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怎麼正確認識祖國醫學與西方醫學,未來人類健康誰離得開誰?

怎麼正確認識祖國醫學與西方醫學,未來人類健康誰離得開誰?

怎麼正確認識祖國醫學與西方醫學,未來人類健康誰離得開誰?

作者:周亞東(原創)

在社會主義的今天,生活條件是越來越好,科技發達了,放眼世界,醫院越來越多,越建越寬,葯種數量及需求量越來越大,據報道多省人民醫院一年的收入100億以上,可以用「生意興隆」來形容,這說明患病者越來越多。據研究統計亞健康人群逐年上升,約佔全球總數的75%以上,近年來出現很多怪病、雜病、難病,非健康狀態的困惑成為人們的首要問題,這麼多患病和亞健康人群,怎麼服務好呢?

亞健康動態

目前社會主要以西醫、中醫、名族醫院為醫療服務主力,服務以病人群及部分亞健康人群,很多朋友生病後為選擇中醫治療,還是西醫治療而糾結,也有一些亞健康人群直接到養生館療養院、康復院、美容院、推拿院、足療館等與健康有關的社會組織或個體服務部門做調理,小編提醒,養生不可盲目,生命豈能兒戲,請選擇專業度較高的醫養服務部門。

祖國文化

因文化、理論體系、治療方法等的差異和生存競爭,導致中西醫之間一直存在矛盾,西方醫學進入中國大約是1840年前後,西方醫學文化進入中國絕不是偶然,小編整理以下幾個原因,僅供參考:

一是交流時的文化滲透,因為當時能到國外交流學習或能與到中國的外國人交流的,都是有錢人或大官或文化層次比較高的人,這些人影響力比較強;

二是戰亂的需要,當時戰爭連連,西醫本就是在戰爭中誕生的;

三是因清朝的閉關導致落後,及國人的崇洋心態和新奇心態;

四是當時西方醫學確實有「價值」,使用量少,且見效快,換取利益快;等因素。

西方醫學

在西方醫學未進入中國前,幾千年中,人們主要以中藥、針刺、艾灸、按蹺、刺絡、刮痧、拔罐等綜合性天然技術服務「炎黃子孫」,而祖國醫學是以大量經驗實踐驗證的學術體系(漫長的幾千年經驗),西方醫學是以大量動物實驗或化學實驗的學術體系(短暫的幾百年實驗),從科學上來論祖國醫學是不科學的,因為無法解釋清楚,經絡看不見,中藥治病也說得清楚,常人悟不懂,只能通過現象及治療結果來總結證明,而西方醫學則是科學的,成分說得清楚,直觀易懂,實驗證明有依據,中西醫文化怎麼發揮作用,體現價值?小編借用毛主席的思想中的一句話,「以中為主,西為中用,團結新老中西醫,為開展偉大的人民衛生工作而奮鬥。」

科學實驗

祖國醫學講的是辨證施治,個體差異,因人而異,因時而治,天人合一等,把生命與宇宙統一的去看待,通過現象看本質,理法清晰,主要是精神和統籌的層次;而西方醫學講的是實驗證明,看到具體的分子結構和具體的化學變化,對照實驗,講結果數據,指哪打哪等,是物質層次的實驗性科學,但確實有其有效性,如果把祖國醫學和西方醫學看成對立矛盾,那祖國醫學為陽,是精神、意識,而西方醫學為陰,是行為、運用,我們應該以精神意識指導行為去運用,以祖國醫學為主導,指導統籌中西醫技術,服務人民,這才是人類衛生事業的福音。

祖國醫學脈診

任何一種文化只要獨立的理論體系和學術芥蒂都有可能帶來衝突(矛盾),矛盾雖能產生動力,但不是解決問題的最終方法,我們應該以包容的心態對待整體醫養體系,當面對西方醫學文化時,要以西方醫學的理論體系理解運用(看待),用祖國醫學的思路和體系去看西方科學,肯定會越看越矛盾,而受西方文化熏陶和對祖國文化有偏見者,則應該以祖國醫學文化的理論體系去理解運用,自然就順眼了,怎麼會有衝突,看待事物我們需要一分為二,既要看到優勢又要看到劣勢,用好優勢規避劣勢,小編看來,既然西方醫學文化來到中國,別人是客人,我們就應該熱情的接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祖國醫學是主人,西方醫學是客人,中國本來就是禮儀之邦,排擠不是國人的作風。

祖國醫學針刺

我們都知道治療疾病和亞健康調理,關鍵是準確的找到病根和把握病情,才能更好的進行治療,祖國醫學以望聞問切診斷疾病,可以看到功能上的病變,而西方醫學是以光學、聲學、磁學、生理變化等方式診斷疾病,可以看到器質上的病變,何不和而用之?功能上的病變則是祖國醫學的強項,能在疾病發展的前期診斷出來,經過自我修整或調理疏通,把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對於疑難雜症的治療祖國醫學也能標本兼顧,可以說祖國醫學是預防醫學也是治療醫學;西方醫學在檢查與外科技術的發展,我們是顯而易見的,如砍傷、事故傷等,都需要西方醫學的治療,對於細菌病毒性的感染及防禦也需要西方醫學,因此西方醫學也是預防醫學也是治療醫學,對於外科手術祖國醫學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何不取之長補之短?

包容

小編結語:生命只有一次,健康需要珍惜和重視,醫療是為疾病服務的,當疾病沒有完全形成前可以通過簡單的調理改善或自我修整,恢復健康,不要等堤壩出現大洞了才去修補,醫是在抗洪,而養是防洪,請提前加固提拔。

鄭重聲明:版權所有,作者保留權利,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平台立場。文章觀點如有得罪之處,請海涵,歡迎提出意見,在文章下留言。

編輯:陳永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醫學生不配得到關懷!學醫的無奈誰人能懂
漢墓出土2部「奇書」,醫學與算術「新視界」,西方學者卻否認?
醫學究竟是什麼?
「道醫」,「中醫」,「巫醫」,這三種醫學你能分得清嗎?
被誤解的康復醫學,魔幻康復醫學!
伍學瀚醫師: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對頸椎病的不同認知
哈佛醫學院訪問學者:孩子很少去醫院的爸媽,都做對了什麼?
道醫學的學術方法
《自然·醫學》:科學家們對基因療法有了新認識
科學與心學,基礎醫學與能量醫學,能看懂嗎?
用中醫理論指導西醫,醫學才能夠突破!
醫學留學,我該怎麼選擇
作為醫生,怎樣樹立正確合理的醫學觀念?
心身醫學是現代醫學的發現?來看仲景怎麼說
什麼是敘事醫學?
潘德孚:西方醫學為什麼不講養生?
美國加州大學用醫學角度告訴你:想孩子學的好,掌握三種方法!
此人是朱熹的老鄉,如今尊為世界法醫學鼻祖,因為他能讓死人說話
「健康科普」醫生:不只是治「人」,醫學還該讓健康人遠離疾病!
你即將入學的醫學院,長啥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