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精靈與上古先民的淵源:玉器中的神靈
祭山的本質又是祭天、祭地、祭神靈、祭祖先。這些圖案可能反映出古蜀人在祭壇上舉著牙璋祭祀天地和大山,天神要賜福於下界。根據玉器形體巨大的現象,推測古蜀人的儀仗應該也是十分壯觀的。
文/李遠國
天地精靈
丹水出焉,西流注於稷澤(資料圖)
玉器是一種重要的考古學文化遺物。根據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考證,中國玉器誕生於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早期,至今有七、八千年的歷史。在中國文化中,玉器起源於上古宗教禮儀的祭祀,禮器有玉,巫靈有玉,以玉通神,作為人王溝通天神的象徵,玉——神——靈的一體構成了玉器的基本屬性。
從上古時期開始,人們便賦予玉器太多的精神意義。出於自然崇拜意識,古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靈」。
《山海經·西山經》曰:「丹水出焉,西流注於稷澤,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湯湯,黃帝是食是饗。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歲,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黃帝乃取峚山之玉榮,而投之鐘山之陽。瑾瑜之玉為良,堅粟精密,濁澤有而光。五色發作,以和柔剛。天地鬼神,是食是饗;君子服之,以御不祥。」
《管子·侈靡》曰:「玉者, 陽之陰也,故勝水,化如神。」
《淮南子·俶真》曰:「譬如鐘山之玉, 炊以爐炭,三日三夜而色澤不變, 則至德得天地之精也。」這是用陰陽對立的觀點來說明玉的本質和作用,從而把玉推崇為事物之尊者,賦予其神奇的魅力。
玉器不僅作為神秘的通神物和法器,與巫術、祭祀、禮儀等史前文明相聯繫,而且還被先民認作一切靈魂的最理想寓體和神話境界,是最神聖的崇拜物。葛洪《抱朴子·對俗》有「金玉在九竅,則死者為之不朽」的說法,《周禮·天官·大宰》曰:「大喪,贊贈玉含玉。」贈玉即葬時穿土下棺,用玉加在絲帛上,用以殉葬。從今天所見的材料判斷可上溯到距今18000年的山頂洞人,其屍主是一少女,頭上的脈石英珠等都染為赭石色,這是迄今所見最早的具有神靈內涵的佩用石珠。
1972年在陝西臨潼姜寨的史前遺址一少女墓中,出土了一對玉耳墜,墜上的骨珠竟多達872顆,顯然這是具有神聖意義的器物。另外也說明人們喜歡佩戴的項鏈、手珠等宗教信物,它們是出中國本土遠古時代的習俗,而非來自印度佛教。
玉龍 紅山文化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圖源:李遠國)
1971年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玉龍為岫岩軟玉,呈墨綠色,高26.2厘米,寬29.3厘米,徑2.5厘米,重1000克,通體琢磨,光潔圓潤。從其首部特徵看,吻部較長,鼻部突出,雙圓鼻孔,梭形目,長鬣扁薄,並上翹起棱,端面截平,有兩個並排的鼻孔,明顯地具備有豬首的特徵,身體捲曲呈「C」形,剛勁有力,顯現騰雲駕霧的動感。是目前國內時代最早、體積最大的龍形玉器,它的出土標誌著早在5000多年前西遼河上游便已形成了對龍的圖騰崇拜。對於C形龍的形式和功能,學術界多有爭論,有認為C形龍的形式起源於蛇身、馬首,其功能是紅山先民溝通天地用於祈雨的神器,也有學者認為C形龍是紅山時期最大的部落圖騰。
溝通天地:巫與玉
從以上分析來看,玉禮器的出現,的確與當時盛行的巫教密不可分。《漢書·郊祀志》說:「民之精爽不貳,齊肅聰明者,神或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巫師就是巫術的施行者,他具有溝通神靈的能力,是天地人神的中介。然而,巫師僅僅具備這種能力是不夠的,他還要藉助於手中的法器或禮器,才能達到與神的溝通。《楚辭·九歌》王逸註:「靈,巫也,楚人名巫為靈。」《說文》:「靈,巫也,以玉事神,從玉。」段註:「巫能以玉事神,故其字從玉。」這說明了在古人的心目中玉和巫關係。
對神靈的崇拜是上古先民根深蒂固的情結,浸潤瀰漫在原始社會的各個領域裡,並在良渚文化玉器上極為鮮明、深刻地體現出來。良渚文化以出土大量的玉器而聞名遐邇。1986年在浙江餘杭縣反山遺址發現了11座良渚大墓,出土玉器以單件計算多達3200餘件,佔全部隨葬品的90%以上,最多的一座墓出有170 件(組),共計511件玉器。
神靈 玉器 良渚文化類型 浙江餘杭出土(圖源:李遠國)
良渚文化玉器主要有琮、璧、鉞,冠形器等,琮、璧為祭禮天地之器,鉞是王權的象徵,冠形器可能是舉行宗教儀式時,戴在祭司頭上的飾物。反山遺址出土玉器的數量佔全部隨葬品的90%以上。同樣,玉器的放置位置為:頭骨上方為冠狀玉飾,胸腹部放置玉琮,一側放玉鉞,腿腳部多置玉璧和石鉞,玉管珠類飾件分布於各個部位。在編號為M23的墓葬內,出土了54件玉璧。玉璧是祭祀天地的禮器,祭壇上的巫師掌握著祭祀天地的權力。
神靈的崇拜
