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些方言,你老家的人還說嗎?

這些方言,你老家的人還說嗎?

故鄉土,故鄉人,故鄉情,故鄉魂......。

只要聽到「故鄉」,總免不了有很多很多的回憶;只要提到故鄉,又有講不完的故事。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又有一方人的習慣、文化、性格以及語言特點的不同。

語言,是最能體現地方特色的標誌。同一民族的人,僅憑相貌、走路、飲食、愛好往往難以知其來自何方,但只要張口說話,哪怕是模仿或經過「改進」後的普通話,聽其餘音便知來歷;如果語言中再或多或少摻雜進當地的方言,那便更好判斷了。

每個地方的方言,都有其歷史淵源,是經過數百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培育、演化、發展而來的;使用這些老詞語交流或表達,不僅出口成章,而且生動貼切,似乎再恰當的普通話也無法表達方言的那種神韻。

然而,隨著人員流動,各地老方言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即使在封閉的農村,有些方言也在逐漸退出歷史舞台而被「文明辭彙」所取代,因此,挖掘、整理各地老方言,也是一項重要的「文物保護」工程。

山東作為孔孟之鄉,文化歷史悠久,各地方言豐富多彩,本文所列舉的主要是青島、濰坊兩地為代表的膠東方言中的常用詞語。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方言,你們老家的人們還在講嗎?

01、表達人體部位

地域不同,各地對身體器官和某些部位的叫法存在差異,膠東一帶,是這樣取名的——

饞窩(chanwo):兒童後腦勺下方、脖子上方的那條豎形凹溝。以前,只要哪個孩子「饞窩」深,大人便會說「這孩子真饞啊!」

不臍眼兒(buqiyanr):肚臍眼兒。

波羅蓋(boluogai):膝蓋。老濟南稱為「格拉拜」(gelabai)。

拐柱頭(guaizhutou):拐肘頭,膠東一帶對「肘」、「軸」均發zhu音,如軸承則讀(zhucheng);過年掛的軸子,讀作zhuzi;擀麵軸子,讀作ganmianzhuzi等。

夾住窩(jiazhuwo):腋窩、胳肘窩;有的稱「嘎住窩」、「嘎肘窩」、「夾肘窩」等。

嗓子(tunzi):喉嚨。

下骸(xiahai):下巴。

夜了蓋(yelegai):前額,有的稱「夜來蓋」。

02、表達不同稱呼

對父親母親、祖父祖母、外公外婆通俗的稱呼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爺姥姥,但因地域不同,其叫法同樣五花八門,其中,比較突出的是——

媽媽(mama):除個別地方作為對母親的稱呼外,「純農村」人更多是稱呼奶奶時的發音。稱呼奶奶為媽媽,實際是把嬤嬤(momo)的發音讀錯了,但由於千百年來的「約定俗成」,因此,稱奶奶為mama至今在很多地方仍極為流行。

農村人稱父母為「爹娘」比較普遍,但個別地方和一些家庭卻有特例,即使在一個村子,因其家族傳統習慣有別,多沿用本家的叫法,如:

大大(dada):不同地方所表達的意思不一樣,有的地方代表父親,有的地方代表伯父,有的地方則代表叔叔,總體不夠規範。

爺(ye):通常指祖父,但絕大多數地方對祖父的稱呼是複音「爺爺」,而「爺」代表的是伯父大爺或二爺。在安丘一帶,「爺」則專指對父親的稱呼;相反,他們稱呼大伯、二伯分別為「大爹」、「二爹」。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大學生進城接受「新事物」,隨著這種的「交流」的蔓延,直接影響著原有稱呼的進步。例如,有很多地方的90後稱其父母多由原來的「爹娘」改為「爸爸媽媽」;同時,為便於區分,對祖母的稱呼也逐漸為「奶奶」所取代,不再叫奶奶為mama。

03、表達不同聲音

敲擊不同物體自然會發出不同的聲音。棉花包落地,只能「噗」的一聲;而玻璃、瓦片落地則是稀里嘩啦;如果一扇門被風吹倒,則會「咣當」一聲。在膠東一帶還有一些詞跟別的地方不同,並另有寓意,如:

