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火、鋼、水的藝術」—日本本土武士刀的鍛造工藝!

「火、鋼、水的藝術」—日本本土武士刀的鍛造工藝!

在遠離了戰場廝殺的現代,日本刀的藝術價值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很少有人能道出一把刀的獨特之處。正宗的日本刀在製法上具有相當高的技術,總體來說需要經過選鋼、冶煉、鍛造、刀工制刃、淬火、研磨之後,由刀工配白木柄鞘以保存刀刃待售之用,而刀柄、鞘、鐔等刀裝為另一行當,由專門的金工(鍔工)裝飾,且各有名師。日本歷史上的刀工各有派系,還有的是幕府、大名的專屬工匠。詳細步驟如下:

選材和鍊鋼

日本刀的原材料,被稱作玉鋼(たまはがね,Tamahagane)。玉鋼以日本傳統土法煉成。這是一種低溫鍊鋼法,爐溫不超過1100℃,遠不能達到攝氏1500度的純鐵熔點,雖說含有雜質的礦石熔點要比純鐵低不少,但在這麼低的溫度下,鐵礦石依然是很難完全融化的。因此當時的日本刀匠為了獲取理想的材料並煉去其中的雜質,在冶煉原材料上使用了表面積遠大於大塊礦石的砂鐵,以求能更好地融化礦石,但同時煉製的時間也變得相當長,常常需要三天三夜甚至七天的不間斷熔煉。

這種砂鐵本身的純度很高,碳的含量非常低。然後砂鐵在形成鋼的時候,得做一個爐,那個爐得選擇很乾燥的地方,那個爐的構造也十分複雜,如何通風、如何保溫都很講究。花很多時間做好一個爐之後要不斷地用炭來燒,一定要低溫精鍊,低溫才能做到最純凈的效果。把砂鐵放到炭上面,然後又放一層炭,然後又放一層砂鐵,層層重疊,在不同的火候和溫度下燒好幾天,最起碼連續三天三夜,之後在第四天早上會拆掉冶煉爐,在爐子裡面露出一塊冒著氣泡看似熔岩的物體 (耗費材料26噸鐵礦和木炭), 此時「玉鋼」冶鍊師必須選擇哪些部位可以送到刀匠那裡去做刀。主持燒這個爐的人,完全靠的是個人的感覺、傳統的經驗。如果判斷有失誤,玉鋼就會有雜質,純度就不會那麼高,所以這一直是日本很絕的工藝

鍛造

這是日本刀製作過程中的重要工序,即制刀的第一步。即是指刀匠師將鋼料加熱至赤紅而進行捶打鍛造,鋼塊捶打開後再摺疊起來捶打,如此反覆,使鋼料得以延展。通過這一步驟,可將鋼中硫等雜質和多餘的碳素等清除,以增鋼材彈性與韌性。這就好比揉面一般,捶打的層數越多,鋼材中的碳和各種成份就會更加均勻。,鐵晶體也會更細緻,最終鍛造出來的鋼材品質均一、達數千層,十分強韌,最終成為質地均勻的鋼料。

說到摺疊的次數,一般有兩種理解。一種理解是鍛造師用大鎚實際敲打玉鋼的次數,那麼如果敲打一千次的話,鍛打過程中玉鋼脫碳,導致刀身含碳量幾乎變為零,不能被用作刀材了。另一種理解是玉鋼實際被摺疊的層數。鍛造師敲打玉鋼坯子方式各異,因此刀胚內的碳分布產生區別,碳多的地方就會黑一些,因此會形成波浪、扭結、樹輪等不同的紋理。這些紋理被稱為「地肌」(地肌?じはだ)地肌在拋光之後會顯現在刀身上,觀賞時光線最好是從你的後上方照射過來。

覆土燒刃和淬火工藝

淬火即所謂的熱處理,日本稱為水減(みずへし,Mizuheshi)。從現代材質學的角度來看,這個步驟算是刀匠控制鋼材含碳量的手法。

為了讓刀身具有良好彈性,並且保持刀刃堅硬不易缺口,日本刀匠師會依據秘方用粘土、木炭粉和磨刀石的粉末調製出燒刃土,然後均勻的塗在刀面上可在硬化過程中隔絕保護刀刃的各個重要部位在內部較為軟的鋼和堅硬的刀刃的相交處會有一條明顯的線其實就是「刃紋」(也是上品武士刀的重要標誌)。然後再在黑暗的鍛造場地進行火煉(在黑暗的場地能用眼睛準確的判斷出刀刃的溫度幾時達到需要的溫度 800度為最佳,也就是刀刃達到朝日般的艷紅的時候),淬火的時候必須使用清水,將達到溫度的刀身放進水中,這樣覆蓋著薄薄黏土的部位會急速冷卻然後變的十分堅硬,覆蓋著薄薄黏土的邊緣部位快速冷卻似的鋼內的碳受到極大的壓力這個部位就會成為刀刃,(注意武士刀的弧度由此而來不是刀匠在打制的時候打成的彎度)。

