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書歷代名作欣賞
篆書歷代名作欣賞
一 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代王室進行占卜活動時契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其特徵主要是刀制痕迹(也有朱墨跡)。由於它是漢文字的初創階段,因而線條勁挺簡率,字形結構隨體詰屈,章法布白疏密錯落,自然天真,妙有天趣,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它使近代書家在藝術創作的形式方面獲得了新的營養。
二 散盤銘
散盤,亦稱「散氏盤」、「夨人盤」,系西周晚期的青銅器,清乾隆中期在陝西鳳翔縣出土。銘文357字,記載了夨、散兩氏的和平條約,即分田之事。此盤銘文氣勢雄強,風格獨特,其線條稚拙蒼勁,字形橫勢多妙趣;章法自然而靈動。奇詭多變,古穆高華,被稱為金文中的「尚意」典型,備受書法、考古界的重視。
三 虢季子白盤銘
周宣王時代的虢季子白盤,於清道光年間在陝西寶雞虢川司出土。此器銘文結體豎長優美,形態舒展,書寫搖曳從容,布白疏朗寬闊,別具一格,歷來受到專家、學者的青睞。
四 侯馬盟書
「盟書」,史稱「載書」,是我國春秋晚期各諸侯國或卿大夫之間相互訂立的盟辭誓言,用以信守所規定的約束,來維護國內的安定。盟書以玉、石片為載體,用筆蘸硃砂或墨寫成。其書法熟練奔放,用筆有輕有重,勁利自然,結體著意潤飾,多有趣味,給人以輕快、自由之感。盟書在我國字形演變史上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在啟迪書法創作、豐富用筆方面也產生了一定影響。
五 戰國楚帛書
帛書主要指「長沙子彈庫戰果楚帛書」,也稱「楚繒書」或「楚絹書」,是寫在絲織絹繒上的文字。帛書在整個篆書體系中獨具一格。這一遺迹因受長江地域楚文化滋養,在篆書結構中趨向於纖麗、奇肆、靈動、洒脫,具有非常鮮明的個性。其結體呈扁狀,左右飛揚,縱橫交錯,用筆快捷爽利,因勢生形。這種向隸書過度的篆書,為篆書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六 中山王()鼎銘
此器為戰果中期中山國(今河北平山縣)墓葬里出土的銅器。其銘文最多,滿布器表,排列工整,氣韻通達。修長優美的文字造型,裝飾趣味濃厚的結體,收筆尖銳的垂腳,構成了春秋戰國時代金文絢麗多彩的局面,同時也體現出當時刻鑿技巧的高超。
七 秦公簋銘
此銘在民國初年出土於甘肅天水。其銘文繼承大篆而近《石鼓文》與《詛楚文》,既有濃郁的西周金文氣息,又有秦小篆之雛形。筆畫細勻而勁健,整飭而趨圓,氣勢生動,筆致豪邁,在先秦金文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八 石鼓文
石鼓文,因文環刻在十塊鼓形石上,故稱「石鼓文」。是春秋時期秦國的文字,也是迄今為止我國最早的石刻文字,出土於唐代初年。石鼓文的書法藝術歷來備受推崇,其結體方正嚴謹,筆畫飽滿圓潤,布局勻稱疏朗,呈現出古樸渾厚、卓然不凡的藝術風貌,對後來的小篆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歷代評論家常有「習篆當從石鼓文開始」之說,學習效法者代不乏人。
九 秦詔銘
此為秦二十六年秦始皇下詔統一度量衡的詔文,均刻在權、量上。秦詔版有多器,文字風格基本一致,不少學者將其稱為「秦刻鑿金文」。由於詔版的功用性質,詔文沒有過多的雕琢和修飾,一任簡單質樸,隨手而出。正是在有意無意中,構成了相承起伏的韻律,留下了生動自然而節奏多變的作品,給後世書家以珍貴的藝術參照和借鑒。
