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表演就是放棄理性,在瘋癲中生活」——法國文藝女王逆生長之路

「表演就是放棄理性,在瘋癲中生活」——法國文藝女王逆生長之路

「電影,與其說是目的本身,不如說是手段。我利用它向前走。我常常對自己說,我始終是強有力的,因為,不是電影利用我,相反,是我利用了它。」

電影深V

影人

美國導演約翰·沃特斯稱她為「我在世界上最喜歡的女演員」。

奧地利導演哈內克曾評價她:既可以極致地表現身心受折磨的困境,同時又保持堅硬的知識分子氣質,能把兩者結合得那麼好的人,還沒見過第二個。

北京文藝網評價她:法國文藝女王,戲路寬廣,非常多產,從天真型、性感型,到喜劇型,無所不包,她把表演視作「發泄內心的瘋狂。

說的都是法國國寶級牛逼女演員——伊莎貝拉·於佩爾

於佩爾阿姨6月份到中國來了!在北京、上海、廣州巡演——《伊莎貝爾·於佩爾讀杜拉斯》——為中國觀眾朗讀並演繹法國傳奇作家杜拉斯的作品《情人》。真是「當法國最偉大女演員遇上法國最偉大文學家啊。」

可能對於很多比較傾向關注主流商業電影的影迷來說,於佩爾的名字他們雖然略聞,但還比較陌生,因為佩姨比較專註於做藝術與獨立電影,和全世界最頂尖的導演大師合作,戛納影展、威尼斯電影節常客。不過你至少肯定在今年的第89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見過佩姨了——那個憑藉爭議性作品《她》躋身奧斯卡影后提名名單的法國女人。

今年年初的影后激烈之戰,V姐還記得石頭姐憑《愛樂之城》稱後的那一刻,大批大批的影迷都在為於佩爾忿忿不平,沒錯,石頭姐佔盡了口碑、公關優秀,但是抿心自問,演技與氣質跟於佩爾完全就不是一個檔次的

真的不是V姐苛刻。

於佩爾阿姨13歲便投身演藝事業,幾十年一路走來,不管是喜劇,悲劇,歌舞;天真,浪漫,邪惡,性感都能信手拈來,戲路是相當寬。而且她演繹的大多都是較為極端的角色,有人統計過於佩爾演過的將近一百多部電影、出演過的70個角色中,有35個是裸露的,另外35個,全部精神不正常。

極端和精神不正常這些字眼,可能會嚇著不少小仙女影迷,或者因為不討喜惹來厭惡的目光,但是V姐在念美術時,曾經很認同並喜歡一個美術理論:體積感建立在陰影之上。人性亦然,承認與面對自己的黑暗,才能豐滿人格。

1977年於佩爾的《編織的女孩》La dentellière (1977),在當中飾演了一個年輕、沉默、自卑的女孩,講述一段無果愛情,又不單是講愛情。影片為當時的她打開了國際知名度。佩姨認為這是她很重要的一部電影。「它是一生中很少發生的演員和角色的相遇。角色為我量身打造,當時當然是最重要的,因為這給一名年輕女演員表達內心世界的機會,你不會常常碰上這種角色。最普遍的是,你被要求美麗或魅惑,所以這個角色很好。」

1988年,佩姨搭檔弗朗索瓦·克魯塞合作主演愛情片《女人韻事》Une affaire de femmes (1988),飾演一位沒有錢、沒受過教育、背著丈夫偷情並做私人墮胎生意的婦女,憑藉該片她獲得了第4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2001年的《鋼琴教師》La pianiste (2001),現在已成知名國際電影了,佩姨繼續挑戰一個演員的深層極限,在片中飾演年近40卻一直禁慾的鋼琴教師,一個長期受壓抑導致心態行為扭曲的人設,佩姨再次演繹得刻骨孤寂,使得影片有力度、有不可言說的慾望與被親手毀滅的愛情。

《鋼琴教師》使佩姨再度榮獲戛納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同年還獲得了第24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女主角獎。其實從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間,佩姨已經斬獲歐洲各大城市電影節無數獎項,但是你已經能想像到,坦率獨特又野蠻生長、活在挑戰自我中的她,根本就從沒需要靠獎項來證明自己,她在談及表演事業時說過一句話:

