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別急病亂投醫、一味信西醫了,這些病中醫才能看

別急病亂投醫、一味信西醫了,這些病中醫才能看

現今越來越多的人會直接選擇方便快捷的西醫,甚至也有人生病就亂投醫。中醫和西醫都有各自突出的優點,但並不是所有病都可以亂找醫生的。

有些病最好是看中醫。

中醫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中醫治療疾病時,在整體觀的指導下,因人而異、辨證施治,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那麼

有哪些疾病是適合看中醫的呢?

1. 過敏性疾病

濕疹、蕁麻疹、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一般屬於免疫功能紊亂。

由於免疫系統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特點,用西藥很難找到針對性,往往只能抑制免疫功能,停葯後容易反覆。

而中醫是跳出局部從整體來調節,認為過敏是由於正氣相對不足,邪氣入侵造成的,治療無非是輔助正氣,排出邪氣,簡單治療即收到良好的效果。

2. 功能性疾病

許多人自覺身體不適,出現頭暈目眩、乏力、心悸、盜汗、失眠、便秘、腹瀉等癥狀,但經化驗、拍片等檢查後未發現器質性病變,這時宜看中醫。

3. 婦科疾病

婦科疾病常屬於激素分泌紊亂,如果單純調節某種激素,不但不好掌控劑量,還容易引發體內一系列激素變化。

中醫從整體調節婦科也是一門強項。中醫認為,婦科疾病大多是體內有瘀滯或血虛,採取疏肝補腎、養血活血等方法治療,效果很好。

痛經、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乳腺增生、回乳等婦科疾病,中醫採用健脾固腎、調氣血等方劑治療,往往能藥到病除。

4. 脾胃病

如慢性胃炎、腹脹便溏等,一般病程較長,機理比較複雜。西藥多為單成分,不如中藥個體化治療(一人一方)更容易貼近病情。

中醫認為脾主升,胃主降,用中藥幫助調節脾胃升降,必要時配合疏肝,能很好地調節消化系統疾病。

5. 兒科疾病

兒童尤其是嬰幼兒患病時,無法表述病情,而中醫兒科可採用望、聞、問、切的方法,加上現代化的檢查,可準確診斷病情,並對症下藥。

對小兒的消化不良、哮喘、遺尿、厭食等疾病,中醫藥治療效果明顯。

6. 慢性病和老年疾病

中醫注重整體觀念,對慢性消化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以及冠心病、糖尿病等老年疾病的防治和康復有較好的效果。

如慢性腎炎、風濕病、中風後遺症 等,西醫可能會採取激素治療,有一定的副作用。

中醫通過辨證選方,喝湯藥或扎針灸,效果不錯,對肝腎功能的損害也小,腫瘤患者配合內服中藥還可以緩解化療的毒副作用。

7. 疑難雜症

中醫治療腫瘤是從整體提高人體的綜合抗病能力與機體恢復能力,減少病痛,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存活期,減少放療、化療的副作用,增強其療效。

再如,對陽痿、面癱、脫髮等疑難疾病,看中醫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療效。

8. 大病初癒

大病一場後,患者往往會出現乏力、厭食、消化不良、盜汗、低熱等體虛癥狀。此時,採用中醫藥治療,能使患者較快地恢復健康。

很多人去看中醫前,經常因為忽視了一些細節,而影響了中醫師對病人氣色、舌脈的觀察,進而影響對病情的診斷。

在看中醫之前,需要注意不化妝、不吃容易染舌苔的食物或藥物、不使用或食用氣味濃烈的東西、不做劇烈運動、不頻繁更換醫生、不沿用過去的處方或別人的處方。

中國傳統中醫有它特別擅長的一些領域,在治療一些疾病的時候比西醫效果好,遇到這些疾病,要記得首選中醫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寶寶生病,家長「病急亂投醫」,再急也別做這幾種事
頸椎病千萬不要病急亂投醫,一個小方法教你解決病痛,還不複發
這6種常見疾病,最適合看中醫!千萬別再亂投醫啦!
急病別亂投醫:4類健康問題,或許更適合看中醫
膝蓋疼請不要病急亂投醫
這些隱匿信號可別亂投醫,認準腎病科就對了
病急勿亂投醫,耽誤病情乃大事
那些病急亂投醫的女孩兒,把大蒜塞進了自己身體
「吃蝌蚪」式荒唐育兒,是每一個疾病亂投醫的寶媽都能做出的舉動
病急不要亂投醫,人體自身就是一座葯田!
火箭開始病急亂投醫?交易目標鎖定一人,看似很美實則隱藏大坑
濕疹反覆發作的原因是什麼?找出元兇,別病急亂投醫
因子宮肌瘤急病亂投醫,她差點無緣當媽!
快手買A站,怕是病急亂投醫
過敏性紫癜不簡單 別再病急亂投醫!
白癜風患者切忌病急亂投醫,這五點一定要記住
這3類「子宮腺肌症」,真的不適合帶曼月樂環,別病急亂投醫!
這3類女性最難備孕了,但要保持好心態,不要「病急亂投醫」
當心,心理生病就像感冒發燒一樣常見,可別亂投醫!
急性胸痛該如何服藥?切忌病急亂投醫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