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齡留在廬山的三幅油畫
這是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都住過的一棟別墅,曾作為「主席行轅」、蔣介石的夏都官邸以及當年「第一夫人」生活的房子。其中毛澤東從1959年開始,多次在美廬居住;蔣介石從1933年到1948年,除去抗戰8年,每年上廬山避暑辦公,均下榻美廬。這棟別墅里發生了很多足堪入史的大事,演化出一段段波瀾壯闊的歷史軌跡。
1992年,在美廬一個儲藏間發現三幅布滿灰塵的油畫,再度引發無盡猜想。斑駁的畫框訴說著畫作年代久遠,畫框的質地,則表示著畫作不同尋常的身份,它出自何人之手?畫上分別是三幅不同的場景,又蘊涵什麼樣的特殊意味?
廬山脂紅路12-13號的美廬別墅,無數歷史事件風雲變幻,將這座樓房推上了顯赫而又迷離的高處。
三幅耐人尋味的油畫美廬別墅的對外開放是從1991年開始,就在當年工作人員為準備展覽整理美廬的物品時,在美廬的一個儲物間,神秘的美廬,又給人們製造了一個謎團。美廬別墅現任的高志平總經理說,在美廬儲物間的一個角落,工作人員發現了一幅布滿了灰塵的畫,拂去畫作上的灰塵,一幅鑲著金色畫框的油畫,出現在人們面前,畫框的斑駁訴說著畫作年代的久遠,畫框的質地,則表示著畫作的不同尋常的身份。緊接著,另外的兩幅油畫也被發現。能夠掛在美廬中的畫作一定絕非尋常。
三幅油畫掛在美廬別墅的第二展廳,這裡原是蔣介石副官的卧房,現在改為蔣介石和宋美齡用過的器皿和收藏品的展廳,裡面收藏著當年所用的美國第——代燃燒煤油為動力的菲賽爾冰箱,宋氏彈奏的美國鋼琴和有其批閱手跡的英文版《百科全書》;還有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印度民族解放組織受甘地所託,贈送給盟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的禮品——宛如射天彎弓的透雕象牙。展廳有宋美齡珍藏的藝術大師張大幹的《仕女圖》,掛在此圖右邊的就是張大千的關門弟子宋美齡創作的三幅油畫。欣賞品評,它們似乎缺少某種藝術魅力,陳舊的金色邊框上的石膏已開裂或脫落。
這三幅畫,一幅畫的是山林中的河流,河水從亂石中奔出——股銀泉;另一幅畫的湖水平靜,遠山如黛呵護著山村;再一幅是壓著厚雪的枯樹,禿枝、房屋。它們有些像法國畫家柯羅那種簡練、輕柔、幻境式的象徵風景畫,還兼有國畫寫意的情調。 這三幅畫沒有標題,沒有題字,沒有落款。關於畫作的主人,人們首先想到了美廬的主人宋美齡。宋美齡一生多才多藝。她在美國求學期間,不僅鑽研音樂、英文寫作,而且在體育和美術方面也是一位佼佼者,游泳、打網球都很出色。她喜愛作畫,每年暑假都要出外寫生,所以在學生時代就打下了西洋畫的基礎。1917年7月,宋美齡回國後,開始對中國畫感興趣,後來跟不少名家學過水墨畫,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張大千。
