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石墨烯:幫助我們更好地觀察病毒!

石墨烯:幫助我們更好地觀察病毒!

導讀

最近,日本科學家採用石墨烯材料承載病毒樣本,改善了電子顯微鏡對於病毒樣本的成像質量。

關鍵字

石墨烯、電子顯微鏡、病毒

背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許多微觀現象是肉眼無法觀測到的,比如說病毒,其體積十分微小,一半用納米為單位來度量,不同病毒的大小大概在20~450納米之間。所以,此時我們就需要依賴於強大的科學儀器,例如電子顯微鏡。

為了獲得病毒的最佳成像效果,電子顯微鏡技術,與其他各領域的技術一樣,都需要不斷地創新和改進,這些改進是點點滴滴積累而成的。

那麼,石墨烯又會帶來什麼幫助呢?

創新

最近,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OIST)的教授 Tsumoru Shintake 領導的團隊,在開發最先進的電子顯微鏡過程中,採用了二維材料石墨病毒樣本,從而改善了微小病毒的顯微成像效果。換句話說,也就是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觀察病毒。相關論文發表於在《顯微鏡學》雜誌。

(圖片來源於:OIST)

對於石墨烯,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閱讀一下。這裡,我再一次簡單介紹一下:

石墨烯,是一種典型的二維材料,它是由單層碳原子組成蜂窩狀的二維晶體。它在力學、電學 、光學 、熱學等方面具有許多優異特性,享有「新材料之王」的美譽。

技術

從技術的角度,我們還是首先介紹研究人員對於電子顯微鏡的研究。

一般來說,不同於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是通過電子束照射目標樣本,而不是光線。電子束擊中樣本後,會產生電子散射,從而構建目標的準確圖像。正是由於方式,電子顯微鏡能比光學顯微鏡具有更好的解析度。

Shintake 教授設計的這種顯微鏡,甚至不再依賴光學鏡頭,而是使用探測器去檢測哪些電子擊中了病毒樣本,再通過計算機演算法重建出圖像。

(圖片來源於:OIST)

更進一步說,傳統的電子顯微鏡依賴於高能電子,這種電子顯微鏡卻是利用低能電子。它在病毒成像方面更加高效。論文的第一作者 Masao Yamashita 博士稱:

「低能電子和物質之間的交互非常強烈,這對於生物標本成像來說這樣很好。這些標本是由例如碳、氧和氮等輕質材料組成。它們對於高能電子來說,基本上是透明的。」

但是,低能電子顯微鏡仍然需要克服一些技術障礙,使用低能電子會存在一個重要缺陷

因為對物質高度敏感,低能電子束在和目標樣本發生相互作用的同時,也會和其他任何東西,例如承載樣本的支撐板和薄膜,發生相互作用。生成的圖像會無法將需要研究的目標材料與背景區分開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人員開始想到了石墨烯。他們合成了石墨烯薄膜,用於承載生物標本例如需要研究的病毒,然後對於它們進行成像。

石墨烯的導電性非常好,所以電子穿過石墨烯層非常容易。這樣一來,低能電子與背景的石墨烯層之間的交互將非常少,而與病毒樣本之間交互就會更多,所以它們將形成強烈的對比。

這種良好的導電性,也可以防止「charging-up」現象的發生,即薄膜上累積的電子對於最終圖像形成扭曲。由於這種薄膜非常薄,所以它也能提供更加亮的背景,相對於傳統的碳薄膜來說,它和要研究的材料之間會形成更好的對比。

Yamashita 博士說:

「這種石墨薄膜讓我們可以通過低能電子,達到更高的對比度,從而改善微小的細節。」

然而,石墨烯薄膜也不是那麼容易控制的。它必須非常純潔,並且不受到任何污染。因此,OIST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新技術,用於一絲不苟地清潔石墨烯薄膜。

將病毒樣本載入到石墨烯薄膜上,還存在另外一個問題。石墨烯薄膜是油性的,而生物製劑往往是水基的,它們將無法很好的混合:

