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個盜賊投奔朱元璋,被當作蹭吃蹭喝,誰料他征戰十年成開國大將

一個盜賊投奔朱元璋,被當作蹭吃蹭喝,誰料他征戰十年成開國大將

江南山溫水軟,有細雨如絲的小巷,有杏花瓣瓣里丁香一樣的女孩,這是翰墨流香、摺扇輕搖之地,唯獨不適宜出現金戈鐵馬的將軍、萬人辟易的壯士。偏偏江南走出了兩位長劍向天、令風雲變色的英雄,一位是項羽,另一位就是常遇春。


常遇春從小在家鄉懷遠(今屬安徽蚌埠)務農,同時不放過任何一個能夠學習武術的機會,年紀輕輕就功夫很好,尤其是箭法超群。學成之後,他投奔了家鄉的一個大盜。對方看他勇猛,就委以重任——帶著他打家劫舍。元末天下英雄紛紛起兵,準備干一番大事業。可這個大盜只想當一個草頭王。常遇春覺得這根本不是正路,便想另謀明主。

恰好,1355年,他遇到了朱元璋率領的紅巾軍。此時朱元璋已經有了一定名氣,常遇春暗暗觀察,發現朱元璋為人和藹可親,軍紀嚴明,更難得的是他有眼光、有謀略、有格局,正是那種能成大事的人,常遇春當即決定投奔朱元璋,並且一走進軍營就請求為先鋒。

一個盜賊投奔朱元璋,被當作蹭吃蹭喝,誰料他征戰十年成開國大將

然而朱元璋對這個毛遂自薦的、容貌奇偉的壯士並不怎麼重視,認為常遇春是餓了肚子、無以為生才來的——畢竟這種人在元末亂世中十分常見,而這種人用來充數、造造聲勢還可以,至於當先鋒是絕對不行的。

願望落空了,在紅巾軍的營中,常遇春有些鬱郁不得志。但他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的初衷:率領十萬大軍橫行天下,解救在水深火熱中的貧苦百姓。

歷史總能為英雄人物創造機會。如果說破釜沉舟的巨鹿一戰是項羽揚名立萬的機會,那麼常遇春投奔朱元璋兩個月後,朱元璋率軍強渡牛渚磯(即采石磯,位於安徽馬鞍山,是長江上的戰略要地)則是常遇春顯示武功的機會。

牛渚磯一帶駐紮著元朝大軍,他們對著朱元璋的軍隊猛的射箭。朱元璋的軍隊想到江南發展力量就必須攻佔牛渚磯、強渡長江,但這簡直比登天還難:船隊距離江岸還有三丈余遠,卻始終不能登岸。這時,常遇春駕著小船,綽著一桿長矛來了。朱元璋眼前一亮,告訴他:「你不是想當先鋒嗎?現在就看你的表現了!」

常遇春點頭稱是,挺起手裡的長矛,劃撥著船隻,冒著箭雨向對岸衝去。到了近岸處,他大喝一聲,挺矛向元軍刺去。元軍士兵一把抓住矛,常遇春乘勢躍上岸,高喊著開始衝殺,元軍望風披靡。朱元璋的軍隊見狀,忙紛紛撐著船,划了過去。就這樣,憑藉著常遇春的一支矛,朱元璋率軍拔掉了牛渚磯這塊硬骨頭,來到江南站住了腳。

從此,朱元璋開始了以江南為根據地擴充實力、統一天下的進程。也是憑著這一戰,常遇春讓大家見識了他驚人的武功以及過人的膽識,開始贏得軍心。


儘管朱元璋強佔牛渚磯後,已經在江南擴充實力,可是他的根據地仍然在江北的和州(今安徽馬鞍山),這兒是他起兵的地方,將士們的妻子兒女以及大軍的輜重都在這裡。江南江北的根據地被長江銜接著成為一體,如果此刻有人帶兵截斷長江,等於一劍插到了朱元璋的致命軟肋上。這一點,元軍將領蠻子海牙就眼光奇准地發現了。

一個盜賊投奔朱元璋,被當作蹭吃蹭喝,誰料他征戰十年成開國大將

蠻子海牙是元軍中少有的名將,甚至有史書說他是名相脫脫的弟子。這有點兒牽強附會,但其智將之名可以想像。蠻子海牙瞅准朱元璋的軟肋,帶著戰艦,突然襲擊牛渚磯,將朱元璋的根據地截為兩段。

