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教授赴美任教 是不滿科研體制的出走?
【觀察者網 文/趙可心】這兩天,一篇題為「清華才女顏寧教授為何負氣出走普林斯頓」的文章傳遍學術界朋友圈。
顏寧,世界頂尖結構生物學家、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攻克了困擾50年的科學難題,她在清華帶領的團隊也高產論文。
據統計,2009年以來,顏寧為通訊作者並發表在《科學》、《自然》、《細胞》三大國際頂級期刊的論文數目達到17篇之多。
顏寧 資料圖
據新華社5月7日報道, 39歲的顏寧已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邀請,受聘該校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Shirley M. Tilghman)終身講席教授的職位,將於近期前往就任該教職。
本來高高興興,可微信公號「顛倒的黑白」文章一出,擾亂了輿論。目前文章閱讀量10萬+,點贊近9000。
總結一下,全文核心思想是這句:顏寧受聘普林斯頓,是負氣出走,而出走的直接原因是國內科研體制,是連續兩年拿不到自然科學基金委的科研項目。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9日,顏寧在微博上連發三條微博闢謠,重點有三:
1、莫名其妙、無稽之談,去不去普林斯頓與基金委無關;
2、在朋友圈第一時間闢謠了一篇類似文章;
3、不會再回應,會由清華宣傳中心代為回應,請大家不要揣度。
據《光明日報》8日報道,清華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顏寧是經本人慎重考慮並與學院和學校仔細溝通,才決定前往普林斯頓任教的,聘期內將保持與清華的聯繫,在符合兩校規範的情況下,安排出時間在清華繼續從事一定的科研和教學工作。
該負責人直言,這是國際高層次人才流動的正常現象,清華對此保持開放、樂觀和積極的態度。
那這篇造謠文章是怎樣將一次正常的人才流動變成陰謀論的?
其實手段很低劣。
作者簡單地把顏寧2014年9月的一篇博客和新聞結合,就「一目了然」,得出結論:因連續兩年拿不到自然科學基金委的科研項目,負氣而去。
作者還提到「眾多媒體大都諱莫如深」,但其實搜索一下就能看到,關於「顏寧受聘普林斯頓」的報道其實很多。
而作者提及的博文,是2014年9月2日,顏寧所寫的《一份失敗的基金申請》。
她詳述自己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申請「葡萄糖轉運蛋白的結構與機理」項目的失敗過程,其中不乏吐槽。
而
但據觀察者網查詢國家科學基金委項目系統,上述相關項目已於2016年和2017年批准。
點擊查看大圖
在沒有對當事人進行任何採訪的情況下,僅憑一篇3年前的博文和個人臆測,「顛倒的黑白」就成功借顏寧批評了一番國內科研體制。
不過,這很快引起不少網友批評:批判體制可以,不要拿別人當支點。
觀察者網聯繫顏寧教授,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復。
關於為什麼選擇離開十年母校選擇赴美,她在接受《光明日報》8日採訪時,用「居安思危」解釋:
「我生怕自己在一個環境里待久了,可能故步自封而不自知。換一種環境,是為了給自己一些新的壓力,刺激自己獲得靈感,希望能夠在科學上取得新的突破。」
「另一方面,清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都是我的母校,能夠在這兩所讓我驕傲的母校任教是我一直以來的理想。我很開心10年前清華大學向我伸出了橄欖枝,兩年前普林斯頓大學也同樣向我伸出了橄欖枝,讓我得以夢想成真。我也會憑著對清華的熱愛,盡己所能,促進普林斯頓等國外一流學府與清華的交流合作。這也是我在這個階段回報母校的一種方式。」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女教授離開清華赴美任教 曾有過哪些貢獻?
※艾瑪·沃森獲首個無性別最佳表演獎 但被吐槽慘了
※日媒:亞開行敵人是內部落後的制度 可能和「一帶一路」合作
※一場社會學年會折射了整個學術圈子的運營規則
※《摔跤吧,爸爸》火了,我們的體育電影去哪了?
TAG:觀察者網 |
※錢思進教授不忘父輩教誨 努力科研工作
※與霍普金斯教授面對面:臨床醫生該不該做科研?
※中科院構建科研不端行為調查處理責任體系
※馬寶華教授: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教學科研工作的體會
※俄羅斯科學與高教部長:中俄兩國在教育和科研領域有很好的合作前景
※教育及科研體制的根本性問題,不應只在諾獎季探討
※教科研故事 最樸素的研究
※靳向煜:以教學帶動科研,用科研反哺教學
※華為將在韃靼斯坦設科研中心
※教育與實踐脫節 科研誠信不足凸顯教育缺位
※俄羅斯科學與高教部長:中俄兩國在教育和科研領域合作潛力巨大
※學前教研科研體系如何完善
※深化科研體制改革,引領科技創新「風向標」
※霍啟剛為亞洲電子體育峰會致辭 恆大攜手中科院打造科研基地
※科研工匠辦出的英文期刊是這樣的……
※大學教授,為什麼一定要做科研?
※全國政協委員、華東理工大學教授藍閩波:科研儀器設備維修急需反對壟斷
※中外科研團隊研發出修復心臟 「創可貼」
※與霍普金斯教授面對面:一個做科研的醫生,如何擁有豐富的業餘生活?
※蒲慕明:中國科研體制機制改革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