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神機軍師之死:朱元璋為何要除掉劉伯溫

神機軍師之死:朱元璋為何要除掉劉伯溫


今天如果問人們,劉伯溫是什麼人,估計很多人都說知道。這個在中國歷史上可與張良、諸葛亮齊名的人物,已不僅僅是歷史片斷的閃亮。劉伯溫名劉基,傳說中是一個妙算陰陽的神一般的人物,能前知500年,後知500年,而真實的劉伯溫在其生前和身後,原本並沒有這麼高的名聲,他是個神機軍師,也是個落寞英雄。



神機軍師之死:朱元璋為何要除掉劉伯溫


蟄居隱士走出茅廬


劉基是元末進士,在元朝20多年宦途中,一直沉淪下僚。心灰意冷的劉基,寄情山水,飲酒賦詩,遣興自娛,隱居在南山之下。劉基的出山,一半是請去的,一半是被逼去的。


朱元璋對劉基,早已耳聞。朱元璋曾令部將強迫劉基出山,將他帶到金陵。無奈劉基確實不想留,朱元璋只好放他回去。不過,劉基這樣的人才朱元璋肯定會始終惦記著。不久,朱元璋又派部將孫炎勸劉基出山。


孫炎這個人,史上並不出名;但在當時,卻是朱元璋最得力的幹將。這個人身高六尺,面黑如鐵,有隻腳還有點跛,不怎麼讀書,但卻喜歡賦詩,往往有奇句,又善於雄辯,開口就是數千言,人人都怕他那張嘴。孫炎非常喜歡喝酒,喝了酒後作詩辯論,有如神助,豪情萬丈。


神機軍師之死:朱元璋為何要除掉劉伯溫



孫炎開始是派使者去請劉基。請了幾次,劉基就是不肯出山,不過送了一柄寶劍給孫炎。孫炎將寶劍封還,還作了一首《寶劍歌》,大意說這寶劍是劉郎的傳家寶,我不敢接受,還給您,希望您能夠獻給明主,這才合適。孫炎還附上了一封信,洋洋數千字,說的也是要劉基出山,幫朱元璋做一番事業。


劉基終於去見孫炎。孫炎擺上酒,與劉基對飲,談論古今成敗的往事,好像大河奔騰一樣,滔滔不絕,一發而不可收。這一來,倒讓劉基佩服不已,說:「我劉基開始以為比您強,聽了您的高論之後,我哪裡敢跟您比啊。」孫炎以其豪情與雄辯折服劉基,完成了朱元璋下達的任務。


當時,各種勢力縱橫捭闔、互爭勝負,聲名在外的劉基想要安安穩穩地隱居幾乎是不可能的,他必須做出選擇,以獲萬全。而朱元璋勢力無疑是一個最佳的選擇。在當時的割據勢力中,只有朱元璋兵精將強,看起來最有前途。經過一段時間猶豫後,本來不情不願的劉基也順水推舟,終於來到當時朱元璋的權力中心。


神機軍師之死:朱元璋為何要除掉劉伯溫



朱元璋對於劉基的了解,似乎局限於其「象緯之學」,即觀天象驗讖緯的本領。所以他徵用劉基,最初的目的也是想藉助劉基的術數之學。據說劉基見到朱元璋時,朱元璋問的第一句話是:「能詩乎?」劉基的回答是:「詩是儒者的末事,哪有不能的?」朱元璋就拿著手中的筷子,讓劉基賦詩。劉基隨口念道:「一對湘江玉並看,二妃曾灑淚痕斑。」朱元璋蹙眉道:「秀才氣味。」劉基接著說:「漢家四百年天下,盡在留侯一借間。」留侯指張良,他是劉邦的謀臣,也是漢朝開國功臣,曾借劉邦吃飯用的筷子,用以指劃當時天下大勢,為劉邦出謀劃策。朱元璋聽完劉基的詩大喜。對劉基的印象也由一個術士,變為一個酸儒,再變為一個張良般的謀略之士。