十 嶧山刻石
又稱「嶧山碑"。秦始皇二十八年東巡登嶧山,丞相李斯為頌秦德而立,石久佚,今傳本乃宋淳化四年鄭文寶以南唐徐鉉摹本重刻於長安。此碑文筆畫簡凈圓潤,字形規整勻稱,空間分割均等,具有很強的規範性特徵。這種規範,一直為習篆者的立身之本,並對後來的漢隸和唐楷的結字構形具有示範作用。
十一 袁安碑
全稱《漢司徒袁安碑》。東漢永元四年立。1929年發現於河南偃師縣。此碑屬小篆體勢,字跡清晰,用筆流暢自如,筆勢強健遒勁,字形飛動,結體寬博,給人以溫和婉轉之感,和同一地方出土的《袁敞碑》篆法相同,合稱《二元碑》。為漢代篆書的代表之作。
十二 祀三公山碑
又名《漢常山相馮君祀三公山碑》,俗稱《大三公山碑》。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元氏縣令王治歧在元氏縣城外訪得。此碑刻因處在篆書式微與隸書正盛之際,其書法篆隸相兼,方圓相應,隨意放達,自由豪放,顯現出一種篆的「稚趣」和隸的「拙味」,淳古遒厚,前所未有,給習篆者以啟迪。
十三 李陽冰《三墳記》
李陽冰,生卒年不詳,約生於唐玄宗開元年間,趙郡(今河北趙縣)人,字少溫,系李白的叔祖。李陽冰工篆書,始學《嶧山碑》,精研古文字學,覓其淵源,自成一家。所書《三墳記》蒼勁圓潤,骨力洞達,是其篆書的代表作,在唐代篆書處於衰退的狀態下,篆書名家非他莫屬。唐呂總《續書評》謂:「陽冰篆書,若古釵依物,力有萬鈞,李斯之後,一人而已。」康有為也曾有「瘦勁取勝」之評。
十四 鄧石如篆書《白氏草堂記》
鄧石如(1743-1805),安徽懷寧人,初名琰,字石如,更名頑伯,又號完白山人。鄧石如篆書以秦刻石為基礎,又廣泛涉獵《石鼓文》以及漢篆碑額、瓦當,參以漢隸筆意,筆墨情趣在線條中獲得豐富的體現,形成奔放遒勁而不失古雅朴茂的新面目。對秦漢篆書創造性的繼承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此為鄧石如代表作品之一。
十五 吳讓之篆書四條屏
吳讓之(1799-1870),江蘇儀徵人,原名延颺,字熙載,更字讓之,號晚學居士,堂號師慎軒。篆書、篆刻取法鄧石如。其篆書以長勢取姿,圓潤通暢,結體工穩而又飄逸舒展,得完白篆法,又獨具風格。但其作品中偶有錯字,臨習時應注意。此四條屏為吳讓之代表作之一。
十六 楊沂孫《記劉原父語》篆書屏
楊沂孫(1812-1881),江蘇常熟人,字子輿,號詠春,晚自署濠叟。書法尤工篆、隸。其篆書得力於金石與石鼓,又多方取法,熔鑄成自己的面貌。他寫成篇的篆文,一般以小篆為主,但又不拘泥於一體,往往參有金文的寫法,如此幅作品中的「德」、「識」、「有」即如此。此系楊沂孫萬年之作。
十七 趙之謙《抱朴子佚文》篆書屏
趙之謙(1829-1884),浙江會稽人,字益甫,號冷君,又字撝叔,號悲庵,別號無悶、憨寮。其篆書早年師法鄧石如,後參以北魏筆意,用筆奇特,不拘一格;字體輕鬆舒朗,勁健有神,別開新貌,並以繪畫、書法、篆刻「三絕」著稱於世,對後世影響極大。
十八 吳大澂篆書軸
吳大澂(1835-1902),江蘇吳縣人,字清卿,號恆軒,又號愙齋。其篆書取法李斯,中年後參以金文,字形大多以方取勢,凝重勁挺,在工整中蘊含者金石氣質。這與他研究古文字學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此幅作品用小篆體書寫,用筆圓潤,雍容端莊,在他所留墨跡中甚為少見。
十九 吳昌碩篆書聯
