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策展人時我們在關注什麼
點擊「中國文化報·美術文化周刊」更多精彩
近日,國家藝術基金2016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國際藝術與創意活動策劃高級人才培訓」正在舉辦,旨在培養一批專業型、創新型、複合型和國際化的優秀青年藝術策劃人才;今年4月,由中國文聯文藝研修院主辦的「視覺藝術策展人高級研修班」也在京開班,這是該項目培訓的第三屆策展人學員;而在3月,文化部辦公廳發布《關於開展2017年全國美術館青年策展人扶持計劃的通知》,繼上一年度後第二次向全國美術館界推出扶持青年策展人計劃……策展工作為何在近年密集受到關注和扶持?在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國際環境中,「策展人」這一舶來概念如何與當下的中國美術有效對接?在傳播中國藝術、表現中國文化與中國精神的總目標下,如何通過具體的策展工作達到預期效果?這些問題有賴於中國策展人探索與回答。
在當下的美術文化傳播與美術史的建構中,策展人無疑擔負著重要的使命。而正由於策展人角色的日益重要,很多基本概念尚需釐清,比如,策展人的具體職能究竟是什麼?怎樣評判一個好的策展人?此外,在國內文化體制和氛圍的影響下,策展人在中國的發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如策展人身份必須是獨立的嗎?美術館與策展人之間是怎樣的關係?如何建立一套適合中國美術發展的策展人機制?記者帶著這些疑問進行了採訪,以期提供一個多維度的思考與啟示。
策展人要「下得廚房,上得廳堂」
「策展人」一詞源於英文"curator",在上世紀90年代傳入中國,並逐漸發展成為當下藝術界一個重要的工作群體,其基本的工作方法也是從國外的展覽機制中所引進的。
如今當我們去觀看一個展覽的時候,往往更多地關注這個展覽的呈現,而忽略了對策展之前研究工作的關注。北京畫院副院長、美術館館長吳洪亮曾策劃多個獨具中國文化意味的展覽項目,他認為,策展人首先應該是個研究者。「策展人準備展覽前,首先要做的就是研究手裡的資料,只有學術研究透了才能去開始策劃展覽,因為這樣你才知道哪些素材是你需要的,才能結合你個人自身的資源和展覽條件去構思如何具體開展工作。因此,無論是做當代展還是古代展,使策展人這個職業更有魅力、更被尊重的是前面做的研究這個部分。」吳洪亮說。
最早的時候,中國的策展工作基本都由當時的批評家完成,他們沒有受過正規專業的策展訓練和學習,但往往都有著強烈的批判精神和一定的學術高度,武漢合美術館館長、策展人魯虹就是其中的代表。魯虹認為,一個好的策展人應當是一個優秀的批評家,對當下的藝術創作有深度研究和了解,而策展只是他研究的一種延伸。但在具體的過程中,這與一個坐在書齋中純粹的學者又是不同的,策展人還要和機構、藝術家、媒體等打交道,對作品的展陳也要有所研究。
OCAT西安館館長、多年研究中國當代藝術的策展人凱倫·史密斯認為,好的策展人首先為藝術家服務,同時為觀眾服務。策展人除了大家看到的撰寫前言和接受採訪、介紹展覽等幕前工作外,其實幕後要做更多的實事。吳洪亮提出策展人要「下得廚房,上得廳堂」,並且首先是「下廚房」,策展人知道畫要怎麼搬,牆要怎麼刷,釘子怎麼打,包括比如在一個3.5米的空間里和7.5米的空間里這張畫分別掛多高,而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則來自於策展人的前期研究。
在設計學博士、獨立策展人唐克揚眼中,策展人是一個類似「文化巫師」+「文化工程師」的角色。「文化工程師」,是因為策展人需要從各個工種裡面獲得信息,然後從思想到實物、從概念到現場,形成一個可以實現的項目,這樣就類似於一個工程師。「文化巫師」的角色是策展人要在一個不尋常的語境里完成日常生活所不能解釋和完成的一些事情。「有點類似於過去的宗教人員或神職人員,他要在日常生活中扮演一個點金術士,用看上去似乎也是人間的材料做出一點精緻性的東西來。這個要求很高,但若沒有這樣的角色,一個展覽就不可能脫離展銷會的性質。不管它的面貌看上去是多麼藝術,如果沒有真正的主題、沒有可以升華的思想,沒有一種精神性的魅力,就不能稱之為展覽。」他解釋道。中國美術館館員、青年策展人魏祥奇概括的是,「優秀的策展人不僅要有紮實的學術研究能力、開闊的文化視野和判別藝術作品學術價值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問題意識。」
