技術的使命,就是為生產力提高而服務。凡能稱之為「工業革命」的,都帶來了至少100倍以上的生產力的提高:第一次,機械革命,蒸汽機、內燃機、鐵路、公路;第二次,電力革命,電燈、電話、電動機、交流電;第三次,信息革命,計算機、網路、互聯網;第四次,便是新興技術落地傳統產業所帶來的全面升級——是以互聯網產業化,工業智能化,工業一體化為代表的全新技術革命。
當然,我認識到這些的時候,是14年底15年初,那個時候,市場的主流觀點並不這麼認為,也正是這個時間點,給了Xtecher最早冷啟動的時間窗口。從2015年4月成立,到2015年底,這大半年的冷啟動時間中,我們都在清冷的市場中孤獨前行,市場的冷淡雖然讓我們步履維艱,也給了我們足夠的試錯和熱身時間。
這之後,我們可以看到,科技創新大潮的到來,速度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快:放眼全球市場,如今,每10.9個小時就有一家AI企業誕生。
與此同時,隨著我國經濟轉型,科技創業已成為產業升級主力軍。中國政府為科技創新創業提供了空前的支持力度,譬如今年4月1日,被稱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雄安新區,正是我國科技創新領域的一步重棋;此時此刻,海外大量科技精英留學生、從業者,紛紛對回國創業躍躍欲試,國內各個高校、研究院,也在紛紛用很好的政策鼓勵科研人員走向市場……一切都在表明,此時此刻,「科技創業」已成最具增長性商業品類,而爆髮式的產業人群和長期堅定的政策導向,正是「媒體+服務」型平台誕生的絕佳土壤。
如今,前沿科技在市場上越來越受關注,在中國,幾乎所有主流投資機構的合伙人、政府部門、傳統企業,都在急切地向我們尋求前沿科技創新市場的一手信息。回首兩年前的無數閉門羹,真是令人唏噓。
這是Xtecher作為一家創業公司所感受到的趨勢。我們為預判了趨勢而提前入場而感到慶幸。
觀點2:商業模式不是最本質的東西
4月6日的時候,我見到了一位老朋友,出門問問的創始人李志飛。我也不由自主地回顧了一下他的創業路。
從公司年齡、商業模式探索之路、C端產品迭代經驗等各種意義來講,成立於2012年的出門問問都是一家走在前頭、甚至走入「無人區」的人工智慧初創公司。其自我迭代的每一步,都有些「非典型」甚至「大膽」,亦屢次構成人工智慧初創公司後來者值得關注和探討的案例。
回顧它的歷史,這的確是一家俯身摸著石頭過河的公司,其公司的成長史,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升級打怪」的蛻變史。在去年我的一篇文章《出門問問李志飛:AI創業者的孤獨》中,我曾經記錄過它的歷史:
「2012年第一次融資時就是個demo,連界面都沒有,你說一句話,它在網上把答案找出來;後來做語音搜索,費盡心思打開了微信介面,第一次擁抱真實用戶,做出了個騰訊官方評的『十大公共賬號』;接著試水APP,效果不盡人意;2014年5月,將APP嵌入GoogleGlass,『出門問問』品牌打響,全國40場粉絲見面會熱熱鬧鬧,但一回到手機,效果就冷淡下來;商業化的道路更是一波三折:試了to B,又走向to C,到後來做了自己的操作系統Ticwear,並乾脆自己推出了硬體——智能手錶Ticwatch……」
這之後,出門問問還經歷了2016年中發布Ticwatch2, 2016年11月發布Ticwatch 2 NFC,同期還發布了智能後視鏡問問魔鏡Ticmirror和配套前者的ADAS套件問問魔眼Ticeye,今年又和大眾達成了深度合作……
市場兇險,走過的路如此不易,為什麼出門問問還能夠一直活著、活得還不錯、一路成長為國內為數不多的AI獨角獸?因為志飛和問問,幾乎一刻不停地在自我迭代。
創業的本質,是動態的迭代過程。迭代能力是比商業模式更本質的東西——所以,千萬不要拿現有的靜態狀況去預估明天,千萬不要拿當下的已有資源去假設明天。我們都要學會做時間的朋友。
我再舉一舉我們自己的例子。
如今,每一天,都有很多人來找Xtecher,我們的影響力和業界價值逐漸被大家認可,但他們為什麼來找我們?是因為我們的商業模式嗎?