由此推斷,作者極有可能是宋美齡。但儘管如此,依然有人提出質疑。這些質疑的聲音認為,首先,宋美齡一生酷愛畫畫,但她最具名聲的是國畫。幾位教她作畫的名家大師張大千、黃君壁、鄭曼青均屬著名國畫家,而很少聽說宋美齡有何油畫作品。其次,凡留存美廬別墅的蔣宋用品或收藏品均有據可查,這些都是世人公認的,比如蔣字萬花盤、銀質茶具等生活用品,而這三幅油畫,在美術界收藏界都沒有人提及。
不過,肯定的聲音認為,首先,美術行家一看這三幅畫就知道,從1946年能保留到現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用的一定是高級的進口顏料。在那飽受戰爭創傷而又物質貧乏的年代裡,一般人根本買不起也買不到這種高級進口油畫顏料,足見作者不是一般人,也不可能是當時的著名畫家,因為畫家均會署名;其次,在藝術上,這三幅油畫不算高明。宋美齡是張大千的關門弟子,學過國畫,這三幅油畫都有國畫的味道,油畫那種凝重厚實的特點不足,這符合宋美齡學畫的經歷和藝術造詣。
油畫《廬山石泉》
油畫《溪口》
油畫《莫愁湖雪景》
油畫的主題:抗戰勝利的喜悅與思考
筆者專程採訪了美廬別墅的經理,請其談談這三幅油畫的真偽。對方有根有據地談了這三幅油畫的來龍去脈,並且透露了一點「秘聞」。
為了慎重起見,這三幅油畫面世後,中國國際信息技術開發公司總經理劉曉陸於1993年7月參觀美廬別墅時,特在經理辦公室向美國長島宋美齡家撥通了電話。當時宋美齡正在休息,她家的管事接到電話後,就進房請教於宋美齡。宋氏對管事交代幾句,管事便向隔著重洋的廬山美廬回電話說:夫人當年是畫了三幅畫,你們要進一步確定,把照片寄來……。由此可以確認這三幅油畫是宋美齡所作。
三幅畫創作於抗戰前後,日寇侵華戰爭給宋美齡留下了災難與仇恨的記憶。在狼煙四起的歲月,抗戰、勝利、故鄉這三大主題牽動著她的心。
最難忘的是當年在廬山西麓——著名的萬家嶺會戰中,她身著軍服綁腿,和腰插手槍的吳奇偉夫人龍文娛一起來到戰地,慰問正在浴血奮戰的吳奇偉任軍長的第四軍。日本的飛機大炮輪番轟炸我軍陣地,宋美齡同陣地官兵一起鑽進避彈洞。一顆炸彈落在洞口,宋美齡險些遭難。吳奇偉勸她趕快離開戰場。她說:「廣大官兵隨時可能犧牲,我偶爾這麼一次,還不能堅持么?」的確,她在淞滬前線時就在日機轟炸下翻車摔斷過筋骨。在殲敵2萬多的萬家嶺大捷的慶功會上,沒有人提起宋美齡。戰後,有人問起她那次在廬山腳下險些罹難的遭遇時,宋美齡平靜地說:「那是一次虛驚。」但差點戰場捐軀,還是給她留下了刻骨銘心的印象,1946年7月14日她重來廬山,一住就是69天。此次長駐別有一番心情,看看從侵略者槍炮中收復的匡廬山水,望著牯嶺西邊的舊戰場,勝利的自豪和喜悅給她帶來了創作的激情與靈感。她走出美廬,佇立美齡橋,凝視將軍河,情不自禁拿起了畫筆,墨綠的山林,褐色的石頭,湍急的河水,——筆一畫,完成了第一幅油畫——《廬山石泉》。
第二幅作品畫的是作者喜愛的第二「故鄉」——蔣介石老家溪口的山村風景。畫面平眺溪水,風光旖旎,黛山如雲,幾間房屋掩映其間,沉浸於霧靄之中,又似炊煙環繞。屋舍如樓台亭閣,又像古樸的山寨,寧靜中蘊含著某種衝動。1928年4月,宋美齡與蔣介石婚後第一次來到蔣的故里:認親拜祖時就對溪口風光讚不絕口,興緻盎然地遊玩丈夫家鄉的山水。後來只要有閑暇都要與蔣介石來此住上幾天,因此對溪口的山水、鄉情感受很深。1939年12月12日,日軍出動飛機把山明水秀的溪口鎮炸成了一片火海,蔣介石原配毛氏也當場罹難。抗戰勝利後,家鄉收復,宋美齡的心情激動不已,於是筆下生成油畫《故鄉溪口》。
