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改變孩子的內向心理,家長只做兩件事就夠了

改變孩子的內向心理,家長只做兩件事就夠了

教育是陶冶身心,培養健全的個性,以便能夠從容不迫地適應生活中的各種變化。這是從學校和課本知識中所得不到的。主要負擔落在母親的肩上,她必須幫助孩子發展自我剋制的能力,加強他們的品行的培養。真正的愛並不是遷就孩子,讓他們隨心所欲,而是隨時約束和教育他們。

——甘地夫人

家長要讓孩子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在處理任何突發事件時就會表現出理智的一面。不管是誰,要想更好地在所處的環境里生存,就必須做到理智地處理事情。只有這樣,才能收穫良好的人際關係。

有的孩子很內向,但家長不能因為孩子內向就讓孩子一直內向下去。每個孩子的可塑性都非常強,如果家長耐心地引導孩子走出內向的心理,孩子會更快樂地成長。孩子缺少的其實往往就是家長給予的機會,所以家長要盡量幫助孩子做個適應能力強的孩子。

微微是個很內向的孩子,平常就喜歡在自己家待著,不願意出去玩或是串親戚,因為她覺得在別人面前自己會很不舒服。到了親戚家微微就總是躲在爸爸媽媽的身後不好意思打招呼和說話,這讓微微媽媽覺得孩子的表現太不爭氣了,所以想辦法要讓微微開朗起來。

媽媽開始頻繁帶微微出去玩,先從逛公園開始,讓孩子多見、多接觸一些人,並且隨時教授微微社交禮儀這方面的知識,逐漸地,微微越發開朗起來了。於是媽媽開始帶微微去一些遊樂場所遊玩、參加各種活動接觸其他小朋友、經常去親戚家表演小節目等。經過這些訓練,微微已經能夠即使到一個新的環境里,也不膽小怯懦了,而是越來越大方,還能主動和小朋友一起玩。

之後微微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剛上小學的微微很快就適應了小學生活,而且和同學、老師相處得很融洽,這讓微微媽媽感到很欣慰。

方法一 帶孩子多接觸新環境

其實很多孩子都表現出到了一個新的環境里,會顯得格格不入,不能很自在地和不常見的人或是陌生人交談,這就是孩子難以融入新環境的表現。

家長不能認為孩子長大了就好了,沒有必要糾正什麼。因為長此以往,就算是孩子長大了,也未必能開朗起來。

家長要多帶孩子去一些人多的場所,然後盡量多地給孩子創造可以和別人溝通的機會。平時要多關注一些新鮮事物,激發孩子好奇心,孩子會更願意去接受新事物。

當孩子在和別人交往中有進步體現出來的時候,家長要及時給予孩子鼓勵,讓孩子更有信心。

方法二 培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現在社會競爭非常激烈,要想在這樣激烈的環境博取一席之地,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否則無法做到遊刃有餘。

而對於孩子來說,心理素質通常能夠決定他們學習、生活方面的成敗,有了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便可以更好地適應生活環境。

心理適應能力是孩子的心理品質問題,它能夠反映出孩子在面對新環境時的思想和情緒以及行為的控制能力。

有的孩子看到自己喜歡的小朋友時會表現得很積極,有的孩子在看到自己不喜歡的小朋友時會表現出不予理睬,這些做法都過於片面,也是孩子心理適應能力差的表現。

家長要身體力行地告訴孩子要有顆寬容豁達的心,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和他人相處。

教育心理小貼士

孩子在小的時候,家長就要引導孩子敢於和陌生人說話,自在地待在陌生的地方。

為此家長可以經常帶孩子去串親戚,或是去公園、遊樂場等人多又讓人開心的地方,多鼓勵孩子參加社交活動,並盡量多地提供孩子和其他朋友玩耍的機會。

當孩子面臨要接觸新的環境時,家長要讓孩子認識到新環境其實很有趣,孩子如果有充足的勇氣和信心的話,就會很快適應新環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心理專家:家長經常帶孩子做這幾件事,更能帶出高情商的娃
孩子上幼兒園時,家長做這幾件事,有可能對孩子造成心理創傷
孩子被欺負後家長怎麼做最好?這種共情心理家長了解一下
孩子三歲之後,這幾件事就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做了,影響孩子心理發育!
別不信,有孩子的寶媽都會有這些心理變化,逃不掉的
孩子尿床不可怕,家長注意這些,防止孩子心理問題才是關鍵!
孩子在場時,這3件事可不能做,不注意就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父母千萬不能對孩子做的一件事情,不然孩子長大後會有心理問題
如果孕期你做了這4件事,做好心理準備吧,你家孩子很難管教
這3種懲罰,家長再生氣也別對孩子做,孩子會一輩子有心理陰影!
心理學:純潔的異性朋友間最好不要做這三件事 否則意義就變了!
家長這3種行為,會給孩子帶來難以消除的心理陰影,別再犯了
童年陰影真的會伴隨一個人一生嗎?哪些情況易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什麼方法又可以改變
心理學家:一個內心真正強大的人,永遠不會做這四件事!
心理學:當你絕望的時候,就去做這3件事,它們會給你力量!
心理學:想要摧毀一個人,做這三件小事就夠了
心理學:想要廢掉一個人,只需要做這件小事就足夠了
心理專家說,孩子有這幾種表現,說明你把孩子撫養得很好
三歲之後,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做這些事,影響的是孩子的心理發育
心理學:一個人不快樂,源於經常做這三件事,你做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