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郵驛:一騎絕塵 「八百里加急」背後的古代快遞制度

郵驛:一騎絕塵 「八百里加急」背後的古代快遞制度

  如今,快遞的速度是越來越快了,各種「一日達」、「當日達」紛紛出現,這得益於交通工具的不斷發展。那麼在沒有鐵路飛機的古代,「快遞」要如何傳遞,速度又會達到怎樣的程度呢?

  在古代,信息的傳遞通常要靠驛站,驛站是古代供傳遞官府文書和軍事情報的人或往來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一般每隔20里就會設置一個驛站,驛站與驛站之間,則通過騎馬來相互傳遞信息。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信息的傳遞速度也是有快有慢,這要看馬跑的速度了。

驛站驛站

  在很多影視劇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邊關將領向朝廷傳遞戰況信息的場景,都是要求「八百里加急」,這應該是當時最快的傳遞速度了,畢竟軍事情報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八百里加急」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有文學作品這樣描述:「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一卷黃塵滾滾,駿馬飛馳而至,但見人影一晃,跳將下馬。大喝「八百里加急!御賜金牌,阻者死,逆者亡!」隨即便見煙塵滾滾,騎者已然離去!此時,古道凝雲,晴空赫然!另外,唐代詩人岑參在《初過隴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詩中寫到「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咸陽,暮及隴山頭。」他把驛騎比作流星,朝發咸陽,晚上就到了隴山。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八百里加急」在當時的確是非常非常快了,不過這並不是說真的能夠達到日行八百里的速度,只是為了強調這次信息傳遞的重要性。當時朝廷為了使傳遞公文達到最快速度,在每一個驛站中都會準備馬匹,驛卒們每到一個驛站都會更換馬匹,連續不斷將公文傳遞下去,這樣就能最大程度的保證驛馬一直維持最快速度。

  據記載,唐朝驛站最多時有1639個,專門從事驛務工作的人員共兩萬多人,其中驛兵一萬七千人。郵驛分為陸驛、水驛、水路兼并三種,各驛站都設有驛舍,配有驛馬、驛驢、驛船和驛田,可見當時的郵驛制度已經非常完善。按照唐朝官府規定,快馬要求一天行180里,再快的300里,最快的達到500里。安史之亂爆發之時,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唐玄宗當時在華清宮,兩地相隔3000里,6天內玄宗得到了安祿山叛亂的消息,這次的信息傳遞速度就達到了每天500里。

  古代郵驛的速度雖然與現在無法相比,不過其依然有著非常完善的組織制度,確保了當時信息的傳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動百科 的精彩文章:

細說後宮:一生「五廢六立」 這個皇后的一生不一般
阿基米德:功勛卓越的科學家阿基米德竟然這麼枉死
張仲景:冬至為啥吃餃子?原來是為了紀念他!

TAG:互動百科 |

您可能感興趣

上海郵博有個急遞鋪令牌,元代郵驛手拿令牌,要秘密給皇帝干件事
古代郵驛功能最全的驛站古城,數百年保持原樣,客商欲出千萬購一小院,土著村民決不賣
唐朝的郵驛制度你知道多少?
中國唯一的郵驛博物館竟供奉罕見「馬神」 已被列入世界遺產!
中國唯一的郵驛博物館竟供奉罕見「馬神」已被列入世界遺產!
洛陽博物館||洛陽驛站博物館:水陸郵驛通四方 驛站文化源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