顯然不。事實上,從模式來講,我們非常不to VC,我們是一個科技媒體+科技人才與企業服務平台,一句話就講完了。這個模式有什麼新穎之處嗎?沒有。事實上,如果你兩年前認定Xtecher是媒體,我還會很不高興,我會說「你才是媒體,你全家都是媒體」——那個時候,我們根本沒有把做媒體當作我們的業務模式。
剛才說了,我們的初心原本是想服務這群被低估了的科技創業人才。怎麼服務?
最開始哪有那麼多打法可言?第一步是先找到他們。於是,從2015年4月開始,基於我們來自北大的背景,我們從北美top50高校、中國top 100高校的校友創業網路聯絡起,像收集珍珠一樣,一個一個去收集那些世界名校的理工科研究生、博士生、畢業生所做的科技創新項目,然後反覆想:我們怎麼為他們做點什麼?
我們一開始想為他們做很多事,也竭力想將他們與資本對接。然而,那個時候,資本市場似乎並不認同這一點。我曾給國內某些著名投資機構寫了很多封郵件,列出了這些項目,但是得到的反饋基本都是這樣的:
「這不是我們關注的領域。我們更看重O2O、消費升級、直播等等領域……」
很可惜,一開始直接服務的道路走不通,於是,我們就開始摸索別的做法——既然最大的癥結,是整個市場「看不懂」、「不理解」,那麼,我們為什麼不扮演這個「佈道者」的角色?
所以你看,這個如今大家最喜歡的Xtecher的媒體板塊,就是這麼來的——被逼出來的。
在2015年5月、Xtecher網站上線第一天,我們就開始為一個一個前沿科技創業公司領軍者、項目撰寫深度原創報道,竭盡所能搞懂他們在做什麼,用一種「說人話」的方式,替他們放大聲音,傳播價值。
這之後,隨著我們的影響力逐漸增大,我們的模式也才逐漸清晰:以一個權威的深度科技媒體作為支點,面向全球布局,挖掘一流科技項目與頭部科技人才,並與政府、企業、研究院、高校深度合作,去打造一個全球科技創新人才網路,去一步一步地,構建科技創新產業綜合性服務平台,以達到最大化科技人才及項目價值的目標。
時至今日,在中國的科技行業,大家對Xtecher的認知集中在兩大核心關鍵詞:最深的內容,最頭部的人才和項目。
這是什麼?是商業模式嗎?不是。我們堅守的、兩年沒改變的是什麼?稀缺價值。
在這個市場上,一手的、原創的、深度的內容是稀缺的;與一線的、擁有科技項目的頭部科技人才的緊密關係是稀缺的——而這兩樣稀缺價值,同樣,是比商業模式更本質的東西。
觀點3:認清品類
去年我採訪品類諮詢的創始人唐十三時,他講了一個很好玩的例子,火鍋的例子。當時,一個餐飲品牌客戶想做小火鍋,找他諮詢,他調研了三個月,告訴客戶:小火鍋不能做。
客戶很不理解,唐十三的反饋是這樣的:「火鍋本身在中國有兩大門派,第一,涮羊肉的草原門派,能長出大品牌,小肥羊;第二,四川火鍋,就更不用說了,千變萬化,海底撈這樣的品牌容下十個不成問題。但是小火鍋,呷哺呷哺目前在中國也就只有這一個——這個品類容量低,發展不好,不值得干。」
你瞧,品類直接決定了你的舞台有多大。
從品類角度看,Xtecher的媒體版塊與其它科技媒體也有著極為不同之處。從品類界定上講,如果你們也注意到了品類是「科技媒體」的一些玩家,我更願意將Xtecher媒體版塊的品類歸為「科技商業媒體」。