初見賦詩的傳奇,道出了劉基的性格。劉基決不是一個單純的術士,也不是一個只會吟詩的文人,而是一個具有遠大抱負的儒生。據說,劉基當時向朱元璋呈了《時務十八策》暢論天下時事,只是記錄失載,後人無法得知具體內容。


神機軍師妙定天下

傳說中的劉基,是個深諳陰陽八卦,專事風水占卜,能呼風喚雨、料事如神的奇人,這當然是神化了。但他確實多識博學,才思敏捷,除經史詩文外,軍事韜略、兵法智術、天文地理乃至陰陽五行都十分精通,而且為人機警,處事有決斷,具備優秀謀臣的膽識和勇氣,所以歸依朱元璋以後,很快便表現出不凡的才能,成為朱元璋智囊中的核心。



神機軍師之死:朱元璋為何要除掉劉伯溫



劉基初到金陵時,朱元璋在軍事政治上正處於一個關鍵時刻。東邊張士誠,西邊陳友諒,勢力不容小覷,而且他們有夾攻朱元璋的意圖。朱元璋雖早有效法劉邦的意思,但一直未立自己的旗號,而尊奉劉福通控制下的小明王韓林兒為主公。因此打破軍事上張陳的夾擊和政治上受制於人的局面,是朱元璋繼續發展勢力、爭雄取勝的關鍵一步。

至正二十年,陳友諒攻下了南京外圍重鎮太平,殺了朱元璋的養子,在太平立國,自稱皇帝,並調集舟師,從江州直指應天。同時,聲稱此役有張士誠配合,攻陷應天指日可待。朱元璋的部將感到局勢緊張。有的主張決一死戰,有的主張棄城轉移,也有的主張獻城投降。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朱元璋一時也拿不定主意,便問劉基。劉基斬釘截鐵地回答,先斬主降者和言逃者,才能破敵獲勝。他說,陳友諒驕橫一世,其心無日不忘金陵;現在氣勢洶洶順江東下,是向我示威,逼我退讓;我們要堅決抵抗。劉基的一番話,堅定了朱元璋抗擊的決心,他採納了劉基的計策,巧出奇兵打敗了陳友諒的進攻。不僅取得了保衛應天的勝利,還一鼓作氣收復了太平,鞏固了金陵這塊根據地。此役僅在劉基投奔後的兩個月,充分顯示了劉基卓越的軍事才能。



神機軍師之死:朱元璋為何要除掉劉伯溫



劉基還堅決反對朱元璋尊奉小明王。他認為,在群雄紛爭之際,要成大業,必須擺脫別人牽制,自己掌握命運。至元十一年(1361年)農曆正月,朱元璋率文武僚屬遙拜小明王,劉基獨獨站在一邊不拜。朱元璋問其為何不拜,劉基回答:「他不過是個牧童罷了,為什麼要尊奉他?」接著向朱元璋陳說了應該擺脫小明王、自己爭奪天下的道理,朱元璋聽後有所領悟。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張士誠攻韓林兒於安慶(今安徽壽縣),劉福通要朱元璋發兵救援。劉基勸朱元璋不要去,他說,現在陳友諒、張士誠正虎視眈眈伺機進攻我們,這種時候怎能分散兵力去管別人呢?如果韓林兒救出來了,又如何安置?朱元璋不聽,親自率軍前往。陳友諒果然趁虛而入,朱元璋星夜回趕,疲於奔命,而韓林兒也終成朱元璋的累贅。事後,朱元璋感慨地對劉基說:「不聽老先生的話,幾乎誤了大事。」不多久,朱元璋就徹底拋棄了韓林兒。


為了掃平群雄北定中原,推翻元朝政權,朱元璋必須徹底剿滅陳友諒、張士誠的勢力。軍中對東張西陳兩個戰略方向,持有不同的看法。多數將領主張先易後難,即先打張士誠。劉基的主張則相反,他認為張士誠生性怯弱,胸無大志,只求自保,不足為慮。陳友諒野心勃勃,力量也強,據長江上游,威脅最大。若先打張士誠,陳友諒肯定會乘虛進攻;可是如果先伐陳友諒,張士誠不一定敢輕舉妄動,所以應該先打陳友諒。朱元璋採納劉基之計,又在全面勝利的道路上邁出了舉足輕重的一步。自此長江中下游地區盡歸朱元璋所有。


