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做完艾灸要封穴?你out了

做完艾灸要封穴?你out了

很多人說艾灸不管用,灸過不舒服,有很多原因。除去排病反應,很可能是因為沒有做封穴,或者時間段不對、艾灸經絡順序不對......當然艾灸總的來說還是很安全。

以下八大要點,一定要記住!

一、施灸順序

《千金方》記載:「凡灸當先陽後陰,先左後右,先上後下。」這說的是施灸的順序。如果上下前後都有配穴,應先灸陽經,後灸陰經;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先灸左邊,後灸右邊。

也就是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依次進行。取其從陽引陰而無亢盛之弊,所以不可顛倒亂灸,如果不講次序,後灸頭面,往往有面熱、咽干、口燥的後遺症或不舒服之感覺。

即便無此反應,也應當從上往下灸,這也和針刺取穴一樣,次序不亂,不會遺忘。

二、少而精

不要急於求成,一次灸過多穴位,灸過長時間。調理某種疾病要嚴格按照要求去灸。日常養生灸,每次可灸多個穴位,一個穴位灸30分鐘。時間上有4種選擇:可以隔天灸或連灸6天停1天;或連灸10天停2天;切忌長期不停歇的一直灸,也不要想起來才灸一次。 (如治療急性病,突發疾病則一直灸到病好為止)

三、封穴

艾灸完一個穴位一定要封穴,封好後再灸另外一個穴位......因為艾灸後穴位都處於開放狀態,經絡也處於通暢中,如果不把穴位及時封好,會造成寒氣更容易入侵,並順這經絡入侵更深,所以封穴尤為重要!每灸完一個穴位,都要進行封穴,以保證療效。

操作方法:艾灸完一個穴位後,輕輕拍打揉按穴位周邊,然後用衣物遮住穴位,這樣就達到封穴的效果。

四、治療總原則

治療原則:盛則泄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下陷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凡病屬虛寒者多取背部俞穴灸之。

凡病實熱者多取四肢穴道灸之。

凡病在上部者,肩俞、曲池、郄門、外關、內關、合谷皆可用。

凡病在下部者,環跳、陽陵泉、太沖、足三里、三陰交皆可用。

預防一切傳染病,灸中脘、關元、足三里。經常灸更妙。

凡病屬全身者,可取大椎、風門、身柱、腎俞、中脘、關元、足三里。

五、傳統有煙艾條

不喜歡艾煙的人群,可能會選擇無煙艾條或者電子艾灸。其效果真的不如傳統的艾條。

艾灸治病作用的主要機理之一正是來源於近紅外線這種具有超強穿透力光線的能量。上海中醫藥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曾做過實驗,發現有煙艾條產生近紅外的能量高於無煙灸條產生近紅外能量1000多倍!

另外,艾絨燃燒時釋放出的葯氣,可以通過呼吸與皮膚被人體吸收,達到治病和調理的效果,大膽提醒一下:無煙灸條主要是採用碳化的艾絨,在艾絨碳化過程中,艾絨中產生的有效有機化學成分早已釋放,因此用無煙灸條做艾灸時已經基本沒有燃燒艾絨時所產生的有效有機化學成分,其灸療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六、艾灸火力

1、看舌苔白紅:越偏向白色,越可以用大的火力;越偏向紅色,越要減小火力,很紅的要疏通瀉火了,不易上來就艾灸。

2、看舌苔胖瘦:偏胖著,可以大灸;偏瘦者要小灸

3、看舌苔有無裂紋:無裂紋,可以重灸;有裂紋要小灸,甚至棄灸。

4、看舌苔濕干:偏濕滑,大灸;偏干,小灸

但這幾種情況會交錯存在,比如白苔,但有裂紋。白苔易大灸,而裂紋又不能大灸,此種情況需要個人憑經驗拿捏,脈脈艾灸提醒你需時刻注意艾灸期間舌苔變化情況,從而調整火力大小。

5、看大便:凡大便偏稀者,易用大火力艾灸。凡偏干者,要小火力灸。大便偏干怕熱者為熱秘,不易灸。偏干而怕冷者,為虛秘,可以灸。

6、怕冷者,大灸,怕熱者小灸,慎灸。但怕冷,而氣血虧虛嚴重,陰陽兩虛者,不易大火力灸。雖然怕熱,但濕氣重者,也可大灸。

7、晚上無盜汗,可大灸,有盜汗,小灸

8、氣機沉重,不愛說話,少動者,可大火力灸。心神不定,話多,多動者,往往小灸

9、背部可大灸,腹部相對要小灸,上部易小灸,下部易大灸。

七、避風保暖

灸後風寒須謹避,七情莫過慎起居

切忌生冷醇厚味,惟食素淡最適宜

艾灸要想有好效果,一定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配合。不要覺得,反正艾灸能養生,能治病,我就可以熬夜,可以不注意飲食,可以隨便亂來了。如果有這樣的想法,艾灸真的幫不了你。

艾灸時穴位打開、毛孔張開,一定要避風保暖,否則容易遭受二次風寒,有損健康。艾灸後一小時內不要喝涼水、碰冷水、洗冷水澡,這些常識很重要。有的人艾灸後吹了風,結果整整兩年不出汗,經中醫慢慢調理才好。

八、陰虛火熱

陰虛火熱是艾灸最大的攔路虎,在古代是禁灸的。現在醫學證明,陰虛火熱可以灸,只要掌握好方法。但是,非專業人群在自我艾灸時,一定要判斷好自己的體質,如果是陰虛火熱,又不懂得處理,艾灸很難深入,而且灸後會火上加火,出現更嚴重的發熱、口渴、皮膚瘙癢、便秘、流鼻血、盜汗加重、牙痛、耳鳴等癥狀,自己會驚慌失措放棄治療。

所以,最好先滋陰清熱再行艾灸。一般陰虛火熱人群在艾灸治病時,往往最後要加上艾灸足三里、太溪、湧泉等穴位引火下行,多喝水,必要時停灸或隔天艾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艾灸要避開晚上9-10點,艾灸要封穴,艾灸要......
如何改善心臟早搏的癥狀?神封穴就可調理心悸、早搏等心臟的疾患
精血的虧虛可導致肝血不足、腎精虧損,中封穴就是固攝精血的要穴
神封穴:氣喘、胸脅支滿、嘔吐、不嗜食
武當道醫學:天人合一道解肝經本穴:中封穴第十
中醫刺激穴位治療心早搏之法:刺激神封穴
【每日一穴】中封穴:息風化氣、清泄肝膽,通利下焦
中封穴:息風化氣、清泄肝膽,通利下焦
穴位經絡祛百病:中封穴治療腰痛、內踝腫痛