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中國學者書寫的英國歷史

中國學者書寫的英國歷史

中國學者書寫的英國歷史



《英國通史》(6卷本) 錢乘旦主編 江蘇人民出版社

由北京大學錢乘旦教授主編的6卷本《英國通史》,總計250萬字,是中國學者撰寫的第一部多卷本英國通史著作,該書的出版,表明我國學術界對英國歷史的認識與研究已達到新的水平。


直到改革開放之前,國內出版的英國通史著作都是翻譯作品,這些譯著有助於讀者了解英國歷史的基本知識,但都不是中國人自己研究的成果,不能表達中國人對英國歷史的理解;而拿不出自己的見解,就不能有效地與國際學術界開展對話。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學者出版了多部單卷本英國通史,這些作品滿足了當時國內的需要,也表達著中國學者對英國歷史的看法。然而,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無論是一般讀者還是從事英國史專業學習與研究的讀者,對英國歷史各方面知識的需求與日俱增,單卷本英國通史已經滿足不了社會需要,因此撰寫一部適合多層次讀者需求的英國通史就顯得十分必要。6卷本《英國通史》從2006年開始策劃,經過長達10年的努力,於2016年面世。該書一經面世,就被多家媒體推上熱銷圖書榜單。不得不說,這部書來之不易,但適逢其時。


一部好的通史著作需符合兩個標準:第一,知識的全面性及準確性。第二,是否成一家之言――這是通史作品的生命力所在。6卷本《英國通史》具備這兩個特點。


關於知識的全面性:在縱向上,這部書寫了上至遠古、下至戈登?布朗時期的英國歷史,全書「尾聲」部分並提到特蕾莎?梅當選英國首相。在橫向上,這部書覆蓋了英國歷史的各個方面,包括政治、經濟、社會、宗教、民族、軍事、戰爭、外交、鄉村、城市、帝國、思想、文化等,每一方面又包含很多內容。這就呈現出一幅豐滿絢麗的歷史畫卷,而不是以政治經濟為主的「傳統」歷史。

關於知識的準確性:這部書有近20位作者,來自國內多所高校,他們都是從事英國史研究與教學的專業學者,從他們攻讀博士學位起就研究英國史,而且在書中承擔的部分,都是他們各自專長的研究領域,甚至是博士論文的寫作領域。他們都有過國外學習的經歷,不僅熟悉國際學術發展,而且具備與國外學者共同研討英國歷史的能力。因此,這不僅是一部由專業史學工作者撰寫的英國通史,而且是一部能與國際學術界接軌的英國通史。全書大量使用檔案文獻及論文專著,包括最新的研究成果,所以它又是一部能夠追趕最新學術動態的英國通史。可見,在知識的全面性及準確性方面,這部通史能夠滿足讀者的需求。不過,能否成一家之言才是通史著作能否成為經典、流傳久遠的關鍵,在這一點上,6卷本《英國通史》獨具優勢。


錢乘旦教授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位世界史專業博士,深耕英國史已近40年;本部通史的大部分作者都曾受教於他,其他作者也基本上和他師出同門。如此組成的作者隊伍在學術觀點和研究方法上早已形成默契,而錢教授在英國史領域的學術聲望使整套書的觀點和思路整合水到渠成。在寫書過程中,錢教授從章節目錄到各部分內容都與每一位作者做深入交流,確定寫作方案,明確觀點思路;寫作開始後他又與作者頻繁溝通,及時解決問題,保證全書的前後銜接。初稿形成後,錢教授花了近兩年時間修改全書包括統一文風,最終完成這部體系完整、風格一致、文字流暢而具有獨特學術觀點的鴻篇巨著。由於歷史有連貫性,如果不能對整部英國史作全面而統一的闡釋,那麼各卷之間和各部分之間都會發生衝突,甚至出現彼此矛盾的現象,這在眾多作者合作的情況下很容易發生。但是在這部通史中不存在這種情況,這完全得益於錢乘旦教授對英國歷史的全面把握以及作為主編對主編工作的高度責任感。


從這部通史中,讀者確實可以看到一家之言,比如它把都鐸王朝和革命世紀統合視為英國民族國家的形成期(第三卷卷名即為《鑄造國家》),指出都鐸王朝的歷史作用即在於開啟了英國「國家建構」的進程並使英國第一次成為一個「歐洲大國」,而17世紀革命雖然推翻了專制王權卻未能建立新制度,因此未能完成歷史的使命,完成這個使命的歷史事件是光榮革命,因此光榮革命在英國歷史上有重要地位。再比如對工業革命為什麼首先在英國發生這個問題,該書認為除種種經濟因素外,18世紀寬鬆的社會和政治環境使創造性的生產活動有可能進行,而這樣的寬鬆環境又是17世紀政治演進以及制度變化的後果。總體而言,這部通史體現著中國學者自己研究的成果,它不是對外國作品的譯介,也不是對西方學者的模仿,它表達了好幾代中國學者對英國歷史的長期探索,更體現了改革開放以後新生代中國學者的學術自信和歷史思考。讀完這部書,讀者也一定會對英國歷史的和平、漸進、改革的道路印象深刻,這對於我們思考中國今後的發展方向有啟迪意義。英國式道路是本書寫作的一個重點,也是對英國歷史的重要認識。因此,讀這部通史,不會有多作者寫作的拼湊之感,它體現了當代中國學者對英國歷史的完整看法。


由此看來,6卷本《英國通史》不愧為一部上乘的通史作品。此外,這部書在文字上有一個重要特點:語言簡練,短句居多,符合中文表達習慣,沒有西化陋習。這得益於主編的辛勤勞動――畢竟,250萬之巨的文字是主編一字一句梳理下來的。中國人寫外國史,要以中國人感覺最舒服的文字表達出來才最有吸引力,西化的文風應杜絕。


(作者:胡莉,系北京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青年 的精彩文章:

《中國民間剪紙集成?庄河卷》啟動
上圖:蒼龍街道農業園區花卉大棚
繽紛「梅花」 再綻花城
延續"獨此一份"的情感和溫度
不可抗拒的甜蜜

TAG:中國青年 |

您可能感興趣

影響世界的中國面孔:我在英國大學做校長—專訪華人科學家、英國薩里大學校長逯高清
論英國共產黨歷史學家小組的史學解釋(下)
英國留學,你真的了解英國和英國人嗎?
英國學者:西方必須與崛起的中國共處
【簡單英國歷史4】諾曼底王朝英國被征服,反而造就了英國王室
夜觀天下:中國成亞洲最大留學目的國 俄羅斯世界盃不帶英國裁判
英國留學:藝術生留學為什麼首選英國?
英國國家美術館
中國老師教英國學生學英語語法,結果英國學生也學不下去了
英國攝影師鏡頭下的詩意中國
英國唯一被封為英國貴族的畫家,更是英國皇家學院派的代名詞
英國留學:英國人不愛上大學,英國大學國際化比率越來越高
《輝煌中國》全球多國熱映,韓國、美國、英國和日本等國觀眾紛紛點贊!
這些英國大學裡的中國學生最多
西方學者稱中國象棋是抄印度的 沒等中國開口 就被英國人給懟了
超級大國美國的國歌《星條旗》的作曲者為什麼是個英國人?
英國人斯坦因由於盜取中國絲綢文物而成為國際敦煌學的開山鼻祖
英國《泰晤士報》神文章:中國電磁炮可能用了英國技術
英國智庫呼籲實施國際學生新政
英國物理學家霍金去世 回顧昔日中國行舊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