劉基的運籌帷幄、神機妙算不僅使同僚下屬欽佩不已,也博得了朱元璋的信任與尊敬。朱元璋將他比作漢代謀臣張良,尊稱他「老先生」而不呼其名,經常和他一起商量軍政大事,遇有重大決策,僅召他一人進密室相議。朱元璋對劉基一度幾乎到了依賴的程度。劉基母親故世,他告假回鄉奔喪,朱元璋捨不得他離開,婉言挽留而不準假。後來勉強准了,還不時寫信請教軍政大計,劉基則詳細分析答覆,總使朱元璋非常滿意。儘管這樣,最後朱元璋還是提前召他回來。


然而,隨著朱元璋立國大勢已定,劉伯溫反而漸漸被邊緣化了。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在北伐大都推翻元朝的凱歌聲中,宣布了大明王朝的建立。昔日的謀略不再是朱元璋必需的,57歲的劉基其實只要規規矩矩地按章辦事就行了。


落寞英雄進退維谷


大凡一個王朝的開國功臣,或韜光養晦,安享晚年,或驕橫恣肆,最終被戮。然而,像劉基這樣進退維谷、左右為難的,卻還是少見。


朱元璋曾將劉基比作張良,於是就有人也將劉基與張良比較。明人廖道南就說:漢代大封功臣,張良僅要求封為「留侯」就滿足了,然後專心於道術,明哲保身,傳說中還變成了神仙;而劉基卻沒有急流勇退,反而猶豫在朝,最終就像野雞投於網羅、野象因其象牙而遭殺身之禍。


其實,在洪武元年(1368年)劉基被授予御史中丞職務的時候,他還是很有點意氣風發的。中書省都事李彬犯下貪縱之罪。李彬是丞相李善長的親戚,李善長請劉基緩治李彬之獄。劉基卻堅決主張查辦,並派人專程向遠在汴梁的朱元璋彙報。李善長卻在朱元璋面前搶先告了一狀,說劉基「專恣」。對於專制君主來說,臣下的專恣自是不可容忍,朱元璋對劉基的寵信開始打折扣了。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劉基的方術似乎也不靈驗了。八月天大旱,劉基進言道:「陣亡士兵的妻室共有數萬之眾,居於別營,陰氣鬱結;工匠死後,屍骸未收;張士誠的降卒們都編入了軍戶。這三點有干天和,所以發生旱災。」朱元璋採納了劉基的建議,妥加處理,誰料十天過後,依舊大旱。至此,劉基只得捲鋪蓋回老家。


但劉基畢竟是開國元勛,朱元璋沒有一下子做絕。僅僅三個月之後,劉基又被召回了京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劉基被封為誠意伯。微妙的是,此時的朱元璋對劉基不再是言聽計從了。例如,朱元璋對李善長不滿,想換楊憲、汪廣洋或胡惟庸為相,諮詢劉基的意見。劉基據實情指出了各人的缺點,認為三人都不宜為相。然而,朱元璋後來卻將楊憲、汪廣洋、胡惟庸先後起用為相。劉基所說的一番話,傳到三人耳朵里,明擺著是得罪人。可見,劉基在明朝建國之後的生活,過得非常壓抑。


