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帝的世界」除了3.48億的唐卡,還有啥?
3.48億港元的唐卡,
2.29億港元的明宣德青花大碗,
民間唯一流傳的鄭和書法作品,
多件御用的瓷器和佛像,
件件是精品!
看到這兒,小編已經深深的被這個展覽吸引,您是不是也很好奇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展覽?
這個展覽就是4月28日在龍美術館(西岸館)開幕的「永樂大帝的世界—御制唐卡暨永宣文物特展」,共計展出十五件文物,大都為龍美術館館藏。這是繼「朱見深的世界—成化鬥彩雞缸杯特展」、「盛清的世界—康雍乾宮廷藝術特展」之後,龍美術館中國古代宮廷藝術「世界三步曲」中的最後一章。下面就跟小編一起先睹為快!
明永樂御制紅閻摩敵刺繡唐卡
335.3x213.4厘米
此幅永樂御制紅閻摩敵刺繡唐卡無論在用色、構圖、做工上,都獨具明初唐卡之特色。全幅以墨綠江綢為地,綉以紅閻摩敵,紅綠對比強烈,色彩濃郁沉穩。整幅使用大量金線、五彩及退暈色絲線綉成,並用金線勾勒輪廓,色彩豪華富麗,反映明代早期高超的染色技術以及明初江南卓越的養蠶和繅絲技術。
唐卡的構圖繁而有序、線條精準流暢,無論是畫面中心的紅閻摩敵或上下方之尊神及天女,乃至躍動的火焰紋及曼妙的卷西番蓮紋,皆展現了明初超高的刺繡藝術水平。以規整的平套針法表現人體及色塊,使得整個綉面看上去別具存在感與古韻。以暈色絲線綉成圓圈狀來表現人體的肌肉和高光,使畫面更具立體感。
右上方的白度母之下用金線在紅緞上綉「大明永樂年施」單行六字楷書款。這些特點與西藏拉薩大昭寺藏的兩件同為「大明永樂年施」款的唐卡相同,顯示其應為同一地所生產。明代初期,朝廷對於西藏地區實施的是懷柔為主、多封眾建的政策,永樂時期封賞三大法王,此唐卡應為永樂皇帝賞賜給西藏某上師的禮物。
鄭和《發心書寫金字經》
明永樂十二年
各33×24厘米
裝幀:金粉瓷青雅色書皮三十九開冊
鄭和《發心書寫金字經》用泥金書寫於瓷青紙上,裝裱方式為經折裝式。循皇家寫經之制度,即篇首繪開篇佛像,篇尾繪韋陀像。篇首諸佛像跟本尊經文,後面是各自護法。以大黑天為例,內光、隔斷,均屬永樂一朝造像制度。瓔珞下垂,蓮花台龍紋,亦屬明早期,甚至有元代遺風。其中無量壽佛、四大天王、四臂觀音、金剛總持等,皆為明早期以前圖式。篇首的牌位祝語:「皇圖永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輝,法輪常轉」。篇尾牌位的牌記即:「大明國太監鄭和,法名福吉祥,發心書寫金字《金剛經》,永樂十二年(1414年)三月吉日謹題」。
寫經局部
尤為難得的是,鄭和的另一件泥金寫經卷《妙法蓮華經》收藏於浙江平湖博物館為國家一級文物,這件泥金寫經或為民間唯一流傳的鄭和書法作品。鄭和《發心書寫金字經》寫經冊頁,作為目前存世最早、書有「皇家牌位」、將釋道經文和真言同書於一冊上的作品,無疑是大航海家鄭和存世遺作中最為精彩的遺珍,亦為中國佛教史、道教史的瑰寶。(文字內容截錄自朱紹良:鄭和《發心書寫金字經》考析)
瓷器類
