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本文首發於新浪微博@李侃Allen已獲得轉載授權,再次感謝!


很久以前就入了Leica Q,用了蠻久,也在實驗室里系統的測過,算是玩的很透了,是個值得推薦的機子,所以寫篇文章跟大家仔細聊聊。

深度聊聊 Leica Q


先看技術背景,Leica這個牌子吧,本身電子方面就是弱項,早期柯達CCD時代的機身,主要圖像處理部分都是德國的百年老牌Jenoptik給做的,放在那個年代來看,剛開始的M8不是很理想,但後續的機型實現效果還不錯。

深度聊聊 Leica Q



後來06年那會又開始跟日本富士通合作,在Milbeaut ISP基礎上共同研發了Leica的MAESTRO圖像處理器。這個合作一直持續到現在的MAESTRO II代,改由日本橫濱的SocioNext提供。

深度聊聊 Leica Q



SocioNext 其實是整合了富士通和松下兩家半導體業務的新公司,都是富士通的搞的東西,所以Leica這塊二代的 MAESTRO 圖像處理器跟1代的架構是高度一致的,當然各方面性能肯定有質的提升,包括4K視頻的支持等等。可能很多年輕朋友不知道FUJISU(富士通)是啥,大家不要低估它哈,人家可是電子行業的祖宗級的老廠了,曾經很牛逼,啥都能做,富士通的ISP方案自打換成了ARM架構以後,歷代產品性能橫向來看都還可圈可點的。


鋪墊這麼多,這就帶來一個問題,Leica的新舊款相機對比,整體的色彩驅動和3A演算法細節是有很大差異的,說白了就是照片觀感差別巨大,往不好的地方講就是缺乏品牌延續性。一般來說,相機廠家在辨識門檻最低的發色方面都會儘力保持一下,別斷檔。反觀Leica,十多年前Jenoptik AG主導的M9和現在FUJISU主導的M240和M10,成像風格差異巨大到讓很多鐵杆用戶都難以接受,甚至刻意去買老一代的機身。有些人把這些歸因於感光元器件CCD和CMOS的差異,其實不全對,不同時代的ISP的差別也是很大的,另外還要考慮從CCD到CMOS時代漫長的十多年時間裡,影像工程師的tuning方向和大眾審美風格也變了很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十幾年前的顯示器不行),例如很多老CCD機子拉gamma其實都挺狠的,暗部區域壓得那叫個黑啊,畫面反差自然會凌冽一些,純凈度也顯得高一些,當然現在CMOS早就已經不這麼玩了,甚至Local Tone Mapping都成了標配,儘可能保留更多的高光和暗部細節才是主旋律。演算法是數碼相機領域的核心,尤其是現在數字成像技術瘋狂下放的時代。有個題外話,當年數學系的同學,有的在圖像演算法一條路走到白,近幾年紛紛去了蘋果高通Arcsoft之類的,偶爾聊到收入,讓我們這些當年早早轉行的金融狗壓力巨大。

深度聊聊 Leica Q


扯遠了,我們再聊回 Leica Q,這次用了最新的 MAESTRO II代ISP,配以色列Tower Jazz代工的2400萬像素CMOS,而這個Tower Jazz基本上就是松下以前的晶元部門,其它機內的周邊電子元器件設計和光學組件也都是松下來搞定的,然後在Leica德國Wetzlar總部進行整機組裝,你把它理解成大半個松下的相機倒也不過分。


不要覺得Leica扯到松下就會掉價,恰恰相反,是個十足的加分項,現如今能自個啃下Sensor和Lens兩大砸錢元器件的廠家,全世界有幾個?它家4/3尺寸的CMOS(松下管它叫LiveMOS)敢拿出來放開賣,國內很多影像類的創業公司像深圳那邊的Eyemore都在用,實際調試下來發現潛力相當大,頗有點扮豬吃老虎的意思;反觀SONY那幾塊FF Sensor又不肯賣,跑十幾趟Kumamoto廠都不一定能拿到樣品。光學方面,松下山形廠的ASPH鏡片研磨水平在很多年前就是業內翹楚了,而且產能倍兒足口碑一直不錯,其它某品牌直到今年才敢在媒體PPT裡面顯擺下自己的非球面研磨精度。所以,Leica Q這麼倚仗松下,至少產品力下限不會低到哪兒去。之前幾年,Leica的開發團隊,尤其是電子研發相關,經歷了一個相當混亂的階段,基本上就是在反覆的組建和裁撤團隊,跟國內的創業公司有一拼,產品規劃亂七八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好在徠卡內部,Q屬於年輕團隊主導的項目,所以品牌包袱不大,整個界面邏輯和觸摸操作一定程度上借鑒了之前的T系列,雖然我個人覺得T系列挺丑的,而且觸摸反饋卡成狗,但得承認,相對於以往的M系列它算是Leica大眾化轉型的第一款產品,易用性確實有了質的提升。