劉基年輕時所寫的詩,抑揚頓挫,豪氣非常,使人讀了躍躍欲試。但功成名就後,反而屢屢哀嘆窮病衰老,昔日的豪氣蕩然無存。設身處地一想,也很容易了解他的難言之隱。想當年他同朱元璋一塊起義,老謀深算,運籌帷幄,大策方略多是他一人擘劃。那時如果分道揚鑣,收納一班豪傑,自己干去,當日的宇中,真不知是誰的天下?可恨費盡了心血,都為他人做了嫁衣,好容易造反成功了,大明帝國成立了,自己得到的是什麼?不過是一個誠意伯的虛頭銜,一些金玉粟帛的零星賞賜罷了。比之朱元璋的富有四海,南面而王,生殺予奪,集於一身,何嘗不是天壤之別。加之,朱元璋猜忌嗜殺,屢興大獄,少者牽連幾千人,多者累萬。眼看著身邊的故朋舊友,殺的殺,族的族,流的流,說不定哪一日就會殺到自己的頭上來!自己又是功高震主的人,走了不好,不走也不好。有時朱元璋高興了,鐘山宸游,禁宮夜宴,自己又不能不暗拭眼淚,強陪笑臉,侍宴吟詩,前去湊趣。此中難言之痛,想來很少人能知道吧!


碰上朱元璋這樣的猜忌之主,歸鄉隱居,安享晚年,對劉基來說也成了奢望。劉基意識到自己直言敢諫,得罪了許多人,因此想從官場及早抽身,回鄉過安逸清閑的生活,免遭不測之禍,多次上書請求告老回鄉。洪武四年,劉基回到故里。在鄉間,他謝絕一切官府往來,每日只是飲酒弈棋、讀書吟詩,從不談論過去功績。但他終究還是逃脫不了厄運。洪武六年(1373年),胡惟庸出任丞相,他對劉基不薦舉自己為相懷恨在心,於是在皇上面前誣陷劉基,說他在家鄉謀佔了一塊有王氣之地作自己的墓地,圖謀不軌。朱元璋最忌諱的就是有人篡位,於是革掉了劉基的俸祿,準備嚴加查辦。


老邁的劉基嚇得從家鄉星夜兼程來到南京,再不敢回家鄉。抑鬱驚恐成疾,胡惟庸派醫生診治。服過葯後,卻覺腹中鬱結,估計也是遭了胡惟庸的毒手。一直到病得實在不行,朱元璋才一紙賜文,送劉基回鄉。洪武八年(1375年)四月十六日,劉基卒於家中。據說,死前遺命銼骨揚灰,恐是無稽之談,實際上他是被葬於其鄉夏山上。


後人有謁劉基墓詩,「卧龍名大終黃土」。再英武的謀略之士,終究逃不脫黃土一抔的命運,空留下曠世奇功、詩文美名和數不盡的神話傳說,供後人品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搞笑知友 的精彩文章:

TAG:搞笑知友 |

您可能感興趣

明史疑雲:一代軍師劉伯溫為何慘死?竟死於朱元璋的陰謀之下!
孟良固戰役王牌74師被殲 蔣介石如何怒責湯恩伯和兩名援軍師長
隋朝權臣楊素之子楊玄感造反,李密為軍師,為何最後失敗了?
軍師劉伯溫死後, 明太祖朱元璋破棺尋寶, 卻只看到六個字
老蔣麾下五大軍師,當代諸葛楊永泰,軍機大臣陳佈雷,還有哪位
軍師聯盟,為何要將勸曹爽起兵的智囊改成丁謐?
曹魏五大軍師
李俊去暹羅當國王,誰才是他背後的軍師?
揭秘:剛剛上位張學良為什麼要處死自己的老師兼軍師楊宇霆?
李俊離開梁山去暹羅當國王,誰才是他背後的軍師?
唐朝建立後,軍師徐茂公去哪了?為何李世民要親手給他黃袍加身
黃帝的軍師拒絕了黃帝
前世軍師諸葛亮,後世軍師劉伯溫,這句話怎麼理解?
他是隋朝的幕後軍師,卻為何被楊堅卸磨殺驢?
水滸里神機軍師為何在招安之後才大放光彩?
郭照,軍師聯盟說你是朵白蓮花,你心安理得嗎
斗破蒼穹:蕭炎狐假虎威化身斗王,秒殺狗頭軍師,震懾沙之傭兵團
劉備的老師有多厲害?受曹操敬仰,袁紹請他當軍師!
軍師吳用為何背叛晁蓋,投入宋江懷抱?
西漢最厲害的軍師:韓信甘拜下風,拜其為師,軍略超過張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