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明帝國第一奸是如何演變的?皇權制度下的犧牲品?

大明帝國第一奸是如何演變的?皇權制度下的犧牲品?

說起嚴嵩,大家可能覺得很熟悉,隨之嘴裡蹦出來的肯定是一片罵聲,什麼貪官污吏、禍國殃民、甚至於——明代第一奸相。在地方戲曲中,他也總是被塑造成一副奸詐的白臉形象,還有那兩句流傳很廣的詩文:「嘗將冷眼觀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但實際上,對於那些一味批判他的人,我只能說你們並不了解真正的嚴嵩,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是個混蛋,嚴嵩的轉變,其實也經歷了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 嚴嵩年少的時候就展現出極高的天賦,三歲就會寫字,六歲就會背誦經典,在家鄉被稱為「神童」,但他之後的科舉生涯並不順利,考了三次,歷經九年才終於考中,成績倒是不錯,全國第五,之後被選拔為庶吉士,對於庶吉士你不需要知道太多,只需要知道將來成為內閣首輔,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基本都是以它作跳板就可以了。當然也不難想像嚴嵩此時的前途有多光明,直到三年後,他的母親去世。按照當時的規矩,他是要回家守孝的,須知當時朝廷內閣風雲變幻,所有人都力爭上遊,很多身居高位的人都不願離開權力中心,包括後來的千古名相張居正,在守孝這種事上都是百般推脫,想方設法逃避,可是嚴嵩沒有,他是個很孝順的人,之前在科舉的時候就曾替父親守孝三年,這次母親去世,他傷心痛哭,差點連自己的命都搭進去,不僅如此,他還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辭職歸隱,為母守孝。這對一個風華正茂的年輕人來說,就極為難得的,古代那麼多大賢大聖,也沒有幾個人能做到這一點。 在嚴嵩的隱居過程中,朝廷曾多次下旨召他復出,都被嚴嵩拒絕了,只為「不屑與小人為伍」,他所說的「小人」,指的就是明武宗朱厚照身邊的江彬和錢寧。當時這兩個人大權在握,無數的官員爭相巴結,唯有嚴嵩寵辱不驚,「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這在當時是多麼難能可貴啊!他這一隱便隱了十年。直到內閣首輔楊廷和召他復出,但也只是去了個清水衙門,而此時的他已年逾不惑。 這時正是朝廷內部鬥爭最激烈的時刻,不過對於他這種坐冷板凳的人來說,卻沒多大關係,直到新的權貴的登場——張璁和桂萼。桂萼是嚴嵩的老鄉,也是他的朋友,在桂萼掌權之後,嚴嵩開始一路高升,一直坐到吏部尚書的位置。之前的內閣首輔楊廷和算是嚴嵩的老師,也是他之前十分敬佩的人,歷經三朝風雨而不倒,卻被皇帝支持的張璁和桂萼打壓下去,張璁桂萼何許人也?勢利小人而已,根本談不上什麼滿腹經綸,運籌帷幄,作為和雙方都有過密切來往的嚴嵩,我相信這時他對此一定深有感觸,什麼清高?什麼才學?都不值一文,只要把皇帝伺候好了,之前夢想的一切就能輕而易舉地到手,此時他也逐漸開始官場上的迎來送往,但還算是一個有原則的人,仍能分辨是非,仗義執言。 直到嘉靖十七年稱宗袱廟。這件事簡單的說,就是當時的嘉靖皇帝想把自己沒當過皇帝的老爹(已歿),供奉在皇帝祭拜祖先的太廟,這毫無疑問是一個極其無理的要求,然而這時皇帝的意思,很不幸,嚴嵩當時任禮部尚書,這件事正好由他負責。究竟是違背良心順從皇帝的意志?還是和其他大臣站在一起,反對這道聖旨?嚴嵩在兩者之間選擇了後者。之前的堅持與執著並沒有讓他獲得自己想要的人生,這時再重複之前走過的舊路又有什麼意味呢?我現在站出來也不過也只是當一次炮灰,何不順從皇帝的意願,討他的歡心,就像當年張璁桂萼所做的那樣,謀取富貴呢?只要把皇帝伺候好了,天下人怎麼看,又有誰會在乎?我已經活了大半輩子了,好不容易抓住機會東山再起,難道在這時還要被打回原形?不行!絕對不行!我再也不要過那種一事無成、看人臉色的日子!於是,嚴嵩傾盡畢生的才華,寫了兩篇溜須拍馬的文章,即《慶雲頌》和《大禮告成頌》。此文一出,滿朝嘩然,謾罵之聲,不絕於耳。可是嚴嵩不在乎,因為皇帝對他很滿意。 之後,嚴嵩順著這個理念走下去,一路做到了內閣首輔的位置 他的所有理想、抱負、情操也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貪婪與狡詐,直到他抄家敗亡的那天!曾經那個正直善良的年輕人,就這麼毀了,豈不可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騎兵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騎兵 |

您可能感興趣

三國告訴我們:皇權並不神聖,科舉制的出現才改變了這一切
《大唐榮耀》:李俶最愛?其實只是皇權下的犧牲品而已
品官客蔭製為何能推行?這對兩晉皇權與士權的關係有何影響?
那些在位最短的皇帝,你知道嗎,皇權的悲劇!
清朝時期的雍正皇帝為何一定要動年羹堯呢?難道真的是維護皇權?
掌控皇權時間最長的一個皇帝,並不是康熙,而是這個皇帝!
前途光明的索額圖,為什麼死於非命?他也不過是皇權的犧牲品罷了
皇權與相權的爭奪:正德朝「三相之去」是怎麼一回事?
將專制皇權推向最高峰的皇帝是誰?真正做到「皇權凌駕於一切」
自古皇帝最重皇權,為何李淵讓位如此輕易?這兩點是主要原因
三武滅佛是皇權出於經濟原因嗎?是,但並非唯一原因
是誰讓皇權變得神聖?一起來認識一下西漢這位平民開國皇帝
這個地方有著皇權的影子,背後究竟是時代的冷漠還是皇權的無情?
明朝「大禮議」之爭:嘉靖皇帝爭的不只是爹,更是至高無上的皇權
漢初皇權爭奪下的深宮恩怨:連皇帝都任人玩弄,是非曲直該是如何
明朝皇帝都姓朱,可有一個異性人卻掌大明皇權數十天,是誰
歷史第一小偷皇帝:皇權竟然是偷來的。大臣:我怎知道皇上愛偷竊
中國古代皇權鬥爭都多殘酷,看玄武門之變具體過程就知道了!
周朝為什麼不像秦朝一樣實行中央集權制來加強皇權?
中國古代皇帝號稱君權神授,可為什麼皇權始終壓制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