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雜談鹽步戲院的舊俗軼事

雜談鹽步戲院的舊俗軼事

佛山人愛看戲,這是一個歷來久遠的傳統。紅船載歌而來的古鎮大瀝,「睇大戲啰——」,一句召喚穿過多少舊時光?這句密碼,在嶺南社會的鄉土記憶中,有著奇妙的魔力,凝聚著共同的情感和鄉愁。人們從四鄉八里趕來,在熟悉的鑼鼓聲中,奔赴一場又一場悲歡離合的戲劇人生。

多少年來,一方小小的舞台,滋潤著這片地域的精神生活,承載民眾的集體記憶。作為粵劇的發源地,佛山的戲劇舞台,在世事變遷中升沉。鹽步老戲院的蹤跡,老戲台台前台後那些千奇百怪的舊俗,也記載著粵劇的前世今生以及鹽步文化發展的種種往事。

蟾園大戲院:

老鹽步人記憶中的第一個大戲院

大戲最早的功能是為了酬神,也叫神功戲,戲棚是臨時由竹木搭建的,相對簡陋。雖然是酬神戲,但老百姓都愛看,搭台唱戲漸漸成為鹽步人的狂歡節日。每到演出的時候,老人孩子全家出動,戲棚前面圍滿了觀眾,四周流動著賣花生、瓜子和糖果的小販,叫賣聲、鑼鼓聲、唱戲聲交織一片。

隨著文化活動的日益頻繁,戲班活動的場次不斷增加,移動的戲棚已經無法滿足鹽步老百姓的需求。1947年,河西鄉人顏伯和、陸亮金、梁林合資在鹽步直街穎川里創建「蟾園大戲院」。該戲院座位約1200個,員工約30人。專營粵劇(方言稱「大戲」)演出,這是建國前鹽步惟一的固定演出場所。

蟾園大戲院建成以後,受到了鹽步老百姓的熱情追捧。據鹽步的一些老人家回憶:「來來往往的大老倌,夜夜不息的笙歌,一派清平景象。」蟾園大戲院是傳統的磚木結構,共有三層,可以容納1000多名觀眾。在沒有音響設備的那個時代,戲院本身就有良好的的迴音效果,可見傳統戲院建築的匠心獨運。然而,蟾園大戲院的繁盛只持續了兩年的時間,1949年,戲院投資方棄院赴港,餘下員工約20人,實行自營。直至1958年拆遷,鹽步戲院正式建立。

當年的鹽步影劇院如今已不復存在了,我們只能從模糊的老照片中一窺舊時鹽步人的休閑時光.

大瀝文化站供圖

鹽步戲院:

城市戲院的誕生標誌粵劇文化的成熟

鹽步戲院坐落於在鹽步直街南郊約空地。1958年4月,南海縣政府投資3.5萬元,三區人民政府自籌資金2.8萬元,在鹽步直街東側拆毀青龍村的翠榕周公祠,興建以磚木結構為主的新影院,院址佔地面積3250平方米,建築面積1580平方米,座位1480個,有演員宿舍、員工宿舍、發電房等附屬建築。這是鹽步歷史第一所較為大規模的城市戲院。而它的建立,與當時佛山其他城市戲院的產生,標誌著粵劇作為一門成熟的藝術,有了獨立於民俗而存在的商業價值。

鹽步戲院於1983年因出現不安全因素而分期拆建,1987年全面竣工,改稱鹽步影劇院。建築面積1800平方米,座位1120個。1992年,佛山市電影公司首選鹽步影劇院投資聯營,帶資127萬元進行裝修,把硬座位改為軟座位,安裝中央空調和立體聲系統。1992年10月30日,鹽步影劇院成為南海縣第一個獲得廣東省文化廳評定頒發《廣東省一級電影院》證書的單位。2000年,鹽步影劇院再次擴建舞台,拆除前3排座椅,座位減為830多個。

在播放內容方面,鹽步影劇院在改革開放前主營電影,兼營戲劇,所放影片都是文化部門審定,電影公司發行的,開映前加放幻燈片,宣傳黨的中心工作。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曾組織鹽步幹部專場,播放上級發行的「內部電影」。改革開放後加營錄像放映,兼營撞球娛樂、舞會等項目。放映影片增加了經國內文化部門審定的國外影片,都以彩色寬銀幕為主。

此外,鹽步影劇院還應社會各方面要求,組織幹部專場,學生專場,放映對口的宣傳教育影片。鹽步影劇院還有便民措施,應邀到各村委會、自然村的文化室、各中學、工廠、房地產住宅區、部隊等進行專場放映。活動範圍從鹽步擴展到丹灶、和順、官窯、獅山、大瀝、黃岐等鎮區,在整個南海區的文化宣傳方面都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鹽步戲院改造時的老照片.大瀝文化站供圖

鹽步老戲院舊俗

老一代人家介紹,過去的鹽步戲院觀眾席為男女分席,不可混雜,正座設專人為頭等席拉大排布扇扇風。此外,戲院的舊俗還主要有以下幾種:

1

祭白虎;新戲台或戲棚首演,要舉行祭祀儀式。儀式是用新竹籬,內放新秤、新尺各一把,煮熟肥豬肉一方,以紙錢一疊扭成車輪狀,用三對元寶捲成人形,用香串起來,然後點燃香燭拜祭。然後再將肥豬肉放於戲台下,銅鑼十三響,才算祭祀完畢。

2

高腳牌;凡有新班戲,戲院要僱人擔著高腳排,敲鑼打鼓沿街叫唱廣告宣傳。當時鹽步六村西寧,原為「鍾家祠」,有一間專營介紹戲班班底的店鋪,用石印版將各戲班大佬倌、名花旦的信息印成宣傳單,編成順口溜加上鑼鼓點,在店鋪用留聲機播放,又與戲院聯手上街宣傳。

3

天光戲;新戲台或新台期開演,必先上演《八仙賀壽》《加官晉爵》《天姬送子》。演出形式先由一演員戴著假面具,邊跳邊演,用笛子、小鑼伴奏,演員只演不唱,歷時約20分鐘。之後再開始演正本戲。等正本戲演完之後,一般已過深夜12時,再加演一場「三出頭」,稱之為「天光戲」,角色多由戲班的學員擔任,既讓學員有登台表演的機會,又可讓各鄉步行來看戲的觀眾看到演出,「天光戲」也因戲演至散場已是天亮而得名。

4

「打戲釘」;舊時的戲班,不僅後台規矩眾多,台下的觀眾席也是熱鬧非凡。過去大瀝有不少戲迷是貧困百姓,他們買不起戲票,戲院看中這個機會,於是在戲演至中場之後,如果有空餘座位或觀眾離場,便將票尾以四分之一的價格賣給等待看戲的觀眾,或只收三四個銅板讓戲迷入場站著看戲,俗稱「打戲釘」。

此外,過去戲院還允許小販進劇場叫賣,場內小販在脖子上掛個小箱子,內有糖果、香煙、甘草欖、話梅之類的,在場內移動穿梭,「煙仔火柴」「五香和味欖」的叫賣聲不絕於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日報·大瀝社區報 的精彩文章:

敬老禮俗,孝德傳承——大瀝太平社區的出壽酒舊俗
廣州日報社區報期
亂堆放建築垃圾擾民 聯合社區共清理
部門聯動整治夜間佔道燒烤 改善城市空氣質量

TAG:廣州日報·大瀝社區報 |

您可能感興趣

故事·永別陳鹽步
從「點」到「線」,金沙洲、黃岐、鹽步性價比最高?
2019 第七屆「魅力東方·時尚鹽步」中國國際內衣創意設計大賽總決賽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