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期中國就是世界海上霸主,為何最後卻變成了歐洲?
早在哥倫布1492年橫渡大西洋的前幾十年,中國明王朝,從永樂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年—1433年),鄭和就率領著一支龐大的遠洋船隊,前後七次,浩浩蕩蕩地開向了西洋,遠達非洲,在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和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是當時世界當之無愧的海上霸主。而此時整個歐洲還沉睡於中世紀時,對外界毫無知情的。
可是,令人遺憾的是,在鄭和第七次下西洋之後,中國人的遠洋航海事業就像封建王朝盛極必衰的規律一樣,不可思議地戛然而止了,更可怕的是,中國社會日漸封閉保守,喪失了與世界文化相互激蕩的第一次歷史機遇,直到清朝,更是完全地閉關鎖國,與外界毫無聯繫。
而西方國家發現美洲新大陸以後,通過各種野蠻的手段,獲取了大量的財富,迅速崛起,並開始衝擊古老的中華帝國,使中國邁入了風雨飄搖的時代……
歷史總是留下諸多令今人感到無限惋惜的地方。可是,在惋惜與偶然之中,總存在著那麼一點必然因素。明朝的中前期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又一鼎盛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達到了極盛時期。經濟實力增強,商業繁榮,航海科技的發展,構成了鄭和下西洋的必備條件,沒有強大的國力,鄭和的船隊怎麼會有那麼多的船舶、人員和先進設備?
盛極必衰似乎是中國王朝歷史的規律。在明成祖朱棣的極盛之後,政治逐漸黑暗,邊防廢弛,明朝內憂外患,風雨飄搖。再加上之前的鄭和下西洋,更多的是為了宣揚天朝的國威,沒有想到貿易贏利?與西方的野蠻相反,中國人崇尚以和為貴,每到一地是無限的饋贈,以顯示天朝的富庶。不過朱棣之後的時代,明朝就根本沒有國力支持那麼龐大的遠航活動了。
而最緊要的原因是,開放只是暫時的,對於農耕社會的中國而言,自給自足就已經足夠,哪裡需要什麼航海、貿易,最多因為碰到比較開明的皇帝,又遭逢盛世,航海才會有其發展的空間,否則,一切都不會發展起來,明清時期的海禁就可見一斑。
中華古代文明下產生的這種政治和文化上的封閉保守,造成了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妄自尊大的傾向,它已經無法在近代化的衝擊中生存了。
※此皇帝幾十年不上朝不問朝政,帝國卻成為了東亞霸主,這是為何?
※中國應該如何領導世界?看前世界霸主們是如何做的就明白了
※二戰前,日本就是西太平洋的海上霸主,為何還是敗給了美國?
※誰能想到歐洲這些小國,之前都是世界霸主
※曾搶光圓明園的八國聯軍,如今是何下場?美國成霸主,它已經消失
※美利堅合眾國是如何成為世界霸主的?為何是美國?看後你就知道了
※唯一被低估的皇帝,明明是千古一帝,他的朝代讓中國終成世界霸主
※勾踐是春秋時期最後的霸主,為何越國進入戰國時期沒成為強國
※歐洲一國家,擁有世界最短國界線,曾是世界霸主如今只能靠邊站
※西班牙曾是世界霸主,為何如今被歐洲長期孤立,連話都說不上?
※世界上,最重要的四條天然黃金海道,誰掌握了它們,就是海上霸主
※二戰時期,德國真有可能成為世界霸主?目標很近卻咫尺天涯
※春秋時期最後霸主越國為何滅亡?一個習俗造就了惡果
※此人三次背叛皇帝,亡國之後,他卻成復國之人,還成為了一代霸主
※歐洲大陸最後一塊殖民地,曾經的世界霸主被佔領至今未還
※兩次世界大戰之後 美國成為世界霸主 為何發起者這麼謙讓
※如果美國失去世界霸主地位,會淪落成何樣?這也許是最好的結果
※美國的世界霸主之路!兩次世界大戰各國損失慘重,卻成就了美國
※此國是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最先崛起,之後最先衰落
※美國沒落,誰將取而代之,成為新世界霸主?美國:早有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