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硬氣的縣城:與清軍血戰八十一天,無一人投降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城,明思宗朱由檢上吊自縊而亡。崇禎皇帝的自殺在江南引起了很大的震動,清軍入關之後向江南發出了剃髮令。眾所周知,在古代「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觀念深入人心,而清朝的剃髮令在當時遭到了強烈的反對,這裡面有以江蘇江陰反抗最為激烈。
順治二年六月,清軍在佔領南京之後。多爾袞以順治皇帝的名義向全國發布了一條詔書,「自今布告之後,京城內外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盡令剃髮。遵依者,為我國之民;遲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這條措辭強硬的詔書很快傳到了江陰縣(今江陰市),當時的江陰縣「風俗淳厚,敦禮讓,崇氣節,不屑以富貴利達為事」,聚集在這裡的人做出激烈的反抗,他們拒絕清朝的命令剃髮。
當時清政府任命知縣擔任江陰縣令,於是讓江陰縣群眾剃髮的重任就來到了他的肩上。可是當他發出全縣即刻剃髮時,縣裡的名士代表們反唇相譏,「汝是明朝進士,頭戴紗帽,身穿圓領,來做清朝知縣,羞也不羞,丑也不醜?」
但是當時的江陰縣內老百姓已經明白,即使說服了方亨也說服不了清政府,唯一辦法就是使用武力反抗。最後在江陰軍民的推舉下,縣主簿陳明遇與前任典史閻應元為領袖,開始了為期81天的反抗鬥爭,史稱「江陰八十一日」。
起初清政府只派了三百人前來圍剿,結果迅速被消滅。清軍沒有想到一個小縣城竟然如此難以攻打,於是派出了最強大的清軍到來。
當時清軍曾派明朝降將劉良佐來勸降,結果閻應元等人怒斥,「有降將軍,無降典史!」八月二十日,江陰城內彈盡糧絕,清軍又以大炮轟破城門,才得攻入城內。陳明遇、閻應元壯烈犧牲。可是即便如此,清軍在攻打江陰時還是損失了三個王爺、十八名大將,前後共損失了七萬五千多人。而江陰方面,守城八十一日,到最後20萬的江陰只剩下老幼53人,男人和女人全部戰死,無一人投降。
可以說在當時江陰縣是全國最硬氣的一個縣。自從決心抗清的那一刻起,江陰縣的軍民就已經知道他們最近的結局,但是他們依然選擇了用一場悲壯的抵抗來結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