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喜歡一本正經的女主播,在奇葩說上「胡說八道」
最近看《奇葩說》,if 姐被張泉靈圈粉了。
在蔡康永、馬東這種「老油條」面前,第一次參加這種綜藝節目的
張泉靈
依然能毫不遜色,講得有理有據,也是蠻厲害的。第九期辯論
「父母提出住養老院我們應該支持嗎」
,張泉靈
先是講了一個採訪老奶奶的故事,娓娓道來獨居老人內心的擔憂。▲
她們會用減少洗澡這樣的方式,防止意外發生的概率,才會有我們一直疑惑的「老人味」。緊接著拋上真實調查的數據,說明空巢老人將成為越來越普遍的現象,那麼老人進養老院養老也不失為一種可供考慮的選擇。
用例證引入觀眾聽進去,再用專業嚴謹的科學數據,一步步支撐起自己的觀點,這就是張泉靈的說話方式,即使掉書袋也不招人反感。
第一期辯論
「你會不會做單身媽媽」
時,她上來就利用劍橋大學的調查報告指出,51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和51個完整結構家庭的孩子是沒有太大區別的。緊接著又舉出了一個更有說服力的科研分析,進一步指出:父母婚姻結構完整、但家庭充滿矛盾的孩子,有可能比單親家庭的孩子受到更嚴重的負面影響。
更拋出金句,
「你以為結婚的女人就不是單親媽媽了嗎?」
有娛樂有思考,角度獨特,一起身就能迅速掌控全場,if姐是蠻欣賞這樣的女性的。
蔡康永對她的評價是:
「泉靈老師是專門講數據的人, 她一講數據你就不能跟她辯,人家是拿科學數據講話,我們這些鬼扯的立刻現形。 」
其實最開始馬東邀請張泉靈來《奇葩說》時,她是有猶豫的,44歲的自己
要穿著像「跳大神」一樣的衣服,和時下最活躍的年輕人打成一片,大家能適應自己的改變嗎?
觀眾的質疑聲也是遠遠
大過贊同的,她有這份才華嘛?她能擔當起重任嗎?
而隨著節目播出,大家的質疑終於有了答案,原來張泉靈真的是有實力坐在這裡的。
在她44年里的生活閱歷中,早已經營出一套獨有的人生智慧,每一條都有實實在在的借鑒意義:
▼
第一條
對世界永遠保持好奇心
很多人一提起張泉靈這個名字,就會說「這不是那個央視的主持人嘛」。
但很少有人知道,她其實畢業於北京大學德語專業,和新聞一丁點關係都沒有。
小時候
的張泉靈在人均不到四平米的大弄堂里長大
,父母都在工廠工作沒有時間管她,生下來才56天就被送到了託兒所。她說她自己很早就嘗到了人情世故,所以,對世界探索的好奇心也比別人強烈很多。這應該就是想當記者的根源吧。
長大後產生要進央視的這個念頭也是來源於好奇。
大三時參加中央電視台《中華文明之光》節目的錄製,
當時她需要跟著節目組去到全國各地追溯中國歷史的發展。
「能經歷別人經歷不了的事,去別人去不了的地方」,這讓她很興奮。同時
一扇知識的大門也就此打開。
這段經歷讓她深知了自己的無知,也暗下了要好好學習的決心。
在那個時候,她完整走過了絲綢之路,並跟著葉朗教授一路上學習了很多陵墓雕塑的知識。
也是從這時起,張泉靈養成了一個習慣,
無論哪方面的知識,即使跟工作無關,她都要儘力去涉獵一點,要永遠保持好奇心。
從北大畢業後,張泉靈拒絕了被分配到的神華集團——「一個賣煤的公司」。
她不想要人人羨慕的國有企業裡面的鐵飯碗,毅然決然地自己報名參加了央視的社會招聘。
於是才能成為了我們熟悉的那個張泉靈。
後來有人去問她,
「你走後神華集團股份制改革,你要是當初沒選擇留下不後悔嗎?」
張泉靈笑著說:
「保持好奇心才是我享受生活的利器啊,更何況我一點都不想去賣煤。」
▼
第二條吃得苦越多,人生的收穫越大
在對新聞行業好奇進入央視後,張泉靈成為了
《中國報道》欄目的一名普通記者,一當就是三年。
在這三年的時間裡,她干著最低層最瑣碎的工作,但她卻很喜歡,因為能學到東西。
「當時目標是向世界報道中國,我在那個欄目幹了三年,那三年比上個大學牛掰多了。永遠是中國最核心、最權威的專家在給你解釋新事情,在學校是學不到的。」
後來走上台前,當了新聞主播。2000年主持了自己的第一檔節目
《東方時空》。
反響不錯後,又接任主持了
《焦點訪談》;
《新聞會客廳》等等央視很多由影響力的節目。