深度聊聊 Leica Q



Q的機身外觀呢,有那麼點復古范,好看!大塊頭配上可樂標也很唬人,拿手裡還是挺打眼的,第一要素裝逼需求完全可以滿足。

深度聊聊 Leica Q



真機做工方面沒的說,正宗Wetzlar原廠組裝,各個旋轉結構的阻尼,拼接區域的精度都堪稱業內標杆,例如光圈環在A檔和手動1.7之後檔位之間會刻意做成不同的限位力矩。

深度聊聊 Leica Q 點擊播放 GIF/731K


尤其是那個微距切換旋轉結構,我能玩一年,平時扔桌上時不時拿起來擰兩下,話說Leica賣的就是這種把玩的質感嘛,我不介意它貴,但這錢要讓我花得爽。另外就是重量,相對於它的體積,拿到手裡瞬間會覺得:卧槽好輕...這點太不徠卡了。橫向比較是比RX1要更大更重一些的,可厚實的機身也的的確確帶來了更好的握持感,平時拿在手裡完全不會有壓力,掛在脖子上更是沒啥問題了,反正我是掛一天也沒覺得咋樣。作為M老用戶的經驗是,如果脖子上掛個重量堪比單反的M機身,又恰巧配了長一些的肩帶,那你走路最好慢點。曾經日本趕地鐵,在關門前最後一秒衝進車廂,剎住站穩,相機隨之高高飛起,然後重重的砸回身上的那一下,拿小拳拳錘你胸口的感覺,疼的我一臉猙獰。


平時用起來呢,這麼說吧,Q是我用過最好用的一台Leica。畫質我們放在後面聊,先說說對焦。對焦性能評估主要從這麼幾個方面來看:


對焦觸發響應時間。


成功率和準確率。


弱光和運動狀態下的穩定性。


追焦性能。


以上1,2,3項都是可以依照測試標準(像CIPA,CPIQ之類的),藉助專業設備在實驗室環境中測出來。

深度聊聊 Leica Q


例如這套LED-Panel就是德國的Image Engineering公司的設備,Camera測試工程師習慣管它叫」跑馬燈「。原理超級簡單粗暴,相機對著LED燈箱取景,用機械臂同步觸發相機快門和LED燈箱開關,燈箱裡面的燈泡會極快的勻速逐個點亮,然後看實際拍下的照片,畫面里亮到第幾個燈泡乘以時間間隔,就得出對焦觸發響應時間了。追焦性能其實也能測,但這個爭議比較大,測試場景複雜,而且一定程度上可以作弊,就不展開講了。但任何標準化測試都會有局限性,實驗室測試結果跟日常實際使用會有一定差異,所以只看這個結果不一定靠譜,例如某品牌微單假的一塌糊塗的官方對焦速度。具備認證資質的測試機構像DxO之類的,很大程度上也會依賴外拍來進行二次驗證。比方說,低反差目標下對焦性能會不穩定,一塊粗糙的水泥牆,會發現一米距離對焦沒有任何問題,挪到十米距離反而由於邊緣運算元衰減使得對焦失敗;有些鏡頭coating做得不夠好,在某個室外場景對焦鏡組移動到某個區域的時候,會有嚴重眩光,畫面反差降低到30%不到,導致對焦爬山演算法閉環跑不成功最後屢屢紅框報錯(幾年前的國產手機特別常見)。