嘎嘣(gabeng):泛指用牙齒咬脆生食物的聲音,如「吃起花生米來,嘎嘣、嘎嘣響」;有的地方也稱「咯嘣」(gebeng),意思完全一樣。

有時也指牙口好,如,「把鐵絲放進嘴裡,只聽嘎嘣一聲就斷了。」

另外,過去有的婦女詛咒、罵人發狠話的時候也用能用到「嘎嘣」或「咯嘣」一詞,如「嘎嘣死了,嘎嘣死了」,意思指死得快,死得利索。

砰(peng):把硬物扔進水裡或砸在帳篷上等較軟物體面時發出的聲音,如「聽到砰的一聲,一個小孩兒掉進井裡了。」

吱歪(zhiwai):多指小孩兒撒嬌時哭鬧發出的聲音;有的也稱「裂歪」。

吱咬(zhiyao):跟吱歪接近,多指兒童哭鬧,但有時帶有批評孩子過於嬌氣的意味,如,小孩兒蹭破一點皮哭起來不住聲,此時,大人們會說「就劃破那麼一點兒皮,看你吱咬起來沒完沒了。」

04、游泳方面的辭彙

過去,農村孩子游泳不叫「游泳」而叫「鳧水」,不僅動作不規範,其不同游泳姿勢的叫法也不一樣,比較典型的有如下情況:

打砰砰(dapengpeng):最簡易的游泳方式,也稱「狗屎刨」,其中「砰砰」,即雙腳砸水的聲音。

鳧水(fushui):即游泳,早前各地農村,幾乎沒人使用「游泳」一詞。如,「走,到河裡鳧水去!」

「鳧站水」、「鳧仰水」均由「鳧水」而來。

扎猛子(zhamengzi):也稱「掏猛子」,即潛水。鳧水的另一種姿勢,身體沉入水中,是捉迷藏或在水底尋找物品、生物常用的動作。

05、表達時間概念

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農村人極少戴手錶,確定時間早晚一般白天看太陽,夜裡看星星,於是一些表達時間概念的詞語跟太陽有關,比較典型的有——

夜來(yelai):昨天。意思是已經過了一夜。

頭晌(toushang):上午;半頭晌,半個上午。

過晌(guoshang):下午。如,「什麼時間回來的?」「夜來過晌。」

後上(houshang):晚上,或稱「下晌」(xiashang)。

晌天(shangtian):正午時間。

西南晌(xinanshang):指過了正午時間。

半宿(banxu):指半夜。

木霎兒(mushar):用不了多大一會兒,也有的說「木老霎兒」、「木霎霎兒」;「木」,實際應為「沒」,膠東一帶很多地方通常把「沒」發成mu音,如「木有」(沒有),木來(沒來)等。

等霎兒(dengshar):等一會兒,如「等霎兒我就到。」

才江兒(caijiangr):指剛才,不一會兒,過去了不多時間;有的或表達為「才江芒兒」(caijiangmangr)。

06、不同動物

對牛、馬、驢、騾、豬,獅子、老虎、象的叫法各地無多大差別,要說方言多,莫過於對一些小動物的叫法——

泥垢(nigou):泥鰍。

嘎啦(gala):蚌的統稱。

胖翅(pangchi):過去在河裡或灣里生長的一種個頭較大的蚌。

鴨子嘴(yazizui):一種形狀個頭跟鴨子嘴接近的蚌,外表顏色跟胖翅接近。

宣子(xuanzi):該蚌個頭較小,形似大拇指甲,味道鮮美,實際應為「鮮子」,當地發音「鮮」讀作xuan。

麻匹(mapi):血吸蟲,生在水中的生物,能鑽進人的皮膚吸血。

現因水質污染,這些物種均早已絕跡。

乖乖兒(guaiguair):蟈蟈,有的地方叫乖子。

蠍虎子(xiehuzi):壁虎,老濟南稱其為「蠍虎帘子」。

馬蛇子(mashezi):即蜥蜴,因環境改變或大量使用農藥原因,現基本絕跡。

歪巴(waiba):青蛙。

截留(jieliu):蟬。

截留錐兒(jieliuzhuir):蟬的前身,有的叫「截留鬼兒」(jieliuguir)未蛻殼的階段。濟南人稱其為知了猴(zhiliaohou)。

獨嘹(duliao):形狀跟蟬類似,但個頭較小,根據其叫聲取名。

問友兒(wenyour):形狀跟蟬類似,但個頭較小,叫起來聽到其「問友——問友——問」的發音聲取名。

字字兒(zizir):形狀跟蟬類似,個頭較小,因聲音沙啞不清脆、滋滋啦啦而取名。

扒里毛子(balimaozi):一種綠色帶毛的蟲子,又稱「八角蟲」,毒性較大。

蛐蟮(qushan):蚯蚓。

晨兒(chenr):麻雀。

野俏(yeqiao):喜鵲。

小巴兒(xiaobar):鴨子,有的稱為「巴子」或「鴨巴子」。

馬虎(mahu):特指狼,並非馬馬虎虎的意思。過去大人哄小孩兒睡覺,經常用「馬虎」嚇唬小孩兒,其中有一首催眠曲這樣唱道:「小孩兒醒了,馬虎掉進井了;小孩兒困了,馬虎掉進囤了。」反覆吟唱自然有催眠作用,不知不覺孩子即可入睡。(囤,指糧食囤)