如果你將病毒添加到石墨烯薄膜上,結果將是病毒粘在一起,以密集的點分布,從而根本無法看到單獨的細節。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OIST的研究人員採用了離心力,使得病毒可以分散到整個薄膜的表面,防止它們聚成一團。這種病毒添加的時候,會通過一根管子,管子一端是石墨烯薄膜,而另外一端連接到一個每分鐘旋轉多達10萬次的垂直軸。離心力將病毒推送到石墨烯薄膜上,且防止病毒聚集在一起。這樣一來,電子顯微鏡就可以觀察到每個標本的細節。

價值

所有這些努力帶來的成果,就是一幅更高解析度的病毒外殼圖像。了解它的形狀和形態的細節,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與它作鬥爭。為了演示研究成果,OIST的研究人員使用了T4噬菌體,顧名思義,這種病毒能夠「捕食」細菌。

石墨烯和低電壓的電子束,能幫助我們揭示出病毒極其微小的細節,例如纖維般的「尾巴」,用於鉤住它們的獵物細菌,這個細節在傳統的碳薄膜上無法觀測到。

讓我們來看電子顯微鏡下T4噬菌體的圖像,左邊是使用傳統的碳薄膜,右邊的是採用的石墨烯薄膜。明顯可以看出,右邊這幅圖具有更多的細節顯示。用於表示比例的黑色條線的長度是20納米。

(圖片來源於:OIST)

未來

Yamashita 教授和他的團隊的下一步,就是進一步提高圖像質量。為了未來重新構建圖像和研究各種類型標本的形態,在如此小的尺度下對比生物樣本,需要樣本之間高度的一致性。

為了創造這個條件,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更加強大的方式來準備病毒,就是在無菌真空的條件下,將病毒噴洒到石墨烯薄膜上。這樣一來,這些微小的病毒將得到更加清晰的顯示。

參考資料

【1】https://www.oist.jp/news-center/news/2017/6/9/graphene-enhancing-our-vision-infinitely-smal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telligentThings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首次在室溫條件拍攝到激子極化激元納米圖像!
「不良金屬」中的電荷條紋,對於高溫超導研究有什麼幫助?
石墨烯電氣特性表徵的新方法:無需電氣接觸!
微軟研製曲面圖像感測器:顯著提升數碼相機拍攝效果!
新型塗層將織物變電路:未來將讓衣服實現自供電

TAG:IntelligentThings |

您可能感興趣

舌尖3:你們想看美食?我偏要給你講故事!前沿觀察
觀察尿液對腎病治療有幫助嗎?醫生表示尿蛋白和肌酐應該這麼看
你觀察過狗狗尿的顏色嗎?
觀察 | 你好,「銀髮偶像」們!
王鳳雅喊「救我」,父母卻沒錢化療……家長注意了!這種「眼癌」,用手機就可以觀察到!
自然觀察筆記:我的濕地鳥類朋友
乙肝病毒攜帶者:觀察是否有肝損害!
便血是痔瘡還是癌?醫生:觀察這一點很直觀
教你觀察尿液,腎病患者的基本功,你合格了嗎?
德國教育觀察:把孩子看成一粒種子,需要愛護和尊重!
腎病醫生:別老盯著尿蛋白,先學會觀察尿液變化吧
亞太軍情觀察:即便有了美國幫助,台灣自主研製潛艇也是痴心妄想
觀察力強=更聰明!培養寶寶觀察力你真的會嗎?
觀察該圖,你們看到的是烏鴉還是貓?
健康觀察團:「酒泡蒜」能解決「腦血栓」,這些知識你需要知道!
貓咪歪頭走路觀察被單,認真的樣子把網友萌翻!「可愛,想親!」
金錢樹葉子倒伏的幾個原因,注意觀察及早解決很重要!
你仔細觀察過你的舌頭嗎?如果是這樣,可能是大病徵兆!
西遊記中豬八戒打死狐狸精,為何要扒衣觀察?原來與他自己有關
想讓長葉蘭長得好看全靠你,先觀察生活習性,注意病蟲害就能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