吳昌碩(1844-1927),浙江安吉人,初名俊,俊卿,字昌碩,亦署倉碩、蒼石,號缶廬、老缶、苦鐵等。其書、畫、篆刻超群拔萃。書法著力於石鼓,並參以兩周金文和漢篆,善於化古為我,自成風格。筆墨枯潤有致,凝重蒼古,結體欹側取勢,氣度恢宏,在秦漢篆書體系中又開創了新的範式,對啟迪後學意義重大。
二十 羅振玉甲骨文軸
羅振玉(1865-1940),浙江上虞人,字叔蘊,又字叔言,初號雪堂,又號貞松。畢生殫力治學,著述頗豐。尤在甲骨文字考訂方面貢獻甚大,為我國甲骨學奠基者。因其坐擁古文字,考釋之餘,以甲骨文入書,首創了典雅韻致、勁折古樸的甲骨文書法作品,並有《集殷墟文字楹聯》刊行於世,對推進篆書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十一 常贊春錄《左氏春秋》集句聯
常贊春(1872-1943),山西榆次人,字子襄,號髯翁、柞閈、迂生等。光緒二十八年舉人,畢業於京師大學堂文科。畢生篤學經史、文學,考據金石書畫頗精。書法篆刻,自立高標。書法尤精篆隸,其篆書宗秦相李斯、清楊秋湄,因源及流,自成風格。篆法規範,方整端穩,圓潤雅潔,高古不凡,是清末民初三晉卓有成就的書法篆刻大家。
二十二 趙鐵山篆書《和銘真跡》
趙鐵山(1877-1945),山西太穀人,名昌燮,字鐵山,亦字惕三、錯鐵、省齋,號漢持、心隱齋主人等。清宣統元年拔貢,從小受業於家塾,精研書學。篆隸真行,四體皆精,以篆隸為最,師法楊濠叟、吳愙齋、楊秋湄,又糅合金文之渾樸,形成蒼勁古茂、沉著凝重的獨特風格。其博學與精到可與吳昌碩頡頏。曾有「南吳(吳昌碩)北趙」之譽,在清末民初書法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此書《和銘真跡》是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字形以修長取勢,運筆以中鋒為主,清勁圓暢,功力非凡,實為「精意之筆」,彌足珍貴。
二十三 王福庵篆書對聯
王福庵(1880-1960),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原名壽祺,後更名褆,字維季,號福庵,以號行,晚年又自號持默老人、持默居士。王福庵出生於一個世代書香之家,自幼耳濡目染,究心於文字訓詁、金石篆刻之學,篆、隸、楷書皆精。其篆書上溯周秦,下及清賢,遍師眾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典雅、恬穆、渾勁」的藝術風格,篆法之妙就在於「婉而愈勁,通而愈節」,即能於圓潤舒展眾勁挺不弱,氣勢貫通。曾有「當前篆書無過福庵者」之譽。作品以「靜」取勝,餘韻猶長,對後世書家產生著巨大的影響。
TAG:聞是書畫 |
※《篆書名家作品欣賞》
※元代書法;吳睿篆書《千字文卷》欣賞
※故宮館藏吳昌碩書畫代表作——篆書八言聯欣賞
※故宮館藏吳昌碩書畫代表作——篆書臨石鼓文軸欣賞
※篆書欣賞與臨摹
※中國近現代著名書法家王福庵篆書作品!
※元代書法:吳叡篆書《張渥九歌圖卷》欣賞
※明代文徵明篆書《千字文》欣賞
※篆書《千字文》字體 欣賞
※清代書法:吳讓之篆書《宋武帝與臧燾敕》欣賞
※篆書臨摹與創作
※書法教學課件:篆書的臨摹與欣賞
※王友誼篆書論,附篆書作品七十幅
※清代篆書大家楊沂孫精心之作《周廟金人銘》
※篆書創作答書友問
※清代孫星衍篆書《二十四詩品》欣賞
※吳昌碩《篆書小戎詩冊》欣賞
※書法古帖欣賞——吳讓之篆書《庾信詩》
※近代篆書大家王福庵篆書字帖
※清代王澍篆書《臨石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