身份可以不獨立思想必須要獨立
策展人概念從西方進入中國的時候通常是指「獨立策展人」,他們按照自己的學術理念來策劃組織藝術展覽,其策展身份是不隸屬於任何展覽場館或組織。但在中國,很多策展人是「複合身份」,他們可能是藝術機構的館長,或者是策劃部門的工作人員,可能還有一些其他的官方身份。
對這種身份的不獨立性一直存在著爭議,有人認為保持獨立策劃人的身份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樣能使得他們在策展中不受諸多利益裹挾而做出一些「聽命」的行為,策劃更多是一種基於獨立的判斷和自發的思想而產生的結果。唐克揚認為,觀看任何一種文化現象都不能停留在現象本身,而要從表象出發,抵達一種精神上的具有批判性的認識。這就要求策展人不能夠從屬於他所工作的對象,因為一旦受制於它,可能視角就會變得比較狹隘。同時,他也強調策展人更不應該是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狀態,而是在策劃展覽這件事情上,將一個做事的人和一個爭取利益的人區分開來會比較好。
也有人認為策展人不必一定是獨立身份的。因為目前在中國的很多國有美術館、民營美術館,甚至包括一些老字號的畫廊,他們可以為策展人提供很好的工作環境及條件,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扶持策展人的成長與促進策展行業的繁榮。正如愛德華·賽義德所說,「是否獨立並不在於他的身份是不是屬於某個機構,而在於思想」。因此,魯虹提出獨立策展人應該是思想的獨立,他的策展是和他自己的藝術史獨立研究有關,而與社會身份無關。魏祥奇也十分贊同這個觀點,他認為在中國藝術行業的發展中,無論是機構策展人還是獨立策展人,都是不可或缺的。或許機構策展人容易僵化,獨立策展人容易利益化,但商業化本身是不可避免的,這是今天整個世界進入消費主義情境的結果。「並不是說商業化的過程中就沒有學術性,我認為學術是職業策展人必須堅守的底線,如果一個策展人沒有學術信念和職業操守的話,那麼他是無法延續自己的工作的。」他說。
湖北美術館館長冀少峰認為,怎麼理解獨立策展人,要辯證地看。「如何獨立?如果策展人自己有資金、有空間還好,如果沒有這些你怎麼能獨立呢?真正的獨立是精神自由、身份獨立,但你只要和社會打交道,要獨立很難,比如你找資本家尋求支持,他說我這兒有個藝術家你關注下,那你怎麼辦?你想尋求更好的展示空間,但空間需要你支付費用,或者把他們自己的藝術家強行放入你的展覽。如果你都拒絕,不僅資金沒了,空間也沒了,你的確是獨立了,展覽卻做不成。獨立不獨立不要爭論,關鍵是把展覽做好做成。」他補充道,「國外策展人是否獨立,是否展覽背後有更多的因素,我們不清楚不能妄議,但絕不會是清水一潭,因為都處於複雜的社會關係中,官方機構有優秀的策展人策劃的很有學術分量的展覽,一些所謂的獨立策展人也有策劃得很商業的展覽,當然,無論官方也好,獨立策展人也好,其學術高度、學術品性,學術深度和視野,都會決定展覽的水平。」
美術館要不要有自己的策展人
前不久一篇名為《美術館不宜設策展人崗位》的文章引起了業內很多人的關注和討論,作者上海喜馬拉雅美術館館長王南溟指出,由於美術館館內策展人的形成而使美術館的項目直接由館內策展人佔有,這樣崗位一多、時間一長,策展人學術自由的競爭生態就遭到了排擠。他認為美術館不該設策展人崗位而應該是執行協調和對接工作的管理崗位,這樣才更有利於策展人的自由競爭與行業發展。而冀少峰則提出美術館要培養自己的策展人,他認為一個美術館自己的策展人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美術館自己的策展人隊伍的學術視野,將直接決定一個美術館的未來發展方向。他表示,培養策展人與館外合作並不矛盾,美術館會選擇和自己館的辦館學術理念相互理解的策劃人合作。雖然本館有策劃部門和策劃人,但學術視野、文化關注點和對學術的敏銳性都有限,容易出現學術固化,如果和館外策劃人合作,策劃人的學術資源、媒體資源、學術深度和敏感度、藝術界人脈或其他行業的資源都會為美術館提供支持,館外館內策劃資源的相互整合,有利於美術館走向更廣闊的公共空間,但前提是美術館必須有自己的策劃人,這樣的交流合作才更順暢、更專業、更有效率,會為公眾提供更優質的美術館知識服務。