玉鉞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圖源:李遠國)
在反山遺址編號為M12的墓葬內,出土的一件青玉鉞,通長17.9厘米,上寬14.4厘米,刃寬16.8厘米,厚0.8厘米。該器物玉質淺青色,少量褐斑。器身呈風字形,兩側略向內凹弧,左右不對稱,弧刃,上端較粗糙,並有兩道斜向的捆紮痕迹。上部小孔為雙面鑽成。鉞的弧刃的上下兩角處都雕有線刻圖像,上角雕有「神徽」,刻的是一神人的形象,巨目闊嘴,頭戴有羽毛的冠飾;與「神徽」相對應的下角處,雕有一隻神鳥,顯然這是一尊天神的圖像。在瑤山出土的玉琮、玉鉞等禮器,多處亦出現同類型的「神徽」。這說明神徽——天神是良渚先民共同崇拜的對象,也可以說是族徽。墓主人是具有威懾力的巫師,反映了死者生前是掌握禮器和法器、享有崇高地位的特殊階層。
石家河文化是中國長江中游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因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群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湖北及豫西南和湘北一帶。為承襲屈家嶺文化演變而來,年代距今約4600~4000年。石家河文化中的玉人頭像已出土10多件。這些玉人頭像分為獠牙和非獠牙兩種,基本都頭戴冠帽,形狀特點為方臉,橄欖眼,鷹勾大鼻,耳有大耳環,闊嘴。當仔細辯認時,可以看出一類頭像跟正常人一樣,面目平和慈祥,沒有獠牙,猶如後世神像中的「天人貌」,亦是神靈造型的平常態。另一類頭像,面目猙獰,呈現人面、獸面、雙獸角或雙鷹的複合形態,一般還有獠牙,猶如惡鬼凶煞,這是後世神像中的「憤怒相」,神靈造型的非常態,道教中的諸多護法元帥多為此類。這類神靈頭像糅合了神人與猛獸的雙重特徵,處處散發著威嚴與神秘。
祭祀巫師 玉璋 殷商晚期 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圖源:李遠國)
1986年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遺址二號坑祭祀坑出土,現藏四川省考古研究所。通長54.4厘米,寬8.8厘米。呈刀形,青黑色,上有灰色斑紋。器身近似平行四邊形。遍體滿飾圖案,兩面紋飾相同。圖案上下兩幅對稱布局,內容相同,最上一幅平行站立二人,頭戴平頂冠,戴鈴形耳飾,雙手在胸前做抱拳狀,腳穿翹頭鞋,兩腳外撇站成一字形。第二幅是兩座山,山頂內部有一圓圈(可能代表太陽),在圓的兩側分別刻有「雲氣紋」,兩山之間有一盤狀物,上有飄動的線條狀若火焰。在山形圖案的低部又畫有一座小山,小山的下部是一方台(可能代表祭祀台),山的外側,一隻大手,彷彿從天而降,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第三幅是兩組S形勾連的雲雷紋。雲雷紋下的一幅也是三個人,穿著和手勢與第一幅相同,所不同的是這三個人戴著山形高帽,雙腳呈跪拜的姿勢。第五幅又是兩座山,內部結構與第二幅相同,所不同的是山外兩側各立有一牙璋,右邊的山頭伸出一個狀若象勾狀物橫在兩山之間。在古人看來,高大的山峰直聳雲天,離天最近,似與天界相通,不僅是神靈上天達地的必經之路,也是神靈經常住的地方,甚至認為人死後靈魂不滅,由大山返回天堂。祭山的本質又是祭天、祭地、祭神靈、祭祖先。這些圖案可能反映出古蜀人在祭壇上舉著牙璋祭祀天地和大山,天神要賜福於下界。根據玉器形體巨大的現象,推測古蜀人的儀仗應該也是十分壯觀的。(編輯:若木)
聲明
1.本文為騰訊道學獨家稿件,文/李遠國。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2.文章作者觀點與立場,不代表騰訊媒體的觀點與立場。
3.喜歡該類內容歡迎上微信關注「騰訊道學」微信公眾號!
※史前時代知識分子的日常:談巫教與仙道
※交了那麼多朋友,有一個可能被忽略了
※「祭酒」是什麼?
※常言道:「天理難容」,請問天理講的究竟是什麼理?
TAG:騰訊道學 |
※商周時期青銅器紋飾,古代先民的自然崇拜和精神夙願
※我國出土時代最早的人鳥獸圖案透雕精品,良渚先民通天神、顯權威的神秘象徵物
※滿族先民和鷹、喜鵲、烏鴉的故事
※馳騁在廣袤的原野,窺探中亞先民的萬物信仰
※中華先民的一神論信仰
※大興安嶺最早的先民:使鹿鄂溫克
※先秦時代,中國先民從蒙昧走向文明,創下了燦爛的古代文化!
※中國畫之起源:古代先民創造的繪畫形式
※權力的遊戲:夜王是先民的首領?森林之子才是罪魁禍首!
※《山海經》記載的中秋節習俗,上古先民的月亮祭祀和成人禮
※《權力的遊戲》前傳曝路透照,古代戰艦現身,網友:先民好淳樸
※神奇的漢字:先民們對於幸福的願望都表達在漢字里
※古代先民敬仰的龍是真實存在的嗎?
※你知道那些關於泰山的神話傳說,上古先民為何如此迷戀泰山?
※仙蠡墩,無錫先民的集聚地之一,歲月里的文脈傳承
※黃維翰與《黑水先民傳》
※溯源古蜀文明:先民聚落選址準確避開地震斷裂帶
※植物矮人王國之旅,剝絲抽繭的先民智慧
※從羽人靴型銅鉞看駱越先民文化內涵
※點土成金,賀州先民用火與土鑄就了延綿萬年的中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