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五四精神的國學復興,是歷史倒退!
明天是五四青年節,讓我們和兩位老師一起探討五四精神和國學復興吧!???
致 敬
五 四
缺乏五四精神的國學復興,是歷史倒退!
謝琰
明天是五四青年節。五四的意義,遠不止於影響青年。從根本上來說,五四精神是擁有堅定民族立場的批判精神。五四人講「西化」,和現代有些人鼓吹「西化」,截然不同。前者對祖國,愛之深,恨之切,恰似鞭打自己的孩子。後者對祖國,如棄敝履,如同麻木地經過一個孤兒,留下冰冷的嘲笑,證明自己在智商和道德上的優越感。一個心裡沒有祖國的人,他憑什麼談論祖國的方向?「西化」?那是「私化」!是自己想過更好的日子,於是向能夠提供這種舒服日子的制度或思想,投降。這樣一些人,鼓吹五四,其實是褻瀆五四。
歷史已經雄辯地證明,沒有任何一種制度和思想,可以不經「中國化」而直接改變中國乃至統治中國。而「中國化」的實現,需要極為紮實、深刻的民族立場來驅動,而且需要漫長的時間來打磨。五四精神中的激進因素,後來被證明是錯誤的,比如有人提倡廢除漢字,現在想來,讓人膽寒!那麼,缺乏堅定民族立場的激烈批判與鼓吹「西化」,更不可取。
最近十年,風氣發生了轉向。「投降」的人,沒那麼囂張了。另一批非常「愛國」的人,開始批判五四,或者用「遺忘」來否定五四。某些瞬間,比如一千個孩子在大操場上給父母洗腳,會讓人想起魯迅先生的老話:「我只覺得所住的並非人間。」這樣的荒唐事,與當年楊蔭榆在女校推行「寡婦主義」,又有什麼本質區別?後者教育女生要「婉順」,還不至於一千人在操場表演「在家從父」。中國人用荒唐的方式「致敬傳統」,這方面的想像力向來驚喜不斷。如此「愛國」,真的能復興國學嗎?沒有民族立場的文化批判,是投降,是價值觀的扭曲。而缺乏批判精神的國學復興,是倒退,是愚昧的盛行,是混亂的泛濫。
今天,我要說說當下國學復興潮流中的四大亂象:表演化,技藝化,復古化,宗教化。如此亂象,正是忽略、遺忘五四精神所導致。五四提倡「真文學」,而表演化的國學傳播,處處敷衍、作秀乃至作假。五四強調「立人」,而技藝化的國學教育,培養沒有思想靈魂的「特長生」。五四要打倒陳舊、腐朽的舊文藝,而復古化的國學文藝,不僅頑固,而且醜陋。五四強調「科學」和「個性解放」,而宗教化的國學亂象,是迷信,是曲解,是精神束縛。
首先談談國學的表演化,這主要表現在國學傳播領域。
當今社會,大到祭孔儀式、文化旅遊項目、政府文化活動,小到滑天下之大稽的洗腳事件,到處借著國學復興的名分,來創造政績、業績甚至斂財。這些「表演」,或者是一種行政上的敷衍,所以事隨境轉,轉瞬即逝;或者是一種商業、娛樂業的投機,只取國學之表,而不及其里,根本就不是在做文化普及工作。它們並不能改進老百姓對於傳統文化的認知,更不會對國家層面的國學復興、文化戰略起到促進作用。
當然,這種風氣不局限於國學領域,是社會風氣浮躁的一種表現,輪不著我來談。而今年的幾檔熱播電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朗讀者》,對於扭轉「表演化」的文化風氣有一定作用。然而我很擔心,很多相似的節目會「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再度陷入「表演化」的泥沼。
其次要談國學的技藝化,這屬於教育領域。
