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蘭植料新概念
弘揚國蘭文化,傳播蘭花知識
俏臉丹紅襯綠裳,美心一片燦金黃。不知笑玉誰家長,臨風楚楚弄時裝-每天學習一點點,每天進步一點點!
養蘭是離不開植料的,於是關於植料的探討永未停息,相關論述也多如牛毛,本不必在此贅言,但五年間嘗試過許多類型的植料種蘭,可謂有喜有憂,時至今日,少了些許崇拜,卻多了幾分疑惑,不吐不快。
一、瀝水透氣——養蘭植料的一貫標準
縱觀各種植料論述和探討,「瀝水透氣」始終是「四字真經」。因為蘭根是肉質根,悶濕極易造成蘭根腐爛,致使養蘭失敗。有關這方面的教訓幾乎每位蘭友都經歷過。筆者初學養蘭三年時常犯這樣的錯誤。時至今日,有時仍然忍不住犯這樣的錯誤。
圍繞「瀝水透氣」,人們選用了各種植料,探索了各種配比,都取得了成功,並且將植料分類為硬、中、軟性供蘭友們效仿,但新手們往往要經歷失敗之後才能成功。筆者認為一位W蘭友,有蘭百餘盆,十多年了他仍在為植料苦惱不已。剛學養蘭時,聽說紅壤土好,他全部使用紅壤土,結果不理想死了好多蘭;後來又用仙土加柳樹皮,由於碾得太細,加之盆數太多,經常澆水澆不透;再後來又用仙土加柳樹皮粗顆粒,夏天蒸發太快,幾乎天天都要澆水,常常累得腰酸背痛,稍有懈怠,便澆不透只有浸盆;現在他又在往植料裡面加菜園土,不知道效果又會如何。這些年下來,可以說他養蘭在植料方面並不成功,效益自然也不怎麼好,據說當初是貸款養蘭,至今仍欠債近百萬元。如果按照「瀝水透氣」原理,他使用仙土加柳樹皮粗顆粒時應該是最滿意的,但他在樓頂養蘭,夏天澆水次數增加,一天到晚疲於應付,哪裡會有樂趣,更不用說養心了。
說來也巧,一位姓J的蘭友,純屬業餘愛好,他根本不太懂什麼植料需要「瀝水透氣」,植料全都是東給西要的大雜燴,其中有三分之一是粉塵。他今年用來在陽台養蘭卻獲得成功,單苗發苗率均在兩苗以上,根也長得不錯。可是他的植料的確談不上「瀝水透氣」,這讓W大跌眼鏡,哭笑不得。
二、瀝多少水、透多少氣——養蘭新手的疑惑
人們常說,用好植料等於養蘭成功一半。類似於上述兩位蘭友的經驗教訓卻屢屢發生,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首先必須重申的是,養蘭材料必須「瀝水透氣」這是無可厚非的,這是蘭根的特性決定的。問題的關鍵是瀝多少水、透多少氣是最適合的?
這個問題應該產生於蘭花第一次被家養失敗後。但經歷上千年後,如今養蘭新手仍然不會去思考這個問題。因為它雖然是最直接簡單的,卻是人的理性思索,而不是感性的表象,如果沒有幾年的實踐是體悟不到的。
如果就此聯想一下,我們就會有新的別的發現。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既栽蘭花又栽別的什麼花草樹木。蘭需要靠根呼吸,別的花草樹木需不需要呢?答案是肯定的。蘭怕長期潮濕,而別的花草樹木怕不怕呢?答案也是顯而易見的。也就是說,別的花草樹木和蘭的栽培植料一樣,同樣需要「瀝水透氣」。這和人是一樣的,無論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黃種人白種人,同屬於「靈掌類」,自然具有共同屬性,在「衣食住行」方面都不會有太大的區別。蘭和別的花草樹木都屬於植物,空氣、陽光、水份、營養都量它們所需要的,同樣缺一不可。如果在大自然中,蘭對自己的生存條件可能和別的植物一樣沒有別的企求。只是到了人類的家園之後,特別是非地栽時肯定會有所不同。因為一抔土不能含水蓄氣,更不能容天納地,需要人們更多地嬌慣與呵護。
瀝多少水才算恰到好處,透多少氣方能最為合適?一直沒有固定的標準和準確有度量。對蘭之高手來說,只是看一眼摸一下就能知曉,對蘭之新手來說,可能需要幾年的摸索和交一定的學費之後才能完成。因為這裡面有環境溫度、濕度,盆具,蘭種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要充分周全地考慮到並處理好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是需要經驗教訓的。
三、「瀝水透氣」、「保濕沾泥」——養蘭植料新概念
「瀝水透氣」常給人一個錯覺,認為養蘭植料就是經努力做到瀝水而不注重保濕,努力做到透氣而不注重蘭根「沾泥」。(沾泥,是家鄉的一種說法,認為植物是土生土長的,根如果不和泥結合,就成了無本之木,就不會很好生存。)
並盡最大努力去瀝水去透氣,使蘭往往得不到充分的水份供應而影響生長,蘭根不「沾泥」而影響生根。恍然記起有一次在QQ上與小也蘭苑談到塑料盆養蘭需不需要增加透氣孔的情形,他認為不宜加大增多透氣孔,當時深受「瀝水透氣」理論的影響,不以為然,現在想來也頗有道理。特別是陽台和樓頂養蘭,可能會有其合理性和適用性。
如何讓養蘭人無論新手還是老手都能準確掌握蘭花植料的要點,筆者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1、學習辯證思考問題,回歸蘭之生存本性。