實際上,在今天中國的美術館中,展覽策劃部門幾乎是一個官方標配,大多數國有美術館都自主策劃舉辦過一些展覽,但同時,他們與館外策展人的合作也已是常態。對此,吳洪亮表示,任何機構和任何機構的所謂專業人士,他的視野都是有限的。在做一個專業展覽的時候,邀請在這方面有深度研究的學者一起參與進來是一個很自然的狀態,因為不可能每個美術館的策展人員都是各方面研究的全才,而開放這樣一個平台對激活館內資源和整個藝術生態的資源都是有益的。對於民營美術館而言聘用專職策展人條件更加有限,魯虹表示,合美術館不會養很多自己的策展人,他們通常會根據美術館自己的辦館理念選擇一些不同的主題,然後請不同的獨立策展人來完成。他同時認為,美術館也不必完全依賴自己培養策展人,「這樣很容易模式化,並不利於美術館的發展。」
作為中國美術館展覽部的一位工作人員,魏祥奇提出,美術館如果要在未來的競爭中佔有優勢,就必須有自身的策展人培養規劃。他表示,身邊很多同事都有很好的策展能力,只是很多時候由於管理制度的缺陷,使大家的能力難以發揮出來。因此,美術館對自身策展人的培養特別重要,可以讓大家提出切實可行的研究和策劃方案,通過相關的學術評審機制,推動這些好的展覽項目實施,這麼做也有利於促使美術館從傳統意義上的展覽館轉型。其實,未來美術館的競爭,不會是場館規模等硬體的競爭,而是人才的競爭。正如冀少峰所說,「一個沒有自己策展人的美術館就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一個擁有重要策展人的美術館,則會在美術館學界散發出強烈的光暈。」
優秀策展人的養成方式
近年來,在一些諸如亞洲策展人論壇、「AAC年度藝術策展人」評選與策展人生態相關的大型活動中,都有學者陸續提出應該學習西方,使策展在國內建立規範化、標準化的機制,這樣有利於減少或避免現在策展方面很多觀念上和實際操作上都不太成熟的現象,形成良性的循環。但是,就目前中國策展行業發展的情況來說,時間是否適宜、難度是否可控,都有待商榷。
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建立機制是必要的,但不是人為地建立,而應當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發展而來。我們所建立的機制、標準是與所處的藝術生態相關的,而目前策展這個生態在國內本身就不成熟,處在一個不太穩定的、變化的階段,所以要強行建立機制是很難的。吳洪亮說到,「博物館這個行業現在有分級制度,而美術館沒有,但美術館有評優制度。例如文化部每年會評選美術館的優秀展覽,扶持和評選優秀的青年策展人項目,其實這些舉措就是在從機制角度來告訴大家什麼是好的展覽、什麼是好的策劃,這樣一個機制本身也在提示大家一個發展的方向或是提升的目標。我認為在變動的狀態中這樣的方式是有效的,而簡單地出台一個不能實現的標準,則可能是無效的。」
唐克揚提出,如果建立機制是為了改變策展人的素質狀況的話,那就必須同時討論策展人自我修養的問題。藝術是反制度的,作為策展人要有責任心,並永遠採取一種批判的態度面對藝術家及作品。文化藝術的發展不需要過多的干預,反而給予思想一定獨立的地位才是一個培養策展人的好的方式。凱倫·史密斯和魏祥奇對此也表示認同,他們認為藝術本身拒絕規範化,評判機制是靠大家、靠時間建立起來的。一個良好的藝術生態應該是多元並存的,而在藝術領域更需要自由,如果被限制住了自己的觀念,就很難有新的突破了。
目前來看,一方面,從行業發展、機制健全等層面去引領或規範策展行業在中國的發展十分必要,另一方面,每個策展人如何腳踏實地提高自身修養和思維深度更為迫切。在尊重並認同策展人的文化使命與價值的基礎上,努力汲取民族文化土壤中的思想精髓,積极參加各類文化培訓、展示交流,同時拓展學術視野,與國際接軌,保持獨立思考和獨立人格,這才是一個中國優秀策展人的自我養成方式。
※您關注的焦點都在這裡,小布關注你所關注!
※關注新聞,我們到底在關注什麼?
※當我們關注時尚博主的時候,我們該關注些啥
※老兵一直關注著這個時代,我們也要多關注他們
※你在關注設計師,設計師也在關注你哦!
※人們為什麼關注宋史?
※上海時裝周 | 你在關注設計師,設計師也在關注你哦!
※這篇,我只關注你
※閥門公司,你們關注的都在這裡
※我想,我們更應該關注孩子的問題
※我為什麼要去關注一個陌生人?
※關注我的小可愛們,我在寫你們
※關於染髮有什麼是值得你需要關注的呢?
※熱巴人緣差?鄧倫關注了所有合作女星,就是不關注她,原因讓人意外
※關注我們的看過來
※為什麼美國人從不關注別國家對其看法,而中國人卻很關注
※「我強烈建議有關部門關注這款遊戲」
※與其關注體重不如關注自己的圍度
※如果你還不會投資理財,就關注他們吧
※儘管沒有《戰狼2》,但我們不能不關注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