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海上絲綢之路】南海一號沉船之謎
黃林:這個地方是要重點保護的。我們用快艇的時候,都會去那裡繞一圈看看,後面就用雷達監測。我問我的老班長,他們也很好奇,只是告訴我們這裡是重點保護的。那裡面漁船釣魚作業很多,說不能給漁民打撈放網潛水什麼的,你不告訴他們原因,他們就一直在那裡。老班長教給我們的方法就是告訴他們這裡有炸彈。
2005年,18歲的黃林剛剛入伍,被分配到廣東省陽江邊防支隊44701公邊艇機電班。報到不久,他和戰友便接到一個秘密任務,重點保護位於廣東省陽江市東平港以南大約29海里的一片海域。浩渺南海,水天相接,之所以選定這片海域,是因為1987年8月,中英聯合打撈隊在此意外發現了一條深埋在27米海水以下的古代沉船。
沉船距今800多年,屬於南宋時期,被稱為「南海Ⅰ號」。
這究竟是怎樣一條沉船?當年用抓鬥無意間打撈出水的瓷器,已經吸引了眾多期待的目光。更令人驚奇的是,這艘沉沒海底800多年的古船保存相當完好,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海上沉船。
國家水下遺產保護中心研究員、「南海一號」水下考古隊隊長孫健:這條船應該是二十六七米,寬應該在10米多,這種船按照我們今天的排水量,差不多在300噸—500噸之間,在宋代,應該是一個2000料到3000料之間的海船,是一個中等偏大規模的海船,從文獻上看,像這種船一般會搭載100到200人的數量。
在古代,中國東南沿海一帶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商船從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出海,經東南亞、斯里蘭卡、印度等地抵達地中海以及非洲東海岸,將一船船貨物銷往世界各地。「南海一號」發現的地點恰好在這條航線上,這是否說明它是一艘遠洋貿易的商船?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它沉沒海底呢?
人物:李姓綱首(船長)、周秀才、水手數人
李:周兄小心。
周:多謝李兄。讓你笑話了。
李:周兄,你久讀聖人書,第一次上海船,難免暈船。沒事的。多吐吐,就習慣啦。來,我帶你看看貨吧。
李:周兄,這些瓷器你可認得?
周:待我看看。哦,這是景德鎮窯。這是龍泉窯。哦,德化窯。喝,還有磁灶窯!李兄,這一船貨物,得花多少錢置辦啊。
李:哈哈,自然要花不少錢吶。可是等運到大食國,一出手,那賺得可就更多啦。
周:咦,這個酒壺稜角分明,不像咱們平常用的啊?這隻大碗上面畫的花紋,也和我大宋朝的頗不一樣。
李:周兄好眼力。這些都是大食國富商馬哈默德向我專門定製的。他要轉手賣給當地,自然得做成當地的模樣。
周:原來如此。看來,海外經商雖然辛苦,卻也能漲不少見識。
李:是啊周兄,你讀聖賢書,想要安邦濟民,這固然可貴。但我們做生意的,讓大宋與海外互通有無,從中賺了銀子,給朝廷上稅,功勞可也不小。周兄你既然做不了官,不如就跟我一起從商報國吧。
周:好啊,那還要李兄多多提拔。
李:呵呵,我倆是多年交情,何必客氣。
水手:大人,不好啦,遇上風暴啦!
李:什麼?遇上風暴啦!我去看看。
周:啊?這可怎麼辦?
李:快,快把帆降下來!
水手數人:快,快降帆!……當心……風浪太大了!
李:哎呀,周兄,你怎麼也跑出來了?快,快躲進艙里去!
周:哎呀!
李:周兄小心!
周:啊!
李:周兄!周兄!
水手:船要沉啦!
水手數人:救命啊……娘啊我回不去啦……兒啊,爹要走啦……
「南海一號」突然沉沒海底,一船數百人的喜怒哀樂、壯志雄心,就這樣留在了800多年前的時空里。美國暢銷書作者蓋瑞?金德,在一部沉船打撈的作品《尋找黃金船》里這樣結尾,海難是上帝寫了一半的劇本,句號得由那些沉船打撈者來完成。
孫健:它是一條滿載貨物的船,從船上的器物看,基本上是以瓷器,東南沿海窯口的瓷器,景德鎮、福建德化青白釉瓷器,還有龍泉的器物,這基本上都是東南沿海的瓷器。從年代上判斷,我們認為是南宋的,那應該是一條裝滿了貨物,啟航去國外做貿易的船,在海域因為遇到某種因素吧,有可能是觸礁,有可能是風浪,它沉沒下去了。
廣東陽江海陵島,是一座以沙灘聞名的海島,而島上的熱點卻是一座形似「水晶宮」的博物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2007年,「南海一號」整體打撈出水後被移送至此,耿苗是目前館裡唯一的瓷器修復人員。