其原理為:因為主體覆蓋著較為厚的黏土冷卻速度因而變慢,所以保存有較大的韌性冷卻過程中的結構變化導致武士刀彎曲,一把上品的武士刀的彎曲程度為月牙的形狀。

研磨

此時刀已基本成型,需要開始轉入更細緻的深加工。

一把頂級的日本刀,不能單只注重刀的美感或刀的斬切能力。斬切能力和美感的平衡問題永遠是研磨的核心內容。

研磨的第一階段,是修飾整形,其主要目的是整理形狀,研磨出作品的初步形態。這個階段的步驟多少,因對象不同有一定區別。譬如新鍛造好的刀與成品刀重新研磨,就有差異。新造的刀,不用去表面浮銹和可能深入刀身的銹點,但要矯正一些鍛造瑕疵,如鍛打痕迹或鎬線不直等,這需要動用多項工具和工藝。而古董刀則可能存在另一些問題,譬如側彎,就不能回爐也不能冷鍛,不然會嚴重損傷刀體甚至改變晶體結構,所以是個很考技術的工序。

第二階段是細緻研磨:大體研磨完畢之後,磨刀匠會使用細小的砥石頭進行研磨,(每顆只是切割很小的石頭大約只有一粒米的大小進行研磨)。一般這個時候的研磨部位基本上都是「刃紋」兩邊以及刀刃的拋磨。這個時候要小心一般會割傷自己手同時也需要極大的專註力。時間依據各個不同的刀匠流派為準則 大體都是6至8天時間

第三階段:整體研磨的方法很神秘,每一個磨刀匠在次都會想辦法保密,所以我們只能知道個大概:研磨師傅用特有的方法將刀刃磨白,露出軟硬兩種鋼交會的那條線。以達到逐漸讓金屬內在美呈現出來的結果。其次是磨尖刀尖具體方法和打磨刀刃一樣,但是更細心和專註。但是再打磨刀尖的時候各個磨刀匠都有自己獨特的秘方,所以最後所呈現出來的效果也是各有不同。然後再繼續打磨10天左右,達到拋光師傅的滿意程度。這樣一把上品的武士刀才算是真正的大功告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士刀傳奇 的精彩文章:

來自星星的鐵?原來埃及法老圖坦卡蒙的匕首,材料竟是源自太空!
為什麼雙刃劍沒有在日本得到好的發展,而單刃刀發展卻極其熱烈?

TAG:武士刀傳奇 |

您可能感興趣

江南糕團、酸奶冰淇淋、科技化妝品,上海本土品牌創新求變
類型電影的本土化改造
本土的潮州窯西村窯!廣東省博物館藏曆代陶瓷展覽(二):宋遼金
何兆武:本土和域外
秒殺日本網紅家居店的泰國本土設計師品牌!(上)
中國本土雲遊戲服務能否挑戰谷歌、索尼、微軟?
GE醫療天津工廠:外資企業的本土化樣本
打著「和平衛士」之名轟炸敵方本土 後置螺旋槳的空中核武器庫
大芬本土藝術家推廣工程——王應良油畫作品展
「滾動中的雪球·南京」在南藝開幕,重新定義本土與藝術的關係
科學化、本土化和本體化:我國心理學發展的應取之路
「海外經歷」:本土博士的傷
上影節大咖語錄集錦:新機會、本土化、觀眾口味提高…
本土 道口民間藝術
推動智能化車門、車鎖等產品的本土落地,麥格納將工程技術中心開到了蘇州
本土化和職業化 電競黃金時代的到來
推進油畫民族化和本土化,才是我們發展油畫的根本
立志打造本土「矽谷」,福岡能成為日本最具創新力的城市嗎?
劉勇、韓傳喜等:挖掘中國文學的本土底蘊
八大山人全集:一個源自本土的現代藝術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