「表演就是放棄理性,在瘋癲中生活」。

GIF/1K

2016年,佩姨的爭議作品《她》Elle (2016)上映,60歲的佩姨飾演了一個父親是殺人狂、家庭複雜問題不斷、與同事不和、意外被性侵後親自懲罰兇手的強勢女人。

此作品據說屬於 「後女性主義」代表作,——即女性自主地位已經實現,她不再需要向人證明自己。

影片取材於壓抑駭人的性侵故事,又伴有令人極不舒適的鏡頭,但結果最終的呈現效果卻風趣幽默。對白和劇本都是從反諷角度出發,人物形象荒誕卻又合理,人物之間的關係有力,最可貴的是,故事最終被沒有套路性地指向男人或愛情,誰也不需要強制依附於任何一段關係里,於佩爾的睥睨天下、我行我素,無論年齡是多少,一眼看去就令人想到「自由」。

《她》的導演保羅·范霍文說,已經沒有於佩爾不敢接的角色。

如果你看過佩姨兩部以上的作品,你就會發現,這才是一個真正為藝術獻身的人,她對善惡,都毫不掩飾的袒露。她不斷嘗試各種「滑向人類本初邊緣」的表演,喜歡詮釋社會中上層女子的各種心態,不停地折磨和強迫自己。不同於那些在「自毀」形象之餘還不忘展現美的明星,佩姨是徹底地沉浸其中。她在銀幕里的那些漫不經心、冷漠殘忍真實得可怕,讓人慾罷不能。而且那樣的佩姨,表現得非常自然,彷彿沒有在「使用」表情,而是讓我們捕捉最細微的光影。

GIF/1K

她在銀幕上總是無需討好別人,行善為惡全憑自己高興,像野馬一樣跑到道德無法約束的自由地帶。

今年的奧斯卡影后位置給了石頭姐,完全沒有令我們覺得佩姨輸了,而只令我們覺得奧斯卡越來越扯。這就是一個演員的成功與榮耀之處吧,已不需要靠奧斯卡來證明自己。你能感受到,她永遠不會像其他法國知名女演員,瑪麗昂·歌迪亞、蕾雅·賽杜等那樣,去主流英語片中爭自己的一席之地。

前陣子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佩姨就說了一句非常「法式」的話:

「最好的取悅就是不取悅」。

「我們總是談論女演員的悲劇命運,其實不是電影扼殺了她們,而是生活。電影不是比其他行業更危險的職業。愚昧是危險的,噩夢的製造者 ……我們遵循我們自己的標準。難道你認為,作為女演員就得開始於15歲,終止於20歲嗎?」

於佩爾在表演事業里無疑活得異樣瘋狂,但瘋狂沒有摧毀她,美沒引起她的警惕,也不致使她沉淪。時間沒有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她依然那麼瘦,那麼清爽,又那麼精湛、強勢地主導自己的人生。讓V姐經常感慨道,如果老了還能像於佩爾,那該多好。

於佩爾卻說,嘿,我還沒到最老的時候呢。

電影深v

電影的VI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深V 的精彩文章:

TAG:電影深V |

您可能感興趣

生活的藝術,是法國人對於生活最執著的追求
她是法國文豪維克多?雨果的女兒,一生為愛痴狂
法國博主是我的靈感繆斯,無論生活還是扮美
奪冠之後的法國,慶祝與騷亂同在,有球迷喪生
法國皇后心臟被盜,曾是歐洲最富有的女人,嫁給兩任國王,然而一生都在與法國國王鬥爭
周末閑談:法國女性的生活哲學真的存在嗎
在法國教中文的中國女孩
在法國懷孕和生育是怎樣的幸福
來自法國的浪漫暴擊,秀恩愛的藝術
法國「電視購物」之父逝世 一生致力主持業終成傳奇
法國不理中國,周恩來越南戰場給其「上藥」,法國終於放下姿態
絲路思語—法國當代藝術展
世界盃在中國尷尬一幕!法國奪冠,熱度竟敗給娛樂圈某男星交女朋友
法國繪畫:田野廣闊 喧囂之外才是生活
「精緻生活」法國女人的精緻生活方式
完美優雅的法國女生 是怎麼穿衣的呢
淺談法國人文藝術之「古典主義繪畫」流派的魅力
法國藝術家製作夢幻動物,結果令人驚嘆!
法國總統公開歸還掠奪的非洲文物,那中國的文物何時才能回家?
法國小哥因「行為粗魯無禮」被辭退,竟反駁這就是法國文化,告僱主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