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書法家,是標準的高薪族!
辛亥革命後,清王朝巢傾卵覆,一大批官吏「下崗」,其中書法技藝超群者,或求經濟和人格獨立,或為生計所迫,都華麗轉身,一躍成為民國書法名家。據《海上墨林》記載,晚清前後聚集到上海的書畫家多達671人。儘管那時國家動蕩,經濟蕭條,戰火紛飛,可是由於他們的加入,卻帶來了中國書法發展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大大刺激了人們購買慾望,促進了書法藝術市場的興盛。因為需求旺盛,那時的書法貴得驚人。
民國初年,離京到滬的陳寶琛、沈曾植、張謇、陳三立、朱祖謀、康有為、曾熙、李瑞清、鄭孝胥等等,以遺老自居,大多以鬻字為生。他們是前清高官名臣、碩學鴻儒,名氣很大,儘管字價很高,但求字者仍絡繹不絕。鄭孝胥為交通銀行題寫「交通銀行」四個字,潤筆為四千兩銀子。1915年刊印的初版《詞源》兩個字,他即收潤筆費500兩。他為商務印書館題寫館名,每個字要兩千兩。
儘管已經寫好了,可是商務印書館要求其題款時註明於「民國某某年」,這下激怒了這位大清遺臣,他當場將墨寶付之一炬,一萬兩白銀就這樣付諸東流,可他毫不在乎。
不僅這些前清遺老的書法價高字貴,而且民國官員的字也價格不菲。那時,不會畫畫可以做官,但字寫得不好斷難當官。此外,武人學文是民國的時風,蔣介石、張鳳翙、張伯英、黎元洪、徐世昌、馮玉祥都寫得一手好字。抗戰時期,國民黨元老吳敬恆在重慶生活困難,便在重慶《中央日報》上登廣告,申明開始鬻字,直到抗戰勝利,回到上海時,還是生意興隆,被人戲稱為「書畫托拉斯」,7年間他賣字得到五六萬塊銀元。
不但這些前清遺老和民國大佬們的字貴,就是李叔同、聞一多、郁達夫、黃炎培、馬公愚等文人學者也賣字,也貴得令人咋舌。學界「狂人」黃侃掛出的書法潤例便是:四尺全張以內八元,寫扇四元/件,榜書每字四元;另聲明為人書作「碑銘墓誌」潤筆另議,有時還要另加磨墨費一成。他為人寫的《九江荊有岩母墓表並篆額》就得到500塊銀元。
我們可以作個比較:
與畫家相比,字比畫貴。畫壇盟主吳昌碩自定潤例時便稱「書畫一例」:堂匾廿兩,齋匾八兩,楹聯三尺三兩、四尺四兩、五尺五兩、六尺八兩,橫直整張四尺八兩、五尺十二兩、六尺十六兩(一兩約1.4元)。而康有為的書法潤例:中堂,七尺者三十元,每減一尺減二元,每加一尺加二元;楹聯,四尺者十二元,每加一尺加二元。這遠高於吳昌碩。齊白石初到北京,在琉璃廠掛單,畫一幅扇面才兩元,而已有盛名的豐子愷一幅扇面也才三元,還都不及黃侃。
與作家相比,寫字甚於作文。民國時期名作家的收入十分可觀。1928年,魯迅在《日記》中提到的所有收入加起來是5472元。但比起寫五個字便得萬兩白銀的鄭孝胥來,還差得遠啊。
與普通工薪族相比,書法家是高收入人群。據記載,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在上海一個衛生局的科長月收入在30元左右,一個普通市民家庭月開銷不過50多元;北京租一個四合院,每月僅20元左右。如此看來,民國時期的書法名家是標準的高薪族。
如今,人們常嘆:「好字不如賴畫。」「一流的書法家的筆潤比不上三流的畫家。」究其原因,因為人們已經不用毛筆寫字,對書法的感受和認知欠缺;書法不像繪畫那樣有直觀的形象和豐富的色彩,欣賞書法需要更高的審美能力;江湖上濫竽充數者太多,彷彿最容易當的就是書法家。其實,書法因其至簡也就至難,技術含量極高,最難當的就是書法家,最貴也應當是書法,五年前黃庭堅《砥柱銘》就拍得4.3億多元,創下中國藝術品拍賣的世界紀錄。
TAG:齋軒堂 |
※「中國第一美女書法家」,竟然也是假的!
※有境界的書法家和有意思的書法作品,都是「熬」出來的!
※既是女皇,又是書法家,中國歷史上唯一!
※有境界的書法家和有意思的書法作品,都是「熬」出來的
※顏真卿不僅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還是精忠報國的烈士
※精通道家兵家,縱橫家,法家思想,他才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最強者!
※民國最狂的書法家,稱:我就是用腳寫字,都比郭沫若的書法要強
※戰國法家的商鞅的八大名言,值得回味的經典!
※戰國時期法家跟儒家的三點區別
※抗日名將的書法,比現在有些書法家的水平只高不低!
※意境之美是書法的靈魂,也是「字匠」和書法家的根本區別所在
※最像孩子的三位書法家,意境高遠!
※他是民國書法家,楷書自然流暢,後人說他的書法直追「宋四家」,當代書法家寫的出來嗎
※保安的書法讓書法家汗顏,網友說:「高手在民間。」
※民國「二王熱」,大書法家們學王羲之,誰寫得最好?
※盤點戰國時期的6大變法家,其中有一位是國王,結果卻是死於飢餓
※民國四大書法家,皆是政壇文壇兩不誤的「人才」
※中國書法家的資格認定不在中書協!
※一幅國外的「亂畫」賣4億,中國書法家王東齡的「亂書」卻被狂批
※優秀的書法家,無不都是大學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