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棱菱口大碗
口徑:23厘米
「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雙行雙圈楷書款
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棱菱口大碗今春現身2017蘇富比春拍,該件作品以估價待詢形式上拍,以2.29億港元成交,一舉創下明初瓷器世界拍賣紀錄。之後據收藏家劉益謙透露,「經委託賣買雙方同意,剛剛2.29億成交的宣德青花魚藻紋十棱菱口大碗將參加龍美術館4月28日舉辦的「永宣大展」。
北宋末年,宮廷畫師劉寀擅畫魚,或因此造就宋代以來繪魚藻圖之風,自此以魚為題之水墨作品開始流行。此器形創始於永樂,傳世品中繪相同魚藻紋之宣德碗,只有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兩例可資媲美,然尺寸皆較小。此類菱口碗系拉胚成形後,再經過壓模,接上高足,繪飾紋樣後高溫燒制而成,因此一般胎骨微厚。常見紋飾除了魚藻紋以外,尚有團花、龍鳳、雲龍等等。
宣德時期的魚藻紋多繪鯖、鮊、鰱、鱖游魚四尾,諧音寓意「清白廉潔」。此碗繪鯖、魴、鱖三種游魚,與蓮花相組合,寓意「清廉」、「廉潔」,代表儒家思想中正直君子的完美形象。蓮花出污泥而不染,也是清白、純凈的象徵。又魚與余同音,為富貴有餘的象徵,與蓮塘組合含「連年有餘」之吉祥寓意,體現了中國自古以來特有的吉祥文化。
明永樂青花纏枝花卉紋折沿葵口大盤
口徑:37.5厘米,足徑:24.8厘米,高:7.3厘米
此盤形制較大,折沿、葵口、大平底、矮圈足。器身呈十二個弧形,盤內青花紋飾分為3層:口沿繪小纏枝花卉紋,腹內壁順時鐘繪飾蓮花、牽牛、木槿、石榴、菊花、牡丹共十二朵折枝花卉;盤心中央繪牡丹,周圍環繞山茶花、杜鵑、月季、蓮花等四季纏枝花卉紋,大小各異,生動活潑。腹外壁紋飾與內壁相同。底無釉。整器胎骨堅硬細白,釉質滋潤,略泛青色。青花色澤艷麗,多黑褐色結晶斑。筆觸精湛,繪畫細膩,線條流暢自然,饒富生趣。
永樂時期盤類以折沿葵口和平口式為主,這與洪武時期相同,但是形體較小。此盤造型摹仿自西亞伊斯蘭民族的銅器而制,在今天中東地區的伊朗阿德比爾聖廟和土耳其托普卡比皇宮博物館中亦藏有數量豐富的青花大盤,故知此類瓷盤除了供應國內使用,也大量出口至近東地區。
明永樂青花纏枝牡丹紋凈水瓶
高:21.3厘米
此瓶造型秀麗,胎體輕薄,紋飾纖細。盤口,束頸,垂腹,腹上有一細長流,無手柄,下承高足,足底外敞。通體飾青花紋飾,腹、頸飾纏枝牡丹紋,流飾纏枝花紋,高足飾變形回紋及蓮瓣紋。景德鎮珠山御窯遺址,明永樂早期地層,白釉凈水瓶與白釉僧帽壺等殘器一同出土,可推測應與永樂早期朝廷的佛事有關,或作藏傳佛教祭祀禮器之用。景德鎮御窯珠山宣德地層里,也出土過帶「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書年款之宣德青花凈水瓶。