這塊測試結果整理起來比較繁雜,裡面各種門道我可以逼逼一星期,長話短說直接談結論,以一台全畫幅橋機的角度來看,Leica Q的單次對焦性能沒的說,足夠快,精度上也完全不用擔心,應付慢節奏的掃街沒有任何問題,但要跟其它微單里對焦牛逼的松下和奧巴比,還是差那麼一丟丟的,達不到point and shoot那種,快門直接到底不用考慮對焦的程度。差在哪兒呢?一個是對焦雖然夠快了,但成功率並不是很完美,在大面積主體縱向移動,還有機身小幅度移動時容易對焦失敗。再一個就是追焦性能一般般,聊勝於無吧。一個相機,對焦性能好壞是很多因素決定的,馬達,對焦鏡組輕量化設計,爬山演算法優化程度,甚至Sensor幀率都會成為瓶頸,例如松下的對焦之所以霸道,跟它的LiveMOS可以做到120fps有很大關係。總的來說,現有對焦性能對Leica Q的使用定位而言,是完全說得過去的。


誇了那麼多,好的壞的都要講,說說日常使用層面的缺點:


首先,菜單邏輯有點亂,層級又多,需要適應。主要表現在頭回用會覺得彆扭,找不著東西,例如菜單第二項是焦距,進入以後才發現裡面內容是對焦模式控制,我讀書少......好在用段時間習慣就好了,反正Leica家的菜單一直都挺個性的。


其次是支持觸摸,甚至手勢滑動操作,這點挺好的,你可以取景界面從上往下划動就可以進入回放,雖然偶爾會不太靈敏;長按對焦框就能可以拖動它選擇對焦位置;甚至ISO界面也能直接屏幕上點選,但這就有問題了,這個操作明顯是從T系列上照搬的,可T系列機身沒Q那麼大啊,它居然把ISO選擇槽放在屏幕最下面,拿尺子比划了一下,正常握姿,你右手需要有根15厘米長的拇指才能覆蓋到,作為對比,中國男性平均丁丁長度是12.5厘米,也就是說.......嗯,好在這個界面下也能用機械滾輪來選擇。


再一個就是EVF靈敏度默認是高,最好設成低,要不有點太敏感了,動不動就黑屏。這塊EVF顯示精細度是可以的,但跟LCD屏有非常大的色差,飽和度奇高,濃艷的有些過分,每次來回切換都有些不適應;另外在移動時會有明顯的彩邊重影,應該是RGB像素單獨刷新的。


下面聊聊最關鍵的成像素質。


畫質範疇專業性要強一些,不是在相機研發領域的童鞋可能會有點難懂。裡面的圖表數據很多,我盡量每個都拿大白話解釋一下,實在搞不懂就當看個新鮮嘛,畢竟這些東西平時不多見。


測試方案上,Leica Q的整套測試我用DxO,Imatest,以及Image Engineering三家方案都對它做過評估,考慮到測試結果的易讀性,挑圖形界面相對友好的IE方案來分析。所有數據整合起來有6萬多組,別說普通器材發燒友了,業內工程師看著都覺得崩潰,所以挑其中代表性的解析力,噪點,顏色,畸變,色散數據來做展示。


先看解析力

深度聊聊 Leica Q



大概測試場景跟這個類似


主要用TE268標版來測,蘋果加州的研發中心用的也是類似的東西,精度上比這個低一些。

深度聊聊 Leica Q



Leica Q用的這個標版,能支持到180MP


講講數據怎麼來看,首先它的測試圖案由不同對比度的Slanted Edge和不同位置的Siements Star組成,還有Dead Leaves枯葉圖,便利性考慮我們主要看裡面的Siements Star輸出。

深度聊聊 Leica Q


Siemens Star國內一般翻譯成西門子星圖,長圖裡的樣子,優點是對銳化不敏感,是個魯棒性很好的測試方案,適合測一些民用消費級拍照設備。講個比較有意思事情,目前主推Siements Star方案的供應商是德國的Image Engineering公司,他們的CTO叫Dietmar Wüller(不會發這個音,反正大家都喊他Uwe),同時還是科隆大學的教授,IEEE會員啥的,很好打交道的一個禿頂德國佬。他的導師給Leica AG做了很多年的諮詢工作,所以他也follow了很多Leica方面的項目,其它像哈蘇,仙娜還有ALPA也都有,偶爾聊到各個品牌研發期間的黑歷史,那可是相當有意思。這些背景使得Image Engineering方案測Leica的機子總會特別的順當,反正我是從沒看到過一組異常數據,難得。