兩大品類的區別是什麼?前者科普技術,受眾是科技人群、極客,所以他們怎麼做?為了吸引這些極客,他們不惜用翻譯、綜編等各種方式,扒熱點,扒資料,目的是為了給這些垂直領域的人才以「食材」,而並不看重信源和文本可讀性;而我們作為商業媒體,我們的受眾是關注科技+商業的、民間的高凈值人群,所以我們要寫的是科技、市場、資本、人才、歷史、現在、未來這種種要素在一起的化學反應。品類不同,直接決定了我們的文風、打法、選題、影響人群範圍不同。所以我們很少追熱點、扒資料,而更看重信息原礦的挖掘和高質量的報道文本。
品類界定的背後,是我們對市場的理解和判斷:
我所相信的,是科技在未來不會像現在一樣,是排在時政、財經、軍事、娛樂、體育之後的小垂類,而會是一個越來越基礎的概念,諸如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概念,是每一個企業都離不開的底層建築,是串聯商業市場的一個普世議題。
所以,與其將Xtecher的媒體版塊理解為科技媒體,不如將我們理解為一個科技版的Bloomberg,我們要影響的是比科技人群更廣泛的人群,我們作為科技商業信息「原礦」的挖掘者,真正的目標是搭建綜合的科技人才與企業服務體系,讓科技人才和他們手中項目的價值,能夠真正在產業升級之中,發揮最大的力量。
觀點4:走深一點,開採原礦
如今創業越來越不容易了,因為低掛的果實已經被摘完了,人傻錢多的時代過去了。你家裡挖出來一個礦山,或者你碰巧在雄安有20畝地,這種可能性非常小。在現在這個能人輩出、信息過載的時代,你想在裡面玩出彩,必須要有自己的「金字招牌」。你要帶著你的金字招牌,挽起袖子、弄髒雙手,深深走向產業之中。
我常說「Go deep」,這是我對Xtecher團隊的核心要求。
Xtecher 是怎麼Go deep的?
回首看,當下這個時代,媒體和服務平台的使命和價值已經和過去大不相同了。
在10年、11年移動互聯網的黃金期,信息是閉塞饑渴的,誰能夠把更多的信息拿過來砸到人們面前,誰就獲得了用戶,因此,產生了很多大眾創業媒體,零報道門檻,不追求一手信源,不講求原創、深度和專業性,也不講求研究性和商業價值,他們用吸引眼球的造勢方式批量產稿,大量翻譯綜編,很快地獲得了用戶,也很快地失去了他們。
而今天,我們已經處於一個信息嚴重過載的階段,人們需要的是「更少」,而不是「更多」,人們需要信息的過濾者、把關者,便更依賴信息的專業度。所以,他們需要的,是一個能夠提供一手信源的,可靠的、高啟發性的媒體,而它必須由身處產業前線、最懂這個市場的人所提供。
我們常說「流水很容易灌滿池塘,珍珠一粒一粒搜集」,嚴選、深耕、一手信源,一直是Xtecher的媒體態度,由此我們也成了越來越多人所信賴的信息源頭。
快速崛起的科技創業市場,頭部人才是一切。手握技術「金剛鑽」的領軍型科技創業者,與傳統「做買賣」不同,對創新要素的需求更深、更專、更體系化。大水漫灌式的淺層次內容、形式大於內容的零散服務,無法形成對頭部創業人才的真實吸引力。
對此,Xtecher自誕生第一日起,就選擇了與眾不同的道路:我們走得更深。
怎麼走得更深?
