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陽五聖」分別是誰 為何姜子牙范蠡張衡張仲景諸葛亮出自南陽

「南陽五聖」分別是誰 為何姜子牙范蠡張衡張仲景諸葛亮出自南陽

南陽位於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陝三省交界處,為三面環山、南部開口的盆地,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南陽盆地處於漢水上游、淮河源頭,北有秦嶺、伏牛山,西有大巴山、武當山,東有桐柏山、大別山,三面環山,中間形成近3萬平方公里的盆地,是天然的形勝之都。其地質結構十分穩定,一千多年沒有發生大的地震。古人曾描述「南陽,光武之所興,有高山峻岭可以控扼,有寬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鄰關陝,可以召將士;東達江淮,可以運谷粟;南通荊湖、巴蜀,可以取財貨;北拒三都,可以遣救援。」南陽自古雄踞於中原大地,長江、黃河之間,上承天時之潤澤,下秉山川之恩惠,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境內伏牛蒼蒼,丹水泱泱,氣候溫和,物產豐富,是最適應人類生活居住的環境。

南陽在中國位置圖

南陽地形圖

河南南陽為中國楚漢文化和三國文化的重要發源地,「綿三山而帶群湖,枕伏牛而登江漢」自古為四方交通要衝,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名城和山水名城,自古以來這裡就以「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聞名於世。「靈山秀水,南都古城」賦予了南陽茲茲不絕的靈氣,讓南陽誕生了眾多在華夏歷史中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這些傳奇人物以「南陽五聖」為代表。「南陽五聖」分別指誰?他們為推動中華文化作出了什麼貢獻?

南陽鳥瞰圖

南陽

1、謀聖姜子牙

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亦作姜尚,中國著名歷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別號飛熊,因其先祖輔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於呂,故以呂為氏,也稱呂尚。

相傳姜子牙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垂釣,遇到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被封為「太師」(武官名),稱「太公望」,俗稱太公,被周武王尊為「師尚父」。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紂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勛,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

姜子牙

2、商聖范蠡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華夏族,春秋時期楚國宛地三戶(今河南淅川縣滔河鄉)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曾獻策扶助越王勾踐復國,後隱去。著《范蠡》二篇,今佚。

范蠡為早期道家學者,楚學開拓者之一。被後人尊稱為「商聖」,"南陽五聖"之一。雖出身貧賤,但是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傳說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後定居於定陶(今山東菏澤市定陶區),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自號陶朱公。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後代許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稱之財神。他是范姓始祖范武子的玄孫,並被視為順陽范氏之先祖。

范蠡

3、科聖張衡

張衡(78年—139年),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南陽五聖之一,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並稱漢賦四大家。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在東漢歷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間相等職。晚年因病入朝任尚書,於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歲。北宋時被追封為西鄂伯。

張衡在天文學方面著有《靈憲》、《渾儀圖注》等,數學著作有《算罔論》,文學作品以《二京賦》、《歸田賦》等為代表。《隋書·經籍志》有《張衡集》14卷,久佚。明人張溥編有《張河間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後人譽為「木聖」(科聖),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將月球背面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後人為紀念張衡,在南陽修建了張衡博物館。

張衡銅像

4、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張仲景

5、智聖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隱居於隱居於湖北襄陽隆中,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文學家。

諸葛亮幼年喪父,同叔父到南陽躬耕,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為了劉備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礎。蜀漢開國後,被封為丞相、武鄉侯,對內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對外聯吳抗魏,為實現光復大漢的政治理想,數次北伐,但因各種不同因素而失敗,最後病逝於五丈原。劉禪追謚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諸葛亮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今獵奇 的精彩文章: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合國名錄 39個名錄全在這裡 值得收藏
隋朝開國功臣「開隋九老」分別是誰 個個戰功赫赫但結局悲慘
雲南民間文學類五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部分瀕臨失傳亟待保護
周穆王「八駿」是指那八匹駿馬 毛色鮮艷 速度如飛
中國歷史上的八位「重瞳」異相奇人 他們都有何作為

TAG:古今獵奇 |

您可能感興趣

臧嶸:諸葛亮為何「躬耕於南陽」
諸葛亮在襄陽種田,為何卻說躬耕於南陽?
諸葛亮在襄陽種地,為何卻說躬耕於南陽?
魚到南陽方得水 諸葛亮選擇南陽躬耕的真正原因
諸葛亮明明在襄陽種田,為什麼卻說躬耕於南陽呢?
航拍諸葛亮躬耕地——南陽武侯祠
漢風墨韻?南陽八駿之李克謙
常山趙子龍,南陽諸葛亮,燕人張翼德,關羽自報家門僅僅這2字
山西——南陽溝
追尋諸葛亮足跡之躬耕隴畝-南陽襄陽遊記
葉天士的「朱南陽法」
諸葛亮明明躬耕襄陽隆中,為何南陽爭論這麼大?真相到底是什麼?
襄陽南陽兩地武侯祠食用體驗
大美南陽︱南陽山區宗教文化旅遊勝地——「西林古寺」
南陽灣?溪水彎
小旋風林志穎現身南陽撈金,颳起一陣南陽風,南陽人民被「吹」上樹
飄逸秀勁、圓潤俊健:清代崔永安小楷《南陽小廬記》書法欣賞
泱泱南陽漢畫像穿越古今山水間
南陽張衡墓:精儀揭天地 科聖著千秋
37、南陽郡守敗走宛城 劉邦依張良妙計回馬包抄致使郡守拔劍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