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朱元璋為何對這個姓氏深惡痛絕,讓其世代為奴不得翻身呢?

朱元璋為何對這個姓氏深惡痛絕,讓其世代為奴不得翻身呢?

歷史是最有力的河流,歷史的波濤能夠淘汰社會沉澱的一切渣滓,讓一切掩埋的真理放出光芒。生活是最鋒利的刀刃,生活的刀鋒能夠剝下人們戴上的一切面具,讓一切醜惡的面目露出原型。真愛是最溫暖的陽光,真愛的和煦能夠融化一切恆久的冬季,讓一切寒冷的心靈祛除冰霜。

我們知道朱元璋這個人是比較兇狠的,在任何時候殺貪官,剝皮實草,滅人三族之類的,毫不手軟。對自己的對手也絕不留情。據說要是有人說他壞話,被他知道了,都會把官員從南京發配到昆明,搞得現在昆明有很濃的南京味。

明朝(1368 -1644年 )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276年。 元末民不聊生,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建立西吳。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為大明 ,因皇室姓朱,又稱朱明,定都於應天府 ;1420年朱棣遷都至順天府,以應天府為陪都。 明初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國力強盛。

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後經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曆中興國勢復振,晚明因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導致國力衰退,爆發明末農民起義。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殉國,明朝覆滅。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隨後清朝趁亂入關,擊敗大順、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紹武等諸政權;1662年永曆帝被殺,南明覆滅。1683年清軍攻佔台灣,奉明正朔的明鄭覆滅。

明代疆域囊括漢地,東北抵日本海、外興安嶺,後縮為遼河流域;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撤至明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退守嘉峪關;西南臨孟加拉灣 ,後折回約今雲南境;並在青藏地區設有羈縻衛所,還曾收復安南,明代極盛國土面積約達一千萬平方公里。

明代手工業和商品經濟繁榮,出現商業集鎮和資本主義萌芽,文化藝術呈現世俗化趨勢。據《明實錄》所載人口峰值為7185萬 ,但大部分學者認為實際逾億,也有學者指出晚明人口接近兩億。明朝是繼漢唐之後的黃金時期。明代,無漢之外戚、唐之藩鎮、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清朝官方評價明朝為「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其實是個很兇狠的人,對敵人、貪官、不服從自己的人從不會手下留情,今天要給大家說的就是令朱元璋恨之入骨的一個姓氏,朱元璋對這個姓氏極力打壓,讓其世代為奴用不得翻身,最後只能改姓。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原名重八, 後取名興宗,濠州鍾離人(今安徽鳳陽),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覺寺,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 1356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同年,攻佔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1367年命徐達、常遇春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結束蒙元在中國的統治,丟失四百年的燕雲十六州也被收回。

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 年號洪武。後先平定西南、西北、東北等地,最終統一中國。朱元璋在位期間鑒於元末的混亂,對各個方面都進行了改革,政治上廢丞相,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掌權力,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嚴懲貪官和不法勛貴;軍事上實施衛所制度,北伐殘元;經濟上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興修水利,解放奴婢,減免稅負,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等 ;文化上緊抓教育,興科舉,建立國子監培養人才;對外加強海外交流,恢復中華宗主國地位 。經過洪武朝時期的努力,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了,史稱洪武之治。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歲,廟號太祖,謚號高皇帝,葬明孝陵。 朱元璋聰明而有遠見,神威英武,收攬英雄,平定四海,納諫如流,求賢若渴,重農桑,興禮樂,褒節義,崇教化,制定的各種法規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嚴明,晚年偏好誅殺,使得一代開國元勛很少有善始善終者,這是他的缺點。

朱元璋出身布衣,從小給地主家放牛,之後顛沛流離,當過和尚,參加過義軍。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建立大明王朝。

加入義軍

元朝壓榨百姓,民分為四等,民族矛盾尖銳,蒙古人統治下的漢人、南人是賤民。蒙古人無需勞動就可以享有漢人和其他民族的所有財產;殺一個南人只需罰交一頭毛驢價格相等的燒埋銀; 漢人甚至連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為名;不能擁有鐵器,連一把菜刀也必須幾家合用;誰家姑娘出嫁,第一夜必須送給蒙古人。 賦役沉重,再加上災荒不斷,廣大民眾在死亡線上掙扎。

1343年,濠州發生旱災,次年春天又發生了嚴重的蝗災和瘟疫,不到半個月,他的父親,大哥以及母親先後去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家裡又沒錢買棺材,甚至連塊埋葬親人的土地也沒有,鄰居劉繼祖給了他們一塊墳地。兄弟二人找了幾件破衣服包裹好屍體,將父母安葬在劉家的土地上。為了活命,朱元璋與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兒被迫分開,各自逃生。朱元璋在走投無路之下,就去投奔了皇覺寺的高彬和尚,剃度為僧做了小行童。他在寺里每日掃地、上香、打鐘擊鼓、燒飯洗衣,還受到老和尚斥責。不久,當地鬧饑荒,寺里得不到施捨,主持只好打發和尚們雲遊化緣。 這樣,年僅17歲的朱元璋才也只好離開寺院托缽流浪。

