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不適合實戰?不要誤解太極拳!

不適合實戰?不要誤解太極拳!

因為一場約戰,一直被人們普遍接受的太極拳突然被推到了風口浪尖,有人對它嗤之一笑,有人推崇備至,因為用太極拳打人,沒有得到想要得到的效果,就說這個東西不好,什麼時候人的思維簡單到這一程度了呢?

不適合實戰?不要誤解太極拳!


馬雲總結說,這是一場戲,有互動有表演的戲,事實就是如此,太極拳不會因為習練它的人的鼓吹變成神功,也不會因為別人的詆毀變的一文不值。我們需要看到傳統太極和現在所習練的太極的區別,可以說,現在普遍流行的太極是精編版,把那些複雜的需要時間的基礎功夫去掉,變成了適合大眾學習和傳播的一種太極操。

不適合實戰?不要誤解太極拳!



(陳氏太極演示)

太極拳是中國武術的一種,歸類為內家拳。明朝萬曆年間(具體年月不詳),山西武術家王宗岳著《太極拳論》,才確定了太極拳的名稱。楊露禪(1800 ~1873),推動了太極拳在全國的快速普及和傳播,使得太極拳廣為人知。1949年後,被國家體委統一改編作為強身健體之體操運動、表演、體育比賽用途。


中國改革開放後,部分還原本來面貌;從而再分為比武用的太極拳、體操運動用的太極操和太極推手。傳統太極拳門派眾多,常見的太極拳流派有陳、楊、吳、武、 孫、趙堡、武當等派別,各派既有傳承關係,相互借鑒,也各有自己的特點,呈百花齊放之態。截至2014年4月,周邊國家如韓國、日本、印度等都已著手太極拳申遺工作。

不適合實戰?不要誤解太極拳!



我們看到太極拳作為一種古老的養生文化流傳至今。不知有多少人在習練和研究它。可是很多人並不明白學習太極拳的真正目的和怎樣才能得到更好的習練效果。

很多人是專為練拳而學拳。其實學太極拳真正的目的應是。學的是拳,練的是心;比劃的是招式,體會的是哲理。在學習太極拳法的同時,太極之道也開始深入人心。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講究渾圓一體,形於外而參於心。


當今社會,紛繁複雜,然各種名利紛爭,究其根本,不在其人,而在其心


太極拳練拳的基本要求是:心懷中正,不偏不倚;「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王宗岳《太極拳論》。因此,太極看是練身、實是練心。

不適合實戰?不要誤解太極拳!


老師在教學中時時提醒學員們要做到「心靜神寧,平心靜氣」、「不丟不頂」,所謂「靜而生定、定而生慧」,若佛家中的「正、等、圓」,這將有助於練習者拋棄俗間雜念,修身養性,探尋太極先賢「閑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的洒脫,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與平衡。「心中常舒泰,名利總不貪。參透機關,識彼邯鄲,陶情於漁水,盤桓乎山川(《陳氏家乘》)」,在太極拳的課堂里,所有人都在感悟太極神韻中,變得倍感輕鬆融洽,體味到和諧的玄微之美。


傳統的太極拳,據資料記載和一些民間太極古拳的繼承者說,都是快慢相間,剛柔並濟,忽隱忽現,輕沉兼備的。反觀現在的太極拳,除極個別的傳統老拳外,幾乎都是鬆軟緩慢、一柔到底的軟拳與慢拳。甚至好多練習者(包括一些著名的「太極拳家」)認為,太極拳越慢越出功夫,越松越出功夫,越軟越出功夫。殊不知太極即陰陽,陰陽即剛柔、緩急、虛實、隱現等等對立統一的矛盾體,純陰(軟、緩、虛、隱、曲等)與純陽(剛、快、實、現、直等)皆非真正意義上的太極拳,都是病拳與錯拳。一味地慢、一味地軟,非但在技擊上獃滯鬆懈、笨拙緩慢而不堪一擊,就是在養生上也因過於著相緩、柔而使心神呆傻,心性受拘而靈光泯滅。


其實,太極拳的松不是懈,柔不是軟,而是在經過抻筋拔骨的基本功訓練後,使筋腱伸長、骨縫拉開後進一步錘鍊所得的似松非松、將展未展的彈性膨脹力。這種力松沉自然,肌松力棚,松中有緊,緊中有松,柔內含剛,剛中藏柔,靈動活潑,變化自然。如今的太極拳練習者,從不進行各種抻拉筋骨的腰腿基本功與站樁功練習,一上手便直接學練套路,眯縫著眼睛懶洋洋地尋找體會著所謂的「松」、「靜」、「緩」、「柔」。試想如此的練拳者,除了將自己練呆練傻、練軟練懈外,又能練出些什麼?


