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顱直流電刺激技術:可激發思維創造性

經顱直流電刺激技術:可激發思維創造性

如何發揮我們的創造力?更重要的是,我們該怎麼做才會更富有創造力?這些問題讓神經科學家、哲學家、藝術家和企業老總們絞盡腦汁,比如「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等等。這項最新研究終於找到了答案,它與腦電活動與人類大腦的相關知識有關。

來自英國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QMUL)和倫敦金史密斯學院的研究人員,開始著手更為深入地去了解創造力背後的神經機制,並測試創造力是否可以「按需」刺激。

之前的研究表明,「關閉」大腦中的編輯、自查部位可能會促進我們的創造力。在之前的實驗中,將爵士樂演奏者置入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機中,揭示了大腦如何在即興表演過程中從「自我監控」模式轉變為創造性模式。

發表在《科學報告》雜誌上的這項最新研究,旨在真正「關閉」某個與自我控制有關的大腦部位,看看是否與創造力有關。

這項最新研究的第一作者是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QMUL)生物與化學科學學院的Caroline Di Bernardi Luft博士。

Luft博士及其同事利用所謂的經顱直流電刺激(TDCS)技術激發60位參與者的創造性。TDCS是一種神經刺激,或稱神經調節方法,通過電極將微弱電流發送至皮層。該技術可以抑制或激活神經活動,並已開始應用於神經精神病學和臨床康復領域。

在這個實驗中,分別將電極浸泡在生理鹽水和參與者頭皮部位,調節大腦中一個被稱為左背外側前額葉皮層(DLPFC)部位的電活動,這個部位在思維和推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實驗獲得了令人著迷的結果。與DLPFC被激活或未受刺激的參與者相比,DLPFC抑制者更擅長創造性地解決問題。DLPFC 「沉默」的參與者能夠更好地完成解決問題的任務。

這表明,關閉我們的DLPFC有助於我們「放鬆規則」,Luft博士解釋說,這是創造力的關鍵所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技術革新刺激了機載激光雷達行業的發展
大數據技術推動智能物流發展,帶來了什麼樣的效果?
技術進步,推動智能建築發展
漂發技術操作和水平挑染技術要領
刀具技術是影響機械製造發展的重要因素
農業種植技術:火力楠的栽培技術及經濟效益
藍光發展大力推進生物3D印表機技術研究,為健康提供更多技術支持
技術不成熟的自動駕駛技術反而會讓乘客壓力變大
英飛凌:功率半導體技術進步為電路創新提供契機
什麼技術才是可發展的路?
行業調研│德朗能:致力於圓柱電芯技術 未來更看好換電模式
柔性材料讓電子皮膚更「智能」,新技術可提高肺部感染診斷效率
顛覆性航天技術的發展
新興技術與產業發展變化
製造電致變色智能窗戶的新技術:更簡單、更經濟!
科思創:高科技材料和技術,讓自動駕駛成為可能
淺談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歷史,人工智慧潛移默化地感染著人們的生活
新型液態3D列印技術 可用來製造柔性電路板
電感技術新革命!插層石墨烯電感器將對物聯網產生重要影響
可穿戴技術新突破:形狀可定製的織物超級電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