名氣和榮譽並沒有阻止她前進的步伐,一直以來她都堅信,只有你投入的越多,收穫才能越大。
2002年,當上級通知去到阿富汗戰地採訪時,張泉靈果斷選擇去,
冒著生命危險進入戰火猶存的阿富汗,
成為第一個進入如此險境進行電視報道的女主持人。
採訪期間阿富汗北部地區發生地震,當別人都忙著逃難時,張泉靈敏銳的察覺到這是一次採訪的好機會,果斷的決定冒著餘震趕往災區。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她又第一時間趕往現場,報道中果敢專業的表現,被網民評為
「震區最美的戰地記者」。
回憶起那段經歷,張泉靈曾感慨:
「差一點兒就會生死相隔。」
在央視工作的18年里,從雨雪冰凍災害、西藏事件、奧運火炬珠峰傳遞、到翟志剛的太空行走……樁樁大事的報道前沿,都有張泉靈的身影。
在領導眼中,張泉靈就等於一張安全牌。再苦再危險再艱難的任務,只要交給她,就一定能完成。
而在觀眾眼中,她不僅有沉穩紮實的基本功,更有一份敢於直言的真性情。
怒斥《小時代》低能;
質疑「狼爸」式教育發飆;
在《奇葩說》上也有一段,她直接奇襲了選手劉楠「投訴外賣小哥不能幫企業解決問題的觀點」,坦率的令很多人叫好。
作為主持人,似乎從沒有人說過張泉靈主持的真爛啊!
她說自己沒有什麼主持天賦,甚至跟那些學播音專業的人比還輸在了起跑線上,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全靠十幾年來的投入,從未停止的努力。
▼
第三條
不懼怕年齡限制,有意識跳出「魚缸」
在央視幹了18年後,42歲的張泉靈突然做了一個誰都沒有想到的決定,辭職專做投資人。
跳槽的想法起源是
2015年初,她天天咳血被醫生懷疑得了肺癌。在生病的那段時間裡,她開始反思人生。
生命過半,一切都還算順利,但我真的想一直這樣活下去?傳統媒體沒落,新興互聯網產業興起,我就甘心被世界拋棄嗎?
排除了癌症的可能後,她重獲新生。於是她毅然決然的做了決定,跟從本心從央視辭職。
她發了一篇長微博講述了自己中年人生轉變的心路歷程,姐覺得寫得很棒,太長姐就貼一小段,有興趣的可以去她微博看一下。
其實,人生時不時的是被困在玻璃缸里的,久了便習慣了一種自圓其說的邏輯,高級的還能形成理論和實踐上的自洽。從職業到情感,從人生規划到思維模式,無不如此。
我突然覺得,
如果好奇心已經在魚缸外,身體還留在魚缸內,心會混亂吧
。我開始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是否要離開我工作了18年的央視,去換一種視角看世界?
離開央視這個大溫床,張泉靈加入了獵豹移動旗下的紫牛基金。入行第一個月,她就投資了三個創業項目,並且回報頗豐。
她的新老闆傅盛評價她說:
「泉靈本質上是一個記者。記者的核心是去了解事情的規律,通過媒體推動改變;而投資的本質也是發現事情的核心,通過資金推動改變。」
人們都紛紛恭喜她選擇沒錯,張泉靈卻說其實自己辭職後比以前更累,一天工作18個小時,半年內比自己以往十年哭的都多。
中年、跨行、前途未卜,這三樣隨便哪個都能讓人手足無措,可偏偏張泉靈都趕上了。
她的內心也不像大家看上去那麼堅定,甚至是有些惶恐的。
但她說自己從始至終唯一擁有的東西就是好奇和好學,因此不懼怕改變。
當初從國企轉到央視是這樣,對做新聞好奇,即使專業不是這個,也要拚命學一點點補上。
從央視轉到投資後更是這樣,為了把握碎片化時間學習,她已經很長時間不開車上班了。因為每天坐車的這17分鐘里,她能多看幾頁基金投資的書,多學一點英語。
為了讓自己儘快的和年輕人打成一片,她曾和自己辦公室的小姑娘約定,如果你每天幫我買一杯咖啡,我就可以給你講一個一般人不知道的冷知識。
什麼樣的冷知識呢?翻翻泉靈老師的個人公眾號就知道了,例如怎麼用最簡單的方式區別海豹海獅,如何通過衣服區別擊劍的不同類別等等。
看她的微博也能發現,不正經的像個段子手,惹得一群年輕人在下面狂點贊。
就是這種好奇好學的態度,讓傅盛給她起了一個外號叫
「泉百科」
,《奇葩說》導師羅振宇也曾說,「張泉靈是她見過知識最駁雜的人,也是學習最快的人」。