首先是媒體板塊。為了對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金融科技、健康醫療、航空航天等領域項目進行深入挖掘解讀,Xtecher打造了官方網站(www.xtecher.com)、App、微信公眾號、頭條號、喜馬拉雅等19大平台賬號,現在,平均每日產生超過40篇原創深度科技產業報道,用戶超過50個國家,讀者粉絲過百萬,每日全網曝光過千萬。
現在越來越多的科技創業公司CEO會選擇在公司發展的關鍵節點上來找Xtecher求報道。很多人告訴我,當他們需要報道時,Xtecher總是他們腦海中出現的第一個名字。
這裡是我們報道的一些名單:
還有他們對Xtecher的評價:
很多人都認為在Xtecher得到了有史以來最好的報道。2016年,Xtecher被騰訊科技評為「T+十大內容創業之星」。
為了保證產出效率和質量,我們內部打造了非常標準化的寫作流程和方法論,對質量和覆蓋面要求非常嚴苛。在過去兩年中,我們收集了科技創業項目超過20000個,為其中最頭部的1000多個公司做了深度報道,據內部統計,Xtecher平台已報道項目的總估值達3,000億人民幣。
此外,我們建立了Xtecher Mafia顧問團,擁有超過200位世界科技產業領軍人物作為顧問,幫助我們第一時間實現對科技前沿的理解。同時,我們建立了以全球Top300高校校友為核心的華人科技創業者網路,吸收超過10,000 位世界科技精英入庫,第一時間發現全球名校校友科技創業項目。此外,我們需要一種形式去沉澱我們的知識和數據,於是我們建立了Xtecher研究院。如今,研究院團隊每周發布XtecherWeekly,每月發布權威榜單,形成科技創業市場最具公信力和影響力的行業報告,沉澱動態更新的結構化數據與知識圖譜。
如今,我們在海內外組織線上線下活動累計超過100場,形成7大品牌活動,累計參與者超10萬人,已經形成了一流人才的集聚效應和品牌影響力。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MIT、Stanford、CMU等世界級頂級理工科名校,以及矽谷,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的眾多科技創新組織,均為Xtecher的深度合作夥伴。我們積極主動地與產業對接,以推動完成「科技+資本、科技+人才、科技+產業」的多維創新與發展升級。
如今,Xtecher在北京、深圳、杭州、矽谷均設有辦公室,目的也正是為了第一時間觸達產業前沿。
觀點5:不要「靈光一閃」,要「鈍感」
《我對靈感一閃沒有興趣》,是我在採訪國內一個做數據服務的公司神策數據的創始人桑文鋒後擬的文章標題,他提到的這個觀點,很能打動我。
說實話,靈光一閃和小聰明,我認為是創業者的大忌。
太陽底下無新事,你靈光一閃的東西,早已經在別人腦海中閃了無數次了,這構不成任何護城河。
此外,千萬千萬不要把創業寄托在小聰明上。
小聰明真的是慢性自殺。因為很多時候,一些本來不合理的、邏輯不通暢的打法,因為你的小聰明,一次兩次地,搞定了,交差了,你為此慶幸,以為這就是護城河,殊不知這很可能恰恰掩蓋了你公司的大問題。
創業,不能和人性與常識作鬥爭。如果你的公司發展,依賴每個人都有「小聰明」,或者都不睡覺,都發瘋一樣搞事情,那麼說明你的打法本身是很難複製的,很難規模化的做法。
相比小聰明,我恰恰認為,創業者需要一些「鈍感」——只有這樣,你才能走得穩,才能不容易被誘惑,不走捷徑,也不容易放棄。
很多時候,吃虧是福,一味追求局部最優解,就很可能走向整體的平庸。
觀點6:戒路徑依賴
前幾天,我批評了我們公司一個最資深的記者。他曾在別的媒體有多年經驗,但文章寫出來,總帶著老東家的色彩,和我們的打法要求不同。我對他說,如果你現在發的稿子,在你的老東家也可以照發不誤,那說明你錯了,因為你沒有按照我們公司的戰略和打法去快速學習和迭代。
路徑依賴是很可怕的,會讓你喪失學習能力,一葉障目,等你發現的時候,常常為時已晚。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你盡量不要讓自己覺得自己「處境安全」——如果你覺得很舒服,很舒坦,節奏穩健,打法自如,可能恰恰是因為,你沒有站在邊界上,沒有推著邊界往前走,沒有一個加速度。
事實上,我是很喜歡自我推翻和清零的人。2年前的今天,我向百度遞交辭職信之後,從百度大廈走出來的那一刻,我發了一條朋友圈:「沒有傘的孩子,才會在雨中奔跑。」現在回過頭來,恰恰是因為我沒有傘,才有空杯心態,才能每天一睜眼就去汲取市場一點一滴的反饋,觀察學習,調整認知,從而下筆更准,跑得更快。
觀點7:不要擔心成為少數人
最後,我還有另外一些想法想與大家分享:
回顧這麼些年,創業市場風口更迭,人人惶恐,昨天智能硬體、今天AI,鬼知道明天是什麼?