頓時,朱元璋的軍隊人心惶惶,如熱鍋上的螞蟻。朱元璋也急得額頭冒汗,方寸大亂。他馬上將軍隊一分為二,自己帶著一支陸軍直接開赴牛渚磯,和元軍拚命;另一支數量不多的軍隊交給常遇春,任務是多多布置疑兵,用來分散蠻子海牙的軍力,減輕自己面對的壓力。

毫無疑問,這次出兵,朱元璋帶領的是主力,他才是主角。可是,在戰役中,主角竟然易主,變成了常遇春。

原來,常遇春帶的是水軍分隊。水軍在他的帶領下奮勇出擊,常遇春更是親自操縱輕型戰船,冒著箭雨勇往直前。將士們一見,也大聲鼓噪,撐著戰船跟著前進,一口氣就把蠻子海牙的船隊沖成兩段,來了個中心開花。隨之,常遇春又將水軍分成兩部分,沖向兩邊的元軍,刀光劍影,鐵血橫流,將蠻子海牙打得大敗,將其戰船全部奪了過來。蠻子海牙一看,這仗沒法打了,於是帶著部下逃跑了。長江貫通了,江南江北兩片根據地又連成一氣,朱元璋的軍心終於穩定下來。

此戰之後,常遇春和徐達一起馬不停蹄地經營江南,擴大根據地。常遇春守溧陽(今屬江蘇常州),攻集慶(今江蘇南京),取鎮江(今江蘇鎮江,為長江上的戰略要地),立下赫赫戰功。尤其在張士誠軍隊圍攻徐達的戰鬥中,常遇春更是帶著大軍,一馬當先,沖向徐達被圍之地,長槍快馬,沖入張士誠的軍隊里,左衝右突,無人可敵,最終破解困局,救出徐達,並生擒敵將。

當時江南有三股力量,分別是朱元璋、陳友諒和張士誠。三股力量中,張士誠的力量最弱,也胸無大志,用劉伯溫的話說就是「自守虜,不足慮」。陳友諒則力量最大,手下精銳眾多,也有稱帝的心。本來,陳友諒對朱元璋的迅速崛起就極為仇視,現在,徐達和常遇春四處出擊,無疑也會進攻自己的地盤,尤其在攻下他的池州(今安徽池州)、斬殺他的將士後,更是讓陳友諒怒不可遏。他決定消滅朱元璋,一統江南。

不過,陳友諒很聰明,不去爭奪池州,而是帶著大軍,駕著戰船,舳艫千里,旌旗蔽空,直接攻打應天(今江蘇南京),兵力甚至已經到了應天郊外的龍灣一帶。徐達和常遇春得知後顧不得擴張地盤,趕快回救應天,於是發生了龍灣之戰。

龍灣大戰是一場伏擊戰。朱元璋手下有個將軍,過去是陳友諒的老朋友。朱元璋讓他寫一封信,假裝投降的樣子,告訴陳友諒:今晚你帶軍來偷襲,我守江東木橋,咱們裡應外合……

陳友諒果然中計,高高興興帶兵來了,結果陷入埋伏。這一戰,常遇春以五路大軍設下埋伏,斬殺陳友諒軍士兩萬多人,並收復太平(今屬安徽馬鞍山,古代兵家必爭之地),成為最大的功臣。這場重要的勝利也為三年後到來的鄱陽湖之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個盜賊投奔朱元璋,被當作蹭吃蹭喝,誰料他征戰十年成開國大將

陳友諒在龍灣大戰中雖然大敗,但實力仍在,仍處於絕對的上風,加之他驍勇有謀,幾乎佔據了天下一半的土地,連朱元璋也焦慮地說:「如果沒有了陳友諒,這天下也不難塵埃落定啊。」

在朱元璋、劉伯溫和常遇春等人力爭上遊的時候,陳友諒也沒閑著。他休養生息,在三年後起兵60萬,號角震天,指向朱元璋的戰略要地洪都(今江西南昌),決定吸引朱元璋的主力在鄱陽湖決戰,憑藉自己的優勢兵力一戰滅掉朱元璋,統一江南。

朱元璋聞訊,急調大軍,趕往洪都,也準備和陳友諒決一死戰。兩人都知道此戰將決定著自己的最終命運,因此都動用了全部的力量。

兩軍開戰,出手就是高潮。交手不久,朱元璋就出現了危險:他正指揮著戰鬥,其船竟然擱淺,不能動了。陳友諒手下的一名大將見了,高興得滿臉通紅,徑直向朱元璋殺去。

此人是陳友諒手下最有名的驍將,斬將搴旗,無人可敵。就在朱元璋手足無措時,一支羽箭「唰」一聲飛來,那名大將痛叫一聲,倒在船上,因負傷而無力指揮軍隊,更不可能活捉朱元璋了。朱元璋從而避免了做俘虜的命運。