深度聊聊 Leica Q



測出來的數據是這樣子的,先看解析力分布情況。每個圓圈區塊代表像場中對應位置的解析力,黑色區域代表理論最高解析力,白色部分的是實測解析力,所以白色面積越大越好,中間數字對應著比例。你仔細看它有點像實況足球球員屬性的雷達圖,實際上對應的是各個方向的解析力,要知道鏡頭組裝和研磨都會存在公差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解析力有差異很正常。裡面的數值我取的MTF-10,單位是LP/PH,更側重極限解析力。

深度聊聊 Leica Q



另一張圖就是MTF圖了,跟平時一些器材玩家看的不太一樣哈,做研發的會更習慣這個形式的。很多人覺得解析力,啊,不就多少多少線嘛。沒那麼簡單滴~解析力這個說法本身就很 tricky。MTF數據的輸出結果是一組函數,用來描述:光電轉換系統處理後的信號跟標版的原始信號比對的結果,信息保留的多,解析力就好。


不同的MTF數值表明了相機整體的成像特性,就跟看發動機動力輸出曲線一樣,不能只看最高峰值的那個點,要看各個轉速下的扭矩特性,同樣馬力的發動機,不同的動力輸出曲線能帶來完全不一樣的駕駛感受。


具體來講:


MTF60到MTF80區域就相當於對應的數值是這個鏡頭的反差表現,主要記錄物體的巨大明暗輪廓,例如......白色背景下的裸體奧尼爾。

MTF50就常見了,相當於人眼最敏感的畫面銳利度,黑和白之間的過渡是否清晰陡峭。


MTF10意味著極限解析力,也就是對最細微細節記錄的能力,例如拍風景什麼的,遠處山頭上一棵樹上面一片葉子的葉脈上的一根絨毛。


以上三個維度粗略決定了鏡頭或者相機的解析力風格是什麼樣子的,但實際上想要兼顧三者是非常非常難的,鏡頭反差過高往往細微細節的記錄就會很難做,就像發動機低扭好了高轉就不行,F1那種高轉引擎在低轉速的時候車子起步都難,哈哈,真心愛往汽車上扯。


奧林巴斯有些相機的MTF50和MTF70就都很高,MTF10就一般,所以成像風格就是鏡頭反差很高,看起來很銳利,但你仔細放大了看細節就一般般了,當然也有特例,它家有幾支微距頭細節豐富的跟開掛一樣。不同用途的相機對MTF特性也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例如中大畫幅鏡頭,軍用偵查鏡頭之類的就很看重MTF10的性能,反差銳利度這些偏消費需求的東西反而不是那麼重要了,有個NASA的朋友做項目甚至會專門評估罕見的MTF5表現,簡直喪心病狂。其它的還有解析力在整個像場分布的均勻性,也就是中央和邊緣解析力的是否一致,一些電影鏡頭像蔡司的Ultra Prime系列就很重視這個,實測結果驚人的牛逼,當然價格也很牛逼,畢竟錢砸到位了。


而很多鏡頭測試網站一般只會po出來MTF50數據,其實是個約定俗成的習慣了,畢竟那麼大一堆數據理解分析起來很有難度,這還沒包含Visual MTF呢,實際經驗來看MTF50也確實比較適配主流觀感,人眼本身是個低通型的系統。


大概的知識鋪墊先這麼著,下面來看Leica Q的測試數據:

深度聊聊 Leica Q



F/1.7

深度聊聊 Leica Q


F/2

深度聊聊 Leica Q



F/2.8

深度聊聊 Leica Q



F4

深度聊聊 Leica Q


F/5.6

深度聊聊 Leica Q



F/8

深度聊聊 Leica Q



F/11

深度聊聊 Leica Q



F/16


簡單分析下:


MTF風格有點像Leica早期的Summicron頭,比較適合顆粒細膩階調柔和的膠捲,反差不高,更偏重於細微細節,一定程度上兼顧了銳利度。這也是現在高像素數碼時代的大趨勢。


F1.7光圈全開狀態下,中央解析力能做到MTF10 1585LP/PH,MTF50 860LP/PH,數值很不錯,完全可用,給贊!一般來說MTF10過了1200平時用就沒啥大問題。相比之下邊緣解析力不是那麼出彩。


F5.6附近中央解析力算是達到了最佳狀態,但邊緣成像還是不算太好約為中央的75%,可以接受,考慮到全幅廣角頭邊緣成像確實難做,兩萬多塊錢,你還要怎樣!