07、某些植物

除動物外,對一些植物的叫法更是五花八門,甚至兩個相距不遠的村子對同一植物的叫法也不盡相同——

顏柚(yanyou):學名龍葵,果實熟後變紫,味道極甜,在溝邊及農作物間不乏見到。

苘餑餑(qingbobo):苘,麻類植物,其果實稱為苘餑餑。

倉子(cangzi):學名蒼耳,果實渾身是刺,也有的稱其為「桑子」。

姑娘(guniang):學名蔥蘭,有的地方叫「度娘」或「燈籠果」。

螞蚱菜(mazhacai):學名馬齒覽,濟南稱為「馬生菜」。

七七毛(qiqimao):學名小薊,又稱七七菜。

實草腕子(shicaowanzi):學名,馬唐草,根系發達,生長極快。

扥倒驢(dendaolv):牛筋草,根系格外發達,葉稈堅韌。

福子苗(fuzimiao):學名,田旋花,盛開喇叭花(牽牛花)。

拉人萬(larenwan):學名,葎草、麻葛蔓,莖葉均有帶鉤的毛刺。

車車菜(chechecai):學名,車前子、車前草。

09、用具、工具

有些炊具、農具及玩具逐漸消失,但它們的名字卻被人們記住了——

風掀(fengxian):即風箱。

篦郞棍(bilanggunr):蒸饅頭時放在篦子下面的木棍,多由四根木棍組成長方形,架在鐵鍋中間部位。

柱籠子(zhulongzi):放筷子的器皿。

戧古刀(qianggudao):刷鍋用的鏟子,應為「戧鍋刀」。

擀餅柱子(ganbingzhuzi):擀麵杖,實際應叫「擀餅軸子」。

柱子(zhuzi):寫有本家族先人名字的家堂,應讀為「軸子」。

木兒(muer):兒童玩具,用一段粗短的圓木做成,一端削尖,用樹條或鞭子抽打,使其轉動。濟南稱為「老牛」。

尖兒(jianr):跟「木兒」一樣,是過去男孩子們常玩的玩具,粗細程度比木兒要細很多,但長度是木兒的兩、三倍,而且兩頭削尖。

交叉子(jiaochazi):即馬扎子。有的地方發音又叫做「匠叉子」jiangchazi。

火叉(huocha):以前用來將物體舉高、扇草垛用的叉子,同時也是看家護院的工具。

簸其(boqi):即簸箕(boji)。

10、食品

膠東一帶最突出的麵食恐怕就是大餑餑了,走親訪友、逢年過節、喜事喪亡等均要蒸大餑餑伺候或贈送客人。

餑餑(bobo):饅頭。但其形狀不是方、長形,而是半球形。

古扎(guzha):現在多指水餃。1970年以前,「古扎」包括三種不同類型的食物,即:水餃,麵條、疙瘩湯。這三種食品所以均用「古扎」稱謂,也許與即將出鍋前,發出的那種類似的「古扎、古扎」的聲音有關。