朱元璋邊走邊乞討,他從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後折向西進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陽,又往北走到汝州、陳州等地,東經鹿邑、亳州,於1348年又回到了皇覺寺。 在這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觸了各地的風土人情,見了世面,開闊了眼界,積累了社會生活經驗。艱苦的流浪生活鑄就了朱元璋堅毅、果敢的性格,但也使他變得殘忍、猜忌。這段生活對朱元璋的一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在外雲遊的三年,也正是元末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的時期。社會上廣泛流傳著「明王出世,普度眾生」的說法,北方的白蓮教也在進行同樣的宣傳。朱元璋在流浪中,也接觸到這樣的宣傳。 民族矛盾以及階級矛盾日益激化,再加上天災頻繁,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鋌而走險。

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韓山童、劉福通在潁州 揭竿而起,士兵們頭裹紅巾,號稱「紅巾軍」,並推韓山童為明王。 接著,徐壽輝起於蘄州 ,李二、彭大、趙均用起於徐州。幾個月之間,各地紛紛響應。第二年正月十一日,定遠 土豪郭子興聯合孫德崖等人起兵,數萬百姓起而響應。 郭子興聚眾燒香,成為當地白蓮會的首領。二月二十七日,起義軍攻下濠州後,郭子興自稱元帥。隨後,郭子興據濠州而堅守,號令彰明。朱元璋收到兒時夥伴湯和的來信,邀請他參加郭子興的義軍。恰在此時,他的師兄秘密告訴他,說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於是,朱元璋去投奔郭子興的紅巾軍。這一年,朱元璋25歲。

消滅張士誠

張士誠早年販賣私鹽為業。元末發動鹽徒起義,於1354年在高郵稱誠王,建國號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滅陳友諒後,朱元璋於至正二十五年(1365)十月進攻張士誠,一舉攻下通州、興化、鹽城、泰州、高郵、淮安、徐州、宿州、安豐諸州縣,將東吳的勢力趕出江北地區。

至正二十六年(1366)五月,朱元璋發表檄文聲討張士誠。同年十一月,杭州、湖州先後投降朱元璋,平江成為孤城。 於是朱元璋以重兵包圍平江,發動平江戰役。在圍城的同時,朱元璋派廖永忠去滁州接小明王韓林兒到應天來,但在瓜州渡江時悄悄將船底鑿漏,小明王沉於江底。接著,朱元璋宣布不再以龍鳳紀年,稱1367年為吳元年。平江戰役開始時,朱元璋築牆圍城,並造有三層的木塔樓,高過城牆,以弓弩、火銃向城內射擊,還設襄陽炮日夜轟擊。城內一片恐慌,張士誠幾次突圍都以失敗告終。張士誠反覆無常,貪圖享受,對部下也十分放縱。平江被圍困的最後一天,張士誠弟弟張士信在城頭督戰,仍不忘享樂,坐在銀椅上飲酒,左右侍奉的人遞桃子給他,結果桃子還沒到口,恰好一炮打來,腦袋被打得粉碎。

朱元璋曾多次派人勸降,都被張士誠拒絕。張士誠死守平江,糧盡後,以老鼠、枯草為食;箭盡後,以屋瓦為彈。直至正二十七年(1367)九月初八,朱元璋率軍攻入平江城,張士誠則展開巷戰相抵抗。最後,張士誠被俘,解往應天。朱元璋問話,他不搭理;李善長問他,他則破口謾罵。無奈,朱元璋只得命手下衛士以亂棍打死張士誠,東吳滅亡。

建立大明至正二十七(1367十月甲子日,朱元璋命中書右丞相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平章常遇春為副將軍,率軍25萬,北進中原。北伐中發布《諭中原檄》,文告中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綱領,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來反元。朱元璋對北伐又作出了部署,提出先取山東,撤除元朝的屏障;進兵河南,切斷它的羽翼,奪取潼關,佔據它的門檻;然後進兵大都,這時元朝勢孤援絕,不戰而取之;再派兵西進,山西、陝北、關中、甘肅可以席捲而下。北伐大軍按計而行。徐達率兵先取山東,再西進,攻下汴粱,然後揮師潼關。朱元璋到汴梁坐鎮指揮。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大封諸將為公侯,部份追封為王。初封六公,其中以五大將、一大臣為開國元勛。分別為: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鄭國公常遇春、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而後又追封胡大海為越國公、戰死的丁德興為濟國公,湯和為信國公、馮國用封郢國公。次年,朱元璋於雞鳴山立功臣廟,朱元璋親定功臣位次,以徐達為首,次常遇春、李文忠、鄧愈、湯和、沐英、胡大海、馮國用、趙德勝、耿再成、華高、丁德興、俞通海、張德勝、吳良、吳楨、曹良臣、康茂才、吳復、茅成、孫興祖凡二十一人。死者像祀,生者虛位。又以廖永安、俞通海、張德勝、桑世傑、耿再成、胡大海、丁德興七人配享太廟。