Xtecher不是一個追風口的平台。
我們堅信科技創新會讓世界更美好,但我們不會只盯著熱點。你說,AI是不是就比新材料更值錢?深度學習是不是就比計算化學更值得關注?大公司的高管離職就比初創公司的掙扎求索更有報道價值嗎?不是的。
我們始終關注著所有的技術應用方向,並不斷用我們的抓手,去感受、捕捉整個技術應用市場的全貌。我們始終站在產業漩渦的正中央,去看:這個世界上,最優秀的科技人才在流向何方?
我們相信,正是科技的多樣性促進了整個社會的進步。
目睹了這麼多創業者的起起落落,我很想對大家說,不要擔心成為少數人。
我一直都是少數人。我們公司常開玩笑說,大多數人走的路上風景不好。回顧這兩年,我目睹了很多創業者起來,很多公司死去,市場瞬息萬變,但成長起來的往往是目光堅定的少數人。他們中的很多人,還沒有站在聚光燈下為人所知,他們可能比大眾活得早了5年,他們走在大潮之前,等著更多的人。
走在大潮之前是需要勇氣的,對抗的不僅是風險,還有孤獨,可這些在真正有勇氣的科技創業者身上通通看不到。雖然他們做出了瘋狂的判斷,但他們是真的相信,並且全力以赴。
正如今天的標題所說,對於世界上的大多數人而言,走在浪潮之前的科技創業者,是遙遠的,孤獨的,驕傲的,但對於他們自己來說,他們正在走過無人區,走向最開闊的風景,我很慶幸我可以參與並見證他們撥雲見日的那一刻。
的精彩文章:
※「哭泣」的中興,「恐慌」的中國科技
※雲石:美國絞殺中興,中國電子科技產業真的要完?
※中國再創新科技,堪稱中國又一航母,重大千噸創世界最大!
※驚喜的屏幕指紋,科技的驕傲
※中國的科技原創力:在哪?
※不屑於國外技術的封鎖,華為再出黑科技,成中國製造業的救世主!
※美國對中興的一紙禁令,捅中了中國科技行業的軟肋
※科幻片最大的矛盾,是牛逼的科技和弱小的人類之間的矛盾
※中科大:大步邁向世界一流大學 攀登科技創新的世界巔峰
※中國的科技體制是如何扼殺創新的?
※看大國科技之復興,中國或對德出售這項尖端技術!
※納粹的瘋狂軍事設想,豐富想像力的背後是強大的外星科技的支持!
※美年大健康俞熔:生命科技的崛起將是未來中國在大國競爭格局中脫穎而出的重要機遇!
※世界十大高科技國家之一,被譽為「流著牛奶和蜂蜜的土地」!
※一位老外的視角:中國是如何一步步成為科技超級大國的?
※美國十大富豪,一半是科技產業
※中興警示錄:沒有原創硬科技,中國談何「大國崛起」?
※川普貿易戰:原來中國是最大的高科技出口國?美國是農業大國?
※中國崛起成為科技大國帶來的挑戰
※曹聰:中國科技創新的人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