凈水瓶非日常使用之器,於宮廷中亦僅作禮器之用,惟可見於少數重大祭典場合,其造形不同於茶酒執壺,亦與一般的流口粗短的軍持迥異。此獨特器形,窄頸寬腹,細流纖長筆挺,反映永宣時期景德鎮御窯造瓷水平之精妙高超,然燒造成功者鮮少。傳世品中紋飾、尺寸與本器相同者目前僅知兩例,其一為清宮舊藏,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另一藏於私人機構。
明永樂青花花卉錦紋如意耳扁壺
高:24.5厘米
元代與中東交流密切,流行於青花大盤上繪飾幾何紋,但亦僅模仿中東器物紋飾之構圖,紋飾本身仍純屬中式。此器形仿伊斯蘭金屬器皿,壺身橢圓,壺頸幼細,與壺足同為圓柱狀,故製作難度極高。壺身紋飾瑰麗華美,匠心獨運,不拘一格,罕見於當時的中國官窯瓷器。六角星形構圖,由內向外以同心圓格局層層遞進,若無精密計算所有角度,則難以確保線條與空間劃分之完美比例,如此紋飾於可見於可蘭經,但以毛筆直接繪飾於圓拱器腹上之難度足以想見。
近東、中東皇家收藏皆無此扁壺之相近作例,伊朗阿德比爾聖廟薩非王朝收藏,以及土耳其伊斯坦堡奧圖曼宮廷收藏亦未見相近例子。永樂時期仿中東瓷器多屬御窯為中國宮廷而制,而非供外銷,此器亦然。北京故宮博物院可見兩例,為清宮舊藏。台北故宮博物院亦藏有一例。
明永樂甜白釉暗花榴開百子玉壺春瓶
口徑:8.3厘米,足徑:10.4厘米,高:32.1厘米
白瓷自隋朝進入宮廷之後,到清朝一直盛燒不衰。歷代君主中對白瓷情有獨鍾,將白瓷燒造成就推至最高者,首推明永樂皇帝,此時的白瓷有「甜白」之美譽。為迎合永樂皇帝崇白的品味,御窯致力發展甜白釉。
景德鎮珠山永樂堆積層出土的瓷器逾九成為白釉器,但至今仍未發現白釉玉壺春瓶的出土件。永樂白釉玉壺春瓶並不多見,此玉壺春瓶造型優雅秀美,規整和諧,堪稱玉壺春中的絕色。此瓶造形靈巧秀美,釉質細緻瑩潤,「榴開百子」暗花紋飾生趣盎然,寓意「子孫萬代」。
明永樂 / 宣德青花波濤紋小罐
此罐玲瓏可人,器形與紋樣皆為明初創新風格。肩部飾卷草紋,器身繪飾波濤海浪,罐底飾淡藍色珍珠紋帶。此罐體量小巧,或作為水丞之用。
水波紋常作為龍或其他海獸之襯底輔紋,與仙山配套出現,寓意「壽山福海」、「江山一統」。此罐以波濤紋單獨作飾,相對罕見。單獨使用波濤作為瓷器的紋裝紋樣,是正統時期官窯的一個特色,為其他時期所罕見。
明宣德青花折枝花卉八方燭台
此青花花卉紋八方燭台為宣窯之精絕珍品,是目前所知唯一兩件傳世品之一。此青花燭台造型別緻新穎,端莊規整,融會中西文化之優點,是完美的藝術結合,為中國陶瓷史上顯赫彪炳的珍品。器身分燭插、連柱、台座三層,連柱作椎形,聯結柱插與台座。柱插呈深盅狀,並無中式燭台的燭桿插孔,可知是承放外國的軟芯蠟燭的。
最令人心儀的是青花紋飾,共有11層紋飾,重重疊疊,繪畫精細秀麗,線條優美清晰,筆意酣暢飽滿,以典型的雙勾填色為多。地釉白中微微泛青,尤其是近足垂流厚積處,接近青白釉,釉質肥厚瑩潤。青花呈色為純正的寶石藍色,濃翠深沉,局部有下凹的黑鐵斑,檯面邊沿與足跟的線箍暈散較為嚴重。
明宣德青花折枝靈芝紋石榴尊
高:18.2厘米
「石榴尊」創燒於永樂時期,同為折沿口、外撇足,頸部飾蓮瓣紋、三聯寶珠紋,然其瓶身所飾花卉,非折枝靈芝,而常為佛教題材,其垂掛飄帶,頂飾三重火焰寶華,展現藏傳佛教八寶祥瑞之「寶瓶」形象。此類寶瓶紋樣亦見於明永樂戧金漆金板,象徵無盡財富,寓意福智圓滿。