其溜(qiliu):多指個頭較大的菜糰子。如,「來要飯的了,給他送個菜其溜吃。」

11、動詞、形容詞及其他

方言中的象聲詞、動詞、形容詞形象生動,有些甚至用規範的現代漢語辭彙難以表達的如此貼切——

出溜(chuliu):一個意思是比較濕滑的物體脫落或跳出,跟「哧溜」接近,吃麵條便如此。又如「剛釣上一條鯉魚,沒拿住,出溜一下鑽進水裡去了。」

另一個意思是不僅沒有進步,反而往後倒退,如「日子越混越出溜。」、「學習成績越來越出溜」。

彎游(wanyou):多指魚蟲類生物的活動狀態,如「這條長蟲彎游彎游地往前爬。」

蠱蛹(guyong):蠕動。多指生物被捆綁、包紮或攥在手裡後微弱的掙扎,如「把豆蟲攥在手裡,它還能蠱蛹。」

布楞(buleng):指生物較大幅度的活動狀態。如,「把鯉魚放在菜板上,它不停地布楞。」

有時也指人不守規矩、過於張揚。如,「你看他布楞的不輕!」

刺撓(cinao):該詞在濟南含有諷刺、挖苦的意思,如「他平時太不自覺了,實在不行,就刺撓他兩句。」

但在膠東一帶,「刺撓」特指渾身皮膚不舒服,如同被毛刺刺激,但其感覺與痒痒、發癢又有所不同。如,「理髮時把頭髮渣弄進衣服里,感覺渾身刺撓。」

打流經(daliujing):指兒童本人無主見,總是跟在別人後面,如「想玩兒你自己玩兒,別老跟著我打流經。」

跟橛子(genjuezi):即跟腳子,膠東一帶讀「腳」為jue。一層意思指,喜歡跟在別人屁股後面轉悠,別人走一步,他就跟一步;另一層意思,特指女方懷了別人的孩子,嫁到這家後生的孩子。

粘齒(nianchi):指說話絮叨、不幹脆,黏黏糊糊。

悶是(menshi):可能,帶有猜想、判斷、疑問的意味。如,「張三今天悶是不來了嗎?」

混神是(hunshenshi):跟「悶是」詞義、語氣接近。如,「這事混神是張三乾的!」

蹲古(dungu):即蹲。濟南叫「顧得」(gudei)。

不干事兒(buganshir):不要緊,「事兒」陽平聲調。

恣兒(zir):雖然只有一個字,但所用場合及表達的意思極廣。短時間內的舒服、舒坦、高興、愉悅、滿足等,均可用「恣」表達。

抬杠(taigang):不講理、頂嘴、故意找茬。

上圈(shangjuan):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農村大小便的場所不叫「茅房」、「廁所」,更不叫「洗手間」,而叫圈;養豬的地方叫「豬圈」,養羊的地方叫「羊圈」;人上廁所,即叫「上圈」。

吃吃拉(吃吃拉):口水,多表示饞的意思。

模不著調(mobuzhediao):裝模作樣,顯擺,看起來不知怎麼好,也稱「那不著調」。

磨鎚子(mochuizi):石磨盤外側用於掛住繩套的短木棒,多形容個頭矮小的男人。如,「你看他長得跟個磨鎚子似的。」

爺八(yeba):傻子。精神不正常,或痴呆,或有神經病。

紙垛(zhiduo):用於打砸紙錢、由一段刻上花紋、寓意的短木棒製成。

呱嗒(guada):用木頭製成用於砸地面或麥穗豆秸中剩餘糧食的器具,該工具現在已基本淘汰。

旺星(wangxing):旺相。精神,如,「這孩子感冒好幾天了,燒得一點也不旺星。」

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老詞語逐漸失去了市場和空間,因此,適當的時侯「留住」老詞語,也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本文只是憑個人記憶對當地老詞語進行了簡單梳理,如您的「手中」還有更多老詞語,請予留言;若本文對有關方言含義的解釋欠妥,同時請批評指正。

作者在此謹表感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魯聲色 的精彩文章:

TAG:齊魯聲色 |

您可能感興趣

我一個朋友說她老家的故事,你知道這樣的術法嗎?
我的老家是這樣子的哦!你的老家有這麼美嗎?
我一朋友說他老家的故事,這樣的大惡人你見過嗎?
我一個朋友老婆說她老家的故事,孩子是用來搶的嗎?
我一同學說的,她老家的故事,這樣的水源你知道嗎?
我老家一個朋友講述的故事,這樣的紙房子你知道嗎?
我一個同學說他老家的故事,這樣的人你遇到過嗎?
我這邊的老家親戚講述的故事,你見過這樣划船的嗎?
這是一個同事說他老家的故事,你知道這樣的假和尚嗎?
搞笑漫畫:他們老家的方言居然是這樣的?沒點文化水平還真看不懂!
我一個南方的朋友講述的故事,你老家水多嗎?
這是一個老家的朋友講述的故事,這樣的夢你夢過嗎?
我一個朋友的女朋友老家的故事,這樣的高人你知道嗎?
我一個朋友的朋友說他老家的靈異故事,這樣的神仙你見過嗎?
我一個朋友說他老家的故事,你偷拿過別人的東西嗎?
我一個朋友講述他老家的故事,這種怪事你知道嗎?
我一個朋友說的他老家的靈異故事,這樣的香火你願意上嗎?
朋友在老家找到的一些民國紙幣,家裡老人說這些都是糊牆的好材料
甘肅人,誰見過老家這樣結婚的?據說見過的都老了!
我為什麼不讓老人在老家帶孩子?看完你就同意我的看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