中國可能是在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中得獎最多最頻繁的國家,但是,中國的數學教育仍很落後。目前教育部還沒有出台中小學傳統文化教育體系的權威綱要,如果出台並貫徹實施,是否意味著國學也會「奧數化」?什麼是「奧數化」?就是把一套知識體系和思維方式,簡化為一種技藝,把無不處在的「道」,分散成了一地雞毛般的「器」。數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美妙的思維花朵,但是在奧數體系中,就變成一道一道的「題」。從內涵和意義來看,國學比數學要廣博的多,意義也重大的多。數學教育的疲弱,會降低一個民族的思維能力。而國學教育的失策,有可能導致民族精神的整體變形乃至衰亡。
過去十幾年,書法、國畫、古琴、琵琶等國學門類,原本就有「技藝化」的傾向,學校里和社會上都有很多興趣班,考試制度里也有相關「特長生」。現如今,國學教育決不能走「技藝化」的老路,決不能炮製出一堆「詩詞特長生」、「儒學特長生」、「古代史特長生」。在中小學開設系統的國學經典導讀課程,以及為語文、歷史、政治、地理等學科增添傳統文化因素,雙管齊下,勢在必行。
再次,我要批判國學的復古化,著重談文藝領域的復古。
我聽一位著名的教育學教授說過,他曾花費很多精力與財力,去搜集、研究傳統遊戲,發現很多遊戲都非常「益智」,但是,就是不討小孩子的喜歡,推廣不了。為什麼呢?歸根結底是這些遊戲的生活基礎消失了。這就好比,古代男子的帽子(其實應該叫「冠」,「帽」是小孩或夷狄的打扮),為什麼在今天無法復活呢?因為古人不剪頭髮,今人老得理髮,於是今天的男士帽子一定是與短髮匹配的,不可能讓短髮男子戴一個「冠」,那樣既不美,也完全不實用。如果認真研究「冠」的演變規律、歷史價值、文化意義,向今人介紹甚至演示,這是一種「尊古」行為,值得肯定。但是,若要求今人也都跟著戴「冠」,並且指責今人的帽子都是洋鬼子的丑物,這就是迂腐、荒唐的「復古」行為。
現如今有些人說,「吟誦是漢詩文傳統唯一的誦讀方式」,指責其餘方式都不對,要讓所有孩子都用「哼哼唧唧」的方式來吟誦詩詞,這就是「復古」。這些人從學術上對「吟誦」進行了充分的考察、論證,作為歷史研究,這是合理、正確的。但是,將「研究」直接轉化為「教育」,就出了問題。「哼哼唧唧派」吟誦,無論你論證出多少道理,我只有一句話:「太難聽!」我認為,讓孩子知道「什麼是美的」有時候比教他們「什麼是對的」更為重要。何況你未必是對的!
我說一點大家就明白了。現在「哼哼唧唧派」所採集的吟誦調,很多是從晚清民國那時候傳下來的。大家不要忘了,當民國人「哼哼唧唧」的同時,李叔同先生正在推行「學堂樂歌」,正在編他的《國學唱歌集》。什麼是「國學唱歌」?有的是為古詩詞譜新曲,有的是為一些流行歌曲填上古雅的歌詞,比如著名的《送別》,還有的則是將古詩詞與流行歌曲「混搭」,比如用美國歌曲《羅薩·李》曲調來配李白《行路難》(呵呵,這就是我常乾的事兒)。其實,李叔同先生僅僅是冰山一角,當時還有很多文人在延續著「文人歌曲」的傳統,為古詩詞配曲。這些歌曲,往往成為新式學堂里的「樂歌」。也就是說,民國時期的文藝教育,已經突破了「哼哼唧唧派」,形成了「學堂樂歌」傳統。同樣都是民國傳下來的曲調,我為什麼要唱私塾老儒的「哼哼唧唧」,不唱李叔同配曲的《送別》、《行路難》呢?一言以蔽之:吟誦也許是「漢詩文傳統唯一的誦讀方式」,但絕對不是唯一的「演繹方式」。「唱的比說的好聽」,我為什麼不唱?