此器或因其口與石榴萼冠相近故謂「石榴尊」,石榴尊多未落款識,之見少數落宣德年款,本器足底落青花雙圈內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同類宣德青花石榴尊,無款。另北京首都博物館藏有一出土例,無款。倫敦大英博物館亦藏有一例。
明宣德青花礬紅彩「海獸圖」高足杯
口徑:9.9厘米,足徑:4.6厘米,高:8.9厘米
「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雙行雙圈楷書款
宣德時期瓷器二次燒成工藝得到發揚光大,此高足杯之裝飾技法,先以鈷料繪飾海獸、仙山及線圈,經高溫一次燒成後,再於外壁留白處以青礬填繪波濤紋,低溫二次燒制而成。礬紅為低溫紅彩,以氧化鐵做色劑,所用原料為青礬,故稱「礬紅」。
青花紅彩高足杯存世少量,極為珍稀。明初永宣兩代皇帝均篤信藏傳佛教,亦曾命官窯燒制禮器賞賜於藏傳佛教寺廟。十五世紀時,《山海經》重又盛行。此類高足杯皆繪飾九匹海獸,這些奇異海獸的描述可見於《山海經》。台北故宮藏有十四件飾有海獸紋的高足杯,每一個杯心都飾有九字一圈的梵文禱語,說明海獸杯與藏傳佛教的關係頗為密切,為用於佛教儀式的祭祀禮器。
佛像類
明永樂銅鎏金地藏王菩薩
高:21.5厘米 「大明永樂年施」款
此尊為大明永樂造像中現存唯一一尊地藏菩薩像,實屬罕見。此尊地藏菩薩呈比丘相,全跏趺端坐於雙層束腰仰覆蓮花座。臉部方圓,雙眉間飾白毫,鼻子高挺,眉毛細長似柳葉,眼瞼低垂,薄唇,嘴角上揚,耳垂圓潤,眉目慈祥,神情安然自若。其面龐圓潤、下巴豐滿,嘴角上揚、五官秀氣精緻等具有典型永樂佛像特徵。
束腰仰覆座頂部造像前端銘刻「大明永樂年施」六字楷書款式。衣紋褶皺刻線較深,紋飾肌理隨身體結構走線,繼承元代厚重之感,具有復古韻味。
明永樂銅鎏金無量壽佛
高:20.5厘米
「大明永樂年施」款
十三世紀時,藏傳佛教傳入內地,為元朝皇帝所崇信。明朝繼續扶植藏傳佛教,但一改元朝專奉薩迦派的作法,實施多封眾建,而宮廷造像則作為頒賜的定例品,由御用監佛作承造。明代永樂、宣德宮廷佛造像具有漢藏結合風格,並以銅質細膩,鎏金純厚,裝飾華麗,工藝精良著稱。永樂宮廷造像風格上乃以印、藏模式為原形,有機融入漢地傳統審美意趣,表現為高度融合的藝術特徵。
「大明永樂年施」六字一行楷書陰識鏨刻於蓮座前方的檯面上,字體娟秀,為永樂皇帝的施供之物,為明代永樂朝宮廷御用監所造。並保留了原封底。
十五世紀銅鎏金大日如來坐像
高51.3厘米
此造像體量高大,高達51.3厘米,而陶鑄細膩,不失細節,為「大工小作」之品。氣場宏大,法相莊嚴,面容平和,神態安詳,佛祖心靜如水,證得般若智慧得此光輝之身,在此像中盡顯。造像具有明代早期特徵,銅胎質地細膩,鎏金厚重,身體比例和諧,肢體關節彎曲線條柔和,觀之似有彈性,又僧袍具垂感,衣紋刻線深,立體感強,蓮花座之花瓣細長,這些特徵與明早期造像頗為符合。
本像面相與多件十五世紀中期中國雕像相近,深刀雕刻,眼型細長,嘴唇飽滿,輪廓寬廣,比較一例,尺寸相近,現藏於紐瓦克博物館(Newark Museum)。