洪武元年(1368)七月,各路大軍沿運河直達天津,二十七日進佔通州。八月,明軍進逼北京,元順帝帶領三宮后妃、皇太子等開健德門逃出大都,經居庸關逃奔上都。 棄城而走,全部逃往蒙古草原。其餘庫庫帖木爾、李思齊等手握重兵勇於內戰的軍閥,在明軍攻來時,全部逃跑。蒙古在中原九十八年的統治結束,明朝取得了在長城以內地區的統治權,中國再次回歸到漢族建立的王朝的統治之下。同時丟失四百年的燕雲十六州也被收回。

朱元璋最痛恨的不是張士誠,不是陳友諒,而是蒲壽庚,導致他一直打壓蒲姓。

蒲壽庚是南宋時期的一個阿拉伯人,來中國做生意,開始在廣州做對外港口貿易,之後當了泉州舶司。又是官又是商,很快他就成為泉州最大的香料商,壟斷泉州海外香料生意三十年。

元軍南下後,宋皇室逃至泉州,希望藉助蒲壽庚的海上力量對抗元軍,但蒲壽庚卻一口拒絕。宋室繼續南下,到了廣州,最後全軍覆沒,陸秀夫抱著小皇帝跳了海,宋朝滅亡。

為了保命,蒲壽庚把宋朝南遷時居住在泉州的皇家外宗子弟全部殺光,把船給元軍,投降於元朝。而有一些趙家人逃了出去,改姓吳。

可到了元末,蒲壽庚的孫女婿起來反元,想在泉州搞割據,但時局尚早,蒲壽庚家族被根除。

連鎖效應來了,因為蒲氏家族的覆滅,導致泉州失去了東亞第一大港的位置,貿易出現中斷,出現了海盜。因為海盜,朝廷採取了海禁的策略,這又讓中國失去了跟世界對接的機會,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令人沒想到的是,元軍攻滅蒲壽庚的反叛家族後,對蒲家進行了清洗,那蒲家逃出去的人也改姓了,也改成了吳姓。

到了明朝,朱元璋對蒲姓是深惡痛絕,把尚未改姓的一些蒲氏後人全部發配充軍,讓他們世代為奴不得翻身。

吳姓在福建是大姓,比較容易生存,很多沒改名的蒲姓人為了保命都改姓吳,所以同姓也未必同門啊!

昨天再美好,終究濃縮成今天的回憶,我們再無奈,也阻擋不了時間匆忙的步履;今天再精彩,也會拼湊成明天的歷史,我們再執著,也拒絕不了歲月侵蝕的痕迹。我們想念昨天,因為它融解了一切美好的嚮往。但,過去已經定格,就將它塵封吧,只有努力書寫好今天,明天的回憶才能美好與無憾!

(以上圖片均來自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萌面大叔侃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最厲害的公主,統帥千軍萬馬助父稱帝,娘子關以她命名!
此人寧死都不做皇帝,被打暈強行登基!
作為雍正最寵愛的妃子,死後卻12年不能下葬,原因真是讓人感動
溥儀去東北當傀儡,不是為了復辟,晚年的一段話道出了實情!
溥儀第一次見慈禧太后,回憶說看到一個骨瘦如柴的丑老太太后大哭

TAG:萌面大叔侃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朱元璋最痛恨此姓氏,並讓這個姓氏的人「永世為奴,不得翻身」
朱元璋最痛恨的一個姓,下令其後代永世為奴,不得翻身
雍正:此姓氏代代為奴,不得翻身!無奈只能改姓
歷史上最倒霉的一個姓,讓皇帝下令世代為奴,永遠不得翻身!
這個姓氏後代注意了,你們的祖先曾被皇帝發配世代奴役,不得翻身
孟靜嫻心機到底有多深?她死前這一句遺言竟讓浣碧永世不得翻身!
朱元璋最恨的姓氏,男為奴女為娼,永世不翻身
在你窮的時候,請戒掉這三個窮人思維,否則這輩子都無法翻身!
從小就是放牛娃,卻翻身做了皇帝,這樣的人生讓人不得不服!
你那麼拚命卻為何還是窮?李嘉誠的這6個字,讀懂才有機會翻身
文在寅緊張了,朴槿惠若是獲得這些人的支持,翻身太簡單了!
為什麼說窮人翻身難?都是因為這三個原因,很現實!
女首富靠它翻身,扳指不止是身份的象徵,還有這些作用?
孟靜嫻的心機有多深?臨死前簡單的一句話,就能讓浣碧不得翻身!
胡璉被困,黃百韜想助其打個翻身仗,卻不知對手是他致全軍覆沒!
人在沒錢時,比窮更可怕的是這四種僥倖心理,不戒掉永難翻身
朴槿惠再得一大罪名,這次落實將永無翻身之地!朴粉絕望了
美女把老虎當成寵物養,還同睡一張床,真的不怕老虎翻身咬死你嗎?畢竟是動物啊
文政府再「甩鍋」給朴槿惠?外媒:這次恐怕是「永世不得翻身」!
華為老闆任正非早年是如何被騙的?又是如何翻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