在當代中國,大家演繹詩詞的方式更為豐富,每一種方式,都有喜歡的人群,都有其合理性和藝術性:既有普通話、朗誦腔,也有「哼哼唧唧派」,也有用戲曲方式來吟誦,還有用流行歌曲演唱比如鄧麗君、徐小鳳,還有綜合、改寫古調來演唱,比如北師大南山詩社,還有為古詩詞譜新曲,如作曲家谷建芬老師、戴於吾老師。「哼哼唧唧派」抨擊普通話朗誦,可是,大家去聽聽焦晃老師朗誦的《蜀道難》,那是何等氣象!聽完焦晃,再去聽「哼哼唧唧」,其感覺正如蘇軾所言:「何苦將兩耳,聽此寒蟲號!」總之,對於「哼哼唧唧派」在理論研究與實踐推廣兩方面的辛勤努力,我很佩服。其中有些吟誦,確有獨到之處,也不乏好聽的作品。但是,你必須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嚴格的遴選,也必須對其他朗誦、吟誦、演唱古詩詞的方式給予充分的尊重,否則,你就是一味「復古」,既頑固,且醜陋。
最後,我要重點談談國學的宗教化。
所謂宗教化,絕不是否定宗教尤其是佛教對於國學的重大意義。首先,佛教原本是國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儒釋道三家之一。其次,在歷史上,佛教曾對中華文化各個層次的傳承產生積極影響,比如很多佛教寺院提供了基礎教育機會和儒生讀書治學的環境,佛教思想家對於儒家經典的發揮、闡釋,也曾深刻影響過儒學(如余英時先生認為北宋時期《中庸》地位的提升,是源自佛門的「迴流」)。再次,近代以來,諸多佛教大德在學術、教育乃至政治層面的影響力,遠遠突破佛門,形成「愛國愛教」的優良傳統。因此,當今佛門中的有識之士,在國家政策允許範圍內,從事國學傳播與國學教育的活動,我是非常認同的。而我所要批判的「宗教化」,主要指宗教外人士,用一種具有宗教傾向的方式,來傳播國學、教化民眾。
國學的宗教化,具體表現有四:
第一是組織方式中的個人崇拜傾向。一切推行「現世教主崇拜」的宗教流派,也就是聲稱自己或當代某個人是教主的宗教流派,都有滑向「邪教」的危險。同樣道理,在國學傳播與教育過程中,刻意塑造某一個或極少數當代人的崇高權威,就容易造成迷信乃至迷狂。即便這位「教主」具有較高的修養與定力,也難免其他「信徒」會進行過分塑造與偏激宣傳。因此,「教主」本人應該極力去除此種個人崇拜,而不是有意無意地推波助瀾。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但我很喜歡),搞個人崇拜的國學教育家,就如同搞師生戀的教師。教師在講台講魯迅,沒有定力的學生,會把對於魯迅的崇拜轉移到教師身上,而沒有定力的教師,會把魯迅的魅力當做是自己的魅力,於是,兩個沒有定力的人開始搞師生戀。相比之下,一個優秀、正直、有定力的教師,會讓學生的崇拜完全指向魯迅,而自己隱沒在魯迅旁邊。搞個人崇拜的國學教育家,與質樸方正的國學教育家,區別也大抵如此。
第二是思想理念中的道德至上原則。這個問題,如果我五年前來講,會招來滿天謾罵。因為那時候社會上流行著一部不可動搖的國學經典,《弟子規》。大約從一年多以前開始,我陸續看到很多批判《弟子規》的文章。無論是五年前的熱捧,還是今天的「熱罵」,都是不理智的。這本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內幾乎沒有發生什麼影響的私塾教材,陡然而成教育聖經,當然有其特殊機緣,此點不多說。當它流行之後,帶給國學教育界的最重要的負面影響,是將「道德教化」作為第一要義,而且不加甄辨地把陳舊乃至腐朽的道德觀念施加於今天的兒童。平心而論,如果我們僅僅將《弟子規》視為一本「小學生行為規範」,並且在講解的時候注意甄別和詳略處理,那麼它是相當優秀、恰當的。但是,如果我們一定要將它提升到道德聖經、教育聖經的位置上,既是對這本書本身性質的歪曲,也是對「國學」的曲解乃至抹黑。國學教材,不能等同於宗教勸善書。好在這一點,社會上已經覺悟了,我就不再多說。
第三是思想理念中的排他傾向。宗教永遠是排他的,信佛者不能信上帝,異教徒不能得永生。在國學傳播與教育界,也有這樣一些人,他們被自己多年以來艱苦卓絕的探索歷程所感動、所洗腦,將探索所得的理念奉為唯一正確的真理,或者委婉地用一種驕傲的姿態,來表達唯我獨尊的觀念。如果純在個人學術研究和宗教修行範圍內,思想理念的排他性也許是創新的源泉、頓悟的機緣,但是,在大眾傳播與教育界,傳播者和教育者應該對「排他性」保持最大程度的剋制。你是吃遍了很多菜,才最終選擇只吃鹵煮,但是你不能讓沒什麼經驗的食客,只許吃鹵煮。大多數人對於國學是陌生的,理解是狹隘的,你不知道何種方式適合他,就應該儘可能展現更多的可能性。你可以申明自己的喜好,但沒有必要排斥他人的做法。
第四是實踐方法中的極簡主義。但凡傳播最廣最久的宗教流派,往往有極為簡單明了的實踐方法。凈土宗對老百姓說,只要念佛就可往生;禪宗對士大夫說,即心即佛。於是這兩個宗派萬世不衰。即便如此,禪門大德也每每擔心學者「死於句下」。同一種方法,有人用之則生,有人用之則死。而相比於宗教,教育的對象更複雜,目標和方法也更多元。宗教的目標是追求唯一真理,而教育的目標則是掌握眾多真理。宗教的方法是體驗性的,甚至是反對正常邏輯、反對知識的,而教育的方法是認知性的,是遵循正常邏輯、尊敬知識的。在教育領域,但凡是極簡主義的實踐方法,都是一種「培訓」,而不是「教育」。正如「瘋狂英語」不會讓人真正掌握、欣賞、愛上英語,「小朋友跟我念」六字真言,也不會讓人真正學到國學經典的精髓。學習國學,不是修行宗教。極簡主義方法,在宗教領域尚需謹慎對待,又怎能在教育領域如此堂而皇之地推行?人類的認知規律怎能被隨意打破?