世界變化是很快,總讓一些人望而卻步,不敢做出改變。可如果真的擁有張泉靈這種「每天都必須進步」的態度,姐倒覺得不論去做什麼都是不膽怯的吧。
就像她自己說的,
「42歲雖然沒有了25歲的優勢,可是再不開始就43了。其實,只要好奇和勇氣還在那裡,什麼時候開始都來得及啊!」
▼
第四條
找最合適我的,而不是「最好的」
對於一個事業比較成功的女性來說,一定會經常被問道一個男性不曾出現的問題,
「事業和家庭你是怎麼兼顧的?」
對於這一點張泉靈的回答很實際也很實用。
她說其實實現這一點並不難。首先你要找到一個跟自己價值觀一樣的老公。
所謂嫁得好,不是那個人多有名,多有錢,而是那個人是否跟你保持了一樣的價值觀。
「另一半是陪你時間最長的人,所以他極其重要,意味著你的生活是否有人支持、理解,當你不知道怎樣前進的時候,有人告訴你,有我在。」
張泉靈的老公叫李鐵,是著名城市規劃問題的專家,也是清華大學的高級研究員。
兩個人因工作相識,學歷愛好也相近走到一起。
當年汶川地震,剛從珠峰下來準備回北京的張泉靈,在得知四川地震消息後10分鐘,就接到了老公的電話,告訴她作為一個新聞人,如果不去現場的話,將來一定會後悔。
正是這句話,讓張泉靈義無反顧地前往汶川進行報道。
張泉靈說自己的丈夫是懂得欣賞自己的,我們相互獨立從不互相抱怨,這是支撐我們走下去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2000年結婚後,李鐵為了支持妻子的事業,還一直選擇不要孩子,直到張泉靈事業都穩妥規劃好時,才把這事提上日程。
其次是要找一個和自己價值觀相同的工作。
如果一家公司根本不允許一個人休6個月的產假還能繼續回來的話,那麼從一開始你就不要進這家公司,因為它只會阻礙你的職業發展。
她說人生在各個階段都應該達到平衡的狀態,跑得太急的話就緩一緩,既然三者的價值觀從根本上一致的話,再多的問題也就都不是問題了。
有了孩子後,為陪兒子,張泉靈也放棄了很多自己的愛好,比如說她的那張美容卡,已經躺在家裡半年了。
對張泉靈說:
選擇魚並不意味著就會失去了熊掌。很多職業女性都覺得,事業和家庭很難平衡,如果你總抱著因為家庭犧牲了事業的心態,就永遠不會平衡。
很多女性總覺得工作和孩子很難相容,這是因為不知道自己最想要什麼。有些重大報道是不容疏忽的,我就會放棄那段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但如果是家庭的重大時刻,我就盡量挪出時間和家人在一起。
她希望兒子能和自己一樣,對世間萬物都保持著好奇心。
所以,她從不干涉兒子的興趣,即使再天馬行空也會鼓勵,比如說航天員是怎樣在太空拉屎的?玉兔還會醒來嗎?
工作再忙也會拿出時間陪兒子去他想去的地方,看化石,看畫展等等。
微博上發關於兒子的事情會事前詢問他,徵得同意再發。
她每次都自豪的說,這是我兒子,也是我最好的朋友。
很多時候,大家都喜歡管張泉靈這種有名氣,有點錢,家庭完整又幸福的人叫」人生贏家「
,
但說一個人是人生贏家是很容易的,而要成為人生贏家則需要實實在在的付出。
本質上來說,張泉靈的智慧,並不是偷懶的智慧,而是努力的智慧——應該在什麼地方、什麼時間點、什麼方向上努力?
一直以來都知道自己要什麼,工作選擇不隨波逐流,而是自己喜歡就去試一試。對世界永遠保持好奇心,每一天都去學習新鮮事物,都去充實自己。
家庭選擇不求錢不求名,三觀合,相處舒服最重要。孩子教育也拒絕「母親式嘮叨」,而是引導。
這些都是隱藏在我們生活中最普遍的智慧了,難得張泉靈能做到做好。
最後想說,真心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到「張泉靈式智慧」,在平凡的人生中活出自己的閃光點啊~
本文內容為 if 微信公眾號原創
好消息!if 試用 小程序上線了!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了解詳細參與方式。
每天都會更新最新款人氣大牌單品,邀你免費體驗!
能上奇葩說,也能42歲創業,為張泉靈點個
贊
~吧TA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