F8開始出現輕微衰減,但好處是此時邊緣成像達到最佳狀態,可以拍拍風景啥的。


F11,F16下大幅下降,甚至F16比F1.7全開狀態還要差,數值不佳不建議使用,拍星芒拉長曝之類的場景要注意下。


總體來看很不錯,全開光圈隨便拍才符合它的定位,大量實拍樣片來看(後面會放樣片),微反差紋理的細膩感也的確有幾分Leica的韻味。畢竟價格擺在那,跟那堆M的牛頭比是騙人的,但要知道,在體積重量嚴格限制,擁有F1.7的大光圈,同時還要兼顧輕量化對焦模組以保證自動對焦效率等等,諸多桎梏之下,能做出這樣的全幅廣角鏡頭,Leica Q的表現絕對算是高水準的了。感謝Leica,感謝松下,感謝柯尼卡美能達。


稍微說點其它的,很多人習慣性的把解析力理解成鏡頭的一個特性,其實不太對,相機作為一個光電轉換系統,大概是這樣子的:


光線 Lens Sensor ISP 圖像


整個過程中鏡頭、感光元件、圖像處理器,三者都會對最終圖像的解析力產生影響,而且隨著現在光學組件和CMOS發展遇到一定瓶頸的情況下,ISP圖像處理器在其中的作用也變得越發重要。ISP在解析力方面幹了啥?要知道大部分類型的感光元件都是Bayer式排列的(忽略特例Foveon X3),上面的每個物理像素只能是R,G,B中的一個(忽略特例W像素),而我們最終看到的jpeg圖像卻是每個像素都是RGB混合的,因為期間ISP負責把Bayer陣列信號處理,利用卷積和鄰域差值等demosaicing演算法,也就是去馬賽克處理,來猜出每個像素應該顯示什麼顏色。這個處理過程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解析力表現以及摩爾紋控制。當然還有些其它的演算法,像OECF階調再映射方面的Local Tone Mapping處理也會對亮部和暗部細節帶來很大影響,三*總部那邊很重視類似技術,因為同樣原理可以大幅提升屏幕的bit數,實際模擬效果來看還是很牛逼的,主要難點是要想效果好運算量會很大,以前香港讀研的同學就負責過這個。


一句話總結話就是:相機處理器性能也會直接影響解析力表現。之前某實驗室內部評估,在同樣的攝像頭硬體配置下,高通的810相對之前確實會帶來觀感可辨識的解析力提升。在研發階段有的人會通過Razer剃刀法來單獨測Sensor和ISP配合下的解析力表現,這個跟普通消費者關係不大,就不展開來講了哈。


再來看看噪點方面


相機的曝光性能,信噪比表現,在測試的時候一般習慣叫它OECF(光電轉換係數)。說白了,相機本質上是個光電轉換設備,這種測試就是看它在每個ISO檔位下,把不同亮度的光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的能力。能力越好,信噪比就越高,動態範圍越廣,噪點也越少。


左圖裡面x軸代表不同的亮度信號,Y軸是數字信號,由於人眼視覺特性的原因兩者不是線性對應的,會有一定的斜率變化;豎著兩條紅線之間的距離表示有效動態範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相機寬容度。


右圖是噪點分布,原理是類似的,需要指出的是這裡採用Visual Noise,也就是視覺噪點來評估,有多個觀察態,像圖中的Set1,Set2,Set3分別對應著三種不同的觀察視距,再通過對應的CSF人類視覺函數換算得來的數值,大概意思是,你分別通過:1,百分百放大;2,在一塊大尺寸的電腦顯示器上;3,在手機屏幕上;這三個方式下看照片,對應的噪點感受。理解門檻有點高哈,你想,列印成同樣大小的照片,4個像素裡面有一個噪點和4千萬像素裡面有一個噪點,觀感能一樣嗎?當然不一樣,就這麼個理兒。Y軸對應的噪點數值可以簡單粗暴的理解:越低越好,4以下的一般人都能接受,6以上一般人都難以接受。

