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科學植根討論:創新源於碰撞——上海青年學者論壇帶來的啟示

科學植根討論:創新源於碰撞——上海青年學者論壇帶來的啟示

科學植根討論:創新源於碰撞——上海青年學者論壇帶來的啟示

三次上海青年學者論壇的隆重舉行,為眾多學者帶來「合成生物學」、「高含能材料與化學電池」和「智慧纖維及器件」領域的思想碰撞、經驗交流和方法借鑒,同時,與會學者紛紛為上海科創中心的建設和上海科技的奮力一躍出謀劃策。

不同學科與技術的交叉碰撞最有可能產生新的創新火種,青年人是最具創新慾望的群體,這兩點在科技界幾成共識。但是真正要取得效果還是需要一些觸媒的作用。觸媒者,能串聯和激發相鄰而不同質的物體發生化學反應的「引信」也,缺了引信,再強力的雷管也難以引爆。觸媒的這種勾連、激發作用在上海市科委基礎研究處最近舉辦的三次青年學者論壇上再次得到佐證。

冠以東方科技論壇的這三次「青年學者論壇」無論在圍繞熱點科研方向、倡導多學科交流的主題立意上,還是青年學者擔綱唱主角以及真正能討論起來的會議組織形式上都讓人眼前一亮。

科學植根討論:創新源於碰撞——上海青年學者論壇帶來的啟示

為什麼選這些題目

科學植根討論:創新源於碰撞——上海青年學者論壇帶來的啟示

首先主題立意。這三次論壇的主題分別涉及:合成生物學、高含能材料與化學電池、智慧纖維及器件。選題無不跟當下前沿熱點掛鉤,又都具有很強的跨界特徵,不僅跨學科,而且跨基礎研究、技術和器件工藝等層面。

近年來,合成生物學發展迅速,並呈現出多學科深度交叉融合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下,年輕人會更有想法,市科委基礎處由此想到組織一次合成生物學方面的青年學者論壇。於是開始廣發英雄帖,在各單位科研管理人員組成的科管群、啟明星群、浦江人才群等各種群里發布報名邀請。中科院上海有機所劉文研究員(2005年啟明星計劃入選者)在合成生物學方面有很出色的工作,受邀承擔論壇的組織籌備工作。

繼合成生物學青年論壇成功召開後,基礎處又根據對科技前沿熱點的研判,結合本市科研、人才實際,確定了高含能材料與化學電池、智慧纖維材料與器件兩個青年論壇主題。選定纖維領域是因為隨著人們對纖維本質認識的不斷深化,智能纖維已成為觸發未來一系列產業變革的關鍵材料。鑒於纖維應用非常廣泛,又是上海傳統優勢產業,學科方面也有深厚積澱,基礎處邀請在纖維方面有出色工作的復旦大學彭慧勝教授擔綱,希望以青年論壇形式,把握住纖維領域的未來。

從長遠來看,這三大科技熱門領域拓展開來會引發和撬動一系列科技和產業突破;從近期看,搭建這樣的交叉融合平台有助於選定研究方向,吸引不同學科的青年學者,為下一步布局凝練目標、物色團隊。這也正是科委基礎研究處從去年起就在籌劃這件事的深意所在。

科學植根討論:創新源於碰撞——上海青年學者論壇帶來的啟示

青年學者唱主角

科學植根討論:創新源於碰撞——上海青年學者論壇帶來的啟示

其次,青年學者擔綱唱主角。據筆者觀察,儘管這次青年學者論壇的整個方向是由科委基礎處把控,但在具體運作上,則完全放手給會議學術總負責人(合成生物學那場為中科院上海有機所劉文研究員,後面兩場為復旦大學高分子系彭慧勝教授),由這兩位學術牛人確定研討主線及其交流的內容。三場論壇的幾十位報告人基本上都是80後,甚至有90後的青年才俊。

首場合成生物學的主題報告請到了中科院上海有機所所長、啟明星聯誼會理事長丁奎嶺院士做題為「合成創造未來」的主題報告,丁院士基於全球背景和上海優勢,從合成科學的高度談了對合成生物學以及相關交叉學科研究的理解和思考。丁奎嶺院士領導的啟明星聯誼會理事會一直倡導多學科交叉,這次他又以實際行動支持這一多學科交流的活動。

科學植根討論:創新源於碰撞——上海青年學者論壇帶來的啟示

真正意義上的論壇

科學植根討論:創新源於碰撞——上海青年學者論壇帶來的啟示

三是討論熱烈,論壇可謂名副其實。與會的青年學者極為踴躍,可以容納60多人的論壇主會場已到了要加座的程度,而且這種高參與度保持始終。以往我們許多學術討論會其實真正能討論起來的不多,而這三次學術討論會每次都會留出足夠的時間作自由交流。筆者在高含能材料那場看到了一個不多見的場景:大家圍繞不同的實現途徑各陳己見,最後竟至爭論起來;這種坦誠、甚至有點不留情面的討論氛圍貫穿三場論壇。能有這樣的效果,或許因為都是年輕人之故,但也一定與會議主辦者的準備和積極引導有關。