這一箭不是別人射的,正是常遇春。

救主之後,常遇春來不及和朱元璋說什麼就陷入了苦戰。陳友諒的戰艦十分高大,表面用鐵皮包裹,挾風來去,非常迅速;而朱元璋軍隊的船隻很小,面對對手的巨艦,接連苦戰三日,逐漸招架不住……最終,還是常遇春和眾將利用火攻的方法解除了危局,大敗陳友諒軍隊,以至於「湖水皆赤,(陳)友諒不敢復戰」。

連敗之後的陳友諒失去鬥志,有了撤軍的想法。朱元璋的軍隊也相當疲勞,因此,大家都傾向於放陳友諒離開。一時間,軍帳中議論紛紛,都認為對手的實力還比較強,應當窮寇莫追,只有常遇春坐在那兒獨自無言。顯然,他是傾向於乘勝殲滅陳友諒的。

常遇春的態度給了朱元璋最後取勝的信心。

朱元璋當即決定:乘勝追擊,不能給陳友諒絲毫喘息的機會。他統領一支大軍,在上游阻擊,攔住陳友諒的去處;另一支軍隊則由常遇春率領,溯江而上,截住陳友諒的退路,兩軍合一,包個「餃子」。

在兩面圍困下,陳友諒大敗。無奈之下,他率領一百多艘船艦準備突圍。正當他從船艙里伸出腦袋、準備觀察情況時,被朱元璋軍中的狙擊手一箭射來,正射中他的腦袋。

朱元璋最大的對手就此灰飛煙滅。後人認為常遇春深沉勇猛,性情果敢,「出則摧鋒,入則殿後,未嘗敗北」,他的特點在此戰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一個盜賊投奔朱元璋,被當作蹭吃蹭喝,誰料他征戰十年成開國大將

陳友諒失敗後,常遇春毫不停歇,又帶著軍隊進行著消滅張士誠的戰鬥。他一路凱歌高唱,在張士誠的老巢附近打了個三戰三勝,隨之準備攻打湖州。張士誠的軍隊趕來救援,抄了常遇春後路。

但常遇春不只是善戰,更善謀,他反而派出大軍也抄了張士誠大軍的後路。張士誠的士兵顯然沒有料到,被打得大敗。隨後,常遇春的大軍圍困了張士誠的都城平江(今江蘇蘇州)。

張士誠無路可退,帶著大軍悄悄出城,直衝常遇春的軍陣,準備突圍。常遇春怎能讓他得逞,與他一戰而破之,幾乎生擒了張士誠。張士誠逃不出去,只好重新回到城裡,不久就城破被俘,最後自殺。江南終於一統。

隨後,朱元璋派遣戰神常遇春擔任副統帥,以征虜副將軍的身份和征虜大將軍徐達一起率領25萬大軍,開始北伐,兵鋒直指元大都。一路北上,常遇春依然頂盔披甲,匹馬長槍,衝鋒在前,尤其在洛陽一戰中,更是凸顯出其驍勇本性。

當時,面對元軍的五萬鐵騎,身為副統帥的常遇春不畏艱險,挺槍而出,沖向敵陣。敵軍中有二十多個騎兵前來刺殺他,他一槍殺死了跑在最前面的騎兵。明軍將士一見,紛紛跟進,從而大敗元軍,使得元軍統帥心魂皆落,當即舉起白旗投降。這一戰後,明軍北征的大道暢通無阻。而這也為次年(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登基、建立明朝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元大都門戶洞開,元順帝驚得六神無主,帶著部下向北逃走。

元朝朝廷雖退向了漠北,可是元軍主力仍停留在中原,執掌在元朝最後一位名將、也是被朱元璋稱為「奇男子」的擴廓帖木兒(漢名即「王保保」)手裡。擴廓帖木兒的大軍駐紮在山西,明軍勢必會和其一戰。

果然,明軍回軍,攻打太原,擴廓帖木兒便帶著元軍前來解圍。其下屬軍士屬於騎兵,更是久戰的精銳。徐達決定和其正面對陣,一決雌雄,常遇春則在思索後獻計道:「我軍目前多是騎兵,步卒還沒到,驟然與敵人的精銳騎兵作戰,肯定會傷亡巨大,不如夜襲,那樣也能達到戰略目的。」此時的常遇春儼然一位多謀的策士,這個避其鋒芒的辦法也得到了徐達的贊同。