第三幅畫的是南京莫愁湖雪景,枯樹、斷枝、屋舍、遠山都壓著白雪,調子悲愴而凄涼。為什麼宋美齡把南京畫得如此蒼涼悲慘呢?正是侵華日軍造成的罪惡使作者筆下冰冷。她曾用筆墨記下了南京街頭那恐怖的一幕:日寇轟炸後,「……男人後面跟著愁容滿面的少妻與鶴髮雞皮的老母,從炸彈與燒夷彈亂投如雨的城中逃亡」。她創建的遺族子弟學校「在一道黃光與一縷灰煙之中燒毀了」。一批幼童在日機的轟炸下「變成了滿身染了鮮血和污泥的小屍體,四肢扭曲地躺在路中」。撤離南京前,她又一次去巡視空無一人的革命遺族學校的校舍和被炸得面目全非的南京中央大學,在一座房舍廢墟旁流下了眼淚。1937年12月7日凌晨,宋美齡懷著悲憤,含著眼淚告別了已成焦土的南京。13日南京陷落,30萬同胞慘死在日本強盜的屠刀下。宋美齡畫筆飽蘸對日寇的仇恨和控訴,也是對死難同胞的憑弔。這幅作品畫面沉重,預示戰後創傷依舊痛苦,復甦更為艱辛。
三幅油畫為什麼沒有帶去台灣宋美齡最後離開廬山的日子是1948年8月18日。當時蔣家王朝已是凶兆畢露。這年春天開始至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連續發動了宜川戰役、臨汾戰役、晉中戰役、睢杞戰役,殲滅了數十萬國民黨軍隊。國民黨軍隊的主力被迫收縮到幾個地區和城市,形同孤島,處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包圍之中。蔣介石正面臨山雨欲來風滿樓——對其致命打擊的三大戰役的前夕。
也許宋美齡感覺到了這嚴重的危機,所以這次離開廬山時,盡量把貴重物資和珍藏帶走。當她的貼身保姆蔡媽提醒她還有三幅油畫時,她矜持良久,心思重重。幾年來這些畫一直掛在蔣介石的大廳中,在此時此境把它取下,不僅會心酸,而且有點自認和昭示世人蔣家將要垮台。她不願意也不可能接受這種現實。另外,以她的聰慧也認識到:這三幅油畫的主題固然凝結著她當時的民族自豪感,傾吐了她對八年抗戰勝利的喜悅,但在藝術上並非佳作,當時沒有署名沒有標題只是出於「徵詢」和切磋之意。如今中國的形勢發生了變化,不署名恰成了「防範於未然」的先見之明。因此當蔡媽要她在油畫上留名留姓時,她默不作聲,萬一這畫落到「別人」手中,也不至於造成「仇人相見」而損毀。因此,不落款為妙,把畫繼續掛在大廳,她多少還能放得下心。 蔡媽既不能窺見宋美齡的內心世界,也不可能對會發生的「險象」具有政治遠見,所以跟隨宋氏身後百思不解。 果然,宋美齡離開廬山不久,三大戰役徹底摧毀了蔣家王朝。宋美齡赴美求援無效,也永遠地離開了大陸。1950年她從美國回到台灣,這三幅畫與它的作者從此被海峽橫流隔離了半個世紀之久。三幅油畫依然是雲遮霧繞
雖然三幅油畫已確認為宋美齡所作,但也有人對它的真偽提出了懷疑。持這種不同意見者擺出的理由是:
1.宋美齡一生酷愛畫畫,但她最具名聲的是國畫。幾位教她作畫的名家大師張大幹、黃君壁、鄭曼青均屬著名國畫家,而很少聽說宋美齡有何油畫作品。現在留存美廬別墅的三幅油畫,雖然稱不上是至善至美的精品,但絕非出於僅僅愛好畫畫的業餘作者之手。因此,說是宋美齡所作理由不足。