一直在現場協調的基礎處楊延峰這樣表達他的感受:一是吸引到的學者研究領域分布面很廣,令人喜出望外;二是報告質量都非常高,反映出這些青年研究者的水平很高,使我們堅定了對上海未來發展的信心;三是討論中提出了許多新的思想,可能開啟新的研究領域,使人倍感興奮。

回到本文一開始提到的觸媒的表述。這次首開紀錄的三期青年學者論壇之所以能有較好的效果,科委領導本身的判斷和積極推動就是一種觸媒。

科學植根討論:創新源於碰撞——上海青年學者論壇帶來的啟示

上海科技到了奮力一躍的時候

科學植根討論:創新源於碰撞——上海青年學者論壇帶來的啟示

當今世界科技革命正在材料、信息、生物、納米和認知等諸多交叉領域多點、多方向蓄勢待發,以啟明星為核心的上海廣大青年科技才俊也都躍躍欲試。在這樣背景下上海發起召開的青年學者論壇正逢其時。這三次青年學者論壇傳遞出的一個信息是:經過這些年在學科建設、目標凝練和人才隊伍培養上的持續積累,上海在主要的科技領域都已有一定的布局,若干領域已經到了可以奮起一躍與國際科技前沿比拼的程度,這也將為下一步中國科技努力實現從跟跑到並跑、領跑的戰略轉折做出上海科技界的應有貢獻。著眼這樣的格局,如果能抓住這次青年論壇熱議的合成生物學、高含能材料和智慧纖維等一批既是國際科技熱點,又能帶動國內經濟和產業發展的課題方向,加大支持力度,甚至將其列為國家或上海市的重大科技專項,持續支持若干年,就一定能激發出一批世界級原創成果,磨礪出一批核心團隊。

科學植根討論:創新源於碰撞——上海青年學者論壇帶來的啟示

論壇主策劃人彭慧勝教授(左)與上海市科委馬興發副主任交談

科學植根討論:創新源於碰撞——上海青年學者論壇帶來的啟示

青年論壇就是要創造一個好模式

科學植根討論:創新源於碰撞——上海青年學者論壇帶來的啟示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馬興發在最近的一次青年學者論壇上的致辭,他說道:

科創中心最核心的還是要有合適的人。科創中心是做出來的,這個青年論壇就是希望圍繞新興學科、交叉學科來碰撞、交流、學習、借鑒。青年學者論壇討論的都是很有新意的主題。有這麼多的人來參與,說明年輕人對新的學科、項目有很高的積極性。

討論不一定要形成共識,當然若能形成一些共同感興趣的課題則更好。希望今天的討論有更多青年才俊把自己好的、哪怕是非常不成熟的構想亮出來。青年學者論壇就是要創造出一種模式,即沒有權威,也沒有固定模式,大家在平等寬鬆的氛圍下暢所欲言,探討目標是什麼、路徑是什麼。

希望這次創新的青年學者論壇能不斷發揚光大,大家來時滿懷信心,回時滿載而歸。你們在領跑、並跑方面有任何好的想法、好的題目隨時都可以報給我們。科創中心就在我們身邊。離開大家,科創中心就是一個紙上目標。


文/江世亮 來自:世界科學(World-Scienc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科園 的精彩文章:

「一分為二」的月球 十大經典的宇宙目標
熟悉而又陌生 關於太陽的十大事實
盤點10大太空事件:由鑽石構成的行星圍繞脈衝星運行
誘人但絕不可能實現的十大技術
盤點宇宙10大最怪異的物質

TAG:博科園 |

您可能感興趣

「絲路學·國際論壇」在上海召開
嚴肅的思想,典雅的學術|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年會篇
學霸看過來,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和上海外國語大學哪個好?
學學上海人的小氣
上海薈藝學校社團招新,迎來美妝學校新時代
雲學堂課程內容強勢發布 人才實踐高峰論壇再戰上海
《上海文化》 海上新論研究
上海今年將舉辦首屆全球諾貝爾獎科學家論壇,臨港為永久會址
最新科學發現:火星上海洋的形成要比原先認為的時間早三億年
文學史重要一頁,上海文學博物館落戶虹口
看動畫,學說上海話
新文化運動,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並提出「民主」與「科學」的口號!
今晚講座 上海師大 | 張旭:福柯論什麼是哲學
全球諾貝爾獎科學家論壇將永久落戶上海臨港
上海大學 青鳥劇社《滴咚》
上海中醫藥大學揭秘「針灸治哮喘」,登上《科學》子刊封面
數說上海市科學技術獎
中國日報社與上海外國語大學聯合創立新時代國際傳播理論研究中心
中國新聞攝影學會上海舉辦無人機航拍學術研討會
我叫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科技創新是我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