深度聊聊 Leica Q



ISO 100

深度聊聊 Leica Q



ISO 200

深度聊聊 Leica Q



ISO 400

深度聊聊 Leica Q



ISO 800

深度聊聊 Leica Q



ISO 1600

深度聊聊 Leica Q



ISO 3200

深度聊聊 Leica Q



ISO 6400

深度聊聊 Leica Q



ISO 12500

深度聊聊 Leica Q



ISO 25000

深度聊聊 Leica Q



ISO 50000


ISO100到800都沒毛病,數值很穩定很接近,這幾個檔位畫質區別不大,寬容度也都挺好,隨便用。


ISO1600之後寬容度開始下降,噪點也有所增多,放心,用是沒問題的。


ISO6400的暗部細節損失兩檔左右,暗部噪點大量增加。


以灰度噪點為主,彩色噪點明顯要少很多,這是好事,是個討巧的做法,因為人眼對彩色噪點很敏感,反而適度保留些灰度噪點能夠提升細節表現,蘋果的工程師就很喜歡這麼做,PS,蘋果其實從DxO那邊挖了不少人,DxO的CEO估計很不開心...回正題,看RGB曲線特徵會發現R值是被壓低的,也就是說,你後期強行拉曝光也不會出現太過惹眼的紅色噪點,很不錯,近幾年有些全畫幅機子稍微拉一下就能隱隱看出暗部偏紫紅。


從VisualNoise分布來看,ISO6400是個分水嶺,從這個檔位開始,噪點會相對容易覺察。


總結就是,Leica Q的噪點表現沒毛病,妥妥的同級別一線水準,3200以內隨便用,甚至比自家貴得多的大M都要好很多。更何況配合光學防抖以及F1.7的光圈,ISO用到6400足夠覆蓋絕大部分場景了。


看看色彩方面


Leica Q機內飽和度設置項裡面內置了下面6個色彩模式:黑白,低,較低,標準,較高,高。考慮到黑白模式是玄學,講不清楚,我乾脆就沒在實驗室里測。其它5個色彩模式都用標準色卡測了一下,測試環境為D65標準光源,CRI 98以上。最終結果用CIE LCH色彩空間來展示,這是色彩管理裡面最容易搞懂的模型了,幾句話就能講明白,而且很多屏幕測試里也會用到,大概講一下,萬一學會了就可以去裝逼了。


首先CIE LCH跟我們平時接觸的RGB坐標差不多,是用來量化色彩差異的空間模型。


例如,我問你紅色跟綠色的差別大,還是綠色跟淺綠色差別大?答案很明顯,肯定前者大。那好,繼續問:差多少?這時候就需要用一套大家都認可的體系來定義顏色,然後矩陣運算,來達到量化顏色差異的目的。其實很多人覺得IEEE協會很牛逼可以制訂各種標準,但具體牛逼在哪卻說不出來,主要因為它能夠定義一個東西,然後告訴所有人在我的定義下如何量化它。

深度聊聊 Leica Q



CIE 色彩空間


CIE LCH的色彩空間呢,它通過過L*C*H三個坐標來描述顏色,借用上面CIE Lab的空間圖來表示:


L表示色彩的明暗度(上下方向),


C表示飽和度(由圓心往外側的距離,越靠邊越濃),


H表示色調(色盤平面紅綠藍意味著不同的方向,跟時鐘指針一樣,轉到不同的角度意味著不同的顏色)。


Delta L,Delta C,Delta H就分別表示跟目標顏色之間的亮度差異,飽和度差異,色調差異;我們常說的Delta E則是三者差異的匯總。如果還不懂...多喝點熱水。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較低

深度聊聊 Leica Q



普通

深度聊聊 Leica Q



較高

深度聊聊 Leica Q




上面那些圖其實信息量蠻大的,但需要大量的測試經驗才能看出門道來。Leica Q的主要色彩差異集中在高亮的粉紅色和較暗的深藍色區域,有那麼點點傳統Leica的意思。玩了那麼多年徠卡,啥是Leica味兒講真我也很難給出確切的定義,只能大概的描述成亮部偏暖,暗部偏冷,綠色相對保守,大概就是這麼個樣子。你讓我用RGB通道拉個大概的曲線只要10秒,用語言來描述顏色這個......太難了,跟寫音頻設備測評一樣,容易玄學化,講不明白。