當夜,常遇春親率大軍,悄悄動身,突襲擴廓帖木兒的軍隊。這一招顯然出乎擴廓帖木兒所料,常遇春的軍隊攻入營中的時候,擴廓帖木兒正在燭光下處理軍書,事發倉促,他都蒙了。搞明白髮生了什麼之後,他光著一隻腳,連鞍子也來不及準備,騎著一匹無鞍馬,帶著18個手下倉皇逃向大同。這一戰,元軍除了戰死者之外,單單被俘獲的兵士就多達四萬多人。從此,一代名將擴廓帖木兒出局,再也沒有了和常遇春決戰沙場的資本。

常遇春窮追不捨,又擒獲元朝宗王(爵位)及平章(地方高級長官)等將士萬人,車、馬、牛等數萬。勝利之後,他準備回師。可是長時間的沙場征戰讓他的身體極度透支,1369年七月,在回軍途中,大軍駐紮在柳河川(今屬河北張家口)時,他暴病身亡。

他是得什麼病死的,沒人說得清。

其實很簡單:他就是勞累過度,積勞成疾。從1355年,他從盜賊中脫身、投奔到朱元璋麾下,到1369年,他以副統帥身份在行軍途中死去,長長的14年中,他幾乎鐵甲未解,征鞍未下,每一天都橫戈馬上,鐵血沙場。

常遇春死的那年才39歲,正是壯年。這一年距大明建國、朱元璋登基稱帝剛剛過去一年半。常遇春好像就是為了統一天下、結束百姓的戰亂生活而來。當這一切結束之時,他毫不留戀地揮手而去,走向歷史的遠處,走成一顆昨夜的星辰。名將凋零在疆場上,何嘗不是一種圓滿?


有趣,有料,有深度

關注微信公眾號淘歷史,和T君一起讀歷史

本文作者|余顯斌

文章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閱讀更多:

這個皇帝一登基,把大半個中國的地名都改了,全國濃濃鄉土風

蕭峰為什麼要自殺?他有一個永遠也打不敗的仇人

漢族姑娘當了異族太后,率先抵制漢化,還把漢人打得落花流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 的精彩文章:

梁山三代領導人誰最牛?看他們對人才的態度就知道了
皇帝的大哥必須死?這位大哥不僅活得逍遙,還被皇帝追謚為皇帝
大明海賊王:帶4000人橫行南海,狠揍西班牙在異國稱王

TAG:淘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他是唐朝大英雄,滅掉三個國家,卻被當作奸人罵了幾百年
他是唐朝大英雄,滅掉了三個國家,卻被當作奸人罵了幾百年
抓到薩達姆,一夜之間成為英雄,退伍後,被國人當作「狗熊」
男子發現新商機,蛤蜊當作生蚝賣,一天騙錢三千元,第二天就跑了
吃雞爭議最大的一把步槍,國外玩家當作寶貝,中國玩家卻當垃圾!
此國是二戰損失最小的國家,被當作跳板,軍隊僅抵抗6小時就投降
農民挖到一個醜陋陶罐,被當作「餵雞盆」,沒想到竟是價值連城國寶
這是一種能當作零食吃的「辣椒」,120元一斤,買回家後不敢吃!
鬼谷子的大智慧,兩千年來被當作禁術,只因這兩個原因
女人就算再「聰明」,要是想把你當作一個備胎,三個表現是逃不掉
假如幾百年前被當作奴隸販賣的是中國人,中國現在會像非洲一樣落後嗎?
每年吞掉數千蚊子,卻被當作美食大批量捕獲,現今靠飼養才能吃到
潘金蓮對兩個男人動過心:一個把她當作發泄工具,一個她始終得不到
這路邊「野草」不起眼,根卻可賣20元一斤,一般當作雜草除掉了
小伙被當作備胎卻全然不知,她的一個舉動,遭千萬網友唾罵!
董卓臨死前大喊6個字,被嘲笑了兩千年,現在被年輕人當作口頭禪
72歲開國將軍,林彪把他當作做眼中釘,因為一條腿失去性命
把麵包當作夜宵吃的人,有幾個?
天道有輪迴,日本女兵在蘇聯被俘虜,被當作工具幾乎要累死
大姐用竹子做奇葩美食,一根3塊錢,很多人買回家,當作米飯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