本佛像寶冠屬十五世紀典型,冠前正中嵌三顆寶石,中心寶石呈方形,兩旁寶石呈梨形,乃常見於明初之設計,五葉嵌寶天冠,循明永樂宣德兩朝風格。佛袍衣褶表現細緻入微,衣料緊貼膝蓋及肩膀,足踝及胸前布折寬鬆,松垂於台座上半部,造型與同期作例相近。而本佛像斷代十五世紀、並可溯源至永樂年風格之最大關鍵,則在於大幅平褶衣袍自左肩垂下,此特色常見於明初造像,明代後期已不復見。
明宣德銅鎏金無量壽佛
高53厘米
此像的造型風格主要源於西藏,但並不似西藏造像那樣過多強調印度味道的高鼻深目的五官起伏,基本上呈漢族的形貌,又有尼泊爾造像的秀美韻味。像身比例舒適,手、腳等細部極具寫實性,既符合西藏佛像的相好標準,又融匯了漢地的審美觀念和傳統表現形式。裙裳、帔帛的質感較強,尤其在紋褶的處理上,轉折起伏流走自然,頗為洒脫生動,體現了永宣造像雍容華貴的樣式。
此無量壽佛屬於宣德宮廷造像中少見的高浮雕作品,尤其在花冠、瓔珞、臂釧和蓮瓣為寫實的高浮雕技藝。此類宣德宮廷造像融合漢藏風格,較常規宣德「御用監」宮廷造像更為華麗,更為精細。
如今,傳世精彩永宣文物大多在兩岸公立文物收藏單位,市場流通本就不多。可以說,此次展出全以「質取」,不以「量勝」。力圖通過有限卻精彩的文物,簡要勾勒永宣時期這段恢宏的帝國歷史。希望觀者可以透過文物現場的展陳,充分感受藝術自身的魅力,與每一件作品對話,回到歷史現場。
永樂大帝的世界——御制唐卡暨永宣文物特展
開幕:2017.4.28
展期:2017.4.29—2017.8.27
地點:龍美術館(西岸館)
上海市徐匯區龍騰大道3398號
※實用帖:佳士得、邦瀚斯、嘉德2017香港春拍日程
※幾點小技巧,讓您馳騁拍賣季
※實用帖|佳士得、邦瀚斯、嘉德2017香港春拍日程
※中國藝術品背後的「西方推手」
※奉文堂舊藏齊白石佳作領銜香港邦瀚斯「中國書畫」專場
TAG:聯拍在線 |
※國寶!600歲的永樂大典出山了!北京人的福氣啊!
※中國歷史上的5位大帝,除了漢武大帝、永樂大帝,還有誰?
※《永樂大典》滄桑600年:沒有它就沒有「二十四史」
※先人的智慧,永樂大鐘歷經500年依舊完好的奧秘!
※《永樂大典》滄桑600年
※歷史上的今天——1402年7月17日,朱棣即位,年號永樂
※《永樂大典》的3億字小楷,嘆為觀止!
※1415年的永樂盛世時期 世界各地都在發生哪些大事?
※1974·西沙永樂:一場久久不見的海上閱兵
※永樂款青花瓷器2018市場值多少錢
※從這100張圖看故宮洪武、永樂、宣德瓷器!
※永樂宮「呂祖墓」考古發現一男一女?專家:我們被騙了700多年
※永樂大帝劍被八國聯軍搶走,英國1博物館10萬買下,成鎮館之寶
※1991年英國十萬英鎊買走大明永樂劍,現成英國皇家博物館鎮館之寶
※歷經600年,《永樂大典》正本至今不知所終
※6代中醫世家朱永樂還原上古望診之秘——15節語音直播課199元!
※明代永樂瓷器拍賣價格以437萬成交
※朱棣為何要編纂近4億字的《永樂大典》?繞來繞去只有兩個字
※楊貴妃死在哪裡?永樂大典去哪了?5個歷史謎團解開了幾個
※可憐的《永樂大典》正本神秘消失,副本現存4%,那96%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