需要補充的是,像圖中很多顏色的Delta E高達十幾,看起來很高,其實很正常哈,各家相機JPEG直出,甚至raw也都好不到哪兒去。未受過專業訓練的人,Delta E在8以內不做刻意暗示是分辨不太出來的,更何況統計數據表明,不同區域人種,對不同色彩的分辨能力也會有很大差別,所以顏色還原這事兒真不好說。


很多人用相機就糾結它顏色準不準,說raw文件色彩真實啥的,別信這個,這年頭誰不在raw文件里做點手腳啊,適合你眼睛的就是最好的。說句得罪人的話:普通的民用消費級相機,追求色彩(光譜)的絕對還原沒有任何意義。沒有廠家的工程師會抱著顏色絕對準確的目的去標定一個相機,那顏色會很難看,這早已被驗證過無數次,就跟很多人點菜嘴上講究原汁原味,但真一桌子菜不放鹽不放糖不加任何調味兒料,就拿白水煮,一筷子下去肯定罵娘。話說華為的手機自打跟Leica合作以後,特定色彩模式下就挺有意思的,如果你想低成本體驗德味兒,不妨試試。要知道Leica千把個人,為了跟華為合作派過去六十多個,就算做個色彩濾鏡也是出了力氣的,但別想太多,我只說色彩啊,沒說別的。


實際用起來呢,Leica Q的顏色的跟期待中還是有差距的,主要表現在:很平淡,很日系,味道上不太夠,而且對膚色處理上有點像尼康D800之後的那幾代機子,不是紅潤風格的,倒也不難看啦,偶爾低色溫場景下膚色會有些偏黃綠。我這種懶人JPEG黨,平時用都是把飽和度設成較高或者最高,才感覺勉強有那麼點意思,當然個人口味你適當參考就好,別太當真。現在的M機身(240這一代)相比以往已經少了很多味道了,Leica Q比M還要清湯寡水一些。


之前也說了跟ISP有關,除此之外,鏡頭本身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有個東西,業內術語叫做光譜截斷特性,要知道Coating鍍膜工藝,鏡片材質,甚至鏡組設計,都是會影響特定光譜的傳遞效率,而組成一支完整的鏡頭後,最終就會形成自己獨有的顏色傾向——大白話:鏡頭偏色。例如很多人推崇老電影頭的味道,其實是因為一部分鏡頭原本是為黑白影像設計的,拿來拍彩色難免會有偏色,另外Leica自家老Noctilux頭就公認的偏紅光譜,整體偏暖,而某日系副廠頭曾經大批量偏黃,其實是它那一代的鏡片材質出了點問題,後來改良了。其它的,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尼康也出光學眼鏡片,還挺貴的,有幾個批次也容易偏黃,因為老化過快。考慮到Q的整個研發製造背景,這樣的色彩表現倒也說得過去,反正後來新的SL系列也是半斤八兩。


畸變方面

深度聊聊 Leica Q



畸變點陣圖


左圖是實測錨點與標版上錨點的對比,右圖是各個位置的畸變方向,這個測試是故意開啟O.I.S的,看看有沒有影響。最終iQ-Analyzer分析後的結果還是相當不錯的,LGD值在0.3,這點畸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根據經驗來看,肯定有機內修正的功勞。

深度聊聊 Leica Q



色散點陣圖


再一個就是色散了,不同顏色的箭頭代表不同光譜的偏移方向,如果三者指向不同的方向,不能重合在一起,那就意味著色散現象。最終輸出結果是平均值0.08,極個別點最高值0.29,肉眼基本看不到,沒毛病。理論上講,色散還分橫向和縱向兩種,最容易被覺察的不良後果應該是紫邊現象了,Leica Q我實際用起來也覺得紫邊抑制的很好,甚至在寫這個測試項之前我都壓根忘了這嘛事兒了。


邊緣失光

深度聊聊 Leica Q



邊緣失光3D分布圖


對於邊緣失光,也就是常說的暗角,我們用更形象一些的3D視圖來看。中間向上凸起的綠色部分指畫面中央區域,四周往下耷拉的是像場邊緣。越往下垂說明暗角越嚴重。這個超級簡單,具體怎麼看應該不用講解了吧~