耿苗:我們現在修復的就是「南海一號」出水的館藏的瓷器,這些瓷器來自江西、福建、浙江三個省份,基本上以青釉瓷為主,還有一些影青,是江西景德鎮的,它的胎體比較薄,在修復的時候可能要格外注意一些。福建德化窯是這個大碗,器形比較大,在我國其他窯址中出土的比較少,據推測,這有可能是來樣定燒的,專門的外銷瓷,出口到東南亞地區,比較符合他們的生活習慣,比如印度人有吃手抓飯的習慣,碗口就需要比較大。這兩件比較相類似的是浙江龍泉窯的青瓷,它的歷史比較久遠了,大概1600多年,「南海一號」出水的以碗和碟子為主,釉層非常溫潤,古人評價說「千峰翠色,如冰似玉」。
宋代是中國瓷器第一個鼎盛時期,宋瓷成為海外各國渴望獲得的重要出口商品。據趙汝適《諸蕃志》記載,宋代的瓷器被運往全球50多個國家,最遠的包括非洲的坦尚尼亞等地。「南海一號」船艙中層層疊疊、緊密碼放的瓷器,封存的不僅是800年的光陰記憶,更是曾經輝煌的航海時代。
這位唱著鹹水歌的老人叫楊仙,今年81歲。她和丈夫林先養,一直以海為生。他們生活的村莊在當地被人叫做疍民村,距離「南海一號」被發現的海域只有20多海里。夫婦二人出海作業60多年,如今,他們的5個兒子依然在出海。
林先養:我和我的兒子現在海上作業的模式變化挺大的,兒子開的是機船,我以前開的是小帆船。有了機船之後,我的兒子出海很遠的地方都可以達到,比我開得要遠,可以捕撈到更多的魚。
歷史上,疍民以海為家,終生不能上岸。雖然現在他們已移居岸上,但船上的生活印跡卻被夫婦二人帶上了陸地,狹長的樓梯彷彿海船的舷梯,簡潔的卧鋪保留著船艙的布局,這樣的環境,能讓他們感受到祖先的氣息。
帆船時期,受季風的影響,所有航程最短也得半年左右,沿著東北季風去,順著西南季風回。在最短半年最長几乎長達一年的航海中,宋代的船員們是怎樣度過的呢?
孫健:畢竟航海是一個很冒險的活動,因為利潤很高所以願意冒險。文獻說他們「置生死於度外」,在船上豢豕釀酒,這麼長時間要吃要喝啊,每天舉行宴會、歌舞之類的活動,把恐懼感排泄一下。所以在船上,我們發現了很多這種酒罈,當然有可能是貨物,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應該在船上就消耗了。我們還出水了很多動物的骨骼,要吃啊,因為以前沒有冰箱,一個月在熱帶,你帶什麼東西上去都壞了,但你可以養活物,就是所謂的「豢豕」。
茫茫大海,船員們豢養家畜,珍藏美酒,度過了令人無法想像的漫長航期。截至2016年1月,「南海一號」共出水文物14000餘件套,其中瓷器13000餘件套、金器151件套、銀器124件套、銅器170件,銅錢約17000枚以及大量動物骸骨、植物標本等。這些數百年前的文物,穿越歲月和時空,最大限度地還原了一幅宋代海上貿易的生動畫卷。
崔勇,是中國水下考古培訓班第一期學員,從開始探察「南海一號」那天起,他每天都會記下日記,一段段文字,讓當年對「南海I號」的考古行動歷歷在目。
崔勇:回過頭來看挺重要的,我們每天做了什麼,事無巨細都記了下來。南海一號,我稱它為時間膠囊,就是把一段時間封閉進去,把這個時代的東西高度濃縮在一個個體當中,放在水底下保存下來,別的時間再參不進去。
800多年前的時空,就這樣定格。「南海一號」有太多的故事需要人們了解;由於沉船尚未全面發掘,還有太多的秘密需要人們揭開。它的身世,不僅是祖先探索大海的履歷,更是我們發現自己歷史文化基因的鑰匙。
供稿:文藝之聲《文藝大家談》
編輯:
張佳琪
關鍵詞:
海上絲綢之路;南海一號;沉船
TAG: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
※南海一號八百年的沉船之謎
※中國航海博物館舉辦「海上絲綢之路沉船與貿易瓷器大展」
※「黑石號」沉船——古代絲綢之路的定格
※探索波羅的海飛碟狀沉船,探索海底奧秘
※【新書介紹】CHINA與世界:海上絲綢之路沉船和貿易瓷器
※印證韓國馬島沉船日本福岡博文物:上海青龍港絲路陶瓷
※CHINA與世界?海上絲綢之路沉船與貿易瓷器大展
※我國南端有個媲美三亞的海濱小城,藏著國內版「一號公路」和「沉船灣」!
※二戰日軍艦船誤入中國「百慕大」,揭開鄱陽湖神秘沉船之謎
※「海上絲綢之路沉船與貿易瓷器大展」榮獲優勝獎
※貿易瓷器一瞥——中國航海博物館「CHINA與世界:海上絲綢之路沉船與貿易瓷器大展」中的瓷器
※普吉島沉船後泰國海灘開始插紅旗,昨天又有我國遊客出海被困
※我國南端有個媲美三亞的海濱小城,藏著國內版一號公路和沉船灣,春節尾巴上拼假去正好
※國內媲美三亞的海濱小城,藏著國內版「一號公路」和「沉船灣」
※普吉島沉船五日後的「曼芭普」之旅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被證實,竟是因為發現一條外國沉船
※畫一艘海底沉船,神秘的探險……
※日本航母通過馬六甲海峽,艦上傳出猛烈開火聲,附近海域出現沉船
※由於海上風浪大,泰國沉船事故今天的搜索於下午暫停
※「鳳凰號」危途南方周末普吉沉船事故全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