從上述中我們不難看出,過分強調「瀝水透氣」有些矯往過正的嫌疑。其實每一個養蘭人都在重演著幾千年來人們養的一個實踐歷程:從不知——知之甚少——熟知——相融。這就像人的胚胎髮育過程重演著人類的進化過程一樣。如果不注重轉變思想觀念,而一味地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哪怕你養了二十年蘭,也只算個新手,就像前面提到的W蘭友。如果不唯書不唯上,注重積累自己的點滴經驗教訓,一定能很快成為一個行家裡手。
從植物的共同特性出發,我認為養蘭植料應該做到「瀝水透氣」、「保濕沾泥」。因為蘭之根是肉質,蘭之葉是革質,加之有較大蘆頭,能保持一定水份,但植料過於瀝水透氣,也不利於蘭花生長。水是生命之源,蘭花作為綠色生命體,自然不可能離開水。因此植料必須具有一定的保水性能。人們常常看到有的蘭花生長得十分旺盛,這與植料的保水性能適度有關,只有適度的「干」,換句話說,也只有適度的「濕」,也就是「潤」,才能養好蘭。
2、確立養蘭植料新標準
長期以來,人們將植料分為硬性、中性、軟性三大類,或有機物和無機物兩種。這些分類本身沒有錯。只是沒有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澆水三年功」,養蘭最難的是澆水。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將蘭之植料劃分標準改弦易幟定為保水性呢?一定會得出與眾不同的分類。我認為可以分三種:濕性、潤性、乾性植料。濕性植料是指植料的保水性能特別好,如單純的松毛土、水苔等;潤性植料是指植料的保水性能恰到好處地滿足蘭花的生長需要,如仙土、蛇木、火燒土、洱葉的適當配比;乾性植料是指材料的保水性較差,不能滿足一定時期內蘭花的正常生長,如小石子、火燒土等植料。
當然這裡有一個值得考慮的重要因素——養蘭環境。不同的植料在不同的環境可能被劃歸到同一類型植料中,同樣的植料在不同的環境也有可能劃分到不同的類型中去。如小石子養蘭,如果在樓頂或陽台可能被歸為乾性植料,如果在大棚或地栽時,可能被當為潤性植料。
這樣的確立標準和分類方法不是本人一時心血來潮的別出心裁,也不是嘩眾取寵的標新立異。它的好處在於將養蘭人的關注焦點和著力重點吸引到植料的根本問題上來了,而又不矯往過正。讓人們始終思考蘭與水這個永恆的命題,讓人們努力探索如何使土培蘭花事半功倍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最實際的好處是減少了用水量和勞動量。
3、選用適合的潤性植料
不同的養蘭環境對植料的要求不一樣,總之要瀝水透氣,保濕沾泥。這需要每個養蘭人視具體情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下面筆者談一點自己的陽台養蘭的經驗教訓。
(基本情況)環境:城市樓房陽台,半封閉。濕度:年平均60。溫度:冬天為5攝氏度,夏天為30攝氏度。植料:仙土、蛇木、火燒土、樹皮。蘭種:春劍,春蘭,蓮瓣,夏蘭,蕙蘭。盆具:瓦盆,塑料盆。
(教訓)1、使用瓦盆,夏天幹得太快;2、改用塑料盆,夏天盆面幹得太快,增加澆水次數,底部濕度大,蘭根腐爛,大雪素倒苗;3、使用盆面水,蘭葉焦尖。
(改進措施)1、塑料盆增加透氣孔;2、裡面使用了增高的疏水罩;3、下面用石子填充底部;4、植料中允許有粉塵;5、用水苔鋪盆面;6、增加了儲水盤;7、每半月浸盆一次。
(效果)蘭花生長正常,特別是髮根不錯,根部水晶頭未出現黑頭現象,如劍陽蝶今年新苗可望長成大苗。花芽多。
(經驗)1、腐殖樹皮養蘭好,加入仙土更好;2、塑料盆要注重盆面保濕,可使用一定的細土或水苔;3、大顆粒仙土和樹皮一般不用來填充蘭盆底部,可用蛇木或石子,因其浸透後含水過多易爛根;4、大小顆粒混用,不分層使用,讓蘭根充分沾泥貼合。
(仍然不足之處)1、夏天盆面有盆底濕度不一,自然狀態下難以解決;2、單苗新芽生長緩慢;3、陽台灰塵大,夏天洗葉難度大。
(結論)努力營造潤性植料的內外環境,養蘭基本成功,但仍然需要不斷改進。蘭花植料 營養土 松栗王樹皮顆粒基質植材種春蕙建墨蘭專用通用型
以上是筆者的粗淺見解,一定會有許多不妥當之處,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圖文/網路 右上角可收藏或轉發
關注微信公眾號"蘭花吧"可在線回答你的提問,發送數字"8"可以買正品蘭花和用品,發"6"可以賣蘭花和發帖!
TAG:蘭花 |
※養蘭花植料新概念
※養殖蘭花植料新概念
※新概念英語有料
※東麗採用新材料 「柔韌聚合物」 設計的全新概念車
※新媒體的概念
※全新概念策略卡牌手游《完售物語》培養系統探析
※概念史範式:毛澤東研究的新視野
※道解器官的移植概念
※概念構圖學英語
※區塊鏈新概念黃金礦石
※《新概念英語》怎麼學?
※蘭派廣告專註於新概念包裝創意設計
※垂直花園,城市綠化新概念
※治療癌細胞的新概念:微波激發納米粒子治療癌症
※雕塑大叔跨界玩轉玉雕,引入「把玩雕塑」新概念
※嘉珀莉:專註科技美顏護膚新概念
※翡翠原石的基本概念
※黃致列最新迷你專輯 治癒系色彩概念
※畫家楊則袁的新概念山水畫
※貓小樂:學校推出「收費」新概念?阿衰看微型書本用放大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