補充一下,由於光學設計的諸多限制,廣角鏡頭先天就存在較為嚴重的邊緣失光特性,是很正常而且是現階段技術難以解決的。目前主流方式是通過機內演算法稍做下邊緣補償,讓暗角不至於太誇張就好,帶來的問題是有些弱光場景下畫面邊角區域的噪點會更明顯一些,Leica Q就有這個問題。經驗來看,邊緣亮度下降0.6個F-Stop以內都算可以接受,甚至我個人覺得差1檔也行,別太誇張就好,有點暗角挺好看的。


實測呢,全開光圈,有1.1個F-Stop的邊緣失光,分布區域為31.2%,還算不錯,另外對焦無限遠會比對焦近處暗角更嚴重一些。光圈收到F/5.6以後就好很多了。


最後看看樣片


講了那麼多技術性的東西,估計很多人都看不下去了,咱們再看看樣片。


量挺大,路邊隨手拍居多,因為人懶所以主要還是JPEG直出為主,機內設置下色彩風格就一路咔咔捏了,有時候光圈都會忘記調,其中在Sausalito海邊的照片是我手殘,掏相機時候誤撥滾輪減了三分之二檔EV,電腦上往回拉了拉補救了一下,也算個參考吧,現在的JPEG後期寬容度都挺大的,RAW文件真沒太大必要。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Leica Q 在 1/2000S 以上會使用電子快門,由於Sensor不支持全域快門,是逐行掃描的,所以想上面這張照片,在機身或目標有移動的情況下,有一定程度上可覺察的果凍現象。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上面這張是刻意用RAW文件拉過的,主要留意右上角,能看到噪點會明顯更多一些。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我個人很喜歡的一點,支持手機App遠程控制拍攝,連接過程很簡單流暢度也可以。最主要的用處是,讓你很安全的掃街。我一般把相機掛了胸口,用手機控制取景拍攝,很安全很隨意,各種痴漢視角。唯一一點問題是遠程控制耗電量有點大,建議買幾塊松下的電池,完美兼容。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深度聊聊 Leica Q



用了那麼久,Leica Q在性能方面你完全不存在任何擔心,你需要care的主要問題反而是焦距。28mm,看似上手簡單,跟手機攝像頭焦段差不多,其實並不太容易出片子。我知道的很多人文攝影師,都表示過28這個焦段很難駕馭,要花很長時間適應。原因呢,一方面是廣角信息量大,而拍好照片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做減法,對構圖要求更為苛刻;另一方面是維持畫面主體的比例,越廣的焦段就要讓相機離目標越近,這才是最難的,需要強大的內心(臉皮)。掃街時候,拍一些表情特寫,28mm意味要把相機懟到離別人臉只有幾十公分的距離,在國內還好,像紐約,舊金山灣區你這樣拍老黑試試?看會不會被打。雖然它也內置了35mm和50mm模擬裁剪,可損失像素不說,透視視角還是有明顯差異的。


如果你能夠駕馭這個焦段,那沒問題了,Leica是個小眾牌子,但Leica Q是個完全不小眾的好相機,掏錢買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ouchSky摩天 的精彩文章:

TAG:TouchSky摩天 |

您可能感興趣

由淺入深聊聊SAP Cloud Platform
聊聊英國的Quaker school
Turbo Charger!聊聊快充技術
聊聊Cloud Foundry開源PaaS雲平台
聊聊「萬眾期待」的GeForce RTX
今天聊聊Teacher』spet這個話題
聊聊hikari與tomcat jdbc pool的fail fast
在 adidas Originals Arkyn Party 上,我們聊聊了「女性平權」和「潮流文化」
看了木村拓哉 x 竇靖童的廣告嗎?來聊聊Levi』s Vintage Clothing
For daugthers:這一天想和Mom聊聊關於美麗的秘密
聊聊上海幾家精緻的Brunch&Cafe店
好貴!聊聊全新的MacBook Pro
聊聊全局服務ID-Snowflake
Apple Store 入華十年,聊聊你與 Ta 的故事
特別篇/聊聊ChinaJoy
鞋先生和您聊聊 Nike Air Jordan 1 的進化歷史
從Ayawawa聊聊PUA學
真的是為了交朋友 聊聊Nokia 8 Sirocco旗艦機
大屏幕上見,聊聊iPhone XS、iPhone XS MAX的全面屏
獨家專訪Levi s現任品牌歷史官Tracey Panek,聊聊時尚圈的復古回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