總之,國學的宗教化,主要表現在個人崇拜、道德至上、思想排他、方法極簡四個方面。相比之下,國學的表演化和技藝化,是比較容易識別和糾正的,畢竟,這兩類現象都帶有急功近利的傾向,甚至表現出明顯的商業或娛樂色彩。國學的復古化和宗教化,則往往因為主要人物所展現出來的文化情懷與擔當精神,而變得更有煽動性和影響力,如果產生負面效應,則會「入戲太深」,難以回撥。從某一段歷史時期來看,復古化、宗教化的「國學人物」的確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喚醒了很多人的民族文化自信心。但是,從國學復興的長遠歷程來看,從文化傳播與教育的基本規律來看,這些復古化、宗教化的國學亂象,必須得到合理的控制與疏導。
如何控制亂象?如何疏導熱情?我們還是要回到五四精神的核心。五四精神,就某個年代的橫切面來看,往往有偏激、不足之處,但是,將其視為一個整體性的文化遺產,則是維持著均衡、理性的格局。劉勇老師曾在一次講座中這樣解讀五四精神:既注重創新又懂得繼承,最渴求開放又最注重立本,最希望自由又最懂得責任,最犀利的批判社會又最無私的解剖自己。這種種「矛盾統一」,昭示著五四精神中蘊藏的永恆的民族立場與永遠的批判精神。在當代中國談論思想文化問題,如果拒絕民族立場,是誤入歧途;如果遺忘批判精神,則是歷史倒退。
孟琢
時值「五四」,讀到謝琰君的雄文,不禁拍案叫絕!這些年來,深感國學教育處在一種「腹背受敵」的境遇之中——批評者或簡單粗暴,缺乏對傳統文化的深切理解,古書尚未讀懂便大肆鞭撻;捍衛者或偏激狂熱,把傳統作為獨一無二的救世方舟,義無反顧地舉起了復古的旗幟——兩種聲音偏偏都格外響亮,真是「虎狼之敵」和「豬一樣的隊友」啊!在充滿戾氣的交鋒中,在並不了解對方的自我捍衛中,在追逐現實利益的自說自話中,傳統和現代被無奈地隔絕起來。在這一背景下,立足對國學的理解與深愛,勇於進行現代意義上的教育反思,謝君的文字實在難得。國學教育不能脫離五四精神,否則就是歷史的倒退!這是我們的基本共識。
什麼是五四精神?這本身就是一個充滿張力的問題。在謝君的視角之外,我想,五四精神還應該是人本的、理性的、反思的。這三種精神底蘊,都足以切中當今國學教育之時弊。
所謂「人本」,指對於個體存在、個體精神的充分尊重。五四精神的「愛國主義」是以「愛人」「立人」為前提的,這也是愛國主義與國家主義的本質區別。而在對人的尊重中,格外注重對弱勢的、特殊的個體的尊重,因此,魯迅才會提出「救救孩子」「我們今日如何做父親」的思想命題——還兒童以兒童,尊重幼小生命的獨立性與特殊性,這是「五四」為現代教育奠定的底色。
但在當今的國學教育中,在狂熱的使命感與利益訴求的推動下,一些機構似乎已經不再顧及兒童的認知特點和主體選擇了。把背誦作為唯一的學習手段,用強制與懲戒輕而易舉地「鎮壓」了孩子的抗議;在「強迫你是為你好」的邏輯下,罰站、戒尺、禁閉、餓飯,這些令人寒毛聳立的教育殭屍,在一些國學私塾中悄然復生。對於兒童人格尊嚴的淡漠,不僅來自教學的強制,更來自道德的綁架——在「感恩」教育的光環下,不少兒童穿著漢服,已經畢恭畢敬地給師長跪拜下去了……看到這一幕幕的場景,有時我會想起魯迅的那句話:「我只覺得我所處的並非人間。」這難道不是教育大踏步的倒退嗎?但是,這難道真的是傳統教育的精髓嗎?請看王陽明的話:
若近世之訓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讀課仿,責其檢束,而不知導之以禮,求其聰明,而不知養之以善,鞭撻、繩縛,若待拘囚。彼視學舍如囹獄而不肯入,視師長如寇讎而不欲見……是蓋驅之於惡,而求其為善也,何可得乎?大抵童子之情,樂嬉遊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條達,摧撓之則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譬之時雨春風,沾被卉木,莫不萌動發越,自然日長月化。若冰霜剝落,則生意蕭索,日就枯槁矣。
視學舍如囹獄,視師長如寇讎,每讀至此,不禁發笑——明代的小朋友也有「炸學校」的衝動啊!無情未必真豪傑,陽明天縱英豪,但在字裡行間中,你能看到他對於兒童的理解與溫情。儒學的寶貴之處,在於對人與世界的深切理解,以及建立在這一基礎上的普遍的柔情。喪失對兒童的理解與尊重,忽略兒童心理與成長的特殊性,用「塑造」的激情來對待本該「溫暖」的對象,國學教育難免會成為另一種形式的專制。
所謂「理性」,指尊重規律、求真崇實的思想態度,五四精神提倡科學,其內核就在於把理性精神作為指導實踐的基本標準。中國人是一個愛做夢的民族,正像魯迅在「五四」時概括的那樣:「很多的夢,趁黃昏起鬨。前夢才擠卻大前夢時,後夢又趕走了前夢。去的前夢黑如墨,在以後夢墨一般黑。去的,在的,彷彿都說,『看我真好顏色』。」一個民族是需要夢想的,但如果用夢想遮蔽了理性與科學,也必將墜入深淵;在這一點上,歷史留下了慘重的教訓。
國學教育不也是如此嗎?王財貴教授提倡「讀經」已經二十多年了,「小朋友,跟我念」的聲音回蕩在大大小小的國學課堂上,「反覆誦讀其義自解」成為很多國學機構堅定不移的信念。讀經當然是基礎,但只誦讀不講解,真的能「其義自見」嗎?二十多年了,我們看不到哪怕是一點的數據證明,永遠是被推舉出的幾個「成功典範」而已。這樣的教育方法,真的可以無條件地信任嗎?能夠經得住時間的檢驗嗎?我個人也算能背誦經典、解讀經典的人,但我對於經典的一切理解,都來自反覆的學與思的過程,而不是背誦本身。反覆背誦、包本背誦、強制背誦,把理解經典的腦力勞動轉化為誦讀經典的體力勞動,這樣的教育模式是用國學來成就孩子?還是拿孩子去做國學的小白鼠?說一句偏激的話,時至今日,還相信「反覆誦讀,其義自解」的人,非誣即愚!不是騙子就是笨蛋!說起來,讓人痛心的不僅是「讀經班」,也是把孩子送到那裡的家長們。不要說成聖成賢,就是孩子健康人格的養成,也要付出多少的心血與時間啊。家長相信通過「讀經」能解決一切,在根本上是急功近利與推卸責任。
在「唯誦讀派」之外,現在又出現了「唯吟誦派」。他們搜集了大量「哼哼唧唧」的民間吟誦,援引了一些不入門的所謂的「音韻學」,把它提高到一個不可替代的地位,忽略了吟誦與現代漢語的讀音不同,不考慮吟誦與現代音樂的審美差異,也全然不顧一些吟誦作品在本質上是「難聽」的,一味地加以吹捧、宣傳。和以李叔同先生為代表的「學堂樂歌」的現代嘗試相比,無疑是一種新的退步。國學教育迫切地需要理性態度,將傳統教育精神和現代教育科學進行對話與融合;拋棄現代教育的一切成果與規律,用「情懷」與「使命感」包打天下,必將走進新的虛妄。
所謂「反思」,強調的是對自我立場、選擇的認知與批判,這是一種對自身局限性的永遠的自覺——在這裡,我採用了比較溫和的「反思」一詞,但就其內涵而言,「反思」與「批判」是同質的。我們處在探求真理的過程中,但並不擁有真理;我們是多元思想世界中的一元,而絕非思想世界的引領者。