2.凡留存美廬別墅的蔣宋用品或收藏品均有據可查,也為世人所公認,比如蔣字萬花盤、銀質茶具、透雕象牙,連藤轎、浴缸這樣的「俗品」也是有目共睹的蔣介石和宋美齡的家庭用具。而作為藝術品的三幅畫不但民間未曾聽說,而在美術界也無人提及。「文革」後所「發現」的這三幅油畫,來源不清,說是宋美齡所作證據不足。
3.宋美齡一生作畫甚多,當年在蔣介石家鄉消遣時一天也要作數幅國畫,晚年在台灣或美國更是如此。但從未有誰提起她作過油畫或有過什麼油畫作品,更未聽到她披露過在廬山還留存三幅油畫。如果美廬別墅的三幅油畫真的為宋美齡所畫,對於她僅有的油畫作品,無論作者本人或世人都會視為珍寶,而不可能不留下記憶或美談。
4.在祖國大陸能收藏到宋美齡美術作品已是鳳毛麟角,南京博物館對其作品極為重視而四處尋覓。但是,該館對在美廬的三幅油畫,並未表現出熱心。這對判認該畫是否為宋美齡所作,不能不打上問號。
不過,美廬別墅的工作人員和凡見過三幅油畫的人,大多數認為此畫屬宋美齡所作無疑。有關人士也對此進行了論證,理由有三:
第一,美術行家一看這三幅畫就知道,從1946年能保留到現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用的一定是高級的進口顏料。在那飽受戰爭創傷而又物質貧乏的年代裡,一般人根本買不起也買不到這種高級進口油畫顏料,足見作者不是一般人,也不可能是當時的著名畫家,因為畫家均會署名。
第二,在藝術上,這三幅油畫不算高明。宋美齡是張大幹的關門弟子,學過國畫,這三幅油畫都有國畫的味道,油畫那種凝重厚實的特點不足,這符合宋美齡學畫的經歷和藝術造就。
第三點,這三幅畫解放前一直掛在蔣介石的大廳里。像這樣藝術不算高明、又沒有署名的畫能掛在蔣介石的大廳中,除蔣夫人外他人莫屬。 藝術作品,尤其是一位名人的作品在社會上引起不同的看法甚至懷疑,是正常的。不管怎麼說,掛在廬山美廬別墅的三幅油畫,將會越來越顯示出其價值和意義。
※絕對罕見的奧黛麗-赫本美麗舊照
※揭秘慈禧葬禮:大量歐式紙人軍團陪葬
※民國老照片!護士長得漂亮民國就有要求?
※周恩來和女演員的罕見合影
※揭開內蒙古塵封的記憶
TAG:小哥歷史 |
※宋美齡留在「美廬」的三幅神秘油畫!
※留在海洋文學中的一個背影
※留在心中的一汪碧波
※山西懸在空中的村莊,處在懸崖之間200年,帝王的寶藏還留在這裡
※讓美麗留在最美的年華
※另類大唐榮耀:唐德宗將宋氏五姐妹全部留在宮中
※您可以親臨康熙大帝渡黃河的古渡口、昭君出塞和親留在大漠的月牙湖
※還停留在干物妹和黃漫老師?四月新番 激萌Q版美少女降臨
※在馬來西亞華人美食之城,尋找那些遺留在南洋的中國美食
※那束留在山坡上的冰凌花
※凝固的美——停留在印度洋上的馬爾地夫
※最美的鞏俐留在了《古今大戰秦俑情》中,該片也深刻影響了張藝謀
※唯美和風,江戶時代英雄永遠停留在最美好的風景
※他賣掉佔地15畝的北京四合院,只為把一幅畫留在中國
※祖先留在中國人身上的三大印記,每個炎黃子孫都有,太神奇了
※把美德留在旅途,把美景留在心間,網友:一起來體驗這美麗山河吧
※想永遠停留在山谷中
※永遠留在明朝的四位外國國王
※遺留在舊時光里的紐約街景
※抗戰後原本調往山東的粟裕是如何被留在華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