常聽練太極者眉飛色舞地說柔的目的是為了剛,慢的目的是為了快,並說「柔久自剛」,「慢久自快」。但在現實中。我們所遇持上述觀點和按照上述理論練功的人,卻從未發現他們身上有真正的剛和真正的快,除了遲鈍緩慢與鬆懈疲軟外。便是硬如木橛似的「頂牛勁」和蠻人打架般的「胡掄濫擊」。

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運動委員會在1979年又在楊氏太極拳基礎上,吸取其它各式太極拳之長,編成「48式簡化太極拳」。上善若水,潤物無聲。工作之餘,手分陰陽,修身養性,其樂融融。「徹志之勃,解心之謬,去德之累,達道之塞」,我們相信,太極運動將以更快更好的形勢向前持續開展,具有恆久生命力的太極精神也將為我們思想帶來新的啟迪。前提是我們要有一個公正而平和的心態,修習,修鍊。


太極名家簡介:


壹 陳王廷


陳王廷(1600 -1680)又名奏庭。明末清初人,陳氏太極拳創始人。若自明洪武初年,陳姓由山西遷至常陽村(即今陳家溝)時算起,為陳氏第九世。祖、父均為明朝下級官吏。弟兄四人,該居其二。明末,他以武秀才(庠生)的身份赴鄉試考武舉。在考武舉上,他以「鳳奪巢」的箭法技壓群雄。清初,他隱居鄉間,搜集、整理民間武術,決心造拳遺世。他融諸家之長於一爐,創造了一套具有陰陽相合、剛柔相濟的陳氏太極拳。


貳 楊露禪


河北永年人楊露禪(1800 ~ 1873),幼時在河南溫縣陳家溝陳姓家為僱工,學習太極拳,壯年返里傳習太極拳,因他能避開並制服強硬之力,當時人稱他的拳為「沾綿拳」、「軟拳」、「化拳」。楊露禪去北京教拳,清朝的王公貴族多向他學習。他武技高超,當時人稱「楊無敵」。


叄 武禹襄


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名河清,(1812年-1880年)廣府東街人,晚清秀才,出生於 書香門第,官宦之家,自幼習武。1852年拜河南趙堡鎮的陳清平為師學習拳術。回到永年後,武禹襄在原來拳技的基礎上,潛心研習,創新發展,形成一套獨特的架勢,既不同於陳式老架、新架,也不同於楊式大架、小架,學而後化,自成一家。


肆 張三丰


張三丰,約由元延佑(1314~1320)年間到明永樂十五年(1417)。傳說其丰姿魁偉,大耳圓目,須髯如戟。無論寒暑,只一衲一蓑,一餐能食升斗,或數日一食,或數月不食,事能前知。游止無恆。居寶雞金台觀時,曾死而復活,道徒稱其為「陽神出遊」。入明,自稱「大元遺老」。時隱時現,行蹤莫測。洪武二十四年(1391)朝廷覓之不得。永樂年間,成祖遣使屢訪皆不遇。天順三年(1459年)詔封通微顯化真人。 張三丰認為古今僅正邪兩教,所謂儒﹑釋﹑道三教僅為創始人之不同,實則「牟尼﹑孔﹑老皆名曰道」,而「修己利人,其趨一也」,又稱「一陰一陽之謂道,修道者修此陰陽之道也,一陰一陽一性一命而已矣,《中庸》云:修道之謂教。三教聖人皆本此道以立其教也」。他還認為:「玄學以功德為體,金丹為用,而後可以成仙。」後人編有《張三丰先生全集》。收入《道藏輯要》。


(歡迎大家投稿,來稿不限題材,擇優選登有驚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練習太極拳的七步台階
花錢不一定買著的太極實話,看你能學幾成了?
「太極拳,纏絲法也。」渾身俱是纏絲圈,無心成化如珠圓!
太極拳擊敗自由搏擊,王戰軍弟子韓飛龍為武術爭光
陳式太極拳傳人王占海:馬雲對太極的理解超乎所有武者!

TAG:太極 |

您可能感興趣

不要誤解「實修」
玩賞刀劍是合理合法的,並非管制,請不要誤解刀劍愛好者
火鍋是下九流的食物?不不不,你誤解了
關於進化論,你是不是誤解了?
火鍋是下九流的食物?不不不,你誤解了|地球知識局
讓你減肥失敗的誤解,再不了解清楚,就別想瘦!
不要再誤解金牛座好嘛!
不要誤解了!無所事事絕對不是自在
做火腿腸的肉不好,不要吃?很多人都對它有「誤解」,原來是這樣
得了膽囊炎之後,就不能吃肉了嗎?別誤解了,告訴你最適合的吃法
扭轉你的誤解,吃甜的真不一定會胖!
不護膚反而皮膚好?是你誤解啦!
酸奶的幾大誤解你了解幾個?不要空腹喝,不要加熱!
擰不開瓶蓋?你是不是對女性有什麼誤解?
沒有速食麵的春運不是春運,但關於速食麵,你是不是有什麼誤解?
你真的懂創投嗎?如果不懂,就不要再誤解鹿晗進入創投圈的真正目的了!
嬴盪舉鼎真的是因為自不量力嗎?我們都誤解他了,這才是真實目的
提到不孕不育就想做試管?你可能對試管嬰兒有什麼誤解?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被誤解千年,看完正確解讀感覺孔子太牛了
父母在,不遠遊?孔子:不要誤解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