在「反思」層面,我格外認同謝君對國學「宗教性」的批評。面對國學教育的種種亂象,有時候我在想,他們哪裡來的這種自信?恐怕與缺乏基本的教育反思密不可分吧。但國學不需要反思嗎?儘管國學蘊含著中華民族的立國之本,但那些根深蒂固的等級觀念,以及由此導致的人與人之間的壓迫與虛偽,難道不應該毫不猶豫地加以淘汰嗎?國學教育不需要反思嗎?把《弟子規》提到一個「經天緯地」的地位——自從讀了《弟子規》,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癌症也治癒了——這種狂熱的態度,難道不需要潑一盆涼水嗎?背誦也好、吟誦也好,這些本應綜合運用的教育方法被宣傳者絕對化、唯一化,難道不需要適當降溫嗎?某位提倡吟誦教育的老師,甚至幻想國家的領袖在新聞聯播中,帶著全體人民一起吟誦。這是想搞運動?還是想搞教育?全民吟誦和全民唱紅,有什麼本質區別?這種國學教育的「野望」,不僅令人反感,更令人鄙夷了!謝君說的很對,國學的表演化和技藝化容易識別與糾正,而國學的宗教化則「難以回撥」。回顧「五四」,提倡反思,強調對於自身局限性的不斷認知,就是要針砭國學中的「宗教迷狂」。
遙望「五四」中人,他們或許偏激,或許詼諧,但對中國文化的深愛與對中國命運的憂思,始終令人尊敬!他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也遠比今天的「國學大師」深刻的多。唯愛之深,故責之痛,唯知之深,故責之切。「五四」對國學的反思,在今天具有格外迫切、積極的現實意義——提倡人本、理性與反思,還兒童於兒童,還幻夢於冷靜,還狂熱於自省,唯有如此,國學教育才能在當今社會起到積極、健康的作用。
聊表數語,作為對謝君的回應。
特別鳴謝
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
敦和基金會
章黃國學
有深度的大眾國學
有趣味的青春國學
有擔當的時代國學
北京師範大學章太炎黃侃學術研究中心
北京師範大學漢字研究與現代應用實驗室
北京師範大學古代漢語研究所
北京師範大學古代文學研究所
微信號:zhanghuangguoxue
文章原創|版權所有|轉發請注出處
公眾號主編:孟琢 謝琰 董京塵
美術編輯:張臻 孫雯 高佳玉
責任編輯:蔡若葵
專欄畫家:黃亭穎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TAG:章黃國學 |
※心理學:骨子裡越來越喪的人,其實缺乏這三樣東西,你是嗎?
※五千年的中國歷史,「儒」的大旗張揚,唯缺乏「俠」的骨骼支撐
※心理學:難成大器的人,骨子裡缺乏這三樣東西
※中國人真的缺乏「創新精神」嗎?
※這三大星座從不缺乏野心!
※心理學:難成大器的人,內心缺乏這四樣東西
※心理學:難成大器的人,骨子裡缺乏這三種能力
※這種元素被稱為「心血管衛士」,身體一旦缺乏,「三高」就會來!
※為什麼半馬容易猝死?一是缺乏敬畏,二是不會訓練
※缺少球星、缺乏經驗,新一屆夢之隊還能否稱霸國際舞台?
※戚姬夫人:不作死就不會死的典型,缺乏長遠眼光與政治謀略的花瓶
※心理學:愛鑽牛角尖的人,本質上缺乏這三種思維
※森林狼隊史醜聞致球隊沉淪十幾年!缺乏契約精神他們應學保羅火箭
※情緒的低落興趣缺乏冥想「決鬥」奔潰的心理網友:這是什麼癥狀?
※缺乏白銀的明朝,卻有著讓世界垂涎三尺的寶物
※我國空軍最缺乏的戰機,目前只有三架,美國是中國的幾百倍
※具有女神氣質,從不缺乏暗戀者的三大星座!
※小羅缺乏紀律性,這樣的作風是歐洲足壇不能容忍的?
※「肉感十足」的星座,卻擁有很精緻的臉龐,從來不缺乏男人追求!
※十二星座中這幾個星座最缺乏心機,但卻是最精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